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045.doc
《高三历史0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045.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期数: 0512 LSG3 045 学科:历史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陈艳杰 复 习 篇 [同步教学信息]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七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八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 【本章考点解读】 (1)再认再现《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会议内容,正确理解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比较再认党的历史上的整风运动,理解反右斗争的必要性和反右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再认再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正确理解其出现的原因,分析其消极影响并总结教训;理解“反右倾”斗争的原因和消极影响;正确归纳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和失败;理解认识十年建设成就及其原因;正确认识党纠正错误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2)理解“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再认再现文化大革命导火线、“全面夺权”、“二月逆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干部下放、“九·一三”事件、“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四五运动”等基本史实,并分析其性质和特点;正确分析文化大革命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正确分析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及危害并总结其教训。 (3)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历史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再认再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分析其背景和意义;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再现其发展进程并分析其必要性;再认再现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并分析其意义。再认再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分析其取得成就的原因。再认再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并理解其指导意义;准确再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次重要会议的内容,正确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及指导意义;理解“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正确理解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含义及其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意义。 【高考命题趋势】 从近年来的高考考点分布看,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探索史是命题的重点,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过材料题和问答题,其他都是选择题。从整体看,这一时期,应注重成功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经济史仍是考查的热点。对已经考过的知识点,应变换角度进行掌握。文化大革命时期,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1999年出现材料解析题,无问答题。考生应注意:重大事件的再认识;党的领导干部抵制“左”倾错误以及与全国人民一起同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经济史也是考查主要内容,尽管十年受到严重破坏,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今后高考对这一部分的考查,仍会以选择题为主,而且主要围绕总结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经验教训,出大题的可能性也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点、热点,在高考命题中题型涉及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特别是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多有涉及,具体的知识点有徘徊时期出现的原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内容、实质,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的本质含义、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农村改革的政策等。但是,在历史单科命题的实践中,单独出自于本单元的大题并不多,多为延伸或对比而涉及的知识点,所以,本单元重点知识深度挖掘的潜力还很大。在文科综合命题中,从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的出发点看,本单元将“继续加温”,命题形式将继续保持单科命题时的模式,从知识的联系上做文章。本单元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没有删减重要知识点,并且有加强的趋势。总之,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教育意义,地位重要,今后每年都会涉及。从近年来的高考题型结构看,趋向大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要与形势紧密结合,前后贯通。如西部大开发;国有企业的改革;与之相联系的改革开放格局以及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 【本章阶段特征】 本单元的时间断限是从1956年到今天,其中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56年到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第二个阶段从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三个阶段从1976年到今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前两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速度问题。在前后约达二十年之久的时间里,出现严重失误,这两个方面的失误又相互影响,使探索过程出现了歧途和曲折。第三个阶段的特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978年):由于“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影响,国民经济初步恢复,但在经济建设中又出现新的冒进。(2)拨乱反正,实现伟大历史转折(1978—1982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开始了伟大的历史转折。(3)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2—今):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逐渐形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疑难问题点悟】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 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在这十年中,我们党在这两大问题上既有正确的决策有又严重的失误。同时政治战线的斗争和经济战线上的成就与失误相互交织,使探索道路呈现为曲折发展。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是指1958年我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全民经济建设运动。其主要内容就是生产上急于求成,生产关系上急于过渡,典型表现是“大炼钢铁”。而且不仅物质上搞大跃进,精神生活上也要搞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大跃进”的产物。其主要内容是片面追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大二公”,即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规模越大越好、公有制程度越高越好。在这种“左”倾思想的支配下,一些地区强制推行把高级社改为人民公社,形成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践证明,人民公社的体制严重束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对生产力也造成了破坏,直接导致1959—1961年的三年严重困难。 3.“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影响和作用 “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产物,其本意在于维护社会主义制度,这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谋取私利是有本质区别的,当然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活动加剧了“文革”的动乱性质。 既然“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是错误的,其实践也只能是错误的,不具有任何革命的性质,也不会产生有益的结果。期间,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的成就,不是“文革”的成果,而是抵制“左”倾错误的产物。“文革”对思想、文化的破坏,负面影响极其深远。 文革的错误说明,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国内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必须做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分析,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必须正确地理解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的关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神化领袖的做法;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4.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启示 (1)党的工作始终要紧抓社会的主要矛盾,正确确立工作重心。 (2)要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的两类矛盾,防止混淆和失误。 (3)反对个人崇拜,防止个人专断;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4)在革命和建设中,既要防“左”,又要防右,但主要是防“左”。 (5)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不放过任何历史发展的机遇。 (6)“文革”本身要与十年历史区分开。十年中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这与“文革”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果没有“文革”,我们的建设成就会更辉煌。 (7)要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毛泽东的错误是在工作方针和方法上的错误,与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活动有本质的区别。 5.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1956年至197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取得了重大成就: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召开“八大”;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从而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和社会主义建设重点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对“左”倾错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纠正。 取得以上成就的原因主要是: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八大正确方针的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整风运动,积极听取党内外人士的批评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国民经济。党和人民在“文革”中抵制“左”倾错误。 6.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 1956—1976年间,党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估计过于严重。从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改变了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到反右倾斗争,再到文化大革命,逐渐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就否定了客观经济规律,“大跃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民公社化运动则超越生产力实际,无端变更生产关系;到“文革”中更是以阶级斗争冲击经济建设。 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可分客观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从认识论上来说,人们对错综复杂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中国革命、建设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国际背景。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国际曾在中国推行过“左”倾路线,苏联的集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也对中国产生过消极影响。主观原因:我们有时候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毛泽东的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没有正确处理“左”“右”倾错误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人们在心理上认为越“左”越革命。从而造成了“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多数大的失误都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 教训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失误甚至遭受挫折。因此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7.关于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经历了徘徊中前进的两年。这期间召开的中共十一大和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本应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新时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但是,这两次会议没有能完成这样的任务。经济工作方面,开始使国民经济摆脱瘫痪、半瘫痪状态,这是成绩,但是就在这时,又发生了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的急躁冒进的错误。所以这两年间,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各项工作也有所前进,但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从而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总体上受到严重的阻挠。因此这两年是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种局面到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才告终止。 8.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认识“文革”的错误、认识毛泽东晚年错误以及客观总结建国后32年的历史,都源于实事求是的原则,邓小平在1978年6月2日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观点。他指出如果反对实事求是,那就说不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 9.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长久地、专心致志地把经济建设摆在全党工作的重点地位,今后不要再搞任何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从此,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多次偏离的工作重心回到正轨上来。它对我国有深远的意义:政治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的直接结果是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是全党和人民从“左”的错误指导思想下解放出来,为制定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基础;思想上,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确立,体现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揭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用改革去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使改革具有革命的性质和意义;经济上,工作重心的转移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党和国家就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此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才取得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0.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时,生产力就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反之,就会徘徊不前,甚至遭到破坏。因此,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只有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适应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而改革是惟一的出路。我们的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 11.走自己的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突出特点和成就的根源就是“走自己的道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对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而确定的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的巨变,又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邓小平最早提出和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则是所有不平凡中最光辉的一笔。 1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发生了两次重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在邓小平思想的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功的。 13.从地理、政治角度认识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更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特点,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要求,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迈出大步。1979年7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设置4个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以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沿海开放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另外上海的浦东也是开放地区。我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从经济特区开始的,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都具有优越的开放条件:靠近香港和东南亚,对外交通便利;很多地方是侨乡,与国外经济联系密切;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较高。在这里发展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既便利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可以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对内、对外两个辐射扇面的作用。 新世纪的对外开放,要求要以提高竞争力为目标,优化对外开放的结构,建立“引进”与“走出”相结合,以鼓励逐步“走出去”为目标的新格局,实施以西部大开发为目标的全地域开放的新格局,要求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优势的同时,采取倾斜政策,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行全地域开放,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 14.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 (1)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这种继承关系表现在:思想路线上的继承性,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统治下拯救出来,走上了正确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领导党和国家摆脱教条主义和“左”的桎梏的束缚,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具体道路选择上的继承性,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实际也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然后推向城市。 (3)统一战线政策的运用上具有继承性,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不仅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而且对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平实现社会主义革命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推进了统一战线,如发展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一国两制”,设立经济特区,实施对外开放国策等。 【高考试题快递】 例1 (2001年全国高考卷)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是指 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C.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解析:教材中,对八字方针的内涵没有具体的解释,但可以联系它出现的背景,那就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危害,尤其是“大跃进”。而“大跃进”的主要危害就是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正确答案为D项。 例2 (1998年全国高考卷)邓小平说:“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主要原因的分析、理解、把握能力,1977年至1978年,中国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为“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仍处于徘徊的状态,所以选项A符合题目要求。 例3 (2002年全国高考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现重要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其直接目的有所发展,但根本目的一直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所以C项为正确选项。 【思维训练拓展】 一.选择题 1.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 A.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整顿党的工作作风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D.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2.“反右倾”斗争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包括( ) A.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B.严重损害了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 C.是1959年至1961年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 D.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1967年对“二月逆流”批判的直接后果是( ) A.刘少奇被永远开除党籍 B.老干部进一步受到打击迫害 C.林彪被确定为接班人 D.江青一伙把持了中央政治局 4.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部署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19世纪末的门户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 ) A.开放的领域不同 B.开放的对象不同 C.开放的方式方法不同 D.开放的前提不同 6.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B.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以下是一组50年代中后期关于经济建设中一些重大问题争论的材料) 材料1 有可能高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材料2 有人得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冒进”。 ——摘自《人民日报》社论,1957年11月13日 材料3 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们将建成社会主义,并且为第三个和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质和思想的某些条件。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会议公报》 材料4 在建设工作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是由于比例失调而引起的各方面的紧张,浮夸风较普遍的滋长起来……犯了不够实事求是的错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容易使我们犯左的错误。 ——摘自《彭德怀同志的意见》,1959年 请回答: (1)以上文件中,哪些文件的观点是正确的? (2)根据有关材料概括出正确观点的主要内容。 (3)根据有关材料概括出错误观点的主要内容。 (4)材料4中指出的“由于比例失调……滋长起来”是否有事实依据? (5)材料4,彭德怀认为形成错误思想的根源是什么? 三.问答题 8.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的重大决策,扼要指出这两次决策的实践结果有何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从中应总结出什么重要结论? 【思维训练拓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B 4.D 5.D 6.C 二.材料解析题 7.(1)材料1、4正确。 (2)反对“左”倾冒进,要积极稳妥地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 (3)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估计,盲目追求高速度发展。 (4)1958年,“左”倾错误日益严重,农业生产下降,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局面。 (5)不够实事求是。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 三.问答题 8.(1)实践结果:①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直至出现“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 (2)原因:①八大的正确决策常被“左”倾错误所否定。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的科学论断,认为社会主义建成前的国内主要矛盾仍然是阶级矛盾,以阶级斗争为纲代替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开创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结论:①必须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有科学的认识,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基础。②必须发挥党内民主,形成正确的领导核心,这是坚持和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保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045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