中国人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表征方式.pdf
《中国人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表征方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表征方式.pdf(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324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2023,16(4):324-333中国人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表征方式廖英英1.2 汪凤炎1,2(1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2 10 0 97;2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京2 10 0 97)摘要田园情结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一个缩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需要进一步探索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表征方式。本文通过两个研究分别探讨田园情结的内化机制和外化表现形式,研究1采用质性方法探索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运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资料依次进行初步分析、类属分析
2、和理论建构,归纳总结出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主要来自三个层面:现实层面、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研究2 通过间卷调查得到田园情结的表征方式:心中有田园梦、热衷园林生活和喜爱田园作品。关键词田园情结;心理根源;质性研究;问卷D0110.19988/ki.issn.2095-1159.2023.04.005景下成长起来的人群,本文所讲情结更适合在中国1引言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群(汪凤炎,2 0 19b,p.“情结”一词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138)。Jung)使用,荣格认为情结是有关观念、情感和意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对田园情结(pastoralcom-的综合体,可以将它形容为“无意识之中的一
3、个结”,plex)的认同(鲁红平,2 0 0 8)。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从后来被弗洛伊德(S.Freud)采纳。弗洛伊德认为情结本质上讲是一种农耕文化,中国人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种受意识压抑而持续在无意识中活动的,以本和思维方式都具有农耕文明的特性和潜质(费孝通,能冲动为核心的欲望(赵书霞,刘立国,2 0 0 9)。由2016),对自然山水、田园的喜爱源远流长(李智伟,于情结这一概念不仅来自西方心理学,而且主要是2010)。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田园在西方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内涵更多强调“无意的喜爱逐渐转变为一种特殊的情感,这种潜藏在内识”和“性本能”,故而情结的内涵和类型并不一定适心
4、深处的情感就形成了田园情结。田园情结也叫“田用于中国人(汪凤炎,2 0 19b,p.137)。鉴于此,本文园生活情结”或“世外桃源情结”,指个体内心对环境的“情结 指个体对某人或某物有明显的积极认知,幽静高雅、生活安逸的田园有高度认同,渴望自己能由此对其产生一种很深的情感依恋或高度认同,并过上田园生活,以及与此伴生的相应心理与行为方伴有相应的心理与行为方式。可见,本文所讲的情结式(汪凤炎,2 0 19b,p.156)。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与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结有同也有异。相同之处在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据2 0 2 0两种情结都包含一定的无意识,都会对持有者的心年第七次全国人
5、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城镇常住人理与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不同之处在于:(1)两者所口达9亿人,占6 3.8 9%,18 个城市人口超千万。随包含的无意识成分多少有差异。精神分析学派所讲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心理压抑情结基本由无意识构成;本文所讲情结有无意识成等“大城市病 有加剧的趋势,唤起了一些人内心深分,更有意识成分。(2)两者是否与性本能有关有差处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田园情结”“乡愁”也成为一异。精神分析学派所讲的某些情结(如恋母情结)与些身处城市的游子难以割舍的情怀。性本能有密切关系,本文所讲的情结与性本能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深刻指不大。(3)两者包含的认知与
6、情绪体验的类型有差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异。精神分析学派所讲的各类情结,多是具有心理创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发展,促进农业高质伤特征和痛苦情绪体验的东西,本文所讲情结更多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然而,城镇化背包含积极意义的认知和情感。(4)两者适用人群有差景下的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例如,随着农村青异,精神分析学派所讲的情结更适合在西方文化背壮年劳动力的进城务工,中国农业生产是否会后继通信作者:汪凤炎,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f y w a n g j x 8 0 6 9 16 3.c o m廖英英等:中国人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表征方式无
7、人(徐水源等,2 0 16)?这就是其中一个尖锐问题,对田园情结的探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田园情结是人类对自然的回归,是人类从心理上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寻求心灵归宿的特殊情结,这种情结促使人们想要暂时告别喧嚣拥挤的都市,回归精神家园(王婷婷,2 0 14)。早年间“开心农场 的风靡,勾起了城市居民对种地种菜的渴望。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使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网上种菜,转而加入到认租认养的农耕活动中(李智伟,2 0 10)。与此同时,“阳台农业 也悄然兴起(杨宝祝,2 0 13;王新同,2 0 15)。此外,随着互联网兴起和短视频的传播,田园生活频上热搜,也从另一面折射出人们对田
8、园生活的向往。中国人这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在当代中国,田园情结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表征形式呢?为了探明这两个问题,本文先通过质性研究对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进行访谈,接着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田园情结在现代生活中的表征形式(景天魁,1993,Pp.230-231)。与量化研究相比,质性研究的优势在于它是动态性研究,可以对心理事件发展的脉络过程进行详细的动态描述(向敏,王忠军,2 0 0 6)。田园情结这种具有中国本土文化色彩的研究主题,必然会包含丰富的个体体验和心理感受,因此,对其开展质性研究颇为合适。之所以对田园情结的表征方式选择问卷这种量化研究形式,一方面
9、是因为汪凤炎在中国文化心理学新论下册中只以理论探讨的方式提出田园情结的表征形式,本文另辟蹊径采用“新”的方式一一问卷调查来深化理论探讨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因为量化研究的结果可以进行概率上的推断演绎,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与可推广性(李炳全,叶浩生,2 0 0 4)。现阶段,中国人田园情结的研究尚未受到中国心理学界的重视,实证研究更是处于空白阶段。截至2022年5月2 6 日,在知网中以“田园情结”为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发现论文成果共计57 项,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田园情结,还有一小部分为科普类报刊文章,只找到一篇和心理学有关的论文,但此文旨在通过田园情结来分析“QQ农场 游戏的风靡,却
10、并未对田园情结的心理根源进行深入的探讨(李智伟,2 0 10;汪风炎,2 0 19b,p.156)。虽然汪凤炎在书中也对田园情结进行了理论325探讨,却未做实证研究(汪凤炎,2 0 19b,p p.156-163)。与此同时,国外关于田园情结的研究也较少,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心理层面,有关宗教信仰、人类困境一类的问题(Ferm,1955)。本研究以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为切入点,通过探讨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意义,寻找田园情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征,借此建构出一个理论框架,用来解释中国人的田园心理和行为(吕小康,2014),并从中探索一条利用此理论框架对现代社会进行有效引导的路径,通过乡村振兴和社
11、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乡村逐渐接近人们理想中的“田园”,以满足人们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热爱美好生活的需要。2研究一质性探索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2.1方法2.1.1技术路线质化研究通常通过循环或局部循环进行,这一点同量化研究的线性过程不同。从抽样开始,在“建立研究关系”“进人现场”“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等各个环节之间循环往复(陈向明,2 0 0 0)。本研究围绕“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这一问题,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以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资料,通过“循环互动 的行程分析结果。其简化技术路线见图1。2.1.2研究抽样质化研究的效度不在于样本数量,而在于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
12、供研究者所需的资料,所有质化研究方法都是目的性抽样(陈向明,2000)。为了在较短研究周期里得到更多材料,本研究选取极端个案作为研究对象。最终参加本次研究的对象共有3名(Maxwell,1996)。首先通过海报招募被试,之后根据“是否喜欢田园生活”这条抽样标准进行筛选。其中,3名被试中两名从出生到现在都生活在城里,1名从初中开始在城市生活。2.1.3收集资料本研究选择半开放式访谈法,研究者围绕研究问题事先准备一个访谈提纲,以便控制访谈的整体结构和走向,但同时不拘泥于提纲,允许受访者积极参与。访谈过程中可以对谈话中出现的要点或疑惑进行追问(陈向明,2 0 0 0)。正式访谈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与受访
13、者协商,选择在安静、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进行。访谈提纲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受访者对田326心理研究研究准备研究目的问题界定文献梳理研究者身份反思理论建构研究过程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效度检验与伦理研究结果研究结论道德图1访谈研究技术路线图园情结的看法;田园情结在受访者生活中的体现;田园情结是否曾对受访者的工作/生活方面产生某种影响。最终,当受访者在完整的访谈过程中提供的信息基本达到饱和时,双方可以共同决定结束谈话(张秀敏,杨莉萍,2 0 18)。每位受访者均只进行了1次访谈,访谈时间约1小时。在每次访谈结束后立刻对访谈进行文字转录工作。每次转录大约需要2 3小时,转录过程由研究者本人独立完成,访谈共收
14、集了3份录音文件,共转录成文字约3万字。2.1.4资料编码与分析质化研究中对资料整理、分析与资料收集需要循环进行,在每一次资料收集后,研究者将语音资料及时转换成文本,并整理现场笔记,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不断改进提纲,以便下一次收集资料时更具针对性(张秀敏,杨莉萍,2 0 18)。资料收集达到饱和之后,研究者对全部资料进行整理,正式进人资料分析阶段。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理论建构(凯西卡麦兹,2 0 0 9)。本研究使用Nvivo12.0(简称N12)质化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类属分析。首先,对每一个受访者设置相应的编号,避免在后期资料分析过程中在访谈资料之间发生混乱,为类
15、属分析奠定基础(陈向明,2 0 0 0)。其次,采取“投降 的态度阅读原始资料,即放下预设和个体经验对资料的影响,用开放的态度,让资料“自已说话”(王,葛孝亿,2 0 10)。再次,先期初始编码(一级编码)(凯西卡麦兹,2009),利用N12对导人的原始资料中的每一个词语、句子、段落进行认真考量,以“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为核心,从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意义单元,提取对研究问题有意义的登录码号,对资料进行设码(陈向明,2 0 0 0)。这些码号是资料分析中最基础的分析单位。本研究一共建立了43个码号,涉及174个参考点。最后,对每个码号所包含的参考点的多少,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将所有码号统一纳
16、人编码系统(张秀敏,杨莉萍,2 0 18)。运用N12质化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类属分析。研究者基于初始编码所建立的编码系统,利用N12软件围绕“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对编码系统所反映的意义做进一步萃取,共获得10 个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码号;进一步对二级编码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形成了心理层面对田园的向往、行为层面对田园生活的趋向、城市生活与田园生活两者的对比三类,最后生成的编码结果见表1。2.1.5扎根理论的建构本研究从原始资料出发,在对资料进行类属分析的基础上建构扎根理论,发现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现实层面、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将三者的联
17、系与田园情结共同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体系(见图2)。现实层面主要是指现实生活或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正是这些问题,促使个体去思考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生活一一田园生活。心理层面主要是指个廖英英等:中国人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及其表征方式表1编码生成的节点数三级编码节点二级编码节点心理层面对田园生活的理解过什么样的生活精神追求田园的意义现实层面城市生活两种生活的对比喜欢田园生活的原因行为层面田园情结在生活中的表现行为趋向未来设想327一级编码节点数1451730231723161734心理层面田园情结现实层面图2 研究最终建构的理论框架体对田园情结和田园生活的思索。这种思索和考量赏心
18、悦目,流连忘返,褪去一身的疲劳。与此同时,田是一种思维层面的认知加工,它促使人们回答田园园生活的基础设施并不是太好,生活也有不便之处,生活的意义所在。行为层面主要是指个体对田园生这是田园生活的缺陷,所以,也有受访者表示,自己活的外在行为趋向。这种行为趋向可以通过个体在更喜欢现代化的田园生活,田园生活不能远离科技。日常生活中与环境的互动,折射出个体内心对田园其次,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思生活的向往。现实层面、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三者之考,有受访者表示田园生活虽然悠闲适然,却平淡无间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关系。现实层面是影响行奇,需要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田园生活是什么,就像为层面的潜在因素
19、,心理层面和现实层面交互影响梭罗在瓦尔登湖畔那样;也有受访者表示,等退休后了行为层面,行为层面是三者交互的相交作用,而不在田园养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有受访者表示,是两者的连接或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类城市生活让普通个体感觉是失控的,要在田园生活似于班杜拉的三元交互决定论(Bandura,197 7,p.中过上自主掌控的、有主人翁感觉的生活。10)。第三,田园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深层次的精2.2结果神追求。包括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与自然的和2.2.1田园情结形成根源的心理层面谐相处以及自由自在。审美表现在对风景美的欣赏,田园情结形成根源的心理层面包括对“田园生价值观集中表现在认为什
20、么是重要的,在田园的影活的理解”“过什么样的生活”“精神追求”“田园的意响下,人情、自由的空间、与自然的和谐被认为是重义”等四个二级编码。要的。其他的诸如“不愿意向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妥首先,对田园生活的理解虽因人而异,但是这些协 也属于田园对人生活态度的影响。不同的理解却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认为,田园生活代最后,田园的意义可谓是田园情结在人内心最表着慢节奏的生活方式,是悠然闲适的,是自由自在深处的表达。其一,不少人认为田园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是心灵深处渴望回归的一方净土。不少受访者都作为心灵休憩的地方,是宁静平和,不被外界打扰认为田园生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优美的环境,让人的,是人最后的精神寓所。其二
21、,田园是艰难生活中行为层面328升起的曙光。城市的繁忙与喧嚣,生活的压力与负担让置身其中的人忘却了寻找人生的意义,田园仿佛如一道光照亮了前面的路,使人内心莫名地涌现出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向往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其三,田园作为奋斗的终极目标存在。有受访者认为现在的艰苦奋斗是为了将来有能力隐退,过上田园生活。平平淡淡的田园,看似波浪不惊,却真实地历经了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雕磨,值得向深层去探索。2.2.2田园情结形成根源的现实层面田园情结形成根源的现实层面包括“城市生活”“两种生活的对比”“喜欢田园生活的现实原因”三个二级编码节点。首先,现实层面反映了人们是基于怎样的考量,逃离城市而选择田
22、园。与田园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城市生活,压力大、节奏快、人际疏远、空气质量差、交通拥挤等现实情况,让人开始反思城市生活是否是自己的唯一选择。纵使科技在进步,信息越来越发达,人的孤独感却没有减少,幸福感尤其是精神幸福感也没有上升。其次,对比田园生活和城市生活,可以发现,田园生活的自然环境更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紧密,饮食更新鲜和健康。城市与农村是一维的两端,在城市生活就意味着远离田园。例如,有受访者表示自已在农村出生,现在到城里上学和生活,会发现城市生活给人带来便捷的同时,因粗扩式发展,在环境、住房、交通、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受访者认为,城市生活忙忙碌碌,却感觉不到忙
23、碌的意义,闲下来却很有压力,进而感到焦虑。最后,喜欢田园生活的原因因人而异,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于城市生活的弊端而把田园作为替代选择;第二类是被田园生活本身的诸多优点所吸引;第三类是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如课本中诗词书画对田园的描绘,视频媒体的刻画等。很多受访者在谈到田园生活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念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用诗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田园情(汪凤炎,2 0 19b,p p.156-16 2)。2.2.3田园情结形成根源的行为层面田园情结形成的行为层面包括“田园情结在生活中的表现”“行为趋向”和“未来设想”等三个二级编码节点。首先,田园情结作为一种情结,往往会不经意间心理研究在日常
24、生活中表现出来。例如,喜欢朴实无华的物品,喜欢带有泥土气息的新鲜蔬果,喜欢舒适的穿着打扮而非精致的妆容,喜欢描绘田园风光的诗歌书画等。其次,田园情结也会表现出行为上的趋向。比如有受访者说喜欢去割麦子,体验收获的快乐,喜欢亲近自然,觉得站在土地上就有一种踏实的安全感。甚至还有受访者表示,等自已以后退休,要去种种地,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心中藏着田园梦,但是目前暂时没有办法将其实现,原因在于如果在农村过田园生活的话,要面临交通不便、上学不便、工作不便、就医不便等问题,但是会考虑把田园作为自己退休后养老的去处。最后,不少受访者都对未来的田园生活进行了一番设想,他们觉得田园生活
25、就是自己晚年退休的最佳去处,要在田园中安享晚年,享受天伦之乐,有家人或者小动物陪伴,有自己喜欢的花草树丛,有一幢属于自己的田园房子等。总之,田园生活的景象已经在他们的头脑中初具形象,虽然只是设想,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2.3研究结果的效度检验2.3.1参与者检验对研究效度的检验方法采用参与者检验法,即将研究结果反馈给研究对象,让他们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以其反馈作为对研究结果的检验(陈向明,2000)。本研究邀请参与者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性阅读,并就描述型、解释型和评价型效度作出评估(陈向明,1998)。描述型效度:本研究对中国人田园情结形成的心理根源的描述是否符合现实?解释型效度:本研究对中国人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人 田园 情结 形成 心理 根源 及其 表征 方式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