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技术交底(大全).doc
《桥梁工程技术交底(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工程技术交底(大全).doc(7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芙蓉田至崖城) 《桥梁二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 海榆西线芙蓉田至崖城段工程改建项目 桥梁二期改造工程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芙蓉田至崖城) 项目管理办公室 目录 一、桥梁改造项目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7 三、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8 1、钢筋 ·························8 2、模板、支架······················16 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24 4、施工测量·······················44 5、明挖扩大基础·····················45 6、钻孔灌注桩基础····················46 7、墩台施工·······················52 8、空心板的预制·····················54 9、后张法预应力 T梁···················56 10、梁板安装 ······················65 11、就地现浇钢筋混凝土拱桥施工 ·············66 12、桥面系施工 ·····················70 13、桥梁加固施工(碳纤维加固、粘贴刚板) ········71 一、桥梁改造项目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概况 本项目所处路段为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起点K181+000.758,接第1合同段段终点,位于白沙县海榆西线老路K181公里,距芙蓉田约2公里;终点K380+822.766,位于三亚市崖城镇海榆西线老路K381+000处。 2、技术标准 本项目采用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标准,一般路段设计速度为60km/h, 路基宽12m;局部受限路段(K184+000~K193+500)为40km/h,路基宽度10.5m.。 3、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及工程规模 1. A1标段起点K181+000.758,接第1合同段段终点,位于白沙县海榆西线老路K181公里处,距芙蓉田约2公里;终点K241+180,位于东方市大田镇。路线呈南北走向,起于芙蓉田农场,跨越珠碧江、昌化江等河流,经过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共3个县市。 2.A2标段起点K241+180,接第A1标段终点,位于东方市大田镇;终点K310+840,位于乐东县尖锋镇。路线呈南北走向,起于大田镇,经过东方市、乐东县共2个县市,控制点为大田镇、八所镇、新龙镇、尖峰镇等城镇路段及溪圯河、感城河等河流。 3.A3标段起点K310+840,接第A2标段终点,位于乐东县尖峰镇;终点K380+822.766,位于三亚市崖城镇。路线呈南北走向,起于尖峰镇,经过乐东县、三亚市共2个县市,控制点为尖峰镇、佛罗镇、黄流镇等城镇路段及南港河、宁远河等河流。 4、桥梁改造方案 1.完全拆除重建桥梁,共计25座:K188+490.2中栏山桥、GK189+363 大溪桥、K192+165都乙桥、K199+315.8南班二桥、K204+558利茅桥、K215+777太空桥、K226+704.6都芭桥、K237+271.2居便一桥、K238+145居便二桥、K240+615老同桥、K262+986.7那益桥、K270+802.77溪圯小桥、K276+875.77罗俄桥、K278+496.27邦沟桥、K279+839.57南北沟桥、K280+607.81塘沟桥、K285+424.38感城小桥、K282+557.96板桥小桥、K301+490.91槟榔桥、K309+754.46白沙小桥、K315+788.39新安二桥、K316+314.29新安一桥、K319+418.53公路塘桥、K343+645.28搭车桥、K371+597.58波浪桥; 2.上部结构拆除重建,下部结构保留利用桥梁,共计5座:K184+173可兴桥、K225+385水利桥、K234+427抱板三桥、K239+200.7居便三桥、K323+784.73三曲沟桥; 3.加固改造桥梁,共计4座:K203+831.5利下桥、K232+422.9抱板一桥、K233+345.4抱板二桥、K327+746.34黄流桥; 4.维修整治桥梁,共计26座:K218+509.6叉河铁路一桥、K220+695叉河一桥、K223+124叉河二桥、K224+476叉河大桥、K225+022跨线桥、K259+942.3罗带河大桥、K261+451.3典浪桥、K283+979.58扶上小桥、K291+757.56板桥桥、K296+922.16南港一桥、K299+648.01南港二桥、K304+575.81北边沟桥、K306+713.61岭头沟桥、K310+274.96白沙二桥、K311+370.44白沙大桥、K311+856.89白沙铁路跨线桥、K388+993.43 望楼中桥、K342+205.13黎沟桥、K344+493.87九所桥、K346+781.1深塘中桥、K349+717.9中灶小桥、K351+508.95中灶大桥、K357+430.79角头二桥、K360+532.73石沟坑桥、K368+592.53盐灶小桥、K376+741.28崖城大桥; 6、混凝土工程特殊要求(防腐设计) 由于台风季节水位随潮进潮退,时高时低,河水受到海水倒灌影响,夏季台风季节河水对混凝土具有结晶分解复合类强腐蚀,对于下部结构的墩柱,桩基及承台按《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物防腐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进行设计: 6.1结构设计要求 (1)桩基础及承台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5cm(包括主筋、箍筋),墩柱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 cm(包括主筋、箍筋)。 (2)钢筋混凝土的表面裂缝计算宽度小于0.15mm. 6.2混凝土胶凝材料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泥中的C3A〈8%,水泥细度大于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大于1.5%,混凝土的总含碱量不大于3.0kg/m3。 (2)最小胶凝材料用量300kg/m3且不大于400kg/m3,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5。 (3)不宜单独采用硅酸盐水泥或者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混凝土的胶凝材料配置混凝土,应加入较大量的矿物掺合料,并宜加入少量的硅灰,混凝土拌合料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水溶氯离子总量不超过胶凝材料重的0.1%。 6.3混凝土的粗集料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粗集料质地均匀、粒形(针片状颗粒〈7%)和级配良好、洁净且坚实(压碎指标不大于10%,吸水率不大于2%),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河沙。 (2)不能采用抗渗性差的材料作为粗细集料,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承台除外),并不得超过混凝土保护层的2/3。 (3)混凝土28d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7。 (4)项目起点K181+000.758~K255+000路段处于II类环境,桥梁下部混凝土抗渗等级按W10采用;K255+000~项目止点K380+822路段处于III类环境,桥梁下部混凝土抗渗等级按W12采用。 (5)其他结构砼耐久性要求满足《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物防腐技术规范》JTGB07-01-2006的具体规定。 7、工程地质情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根据路线沿线的地形、地貌,结合岩石类型、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将本合同段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分区,具体分述如下。 I、花岗岩、变质岩的裸露、浅埋及残积土工程地质区 本区主要分布于K181+000~K224+240、K224+720~K237+150、K237+392~K241+180所在区域,属构造剥蚀岗丘地貌单元。该区地层主要为寒武纪变质岩及中生代岗岩及其残积层,侵蚀剥蚀作用较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土工程地质性状较好,适合做路基持力层。 II、河漫滩、冲洪积工程地质区 本区主要分布于K224+240~K224+720、K237+150~K237+392等路线跨越河流的小区域,属河流部洪积地貌单元,该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的砾石、含砾粗砂及砂质粘土,除局部路段存在软土外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III、海成阶地工程地质区 本区主要分布于项目沿线除I级、II级工程地质区以外的其它区域,属滨海堆积平原地貌单元,地形平坦。该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海相沉积层的砂砾、砂。岩土工程地质性状较好,适合做路基持力层有机质粘土、粉砂质粘土及海滩岩,除局部路段存在软土外无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8、水文及水文地质情况 1.地表水 区内河流众多,主要有珠碧江、昌化江、罗带河、抱板河、感城河、望楼河及宁远河等。珠碧江两岸地形起伏较大,水位、水量变化较大,属于山区河流;其余河流两岸地形平坦,属于平原区河流,水位、水量变化较小。除河流外,项目区还有次级支流水网,人工水渠、水库等地表水体,水资源较为丰富。 2. 地下水 项目区地下水可分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二类。 本合同段绝大部分属基岩裂隙水区,基本特点是在花岗岩或变质岩体体顶部覆盖3~5 m的风化残积土,下为为强~弱风化岩,风化残积土与基岩构造及风化裂隙形成统一的含水层。基岩裂隙水实为裂隙孔隙潜水,主要接收大气降水或地表水补给,年水位变化幅度2~10m。 松散岩类孔隙水区主要分布于珠碧、昌化江、抱板河、居便河河谷区,其含水层由中细砂及砂砾层组成,厚度在1~3m不等,为孔隙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水位埋深1~2m,年水位变化幅度1~5m。 9、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区处于海南西南部,气候具有热带季风海洋性特点,全年暖热,干湿季明显。常年年平均气温为23~25.5℃,极端最低气温为5.1℃,极端最高气温为35.7℃。年平均降水量1664~1261.9毫米,蒸发量1834~2273毫米。台风年平均3.7次,集中发生在6~10月,台风中心经过时最大风力达10~12级,特续时间一般为3~4天,风向多为西及西南向。全年雨季多集中于5月至10月份间,占全年降雨量的80%,同时间或受到强热带风暴和台风的袭击,施工时应注意安排工期,并加强排水及防护力度。 10、沿线环境敏感区(点)分布及对项目的影响 本项目为公路改建工程,穿越诸多城镇及河流,为保障居民在施工期间的出行,将通过施工组织、交通疏导、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等措施来实施。 项目穿越坡鹿国家自然保护区,由于对老路加宽较小,未侵占保护区的范围,工程实施时注意加强管理,避免对保护区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二、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1-2000 2、公路工程施工招标范本 2003 3、本项目桥梁改造工程施工设计图 4、《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 5、《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三、桥梁工程施工技术 1、钢筋 1.1 一般要求 1.1.1 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中非预应力钢筋必须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的规定。 1.1.2 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50-70cm并加遮盖。 钢筋表面上的油渍、漆污和锤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应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状的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除锈通常可通过在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少量的除锈可采用电动除锈机或喷砂,局部除锈可采用人工用钢丝刷或砂轮等方法进行,亦可将钢筋通过砂箱往返搓动除锈。如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已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1.1.3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对桥涵所用的钢筋应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 1.1.4 以另一种强度、牌号或直径的钢筋代替设计中所规定的钢筋时,应了解设计意图和代用材料性能,并须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设计规范》(JTG D62)的有关规定。重要结构中的主钢筋在代用时,应由原设计单位做变更设计。 1.1.5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R235热轧钢筋制作。 1.2 钢筋的下料与连接 1.2.1 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3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R235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1.2.2 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表1.2.2的规定。 表1.2.2 受力主钢筋制作和末端弯钩形状 弯曲部位 弯曲 角度 形状图 钢筋 种类 弯曲 直径D 平直部分长度 备注 末端弯钩 180° R235 ≥2.5d ≥3d d为钢筋直径 135° HRB335 Φ8-Φ25≥4d ≥5d HRB400 Φ28-Φ40≥5d 90° HRB335 Φ8-Φ25≥4d ≥10d HRB400 Φ28-Φ40≥5d 中间弯钩 90° 以下 各类 ≥20d 1.2.3 用R235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主钢筋的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弯钩的形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按图4.2.3a)b)加工;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按图4.2.3c)加工。 图4.2.3 箍筋弯钩形式图 1.2.4 钢筋的焊接与绑扎接头 1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接。普通混凝土中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 2 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闪光对焊(HRB 500钢筋必须采用闪光对焊)。当缺乏闪光对焊条件时,可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钢筋的交叉连接,无电阻点焊机时,可采用手工电弧焊。各种预埋件T形接头钢筋与钢板的焊接,也可采用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电渣压力焊只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不得用作水平钢筋和斜筋的连接。钢筋焊接的接头形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质量验收标准见附录E-2。 3 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焊工考试合格证上岗。 4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双面焊缝困难时,可采用单面焊缝。 5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帮条长度,如用双面焊缝不应小于5d,如用单面焊缝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 6 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7 电渣压力焊、气压焊、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的技术规定及电弧焊中的坡口焊、窄间隙焊、熔槽帮条焊和钢筋与钢板焊接的技术规定事参照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执行。 8 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并没有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4.2.4-1的规定。对于绑扎接头,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占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亦应符合表1.2.4-1的规定。 表1.2.4-1 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 接头型式 接头面积最大百分率(%) 受拉区 受压区 主钢筋绑扎接头 25 50 主钢筋焊接接头 50 不限制 注:1.焊接接头长度区段内是指35d(d为钢筋直径)长度范围内,但不得小于500mm,绑扎接头长度区段是指1.3倍搭接长度。 2.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 3.装配式构件连接处的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可不受此限制。 4.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9 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10 焊接时,对施焊场地应有适当的防风、雨。 11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表4.2.4-2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表1.2.4-2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高于C25 R235钢筋 35d 30d 25d 月牙纹 HRB335钢筋 45d 40d 35d HRB400钢筋 55d 50d 45d 注:1.当带肋钢筋直径d不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减少5d采用;当带肋钢筋直径d大于25mm时,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值增加5d采用。 2.当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 3.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R235、HRB335牌号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表中C20的数值相应增加10d,HRB500钢筋不宜采用。 5.对有抗震要求的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当抗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时应增加5d。 6.两根不同直径的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的钢筋直径计算。 12 受拉区内R235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 直径等于和小于12mm 的受压R235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0倍。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加工钢筋的偏差不得超过表4.2.4-3。 表1.2.4-3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10 弯起钢筋各部分尺寸 ±20 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 ±5 13 焊接钢筋的验收和允许偏差 1)焊接钢筋的质量验收内容和标准应按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2)焊接钢筋网和焊接骨架的偏差不得超过表1.2.4-4的规定 表1.2.4-4 焊接网及焊接骨架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mm) 网的长、宽 ±10 骨架的宽及高 ±5 网眼的尺寸 ±10 骨架的长 ±10 网眼的对角线差 10 箍筋间距 0,-20 1.3 钢筋施工 1.3.1 钢筋绑扎与保护层 1 钢筋接头的布置,应符合本章第4.2节的有关规定。 2 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3 除设计有特殊规定者外,柱和梁中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 4 墩、台身、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转角处的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如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在浇筑过程中不得松动。 5 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布置,在柱中应沿柱高方向交错布置,若是方柱则必须位于箍筋与柱角竖向钢筋交接点上。但有交叉式箍筋的大截面柱,其接头可位于箍筋与任何一根中间纵向钢筋的交接点上。圆柱或圆管涵螺旋形箍筋的起点和终点应分别绑扎在纵向钢筋上。 6 应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应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安装好的钢筋及钢筋网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进行检查。 1.3.2 钢筋骨架 1 对于预制钢筋骨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 骨架的焊接拼装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操作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拼装时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应考虑焊接变形的预留拱度。 2)钢筋拼装前,对有焊接接头的钢筋应检查每根接头是否符合焊接要求。 3)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用楔形卡卡住,防止电焊时局部变形。待所有焊接点卡好后,先在焊缝两端点焊定位,然后进行焊缝施焊。 4)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的钢筋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为此,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下面宜垫以厚度适当的钢板。 5)施焊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邻的焊缝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1.3.3 钢筋网 钢筋网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按下列要求焊接: 1 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R235或冷拉R235钢筋时,如焊接网只有一个方向为受力钢筋,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的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均应焊接,其余的交叉点,可根据运输和安装条件决定,一般可焊接或绑扎半交叉点。 2 当焊接网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时,除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相交点必须焊接外,中间部分的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mm。 1.3.4 束筋施工 1 束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束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束筋的焊接与绑扎应符合4.2.4的要求,束筋的机械连接应符合4.2.5的要求。 3 束筋设计区域内设置的钢筋网,其位置、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的铺设应符合4.3.3的要求。 1.3.5 灌注桩钢筋骨架的制作及安装 钢筋骨架的制作、运输及吊装就位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1 钢筋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桥涵施技术规范第4章的有关规定。 2 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吊装条件确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 3 应在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 4 架入孔一般用吊机,无吊机时,可采用钻机钻架、灌注塔架。起吊应按骨架长度的编号入孔。 5 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6 变截面桩钢筋骨架吊放按设计要求施工。 1.3.6 安装钢筋的允许偏差 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偏差不得超过表4.3.6的规定。 表1.3.6 钢筋位置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间距 两排以上排距 ±5 同排 梁、板、拱肋 ±10 基础、锚碇、墩台、柱 ±20 灌注桩 ±20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 ±10 钢筋骨架尺寸 长 ±10 宽、高或直径 ±5 弯起钢筋位置 ±20 保护层厚度 柱、梁、拱肋 ±5 基础、锚碇、墩台 ±10 板 ±3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海榆西线项目管理办公室 73 海榆西线海口至三亚段公路改建工程(芙蓉田至崖城) 《桥梁二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书》 2、模板、支架 2.1 一般要求 2.1.1 本章适用于公路桥涵就地浇筑和工地、工厂预制构件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所用的模板、支架的设计和施工。 2.1.2 模板、支架的设计原则 1 宜优先使用胶合板和钢模板。 2 在计算荷载作用下,对模板、支架结构应按受力工况分别验算其强度和刚度,对支架还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3 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4 结构宜简单,制作、装拆方便。 2.1.3 模板、支架可采用钢材、胶合板、塑料板和其他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制作。钢材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中的标准。 2.1.4 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2.1.5 重复使用的模板、支架应经常检查、维修。 2.2 模板、支架设计 2.2.1 设计的一般要求 1 模板、支架的设计,应根据结构型式、跨径、施工组织设计、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及有关的设计、施工规范进行。 2 应绘制模板、支架的总装图和细部构造图。 3 应制定模板、支架结构的安装、使用、拆卸保养等有关技术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4 应编制模板、支架材料数量表。 5 应编制模板、支架设计说明书。 2.2.2 设计荷载 1 计算模板、支架时,应考虑下列荷载并按表5.2.2进行荷载组合。 1)模板、支架自重。 2)新浇筑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圬工结构物的重力。 3)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荷载。 5)新浇筑的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 6)倾倒大方量混凝土时产生水平方向的冲击荷载。 7)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普通模板荷载计算见附录D。 表2.2.2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的荷载组合 模板结构名称 荷载组合 强度计算 刚度验算 梁、板的底模板以及支承板、支架等 1)+2)+3)+4)+7) 1)+2)+7) 缘石、人行道、栏杆、柱、梁、板等的侧模板 4)+5) 5) 基础、墩台等厚大结构物的侧模板 5)+6) 5) 2 钢、木模板及支架的设计,可按现行《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的有关规定执行。 3 计算模板、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时,应考虑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风力。设于水中的支架,尚应考虑水流压力、流冰压力和船只漂流物等冲击力荷载。 4 钢框胶合板覆面模板块的整体抗弯强度及刚度,可根据实测胶合板弹性模量与钢材弹性模量之比,胶合板折算为相应面积的钢板,然后按组合钢模板的计算方法进行验算,同时还需验算在钢边框作为支承边的情况下,胶合板本身的抗弯强度与刚度。 2.2.3 稳定性要求 1 支架的立柱应进行压杆稳定计算,确定最不利杆件的临界荷载。当验算模板及其支架在自重和可能发生的偏载以及风荷载等作用下的抗倾覆稳定时,验算倾覆的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3。 2 支架受压构件纵向弯曲系数可按现行的《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进行计算。 2.2.4 刚度要求 验算模板、支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数值: 1 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 2 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3 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横梁、纵梁),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计算跨度的1/400; 4 钢模板的面板变形为1.5mm; 5 钢模板的钢棱和柱箍变形为L/500和B/500(其中L为计算跨径,B为柱宽)。 2.3 模板施工 2.3.1 钢模板制作 1 钢模板宜采用标准化的组合模板。组合钢模板的拼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各种螺栓连接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2 钢模板及其配件应按批准的加工图加工,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 大块钢模板加工中,组装前应对零部件的几何尺寸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对零部件的各种连接形式的焊缝应符合外观质量标准。面板及整体刚度应符合本章第5.2.4条的规定。 2.3.2 木模板制作 1 木模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作,木模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多次重复使用的木模应在内侧加钉薄铁皮。木模的接缝可做成平缝、搭接缝或企口缝。当采用平缝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木模的转角处应加嵌条或做成斜角。 2 重复使用的模板应始终保持其表面平整、形状准确,不漏浆,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3.3 其他材料模板制作 1 钢框胶合板覆面模板的板面组配宜采取错缝布置,支撑系统的强度和刚度应满足要求。吊环应采用R235钢筋制作,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吊环计算拉应力不应大于50MPa。 2 高分子合成材料面板、硬塑料或玻璃钢模板,制作接缝必须严密,边肋及加强肋安装牢固,与模板成一整体。施工时安放在支架的梁肋上,以保证承载能力及稳定性。 3 圬工外模 1)土胎模制作的场地必须坚实、平整,底模必须拍实找平,土胎模表面应光滑,尺寸准确,表面应涂隔离剂。 2)砖胎模与木模配合时,砖做底模,木做侧模,砖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抹面,表面抹隔离剂。 3)混凝土胎模制作时应保证尺寸准确,表面抹隔离剂。 4 土牛拱胎 在条件适宜处,可使用土牛拱胎。制作时应有排水设施,土石应分层夯实,密实度不得小于90%,拱顶部分选用含水量适宜的粘土。土牛拱胎的尺寸、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2.3.4 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1 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2 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墩、台、梁的侧模可设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型结构物,可使用金属线代替拉杆。 3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4 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5 当结构自重和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产生的向下挠度超过跨径的1/1600时,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底模板应设预拱度,预拱度值应等于结构自重和1/2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所产生的挠度。纵桥向预拱度可按抛物线或圆曲线分配。 6 后张法预应力梁、板,应注意预应力、自重和汽车荷载等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上拱或下挠,应设置适当的预挠或预拱。 2.3.5 中小跨径的空心板制作时所使用的芯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充气胶囊在使用前应经过检查,不得漏气,安装时应有专人检查钢丝头,钢丝头应弯向内侧,胶囊涂刷隔离剂。每次使用后,应妥善存放,防止污染、破损及老化。 2 从开始浇筑混凝土到胶囊放气时止,其充气压力应保持稳定。 3 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胶囊上浮和偏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固定,并应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 4 胶囊的放气时间应经试验确定,以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持构件不变形为宜。对于直径为250~300mm的胶囊,其放气时间可参考表5.3.5确定。 表2.3.5 胶囊放气时间 气温(℃) 0~5 5~15 15~20 20~30 >30 混凝土浇筑完后(h) 11~12 8~10 6~8 4~6 3~4 5 充气胶囊芯模在工厂制作时,应规定充气变形值,保证制作误差不大于设计规定的误差要求。 6 木芯模使用时应防止漏浆和采取措施便于脱模。应控制好拆芯模时间,过早易造成混凝土坍落,过晚拆模困难。应根据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拆除时间。 7 钢管芯模应由表面匀直、光滑的无缝钢管制作,混凝土终凝后,即可将芯模轻轻转动,然后边转动边拔出。 2.4 支架施工 2.4.1 支架 支架整体、杆配件、节点、地基、基础和其他支撑物应进行强度和稳定验算。 1 钢支架 可采用型钢、钢管、常备式钢构件等作为支架的材料设备,以常备式钢构件组成的钢排架,其纵、横向距离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组合,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并应设置足够的斜撑、扣件和缆风绳,以保证排架的稳定。 2 满布支架 满布支架可采用门型、碗扣、轮扣和钢管扣件等定型钢管支架产品。满布支架的地基必须进行妥善处理,避免产生过大沉降;对支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应加强斜向连接与支撑,以保证支架的整体稳定。 2.4.2 施工预拱度和沉落 1 支架应预留施工拱度,在确定施工拱度值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支架承受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 2)超静定结构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 3)由结构重力引起梁的弹性挠度,以及1/2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引起梁的弹性挠度; 4)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 5)支架基础在受载后的沉陷。 预留施工沉落值参考数据见表5.4.2 表2.4.2 预留施工沉落值参考数据 项 目 沉落值(mm) 接头承压非 弹性变形 木与木 每个接头顺纹约2,横纹为3 木与钢 每个接头约为2 卸落设备的 压缩变形 砂筒 2~4 木楔与木马 每个接缝约1~3 支架 基础 沉陷 底梁置于砂土上 5~10 底梁置于粘土上 10~20 底梁置于砌石或混凝土上 约3 打入砂土中的桩 约5 打入粘土中的桩 约5~10(桩承受极限荷载时用10,低于极限荷载时用5) 2 应根据结构型式、承受的荷载大小及需要的卸落量,在支架和适当部位设置相应的木楔、木马、砂筒或千斤顶等落模设备,以方便支架的拆卸。 2.4.3 支架制作安装 1 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构件拼装。无论使用何种材料的支架,均应进行支架施工图设计,并验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 制作木支架时,长杆件接头应尽量减少,两相邻立柱的连接接头应尽量分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主要压力杆的纵向连接,应使用对接法,并用木夹板或铁夹板夹紧。次要构件的连结可用搭接法。 3 支架应稳定、坚固,应能抵抗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偶然冲撞和振动。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支架立柱必须安装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应设垫木以分布和传递压力,并保证浇筑混凝土后不发生超过允许的沉降量。 2)船只或汽车通行孔的两边支架应加设护桩,夜间应采用灯光标明行驶方向。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坚固的防撞设施。 4 支架在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5 对安装完成的支架宜采用等载预压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并观测支架顶面的沉落量。 2.5 模板、支架的拆除 2.5.1 拆除期限的规定 模板、支架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等级来决定。 1 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2 芯模和预留孔道内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现象时,方可拔除,拔除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以混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工程 技术 交底 大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