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doc
《三年级科学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doc(5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精品教育 三年级科学下册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1土壤是岩石风化后和动植物腐烂变成的微粒等组成的物质。 1.2土壤里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植物的根需要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 2.1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构成的。 2.2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2.3沙土渗水性强,含水性差;黏土渗水性差,含水性强;壤土渗水性和含水性适中。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3.1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3.2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3.3表层上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3.4蚯蚓的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 4.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4.2一节干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4.3喷洒农药会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抛撒垃圾会使垃圾中有毒物质侵蚀土壤;开窑烧砖占用破坏了大量耕地;开山毁林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1果实都有果皮,内部都有种子。果实有干果和肉果。 1.2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与光线没有关系。无论种子如何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小苗朝上。 2.1根有直根、侧根、须根、储藏根等,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2.2茎有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攀援茎等。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3.1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3.2完整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构成的。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3.3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做虫媒花,常见的虫媒花有油菜花、桃红等;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做风媒花,常见的风媒花有玉米、水稻的花等。 4.1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根、茎、叶、花、果实六个部分构成的。 4.2地球上的植物,为人类与动物提供了氧气,食物等,也竭尽全力维护着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1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如果受到的外力不大,其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很小。 1.2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混合在一起,总重量不变,但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小颗粒占据了大颗粒之间的空隙。 2.1把固体放到水里,有的沉,有的浮。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重量和水对物体的浮力有关系。 2.2有些固体放到水里能溶解,如盐;有些固体放到水里不能溶解,如面粉。 2.3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法有“过滤”、“沉淀”、“蒸发”。要把盐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应该用蒸发,要把沙石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应该用过滤和沉淀。 3.1液体都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渗透性。 4.1把不同的液体倒进水里,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下。 4.2液体混合前后的重量不变,混合后的体积减小,是因为不同液体里的微粒相互占据了对方的空隙。 5.1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可能会使原来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改变液体的浓度也可能会使原来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 1.1自己设计符号,记录各种天气情况: 多云 小雨 雪 晴 1.2所有的百叶箱离地面都是1.5米高,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1.3 150多年前,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来预报天气。蜻蜓低飞要下雨;天上钩钩云,地上水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1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表又叫寒暑表。37摄氏度写作 ; 0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 4℃读作 ;-12℃读作 ;35℃读作 。 2.2夏天,同一时刻在学校内测得的气温是:阳光下较高,教室里较低,背阴处居中。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下午1点至2点。 3.1要想确切知道雨下得有多大,需要利用雨量器来测量。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都相同。 4.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测量风向用风向标,风向标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风向标所指的方向与红旗、炊烟等飘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4.2测量风力大小用风力计。一般风向标和风力计都设计在一起的。 4.3假如我们既看到了三级风的现象,又看到了四级风的现象,这时的风力应该是四级。 5.1在一定的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5.2我们可以从气温、温度、降雨量、风力、风向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1.1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1.2平常我们主要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鼻子、嘴巴、耳朵、手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 1.3鲁班通过观察茅草发明了锯子;名医李时珍通过观察各种花卉、药草的生长情况写出了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英国发明家瓦特通过观察烧开水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 2.1有时用我们的感觉器官来观察是不可靠的,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当依靠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 2.2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新测量结果表明,它现在的高度是8844.43米。 2.3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在测量液体的多少时,常使用的单位是毫升; 为了知道同学们100米的跑步速度,体育老师一般要使用秒表进行测量。 2.4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漏刻和沙漏。 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1土壤是岩石风化后和动植物腐烂变成的微粒等组成的物质。 1.2土壤里生活着很多小动物,植物的根需要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 2.1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构成的。 2.2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2.3沙土渗水性强,含水性差;黏土渗水性差,含水性强;壤土渗水性和含水性适中。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3.1表层土壤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很丰富,下层土能提供给植物的养分就少多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岩石逐渐增多。岩床位于土壤和碎石之下的最底层。 3.2土壤中的细菌和小动物将死亡的动植物分解成养分,供植物生长。 3.3表层上的养分来自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它们被称为腐殖质。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3.4蚯蚓的活动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 4.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4.2一节干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4.3喷洒农药会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抛撒垃圾会使垃圾中有毒物质侵蚀土壤;开窑烧砖占用破坏了大量耕地;开山毁林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1果实都有果皮,内部都有种子。果实有干果和肉果。 1.2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与光线没有关系。无论种子如何摆放,发芽后总是根朝下,小苗朝上。 2.1根有直根、侧根、须根、储藏根等,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 2.2茎有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攀援茎等。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分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3.1叶由叶柄和叶片两部分构成,叶片上有叶脉。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3.2完整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构成的。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3.3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做虫媒花,常见的虫媒花有油菜花、桃红等;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做风媒花,常见的风媒花有玉米、水稻的花等。 4.1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是由种子、根、茎、叶、花、果实六个部分构成的。 4.2地球上的植物,为人类与动物提供了氧气,食物等,也竭尽全力维护着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1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如果受到的外力不大,其形状和体积的改变很小。 1.2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混合在一起,总重量不变,但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小颗粒占据了大颗粒之间的空隙。 2.1把固体放到水里,有的沉,有的浮。物体的沉浮与物体本身的重量和水对物体的浮力有关系。 2.2有些固体放到水里能溶解,如盐;有些固体放到水里不能溶解,如面粉。 2.3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法有“过滤”、“沉淀”、“蒸发”。要把盐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应该用蒸发,要把沙石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应该用过滤和沉淀。 3.1液体都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渗透性。 4.1把不同的液体倒进水里,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液体沉于水下。 4.2液体混合前后的重量不变,混合后的体积减小,是因为不同液体里的微粒相互占据了对方的空隙。 5.1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可能会使原来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改变液体的浓度也可能会使原来下沉的物体浮起来。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 1.1自己设计符号,记录各种天气情况: 多云 小雨 雪 晴 1.2所有的百叶箱离地面都是1.5米高,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1.3 150多年前,人们只能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来预报天气。蜻蜓低飞要下雨;天上钩钩云,地上水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1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表又叫寒暑表。37摄氏度写作 ; 0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 4℃读作 ;-12℃读作 ;35℃读作 。 2.2夏天,同一时刻在学校内测得的气温是:阳光下较高,教室里较低,背阴处居中。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下午1点至2点。 3.1要想确切知道雨下得有多大,需要利用雨量器来测量。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都相同。 4.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测量风向用风向标,风向标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风向标所指的方向与红旗、炊烟等飘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4.2测量风力大小用风力计。一般风向标和风力计都设计在一起的。 4.3假如我们既看到了三级风的现象,又看到了四级风的现象,这时的风力应该是四级。 5.1在一定的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5.2我们可以从气温、温度、降雨量、风力、风向等方面来描述天气。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1.1观察就是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它是科学研究中收集证据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1.2平常我们主要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而鼻子、嘴巴、耳朵、手也是人体的观察器官。 1.3鲁班通过观察茅草发明了锯子;名医李时珍通过观察各种花卉、药草的生长情况写出了流芳百世的《本草纲目》;英国发明家瓦特通过观察烧开水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 2.1有时用我们的感觉器官来观察是不可靠的,要想收集到某个事物比较全面、准确的信息,就应当依靠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 2.2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新测量结果表明,它现在的高度是8844.43米。 2.3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在测量液体的多少时,常使用的单位是毫升; 为了知道同学们100米的跑步速度,体育老师一般要使用秒表进行测量。 2.4我国古代计量时间的仪器主要有漏刻和沙漏。 江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骨)、(躯干骨)、(手臂骨)、(腿脚骨)。 3、人的手骨共有(27)块。 4、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 5、骨头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6、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7、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8、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9、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 10、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11、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12、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13、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 14、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15、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16、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放松)。 17、人体静止不动时,负责(心跳)、(呼吸)的一些肌肉仍在运动。 1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19、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改善柔韧性)、(更有耐力)… 20、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韧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增强体力的运动项目:举重、游泳。 增强柔韧性的运动项目:体操、伸展肢体、游泳。 增强耐力的运动项目:羽毛球、自行车、慢跑、游泳。 21、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22、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23、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蚕卵是(椭圆形)的,呈(淡灰色),中间有些凹下去。 2、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颜色黑黑的,像蚂蚁,只有(两三毫米)长。 3、蚕吃的食物主要是(桑叶)。蚕是靠(气门)来呼吸的。 4、蚕宝宝是从(头部)开始蜕皮的,蚕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5、蚕蜕皮时有约一天时间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6、在蚕成长的过程中,要经过(4)次蜕皮。 7、蚕从吐丝到结茧完成大约需要(两)天时间。 8、蚕茧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大约(5)厘米长,(3)厘米宽,一只茧的重量约(1.5—2.5)克。 9、剪开茧子后的蛹还能(正常发育)。 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上的一对触角是(羽毛)形状的。 1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1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13、一个蚕茧的蚕丝约为(1500)米长,最长的可达(3000米)。 14、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15、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16、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 17、蚕蛾和蝴蝶的相同点:(1)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头部都有一对触角,(3)胸部都有三对足(4)有两对翅膀(5)一生都要经过几次变化。 18、蚕蛾和蝴蝶的不同点:(1)蝴蝶能飞,蚕蛾不能(2)蝴蝶采吃花粉,蚕蛾不吃东西(3)蝴蝶有彩色花纹,蚕蛾没有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巍巍青山在后退。 5、(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6、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千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8、刘翔参加的是(110米栏),他的最好成绩是(12秒88)。 9、(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 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11、龟兔赛跑的故事说明:在距离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如果兔子不睡觉,当它到达终点时,乌龟还在路上呢。这就说明在相同时间内,所走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12、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风向)。 13、有些看似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在缓慢(生长)或(运动),如指甲的生长等。 14、物体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15、按运动的轨迹可将运动方式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6、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17、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18、可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探究。 19、在一个摆中,重物来回往返一次,我们算它(摆动一次)。 20、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 21、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22、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2、力有(大小)和(方向)。 3、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4、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 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7、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8、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的方向(相反)。 9、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10、在弹性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11、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 12、(地球引力)使地球上的万物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3、说明重力普遍存在的例子:树叶总是落到地面、人能安稳地居住在地球上、球扔得再高总要落回地面…… 1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5、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16、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17、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力。 18、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 19、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20、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21、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22、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1、某个地方有哪些东西存在,某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两个事件之间是否存在关系。这时,我们应该采用(调查)的方法。 2、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3、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4、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 5、科学的(预测)不是随意的猜想,而是(有根据)地推论。 6、在生活中成功预测的事例有: (1)乌云从天边飘过来,预示着将要有一场雨。 (依据: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冬天往冰冷的玻璃杯里倒热水,杯子可能会爆裂。 (依据:由于受热不均匀,热胀冷缩会导致杯子爆裂。)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山西新兴实验学校小学部 董茂娉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9、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10、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2、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 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 19、(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0、(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3、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24、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6、“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 7、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9、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1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1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 15、减少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 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 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 17、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18、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9、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 第四单元: 1、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2、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3、(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 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5、(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6、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 7、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 8、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食物金字塔)告诉我们健康饮食的方法。 9、为了营养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这五大类。其中,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应该吃得最少的是(油、盐、糖)。 10、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 鱼、肉、蛋、豆、奶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营养);油脂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 11、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 12、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13、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到胃里。 14、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 15、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16、(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17、(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18、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19、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20、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腊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 21、(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 第五单元: 1、(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铅笔上的4B、2B、HB、2H、4H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比如6B字迹最黑、6H写出的字最不明显。 3、(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4、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6、1750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属名)标志着与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种名)描述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 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5(日晷)也叫(太阳钟),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6、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7、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8、(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0、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4、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5、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16(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4、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 *5、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6、越(光滑 )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7、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8、(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9、(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0、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1(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2(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不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 13、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14、(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15、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1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1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1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科学 下册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