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基础知识资料讲解.ppt
《艾灸的基础知识资料讲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灸的基础知识资料讲解.ppt(7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黄岐治道健康科技,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暨艾灸临床运用新进展培训班,艾灸的基础知识,七病区,杨小珍,艾灸的概念,艾灸的选材,艾灸的分类及操作,艾灸的作用,艾灸的,灸感、灸量及灸法补泻,灸效及适应症,施灸注意要点,及禁忌,艾灸的去病反应,艾灸的概念,艾灸也叫灸法,灸,,说文解字,解释为“灼也”,是用火烧灼的意思。灸法是中医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外治方法之一,是以艾叶为原料加工制作成艾绒,在一定穴位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灸疗历史悠久,堪称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疗法之一。,选材,用作灸料的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除去杂质捣碎成细软的艾绒,贮藏备用。,选材,一要会捏。好的艾绒中没有枝梗或者其他杂质,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一撮,能成形。,二要会观。陈年艾绒的颜色应该是土黄色或者是金黄色,如果艾绒中参杂有绿色的,说明是当年艾。,三要会闻。陈年艾绒闻起来有淡淡芳香,而当年的艾闻起来有青草味。,四要会看。好的艾绒燃烧出的烟是淡白色,不浓烈,气味香,不刺鼻,用其制成的艾灸在点燃后,燃出的艾烟向上。,艾绒的制作,1,农历35月采集新鲜肥厚艾叶;,2,曝晒干燥,捣碎去杂梗、泥沙;,3,晒、捣筛反复多次,形成艾绒。,粗艾绒:间接灸,细艾绒:直接灸,艾绒的保藏,注意防潮、防霉、防蛀,。,孟子 有“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之说。,最佳灸料,灸法的分类与操作,灸法治疗疾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先是单纯的艾灸,以后衍化为多种灸法,一般分为艾灸和其他灸法两大类。,艾灸类:艾炷灸和艾条灸。,艾炷灸:直接灸和间接灸。,非艾灸类:以灯火灸、药物灸、电热灸等较常用。,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炷灸,直接灸,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药饼灸,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实按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温针灸,温灸器灸,灯火灸,天灸:白芥子灸、细辛灸、,天南星灸、蒜泥灸,分类,(一,),艾炷灸,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形艾炷。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一、艾灸法,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艾炷高,1,厘米左右,直径,0.8,厘米左右,,根据临床需要,分大、中、三种规格小燃烧完,1,柱为一壮。,艾灸柱的制作,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1.,直接灸,又称化脓灸,因施灸后局部组织烫伤化脓,结痂后留有瘢痕,故名。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数日后可化脓,化脓时每天换膏药,1,次。灸疮,30-40,天左右愈合,留有瘢痕。,(1)瘢痕灸,在灸疮化脓期间,局部需注意清洁,避免感染。,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风湿顽痹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注意事项,又称非化脓灸。即将艾炷放置于皮肤上之后,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2)无瘢痕灸,又称间隔灸、隔物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皮肤之间隔开而施灸的方法。,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胡椒饼灸,隔豆豉饼灸,2.,间接灸,(,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放在应灸的部位,上置艾炷点燃。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将姜片向上提起,离开皮肤片刻,放下再灸;或缓慢移动姜片,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一般灸,3,6,壮不引起烫伤,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间接灸分类,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一般灸,57,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蒜泥一层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未溃疮疖、乳痈)及虫、蛇、蝎、蜂蜇咬伤等病证。,清热解毒、杀虫,(,3,)隔盐灸,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一般灸,5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回阳、救逆、固脱,(,4,)隔附子灸,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油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阳虚的阳萎、早泄、遗精和疮疡久溃不敛的病证。,(,5,)隔胡椒饼灸,以白胡椒末适量,加面粉和水制成厚约,0.5cm,,直径,2cm,的圆饼,使中央呈凹陷形,置适量药末(如丁香、麝香、肉桂等)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次灸,5,7,壮,以觉温热舒适为度。,胡椒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面部麻木等症。,(,6,)隔豆豉饼灸,用淡豆豉末加黄酒调和,制成与施灸部位大小适宜的饼,厚约,0.6cm,,软硬适中,放于施灸部位,上置艾炷灸之,勿使皮破,每天灸次,以愈为度。,豆豉味苦性寒,功能解表发汗,除烦。此法可用于治疗痈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溃后不敛,疮色黑暗等,可促使疮口愈合。,(二)艾条灸,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称为艾条。点燃艾条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条灸。艾条灸可分为悬灸和实按灸两种。,(,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温和灸,促进混合痔术后组织修复的临床研究,温和灸,法治未病,适应症:慢性病、虚证。,艾条灸,(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端对准施灸部位,如鸟雀啄食状,一上一下,一起一落,忽远忽近地移动施灸。一般每穴灸,5-10min,,灸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多用于晕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雀啄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雀啄灸,治疗术后腹胀,雀啄灸,治疗足跟痛,38,例,适应症:急性病、实证。,(3)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端距离施灸部位的皮肤,2,3cm,,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灼痛,每穴灸,10,15min,,移动范围在,3cm,左右。,适用于风湿痹痛、神经性麻痹、皮肤病等,。,适应症:筋脉痹阻、风湿痹痛。,2.实按灸,将点燃的艾条隔数层布或棉纸实按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卷的一端点燃,乘热按到施术部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灭,再点再熨。,最常用的为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三)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在针刺得气后,留针于适当深度,在针柄上穿置长约,1.5cm,的艾卷,点燃施灸;或在针尾搓捏少许纯净细软的艾绒,点燃施灸,待艾燃尽,除去灰烬,再灸。,注意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四)温灸器灸,温灸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施灸时,将艾绒点燃后放入温灸筒或温灸盒里的铁网上,然后将温灸筒或温灸盒放在施灸部位,15-20min,即可。,适应证:痹痛、麻木、痿证,以及,腹部、腰部的一般常见病,二、其他灸法,又称非艾灸法,是指以艾绒以外的物品作为施灸材料的灸治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是用灯心草蘸油点燃后在施术部位焠烫的方法,又称灯草焠、灯草灸、打灯火、油捻灸,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取,1015cm,长的灯芯草或纸绳,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浸渍长约,34cm,,点燃起火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地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焠之声可重复,1,次。,此法主要用于小儿痄腮、乳蛾、吐泻、,麻疹、惊风等病证。,(一)灯火灸,(二)天 灸,又称药物灸、发泡灸。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促使局部皮肤充血起泡的方法。其常用的有蒜泥灸、细辛灸、天南星灸等数十种。,a,蒜泥,c,天南星灸,b,细辛灸,d,白芥子灸,灸法的作用,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一)温经散寒,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所谓”寒邪”,就是引起疼痛或不适的寒气,灸法属于热疗法,可以驱散寒邪,消解寒冷“通则不痛,不通则痛”,在中医上,艾灸常被用来灸治因寒湿邪所致的痹症、偏于阳虚的各种病症(如因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久痢、久泻)以及因虚寒引起的痛经等症。,(二)扶阳固脱,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通过艾灸的温热驱寒,不但可以驱散寒邪,而且能够阻止阳气的消散,具有回阳固脱之功。,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三)消瘀散结,“瘀”指瘀积不通,多由寒邪而致,艾灸能散寒,故能消瘀;“结”指的是由于气血瘀滞形成的结块,一般可以通过温化来消解,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四),防病保健,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免疫调节,灸感、灸量及灸法补泻,1.,灸感,概念 灸感指灸疗时患者的自我感觉。,一般灸法:局部温热舒畅,温度经久不消,微微灼痛。可由浅达深,亦可循经传导。,化脓灸法:灸时灼痛难忍,灸后化脓留瘢。,2.,灸量,概念,1,)指施灸数量的多少。通过艾炷的大小、壮数来计算。,2,)灸量原则 火足气至,适度而止。,运用时结合患者体质、年龄、病情、施灸部位等因素考虑。一般直接灸用小炷或中炷,间接灸用中炷或大炷。,灸量不足,火候不到,就达不到治疗目的。此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施灸部位、病情等因素确定灸量。,灸量选择一览表,灸量,项目,小炷少灸,大炷多灸,性别,年龄,体质,女性、,儿童、老人,久病、体虚者,男性,青壮年,新病、体壮实者,施灸,部位,头面、四肢、胸背、肌肉浅薄处,腰腹、肌肉丰厚处,病情,风寒袭表、上实下虚,沉寒痼冷、脾肾阳虚、中风脱证、亡阳(亡阳者灸之不计壮数,直至阳气恢复为止),3.,灸法补泻,1)灸法补泻的原则:“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2)操作方法,补法:点燃艾炷,不吹其火,待其自灭。艾灸火力温和,持续时间长,渗透力强,使真气聚而不散。,泻法:点燃艾炷,口吹其火,使其快燃速灭,促使邪气消散。,施灸注意要点,1,诊室环境,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烟雾过浓污染。,2,施灸时注意安全,防止艾火脱落,烧损皮肤、衣物。,3,灸疗中若发生晕厥要及时处理,方法同晕针。,4,对于过饥、过饱、过劳、酒醉、情绪不稳定者,不宜立即施灸。,5.,注意防止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而烫伤皮肤或烧坏衣被。尤其幼儿患者更应该认真守护观察,以免发生烫伤。,6.,艾条灸毕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先后顺序,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施灸壮数先少后多,施灸的禁忌,1,颜面部,五官部、乳头、有大血管等处、关节活动部位,均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烫伤形成瘢痕。,2,一般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施灸。对于体弱患者,灸治时艾炷不宜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以防晕灸。一旦发生晕灸,应立即停止施灸,及时处理。,3,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灸效及适应症,灸效及适应症,灸效及适应症,灸效及适应症,灸效及适应症,灸效及适应症,艾灸的去病反应,1,、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2,、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3,、,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4、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5、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6,、艾灸后皮肤表面会有汗液渗出,表明体内寒湿外排。,7,、艾灸期间:少食辛辣油腻,刺激。,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表现也大有不同,此时应多加观察。,艾灸治疗常见病取穴处方,(一)感冒,感冒常由外感风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等为主要表现。,治则:疏风解表散寒。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2,、配穴:风寒加风门、肺俞、列缺;气虚加足三里;身痛加大杼;腹痛、腹泻加神阙。,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次,至治愈。,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至痊愈。,特别提示:对于体虚易感冒者,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感冒流行季节可按上述方法预防性治疗一周。,(二)痛经,痛经多因体质素弱,气血不足,冲任失调,胞宫失养,复因情志失调、或经期受寒饮冷,以致经血滞于胞宫而成。以月经期前后或月经期中发生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原发性痛经,治则:温养冲任,通经止痛。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中极、气海、三阴交。,2,、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寒凝加归来、地机;气滞加肝俞、太冲。,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每个月经周期,以月经前,34,天开始治疗,,5,次为,1,疗程,共治疗三个月经周期。,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以每个月经周期的月经前,34,天开始治疗,,5,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三)膝痹病,膝痹常因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慢性劳损、肝肾不足、外邪痹阻经脉所致。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以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活动或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常反复发作。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则:通痹止痛。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局部压痛点。,2,、配穴:血海、梁丘、犊鼻、膝眼,阴寒重者加阴陵泉、足三里。,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四)项痹病,项痹常因督脉劳损、气血不足、感受外邪等导致经脉痹阻,以项部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颈部活动受限,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颈椎病。,治则:活血通经。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温盒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颈部压痛点、颈夹脊、大椎、肩井。,2,、配穴:督脉劳损者加命门、腰阳关;气血不足者加足三里、神阙;风寒胜者加风门、肺俞;气滞血瘀者加膈俞。,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710,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5,、温盒灸法: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灸盒中的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每次每部位灸,2030,分钟,一次可艾灸数穴。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特别提示:灸法对颈椎病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疗效较好。同时要劳逸结合,减少颈部劳损,防风寒,适当颈项功能锻炼。,(五)腰痛,腰痛常因肝肾不足、外邪侵袭、经脉气血痹阻所致,以腰部及腰骶部的慢性疼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休息可缓解、劳累后加重、常有固定压痛点为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腰肌劳损。,治法:补益肝肾,温经通脉。常用悬灸法、隔姜灸法、温盒灸法。,操作步骤:,1,、取穴:腰部压痛点、腰夹脊穴。,2,、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肾俞、志室;阳虚者加命门、腰阳关;寒湿重者加大肠俞、气海俞。,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当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5,、温盒灸法:将温灸盒置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灸盒中的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温度,每次每部位灸,2030,分钟,一次可艾灸数穴。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特别提示:腰部压痛点要重灸,厚德,勤业,自强,奋进,谢谢!,-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灸 基础知识 资料 讲解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