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与课堂检测,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大意。 2、通过诵读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理解课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3、反复朗读以至成诵,体味美丽的西湖雪景,了解白描手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理解课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 一、文学常识 本文是张岱的代表作,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淡淡的笔触融入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引导学生从注释中简单了解其生平,从文章分析中明白其孤傲脱俗的文人情趣。 二、教学思路 作为文言文教学,朗读背诵和文言词语的积累是重点。本课以读导学,通过五读环节,达成教学目标。 文言词语的积累,不单独讲,而将其放在预习检测部分。学生已经理解了的,就不再讲;学生没理解的才作强调。避免教学的枯燥乏味。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勾画出融为一体的苍茫天地间堤、亭、舟、人的渺小和朦胧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体会和赏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诵读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理解课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要引导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基础上,体会作者寓情于景的思想感情,体悟作者的遗世独立、孤芳自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1.搜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句子。 2.对照注释或查阅工具书,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语: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学过或看见过的描写雪景的诗文名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过渡语:很好,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古诗文,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诗歌。 导入语:美丽雪景在我们的诵读中显得更具魅力了。看来在不同的人的眼中与笔下,雪景各具特色。有人也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 二、一读课文,知大意 过渡语:现在我们就进入课文。 1、 读准字音句读 (1)自由朗读 (2)全班齐读 2、 检查预习情况 (1)字音拼读 (2)字义解释 (3)句子翻译 三、二读课文,晓内容 过渡语:很不错。看来大家都是用心去预习了课文的。现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思考本文叙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在书上勾画出时间、地点、人物等,然后用一句话来进行概括。 1、整体感知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明确: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作者去西湖湖心亭看雪。 3、文本分析 第一自然段: (1)写雪大的句子是 写雪后寒冷寂静的句子是 (2)写湖心夜景: 第二自然段: (1)作者到了湖心亭,有何奇遇? (得遇知音) 在前一个问题后追问此人性格如何? (豪爽、热情;由“见余大喜”及“拉余同饮”等描写可见) (2)作者见到金陵人心情如何? (高兴;由“强饮三大白”可见) 四、三读课文,品雪景 过渡语:大家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很不错。现在我们再次读课文,重点关注写景部分。 齐读课文。 过渡语:读罢此文,我们仿佛真的见到了那美丽的西湖雪景。请大家将写景的句子读出来,品一品…… 1、请学生出读出写景的句子。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通过朗读,赏析雪景。 过渡语: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希望大家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1)赏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提问: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中,三个“与”显得拖沓应去掉,你们认为呢? 明确:不能去掉。“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 说明:让学生将原句和去掉“与”字的句子来读一读。 (2)赏析“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提问:可不可以改成“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船一艘、舟中人两三个”? 明确:不要改。这样写,更能够表现景物的渺小和朦胧。更好地表现了雾凇沆砀,天地苍茫的意境。。 (3)再次朗读写景这两句。 过渡语:分析后,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要读出天地苍茫的气势和事物朦胧渺小的轻柔。 (4)了解白描手法 过渡语:读得不错。是呀,把人、物至于天地之间,人、物事何其渺小,何其微乎其微,不禁让我们顿生“寄蚍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感。张岱就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为我们勾画出美丽雪景的写法叫什么呢? (预设)生:白描。(如果学生答不出来,教师直接点出。) 说明:教师补充介绍白描手法: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抓住事物最根本的特征来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5)试背诵这两句。 过渡语:如此精彩的文字,让我们一起试着背诵一遍吧! 五、四读课文,悟情怀 过渡语:“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雪景为何是那样的“白”,没有任何色彩的点染呢?因为张岱将他的情感体验融入到他见到的景色中。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岱。 1、学生结合注释了解张岱其人。 展示: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子弟。他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就是一篇追忆西湖雪夜景色的散文。 过渡语:那么,你们能否在文中找一个字来评价张岱呢? 2、分析痴行 (1)在文中找出一个字评价张岱? 明确:痴 (2)痴在何处?背后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情怀? 明确: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 痴迷于山水,却不随流俗,不愿与俗世之人同赏雪景,只愿独自品尝那一份雅趣 过渡语: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面前不得说梦矣。” 让我们看到了那个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张岱。 3、讨论:文章中还有哪些地方能反映出作者的这种孤高自赏的情怀? (1)“独往湖心亭看雪”和“舟中人两三粒”是否矛盾? 明确:不与俗人为伍 (2)湖上得遇知音,为什么作者却最终不言其姓氏? 明确:在作者眼里,或许那两个人只是追求在雪白一地间煮酒论英雄,并非真正体验张岱的这种心情。所以,哪怕是巧逢知己,故国的思念让他内心孤傲,不与俗人同行,使这金陵人不可能成为其真正的知音,无须言其姓名。 六、熟读成诵,体景情 过渡语:好一个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张岱!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见的景色中,而要真正体悟这番景这份情,需要我们反复地细细地诵读…… 1、 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过渡语:西湖美丽的雪景、张岱孤傲的身影在我们的诵读声中渐渐清晰,又在我们的吟诵声中渐行渐远,在我们的心田上留下深深地烙印……请大家关上书、闭着眼,用心去体验,大声吟诵本文。 2、学生有感情地大声吟诵。 在背诵声中结束教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心亭看雪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七 单元 28 湖心亭 教学 设计 语文版 初中 语文教案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8《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0718.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860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