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何以减少非伦理行为双系统理论的视角.pdf
《正念何以减少非伦理行为双系统理论的视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念何以减少非伦理行为双系统理论的视角.pdf(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心理科学进展 2023,Vol.31,No.10,17851799 202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https:/doi.org/10.3724/SP.J.1042.2023.01785 1785 研究构想(Conceptual Framework)正念何以减少非伦理行为?双系统理论的视角*明晓东1 付静宇2 白新文3,4 杨建锋1(1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昌 330013)(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北京 100029)(3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4中国科学院大学心
2、理学系,北京 100049)摘 要 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对组织具有极大的危害,探索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主要从理性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的干预办法,从直觉道德决策视角考察非伦理行为干预办法的研究相对缺乏。本项目提出正念可以同时影响理性道德决策系统和直觉道德决策系统,进而减少非伦理行为。理论上,希望从道德决策双系统的角度考察正念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拓展正念与非伦理行为交叉融合的研究思路。实践应用上,提出正念作为一种同时影响理性和直觉道德决策系统的重要因素,可以为管理实践中减少非伦理行为提供启示。关键词 非伦理行为,正念,双系统理论,干预,道德决策 分类号 B849:C93
3、1 问题提出 正念是指对当下事件和体验的一种无评判的注意和觉察(Brown&Ryan,2003;Kabat-Zinn,2005)。在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中,皆有正念训练的传统,其中又以佛教禅修最为世人熟知(林之丞,夏允中,2019)。现代社会中,这一古老的技术也在焕发新生。比如,正念已经在美国硅谷成为了一种时髦(张静 等,2017)。不少高科技公司甚至在企业内部引入了正念项目(比如谷歌的“探索内在自我”课程),帮助员 工寻 求自身 潜力 的开发(Schaufenbuel,2015)。在现代科学学术领域,心理学研究对正念的功效进行了更深层次地挖掘。研究发现正念对于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各方面的功能皆有重
4、要的影响(沈莉,廖家娴,2023;王海璐,刘兴华,2017;张静 等,2017;郑晓明,倪丹,2018)。此外,正念也会影响个体的具体行为。比 收稿日期:2022-12-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01103;72062017;71871214);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JD21047)。通信作者:杨建锋,E-mail: 如,有研究认为正念可能可以减少个体的非伦理行为(如 Orazi et al.,2021;Small&Lew,2021)。非伦理行为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以往研究在探索减少非伦理行为的措施方面做了不少努力(de Cremer&Moore,2020;Kish-G
5、ephart et al.,2010),但正念的相应作用未获足够重视。在正念已经被逐渐引入到管理实践的背景下,探索正念“能否”、“如何”与“何时”减少工作场所非伦理行为成为了一个有价值的议题。非伦理行为是指对他人有害的行为,这些行为或者是违法的,或者是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不可接受的(Jones,1991)。以往关于个体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可以区分为两大观点。长期以来的主流观点认为,个体道德决策的过程主要是基于理性的道德推理过程(Jones,1991;Kohlberg,1976;Rest,1986;Trevio,1986);而另一种新兴观点则认为,个体的道德决策过程主要是直觉判断的过程(Green
6、e&Haidt,2002;Haidt,2001)。这两大观点又被进一步总结为道德决策的双系统理论(徐平,迟毓凯,2007;Greene,2009)。在这两种不同的视角下,以往研究探索了两类不同的影响非伦理行为的因素。第一类是认知相关的因素,比如伦1786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31 卷 理想象、道德推脱、道德觉察等,第二类是情绪相关的因素,比如负罪感、厌恶、同情等(de Cremer&Moore,2020)。以上这两类因素可能会阻碍或诱发非伦理行为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行为伦理的研究都是在理性道德决策的视角下进行(Kish-Gephart et al.,2010;Reynolds
7、,2006;Trevio et al.,2014),这导致绝大多数非伦理行为的干预措施都是针对理性认知相关的因素。比如,在组织中设立道德规范、对非伦理行为进行惩罚、建立良好的道德文化、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等(Kish-Gephart et al.,2010;Trevio et al.,2014)。这些措施都假设个体是理性的,从而能够就非伦理行为的后果进行深思熟虑地思考。然而,个体的许多非伦理行为可能是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有些时候可能根本没有进行理性的收益成本计算(Reynolds,2006)。因此,仅仅针对个体理性层面的因素进行干预,可能不足以有效地减少非伦理行为。比如,Kish-Geph
8、art 等(2010)所做的一项元分析发现,道德规范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个体的非伦理行为。因此,可能有必要同时从理性因素和直觉因素进行干预,双管齐下地降低个体非伦理行为。遗憾的是,以往研究并没有就这方面的话题开展实证研究,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第一,理性道德决策视角在行为伦理领域依然占统治地位,直觉道德决策视角受关注度较小,行为伦理的研究依然主要在理性道德决策视角的指导下进行;第二,难以寻找到一种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既通过理性过程,又通过直觉过程影响非伦理行为。本项目认为,正念可能是一种同时通过理性和直觉过程影响非伦理行为的重要因素。由于正念可以同时影响个体的认知和情绪功能(王海璐
9、,刘兴华,2017;张静 等,2017;郑晓明,倪丹,2018),因此可能可以同时对个体道德决策系统中的理性过程和直觉过程进行干预,从而减少非伦理行为的发生。近年来,正念在组织管理研究领域逐渐受到重视(刘生敏,信欢欢,2019;诸彦含 等,2020)。组织管理领域关于正念与道德的研究集中于探讨正念与理性道德决策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思路。一种思路认为,由于正念强调觉察的重要性,因此可以使得个体的道德觉知能力提升,从而有利于之后的道德决策(Ruedy&Schweitzer,2010;Shapiro et al.,2012)。另一种思路认为,正念有助于培养个体的美德,比如道德责任感,而这种美德可
10、能有助于之后的道德决策(Orazi et al.,2021;Small&Lew,2021)。这些正念与理性道德决策关系的研究为正念干预非伦理行为提供了许多启发,让我们初步认识到正念与道德之间的联系。然而,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第一,之前的研究主要从理性道德决策的角度考察正念的作用,且主要以道德判断或道德意向为因变量,缺乏研究探索正念是否能减少个体在工作场所中实际的非伦理行为。第二,目前关于正念与道德决策之间的研究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现有研究都是从正念的内涵出发,认为正念和道德决策都强调“觉察”的作用,或者认为正念有助于培养“美德”;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无法帮助我们回答为什么正念
11、能够对非伦理行为产生影响。为解决以上问题,本项目基于道德决策双系统理论,探讨正念与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双系统理论认为个体在加工信息时存在两个不同的系统,系统 1 表现为冲动的、自动化的、依赖于直觉的、快速的信息加工方式,系统 2 表现为全面的、深思熟虑的、依赖于理性的、较为缓慢的信息加工方式(Evans,2008;Evans&Stanovich,2013)。在道德决策领域,已经有一些证据发现个体的道德决策是符合双系统理论描述的(如 Greene et al.,2001;Greene et al.,2008;Greene et al.,2009;Haidt et al.,1993)。道德决策的
12、双系统理论主要表现为以情绪机制为代表的直觉决策系统和以道德推理为代表的理性决策系统(Cummins&Cummins,2012)。基于道德决策双系统理论,本项目认为正念既可以影响理性道德决策系统,也可以影响直觉道德决策系统,进而减少非伦理行为。针对理性道德决策系统而言,由于正念可以强化个体多方面的认知功能(汪芬,黄宇霞,2011;Good et al.,2016),因此有助于个体全面地、深思熟虑地对道德困境进行推理思考,从而减少非伦理行为的出现。针对直觉道德决策系统而言,正念可以增强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陈语 等,2011),培养道德情绪(Bellosta-Batalla et al.,2020)
13、,也可能有助于减少非伦理行为的出现。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为非伦理行为的干预提供全新的理论和方法启示。以往研究主要从第 10 期 明晓东 等:正念何以减少非伦理行为?双系统理论的视角 1787 理性道德决策的视角探索非伦理行为的干预方法,而本项目提出正念作为一种全新的非伦理行为干预方法,可以从理性和直觉两个道德决策系统减少非伦理行为,这对于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都有一定的贡献。2 道德决策双系统理论 个体为什么会做出非伦理行为?以往研究从道德决策的过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杨建锋,明晓东,2017)。总体来说,关于非伦理行为的理论框架可以区分为理性道德决策视角和直觉道德决策视角。以下分别对理性道德
14、决策视角和直觉道德决策视角进行介绍。2.1 理性道德决策视角 在行为伦理领域的一些早期研究中,Kohlberg(1969)提出来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前习俗阶段、习俗阶段和后习俗阶段。其中每一个大阶段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小阶段,因此总共有 6 个小阶段。个体所处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越高,越有可能做出道德的决策,减少非伦理行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假设个体进行道德决策的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的道德推理过程,进而做出特定的行为,因此该理论被认为是理性道德决策理论(Haidt et al.,1993)。早期不少关于组织中非伦理行为的研究都是在个体
15、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如 Abdolmohammadi et al.,2003;Trevio&Youngblood,1990)。另一个在行为伦理领域极有影响力的理论是由 Rest(1986)提出的道德决策四阶段理论。该理论继承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道德推理的思想,也认为个体的道德决策过程是理性推理的过程。道德决策四阶段理论将道德决策分为道德觉知、道德判断、道德意向、道德行为四个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对下一个阶段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道德行为。比如,如果个体觉知不到道德困境的存在,就可能会做出更多的非伦理行为(Gino et al.,2011)。后续不少行为伦理领域的理论模型都
16、受到了道德推理思想的影响。例如,Trevio(1986)提出的道德决策的人情境互动模型,认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对于组织中的(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还受到一些其它的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调节。Jones(1991)则在道德决策四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道德强度的概念,提出了道德决策的问题权变模型。除此之外,社会认知理论也是解释组织中个体做出非伦理行为的一个重要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做出非伦理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某些认知过程减弱了道德规范对个体自身行为的约束(Bandura,1991)。据此,该理论提出了道德推脱这一重要的道德调控机制(Bandura,1999)。道德推脱的过程其实就是个体为自己的非
17、伦理行为找理由的一个认知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理性地为自己非伦理行为进行辩护的过程。2.2 直觉道德决策视角 社会认知理论已经注意到了一些道德情绪对于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例如负罪感可能会减少非伦理行为的出现(Bandura,1991)。而在 Haidt 等(1993)的研究中,他们更直接地挑战 Kohlberg(1969)所提出的道德推理的概念。Haidt 等(1993)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过程其实更多地是受到特定文化所形成的道德情绪的影响。比如,吃掉自己的宠物狗是否是道德的?按照传统非伦理行为的定义,是否违背道德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该行为是否伤害他人(Jones,1991)。显然,吃掉自己的宠物狗并
18、不会伤害他人;但是绝大多数被试都认为吃掉自己的宠物狗是不道德的(Haidt et al.,1993)。Haidt 等(1993)认为个体在做出吃掉自己的宠物狗是不道德的这一判断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经过“道德推理”的过程,个体是受到一种情绪的激发,直觉地认为吃掉自己的宠物狗是不道德的,这个过程极其快速;当问被试为何会做出这种道德判断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个事后的辩解过程。在相关研究发现的基础上,Haidt(2001)提出了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该模型认为个体的道德决策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受到情绪激发的一种直觉判断过程,道德推理只不过是事后的一个自我说服过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以上的观
19、点,研究发现个体在做道德判断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与情绪相关脑区的高度激活(Greene et al.,2001)。在直觉道德决策视角的影响下,Reynolds(2006)提出了道德决策的神经认知模型。该模型认为,在个体的道德决策过程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关联但又不同的过程;其中一个过程就是直觉决策的过程,而另一个过程则是传统理性道德决策1788 心 理 科 学 进 展 第 31 卷 模型所称的道德推理的过程。Reynolds(2006)认为,个体道德决策过程中,直觉判断过程和道德推理过程可能都存在;解决不同的道德困境时,两类过程的参与程度可能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对于个体如何做出非伦理行为的问题,以往研
20、究分别从理性道德决策视角和直觉道德决策视角进行了考察。近年来,行为伦理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情绪因素在影响个体非伦理行为中的作用(de Cremer&Moore,2020),理性道德决策理论和直觉道德决策理论呈现融合的趋势。这种融合理性道德决策和直觉道德决策的综合理论视角,也就是道德决策的双系统理论(Greene,2009)。3 正念的内涵和作用机制 现代心理学领域,对正念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式,可以分为状态说、(类)特质说、技能说和认知过程说(段文杰,2014;郑晓明,倪丹,2018)。Kabat-Zinn(2005)认为正念是“一种有目的地、不带评判地将注意力集中于此时此刻的方法”。这种定义更多地
21、突出正念作为一种方法或技能。正念还可以看成是一系列的认知过程,比如对当下保持觉知、自我调节、元认知和接纳等(Bishop et al.,2004)。通过正念练习,可以短时间改变个体的感知、认知和自我参照意识,从而达到一种正念的状态(汪芬,黄宇霞,2011)。经过长时间的正念训练,个体上述心理特征可能会出现持久性改变,形成正念特质(Davidson,2010)。此外,即使完全没有正念练习经历的个体,他们的正念特质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Brown&Ryan,2003)。正念对于个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体的认知或情绪功能两个方面(见图 1)。从认知功能来说,正念可以提升个体注意力、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容
22、量、自我控制能力等。以往研究发现,正念对于持续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注意力效率等多种注意能力都有影响(贺淇,王海英,2020;Good et al.,2016)。在持续性注意方面,正念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个体的心智游离,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的体验(Smallwood&Schooler,2015)。研究也发现正念可以有效地减少习惯性注意分配以及在干扰信息上分心,从而提升了选择性注意能力(Wadlinger&Isaacowitz,2011)。在注意力效率方面,高正念个体在注意任务中只需采用较小的努力(Tang et al.,2015),这些人执行功能相关的脑区也消耗更少的资源(Kozasa et al.,
23、2012)。认知灵活性是个体产生新颖创意的重要认知过程,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基础。研究发现,那些平时经常练习正念的个体比那些没有正念练习经验的个体表现出更高的认知灵活性,研究中被试自我报告的正念水平也和认知灵活性正相关(Moore&Malinowski,2009)。工作记忆是个体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是个体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Baddeley,1992)。研究发现,两周的正念训练可以提升那些易走神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而这种提升是通过减少心智游离所带来的(Mrazek et al.,2013)。自我控制是个体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个体抵制即时的诱惑,实现长远目
24、标(Lian et al.,2017)。Tang 等(2013)发现,两周的正念干预减少了实验组 60%的抽烟量;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经过正念干预的个体前扣带回和前额叶皮层更加活跃,这两个部分都是和自我控制相关的脑区。因此,正念可以提升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图 1 正念对于认知和情绪的影响 从情绪功能来说,正念可以影响情绪生命周期、情绪反应性和情绪基调(Good et al.,2016)。情绪生命周期是指情绪达到最大唤醒程度与回到基线水平这一整个过程(Davidson,1998)。研究发现,正念训练使得患有社会焦虑的病人更快地达到了情绪唤醒程度的峰值,也就是说正念可以减少情绪到达最大唤醒程
25、度的时间窗(Goldin&Gross,2010)。另有研究发现,当被试的负面情绪被唤起之后,高正念的个体能更快地将负面情绪从最大唤醒程度恢复到基线水平(Keng et al.,2013)。情绪反应性是指对情绪刺激物的敏感程度(Davidson,第 10 期 明晓东 等:正念何以减少非伦理行为?双系统理论的视角 1789 1998)。正念训练可以从生理基础上降低杏仁核灰质密度,同时也降低杏仁核的激活程度(陈语 等,2011;Kral et al.,2018)。而杏仁核正是负面情绪加工的重要器官,因此正念可能可以降低情绪反应性。情绪基调是指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Davidson,1998)。正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何以 减少 伦理 行为 双系统 理论 视角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