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笔法表微.pdf
《朱彝尊《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笔法表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彝尊《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笔法表微.pdf(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朱彝尊 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 笔法表微杨洪升*摘 要:朱彝尊之文章根基于其学,涵养深厚。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一文言简意隐而丰。篇题称“先生”包蕴着对墓主的敬仰及褒扬;铭文用 洪武正韵,寄托着遗民情结;简要的铭文,蕴藏着易代之际的重要史事及对墓主行义的表彰。此文由墓表改为墓志铭,文体与时代更契合。这种言简意丰的文学笔法与微言大义的史学笔法,缘于时代隐讳等不得已的因素,却使借文传人与文章“庶几可传于后”均得以实现,也颇见朱氏文章的高妙与多姿多彩。关键词:朱彝尊;文;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笔法引 言朱彝尊在清代文学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其学“邃于经,淹于史,贯穿于诸子百家,
2、凡天下有字之书,无弗披览”,在文学领域,词学开创了浙西词派,诗歌与王士禛并称“南朱北王”。其古文创作也达到了极高水平,在其所处之时代,颇为同侪称扬。在朱彝尊未通籍之前,顾炎武谓“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又说朱彝尊之文在侯朝宗、王猷定之上。潘耒则赞其“天才甚高,识趣甚远。自其少时以文鸣世,中年学益醇深,文益高”。朱彝尊本人于此亦颇有些自负,自云:“平生无大过人处,惟诗词不入名家,文不入大家,庶几可传于后耳。”或许是为其词学及诗学声誉所掩,今之学界鲜有深入论及其古文成就者。清初的古文创作,多模拟前人,拘于形迹,讲究格调,递相因循,失其根本。施闰章谓之*作者简介:杨洪升,南开大学文学院副
3、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乾嘉时期江浙藏书家生态探赜”(1 8 B Z W 0 9 8)阶段性成果。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首潘耒序,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顾亭林:亭林文集 卷六 广师,康熙间刻本。曝书亭集 卷三十一 与顾宁人书 云:“去夏过代州,遇翁山、天生,道足下盛称仆古文辞,谓出朝宗、于一之上。”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首潘耒序,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三十三 答胡司臬书,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权舆于八股,优孟于八家”。朱彝尊对这种现象有清醒的认识,他说:“古文之
4、学,不讲久矣。近时欲以此自鸣者,或摹仿司马氏之形模,或拾欧阳子之馀唾,或局守归熙甫之绪论,未得古人之百一,辄高自位置,标榜以为大家。然终不足以眩天下之目而塞其口,集成而诋諆随之矣。”朱彝尊的古文创作不拘一格,即其所谓“仆之于文,不先立格,惟抒己之所欲言,辞苟足以达而止”。以此论核验之,信然。其古文创作,皆根基于其学,涵养甚深,绵密征实,非某家可以牢笼。四库馆臣对此有评:“至所作古文,率皆渊雅,良由茹涵既富,故根柢盘深。”就其形式而论,则表现为摇曳多姿,不拘常格,随所言而起伏变换。汪琬谓:“朱子彝尊诗才隽逸,文尤跌荡可观。”盖即谓此。在朱氏所作古文中,碑传文占了很大比例。就其生前编定的 曝书亭集
5、 八十卷而论,文凡五十卷,其中有传三卷,记两卷,碑文三卷,墓表两卷,墓志铭六卷,行状、诔、祭文、哀辞一卷。这些碑传文体的撰写,若墓志、墓表、神道碑等,各具程式,朱彝尊常常能做到不为格式所限,形式与内容相随,笔法各异。在其所撰写墓志铭中,有 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 一篇,全文计篇题凡三百一十字,尤别具一格。一、篇题称“先生”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 全文计篇题凡三百一十字。以此区区三百余字述人一生行义,堪称简洁。作为墓志铭,它只有序文和铭文,没有常规墓志铭作为主体叙述墓主事迹的志文。全文主体是铭文,以韵文形式书写,却又非骈偶文。此均系背离常格的奇特之处。对全文细加考察,则知其与时代
6、隐讳相关联,或不得已而为之。其间亦见其文学与史家笔法。为便于下文陈说,现移录全文于下: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翰林院检讨吴江徐君釚,请假还里,葬其考妣于光字圩。逾年矣,既而谪官去,属同年友朱彝尊为文表诸墓。铭曰:君之先人韫奇讳,其曰季华冠而字。上世本居魏塘界,迁于吴江自硕始。西濛之港面积水,以耕以耨治农事。先生为儒试不利,仰屋著书抽腹笥。遁世无闷穷勿悔,兄当餽运渡江介。是时淮北人为胾,先生爱兄心孔悸。以金三百输诸吏,兄得不行方用慰。兄子曰鑛结壮士,以保乡党计不遂。亡命西吴全匪易,先生诣吏慷慨对。产虽破碎祸则解,尝怀白金步入肆。人压看场集如猬,舄前蹴囊遗在地。诚以语人人作伪,探怀乃悟己所坠
7、。发之铢两皆默识,人惭欲以半相畀。先生怡然笑勿视,衡门之下可乐志。酿秫种花性所嗜,孺人王韩先生配。有子克家孙克类,伯也不仕仲委质。扬名显14朱彝尊 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 笔法表微施闰章 学馀堂集 卷二十八 寄魏凝叔 云:“近世词人,比户骈肩。权舆于八股,优孟于八家,求其庶几于道者颇少。”乾隆三十年(1 7 6 5)施愚山先生全集 汇印曹寅康熙四十七年(1 7 0 8)刻本。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三十三 答胡司臬书,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三十三 答胡司臬书,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 卷一七三“曝书亭集
8、”条,乾隆六十年(1 7 9 5)武英殿刻本。汪琬:说铃,清道光十三年(1 8 4 3)至二十九年吴江沈氏世楷堂刻本 昭代丛书 本,第2 3页。亲光有位,赠征仕郎逼通贵。揭石于原表风义,猗嗟千秋永无毁。志文墓主徐韫奇系朱彝尊挚友徐釚之父,生逢明清易代之际,资饶业儒,遁世无闷,爱兄睦族,衡门乐志,风义颇高。详细分析该文,就篇题“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而论,“翰林院检讨征仕郎”是其以其子徐釚得赠官衔。徐釚曾在 先府君事略 里记述了此事:“康熙二十年辛酉以不孝遇覃恩得赠官如其秩。”此在徐韫奇卒后的第十四年。徐釚在康熙十八年(1 6 7 9)参加博学宏词科,于该年五月庚戌与朱彝尊等一起被敕封
9、翰林院检讨。翰林院检讨为从七品,按照清廷封赠制度,文职惯例覃恩封赠征仕郎。篇题书官爵、姓氏,是汉代以来墓碑之惯例,无甚特别之处。其所有深意者,是朱彝尊称徐氏为“先生”。“先生”自古以来系尊称,梁章钜 称谓录 卷三十二 尊称“先生”条引 孟子注 云:“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又引 学福轩笔记 云:“先生二字皆尊之之辞。”由此可见“先生”有年长之内涵。又 称谓录 卷八 师友“先生”条:“礼曲礼上:从于先生 注 先生老人教学者。韦昭 辨释名:古者称师曰先生。韩诗外传: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言先醒也。不闻道术之人则冥于得失,眊眊乎其犹醉也。贾子 新书:怀王问于贾君曰:人谓知道者为先醒,何也?贾君对
10、曰:此博号也。”是则称“先生”者则往往为明道者。道者德之体,德者道之用,明道者往往有德,故“先生”二字又往往指有德者。墓碑题中称“先生”,也是汉人旧法,欧阳脩 集古录 载有 后汉玄儒先生碑 后汉郭先生碑,碑主身份与上述两意相合:年长而明道者。又黄宗羲 金石要例:“名位著者,称公;名位虽著,同辈以下称君;耆旧则称府君;昌黎集中有董府君、独孤府君、张府君、卫府君、卢府君、韩府君;有文名者称先生,如昌黎之称施先生、贞曜先生,皇甫湜之称昌黎韩先生。”则又可见“先生”有文名之义项。以上义项,无论哪种,要皆有尊敬之意,而被称之人之地位、修养、学行需与这一称呼相称。朱彝尊于该墓志篇题中称“先生”,当非率意。
11、考朱彝尊与徐釚,关系匪浅,其在本文序文中称徐釚“同年友”,两人同中康熙十八年博学鸿词科,又于次年同入明史馆。其尊称友人之父,乃为必然。然其内涵尚非止于此。在 曝书亭集 中,朱彝尊所撰碑志类文近百篇,其中在篇题中称“先生”者凡八篇,除了本篇外,尚有 五经进士谭先生墓表 贞毅先生墓表 殷先生墓志铭 徐先生墓志铭 孝洁姜先生墓志铭 赠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检讨征仕郎贞靖潘先生墓志铭 翰林院侍讲尤先生墓志铭。此七篇之墓主无不具有高洁的品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易代之际表现出坚贞的忠节大义。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此与“先生”之“有德者”之义相合。其中 五经进士谭先生墓表 传主谭贞良,为朱彝尊的姑夫,易代之
12、际先是遭遇李自成陷北京,匄服奔南京;南京不守,浮舟达会稽,再抵福州,追随南明流亡势力,卒于漳州之琯溪。朱彝尊赞24文 学 研 究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七十六,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徐釚:南丰草堂集 卷三十,康熙三十四年(1 6 9 5)刻本。赵尔巽等撰 清史稿 卷一一 选举五 载:“康熙五年,定父职高于子者,依父原品封赠。官卑于子者,从子官封赠。”(中华书局1 9 7 7年版,第3 1 9 5页)又载:“文职封赠之阶从七品征仕郎。”(第3 1 9 3页)梁章钜:称谓录,光绪乙亥(1 8 9 9)刊本。黄宗羲:金石要例,乾隆二十年(1 7 5 5)卢见曾刻 金石三例 本。其
13、“百折不回,卒保其发肤首领,从君父于地下,是则忠臣孝子之用心,真可以无憾也”。贞毅先生墓表 传主山阴朱士稚,好游侠,明清之际散千金结客抗清,与朱彝尊、陈三岛及祁班孙等五位抗清志士相交游,往来于吴越间,“以诗古文相砥砺”,门人私谥为贞毅先生。殷先生墓志铭 传主殷岳,崇祯间曾与父殷太白抗击张献忠起义军,父为杨嗣昌陷死狱中,乞其遗骸归家而京师陷;与弟殷渊入西山谋举义,事败弟不屈死,其为友人申涵光救,同渡江游吴越;顺治初为清廷除任睢宁知县,为友人申涵光所劝,投劾归隐小砦,居草屋三楹,日与申氏唱和为乐;与太原傅山为友,巨鹿杨思圣疾革求傅山之药,乃六月霖雨疾驰五昼夜挟傅氏归;后病死福州。朱彝尊游太原时与之
14、定交。徐先生墓志铭 传主徐柏龄,为黄道周门人,甲申以后与慈溪刘振之等交,南京城破,自瓯入闽,出入江海,隐匿天阙山,守节不仕。朱彝尊叹曰:“黄公殉国与信公无异,而先生实出其门,秉师之训,终始不渝其节”赠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检讨征仕郎贞靖潘先生墓志铭 传主潘凯,为朱氏友潘耒之父,系复社成员,遭乱家破,遂屏弃时文,弃诸生,纂述为志。第二类是其人有令人敬仰的德行,有长者风范。若 孝洁姜先生墓志铭,传主姜晋珪,系朱彝尊在明史馆友人姜宸英之父,“孝洁”二字点出了其高洁的品德。该文记述事迹即围绕此点展开,“先生之孝,终食不遗其亲。顾以贫故,适四方,资僚友缟纻之贻”,“君之侍亲,可谓孝矣。君之高蹈,可谓洁矣”,
15、“遂私谥曰孝洁先生”。翰林院侍讲尤先生墓志铭 传主尤侗,才高而乡试不利,于清初以贡生除永平推官,“不畏强御,坐挞旗丁降调”;康熙十八年被征,与朱氏同中博学鸿词科,同日入翰林院纂修明史,其齿最长而在史局撰志传多至三百篇;辞老家居,筑生圹自为之志,待士子和易,有长者风。朱彝尊赞其“遗荣辞老返衡茅,难进易退世所高”。本篇墓志铭朱彝尊在篇题称徐氏为“先生”,固有尊重之意,要其真正内涵当亦不出于上述二意。考查本文所述徐氏事迹,凡三个方面:一是其爱兄,输金免兄运渡江;二是诣吏慷慨对质,保兄子于危难;三是遗金市肆不取,衡门乐志。此三点均似在述其品格高洁,合乎上述之第二意。然此为文本之表层文意,下文进一步考察
16、其深层意涵,可见“先生”之内涵尚非局限于此,还有第一意包容在内。二、韵字用 洪武正韵汉代以来,墓碑、墓志文之铭文多用韵文写成,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皆有之,也有用楚辞句式者。韵文讲究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朱彝尊深谙于墓志铭作法,认为墓志之作在于述墓主之行义,为此他曾致书谢汪琬受其请所撰之墓志“述先人行义甚34朱彝尊 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 笔法表微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七十二 五经进士谭先生墓表,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七十二 贞毅先生墓表,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按,据朱则杰 朱彝尊抗清事迹考,此五人为朱彝
17、尊、魏耕、钱缵曾、祁班孙、陈三岛,“所谓 往来吴越,以诗古文相砥砺云云,只能说是他们借以掩护抗清活动的一件外衣”。见朱则杰著 朱彝尊研究,浙江古籍出版社1 9 9 3年版,第1 2 7页。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七十四 徐先生墓志铭,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七十六 孝洁姜先生墓志铭,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七十六 翰林院侍讲尤先生墓志铭,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备”。对于铭文之撰写,他也有深刻理解,他说:“铭之作,必其文辞之工,卓然可传于后,庶足遗其子孙而信之百世。”本篇铭文,七字成句,音节顿
18、挫,节奏舒缓,颇具匠心。其韵字系据 洪武正韵。今将其奇句、偶句韵脚各字在 洪武正韵 所属的韵部列表如下:寘队泰霁纸奇句胾、士、易、识、视、识、嗜、义讳、悔、猬、伪、类、位界、解利、吏水偶句字、始、事、笥、肆、畀、志、质悸、慰、遂、对、坠、配、贵、毁介地依据韵字分析,其遵用 洪武正韵 应无异议。其用韵之法是以偶句用韵为主干,奇句亦往往自成韵,间见邻句成韵者。全文去声寘、队两韵交叉使用。偶见邻韵通押的情况,如“介”是泰韵字,与队韵“悸”字通押;“界”是泰韵字,与队韵字“讳”通押;“解”是泰韵字,与队韵字“对”、“猬”字通押;“地”是霁韵字,与寘韵“肆”字通押;“利”是霁韵字,与邻句寘韵字“事”、“
19、笥”均通押;“吏”是霁韵字,与寘韵字“胾”、“士”通押。整篇铭文出韵的只一个“水”字,它是上声“纸”韵字。这种用韵方式,整齐中有变化,读来抑扬顿挫,所用寘、队、霁、纸诸韵皆响度低沉,音色细微,加上舒缓的节奏,适宜表达低沉、忧伤的情感,颇见作者之用心。本铭文之工,毋庸进一步详言,其用意之深处,正在于以 洪武正韵 为韵。嘉靖、隆庆以后,明代士人古体诗赋多用古韵,近体诗赋多用平水韵,词曲多用 中原音韵。洪武正韵 虽是明三百年之官韵,其实多用于官样文章,在实际诗文实践中影响并不大。陈继儒于崇祯四年(1 6 3 1)曾说:“正韵 用之章奏,用之应制,而独不用之近体律,又何也?”钱谦益则叹:“今惟章奏、锁
20、闱稍用正字,馆选一用叶韵而已。学士大夫束置高阁,不复省视。其稍留心者则曰圣祖固以此书为未尽善,此未定之本也。噫!可叹哉!”朱彝尊本人深于音韵之学,他对 洪武正韵 也有深刻的认识,知其缺陷。他曾于康熙四年(1 6 6 4)重刊序 中说:“逮 洪武正韵 出,唇齿之不分,清浊之莫辨,虽以天子之尊,行之不远,则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矣幸而 广韵 仅存,则天之未丧斯文也。吾故序之,俾海内之言韵者必以是书为准。”然其何以在铭文中仍尊用 洪武正韵?此不难推想其故国之思的遗民心态。明遗民为了表达故国之思,诗文用 洪武正韵 者在清初并不罕见。朱彝尊之友金堡在 徧行堂集缘起 中说:“予作诗多用 洪武正韵,或以出韵为疑。
21、”又在 与陈长卿太史 一书中说:“弟所作诗用 正韵 者十之九,或与同人唱酬,彼用沈韵,因而次之,未尝自用也。”邱维屏则在 邱邦士文集 诗歌部分在卷中第一行“诗”字下明确注出“俱用 正韵”四字。若上44文 学 研 究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三十一 报汪苕文户部书,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三十一 报汪苕文户部书,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本。杨时伟:洪武正韵补笺 卷首陈继儒序,崇祯四年(1 6 3 1)刊本。杨时伟:洪武正韵补笺 卷首钱谦益序,崇祯四年(1 6 3 1)刊本。朱彝尊:曝书亭集 卷三十四,四部丛刊 影康熙甲午(1 7 1 4)原刻
22、本。释澹归:徧行堂集 卷首,乾隆五年(1 7 4 0)刻本。释澹归:徧行堂续集 卷十六,乾隆五年(1 7 4 0)刻本。邱维屏:邱邦士文集 卷十七,道光十七年(1 8 3 7)刻本。文提及墓主尤侗,也多次于其集中诗文下面注明“用正韵”、“正韵”字样。遗民心态均十分显著。至于不明言而私下用 洪武正韵 者,尤不可胜数。下文的文意考察也可以进一步印证朱文此一用意。三、铭文之微言大义冯登府谓:“金石之有例,所以寓褒贬于笔削,辨体制于文章,为法天下后世而传之永远者也。”朱彝尊深谙于金石之学,观其集中金石诸跋可知。其于墓志铭例法深有理解,在 书王氏墓铭举例后 一文中曾谓:“窃意墓铭莫盛于东汉,鄱阳洪氏所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赠翰林院检讨征仕郎徐先生墓志铭 朱彝尊 翰林院 检讨 征仕郎徐 先生 墓志铭 笔法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