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028.doc
《高三语文02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028.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网校(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期数: 05 10 YWG3 028 学科:语文 年级:高三 编稿老师:冯银江 审稿老师:潘晓娟 [同步教学信息] 预 习 篇 第4课:孔孟(预习篇) 黄仁宇 【教材阅读提示】 1.阅读课文,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并体会作者阐述这种差异的原因所在。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 析原因的能力。 【学习方法导航】 1.《孔孟》谈的是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虽然是“孔孟”并提,“孔孟之道”也是紧紧相连,成为一体。其实,同样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其思想却是同中有异,这是为什么呢?在本文中,作者从自己理解、分析的角度出发,把孔孟二人主张同中有异的原因归纳为时代因素。作者把孔孟的思想,理论学说,放在各自的时代大背景中加以剖析,从中引出结论。当然,本文作者的主张也不过是一家之言,还有颇多可商榷之处。 2.在知识学习方面,要通过本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掌握孔孟的思想是同中有异,有同有异的。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清楚同的是什么,异的是哪些。另外,还要通过学习,掌握本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和成语。如谲诈、戚戚、随心所欲不逾矩、不为已甚等。 【基础知识精讲】 (一)简介孔孟: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二)关于孔孟: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经千年而不朽。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确实是非凡智慧的集大成者,他们独具如炬慧眼,神思澄明如水,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就像现代的基督徒,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文化传统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 孔孟思想虽然一脉相传,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他们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这虽与他们所处的时代有很大的关系,但与他们的个性也不无关联。 读《论语》《孟子》,观孔孟言行,他们的人品、个性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孔子的弟子颜回曾赞美孔子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而孔子自己的描述尤其好。“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孔子生活的快乐、热情及其充实的内心世界。 《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的独具的风趣,在他挖苦自己时自然流露出来。他们师生间偶尔的玩笑,其中点缀着几处隽永的警语,经常的沟通和切磋,使得他们关系融洽,亲如父子。 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及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他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 一袭布衫,大袖飘飘,身体的宽舒与心灵的自由相得益彰,几个大人,又配上几个嬉闹无忧的顽童,这气氛活泼而不拘谨,游戏而不功利。这不正是孔子乐观、积极、热情、率性、纯真品性的形象写照吗?程朱理学禁绝人的七情六欲,而孔子竟是这么一个活泼泼的、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啊! 孟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倡导自省精神,以身作则,言行中也处处体现出这种自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为人自信自傲,认为人人都可为圣贤,且锋芒毕露,好辩而且善辩,动辄与人交锋,欲争必胜,揪住君王就讲道理,并且直言不讳,咄咄逼人,指责统治者“望之不似人君”,甚至当面批评当权者不实行仁政,“率兽而食人”,把政治搞得一团糟,主张“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言语坦率,嬉笑怒骂,绝不作吞吞吐吐之态。 (三)作者介绍: 1.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5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后来考入成都的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两年后毕业,成为第16期军校毕业生。1946年被保送到美国陆军参谋大学学习。1950年,在东京随朱世明将军以国民政府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份解职退伍。1964年获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1967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70年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68年至1980年任纽约州大学纽普兹分校教授。1974年加入美国籍。2000年1月8日,黄仁宇先生携夫人一起在美国纽约寓所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时,因心脏病发作而辞世,享年82岁。 主要著作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1988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地北天南叙古今》(以回忆散文为主,兼及历史札记,发表时间跨半个世纪)、《放宽历史的视界》(论文集,涉及明清以来的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关系千万重》(世界历史札记)、《近代中国的出路》、《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长沙白茉莉》(历史小说)、《汴京残梦》、《黄河青山》(回忆录,生前未出汉译版),参与编写《明代名人传》、《剑桥中国史》等。 (四)课文内容说明: 这篇课文比较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差异,又用局势的变化说明差异的根源,说明同一学派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研究孔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才能得到透彻的理解。 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孔孟“不相同的地方”。 第一,在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孔子令门人言志,最赞许主张闲雅的曾皙,二是孔子对于衣食都很讲究。孟子则是“凡事紧张”。作者引了孟子的三句话,说明孟子深为民不聊生的危局而忧心忡忡。 第二,在性善、性恶论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作者透视孔子论仁的言论,证明这一点。孟子则主张性善论,作者反复引用了孟子性善论的言论。 第三,在“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作者一连举出四个例子。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作者一连举出五个例子。 作者认为,孔孟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孔子处在春秋末期。周朝的封建制度,虽然已经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礼”对于各国之间的征伐还有一定的约束力,战事还未波及全民,战事的方式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动荡。因此,孔子认为东周那样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提倡克己复礼,提倡正名,提倡复古。 孟子处在战国前中期,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大厮杀,战争已有相当的规模,战事已经相当残酷,社会已是全面动乱。因此,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孟子的种种主张是突破“礼”的约束的。作者分析了孟子之所以对中国思想史有无可估量的影响的种种原因,指出研究孟子要考究其历史背景,才能理解孟子的观点。 孔孟的差异,折射了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如此早熟,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作者认为,要解释这种现象,应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 (五)文章内容赏析: 1.黄仁宇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万历十五年》以小见大,为中国历史的 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天地;他的《中国大历史》的成就不在于他所倡导的“大历史观”有多大的效力,而在于他对中国历史史实、甚至是司空见惯的史实所作的深刻、新颖的剖析和解释。他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之才。本文这篇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的文字,就多少反映了这位历史学家的治学特点。 2.这篇文章主要是阐述孔子和孟子在思想方面的差异。历来中国哲学都是孔孟并称的, 但黄仁宇先生却要从他们之间的差别谈起,这本身就很富有新意。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谈孔孟之间的差异;第二部分谈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孔子和孟子不相同的地方: ①在态度方面,孔子显得“轻松愉快”“坦荡”“悠闲”,而孟子则是“凡事紧张”;②在性善、性恶论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而孟子则认为性善是先天的;③在“礼”方面,孔子非常注意和重视“礼”,而孟子则对“礼”不大看重。 需要说明的是,作者在叙述孔孟的不同时,他所下的结论都不是凭空而言的,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根据,这是他的观点能站得住脚的关键,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注意到这一点。 在第二部分里,作者重点探讨了孔孟之间形成差异的原因。作者似乎也并不否认两人之间性格上的不同,但他认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两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是两人思想形成区别的根本原因。作者对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分别作了较为详细地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随着局势的变化和不同,即便是同一学派,他们的思想观点也会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发展,否则这种派别的思想是无法流传下去的。因此,要透彻的研究孔孟,不考究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是不行的。 3.文章是谈孔孟的不同之处,但落笔却落笔在孔孟之同上,第一自然段由二人的至圣、亚圣地位,《论语》和《孟子》的著述,司马迁的评价,冯友兰的对比,都说明二者是相同。但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谈到了“仔细比较”之下他们的不同:孔子轻松愉快,孟子则刃事紧张;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随即作者谈到二人不同的原因,用“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一语带过,表明作者观点—虽有关联,但不重要,很自然的转到对当时各自不同的局势,时代的大背景进行分析了,指出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文章思路清晰:由“同”落笔,举例论证其“异”,分析产生“异”的原因。文章的重点在于第三部分,对历史地理的特点分析。 4.孔孟学说观点比较: 生活方面,孔子的态度是—“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来保持他的悠闲”,“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的主张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人性方面,孔子认为—“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自已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则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他说:舜者何人也,预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也就是宣示人人都能做圣贤。 人际交往方面,孔子一切循礼而动,甚至违逆自己内心的意愿—“孔子虽不值阴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乘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而孟子则没有这样的耐性—“他对各国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已意。” 【教材习题解答】 一、本题用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画出重要语句,联缀起来就是内容提要,当然没有现成语句的,要自己概括要点。提要,可以写作成段的文字,也可以用分行的形式。(能分清论点和论据,就能把握要点,并且理解要点。如第二段,回答孔子怎么样,孟子怎么样的句子就是论点,回答“何以见得”的那些例子就是论据,这样就可以把这一段内容理得一清二楚。) 内容提要示例: 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孔子坦荡悠闲,轻松愉快,孟子则凡事紧张。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孟子则持性善论。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孟子则不大拘泥于“礼”。 孔孟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局势起了变化。孔子处在春秋末期,周礼还有一定的约束力,战事尚未波及全民,战事的方式如同竞技,还不足以造成社会全面的动荡。因此,孔子认为东周那样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他提倡克己复礼,正名,复古。 孟子处在战国前中期,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的大厮杀,战争已有相当规模,战事已经相当残酷,社会全面动乱。因此,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他的种种主张都是突破“礼”的约束的。 二、本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培养质疑思辨能力。 1.“由内外观察而产生”,意思是,既要观察他人之过,又要观察自身之过,观察过错之所以为过,然后反向思维,才能知道什么为“仁”。 2.列举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孟子对“礼”不大重视,在他看来,周礼早已不复存在,自己也不必拘守礼法。 3.“以前”指西周时期。 4.“强迫性的推论”意思是,以生性为善为前提,把保持这种天性视为理所当然的结论,对人的道德要求就带有强迫性。 5.意味着作者对这些解答是否定的,认为这些解答虽然都有事实根据,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回答问题,没有揭示问题的根本原因。 三、本题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随着阅读面的扩展,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回过头来重温过去读过的东西就会有新的领会。例如,重读《寡人之于国也》,从“王好战”一句可以想见当时战事的频仍。孟子给梁惠王提出的方案,是发展生产,注意民生,为什么有这样的建言呢?从“好战”与“野有饿殍”可以看出,战争对生产的破坏,战乱对民生的危害。孟子关于王道的主张就是针对当时的局势提出来的。重读《寡人之于国也》,可以感受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可以体会孟子慈悲的胸怀,为民请命的激切。 【本周强化训练】 (一)阅读全文,思考应完成下面的问题。 1.“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分别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道理? 答: 2.“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感情和思想? 答: 3.孔子说,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答: 4.文章第4段对比了孔孟对“礼”的态度、行为,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两人的不同个性。有什么不同? 答: 5.“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宁静。”从文中的分析来看,当时社会“闲雅”“宁静”的原因有哪些? 答: (二)下面两段文字分别选自《论语》和《孟子》,请翻译全文,并说一说哪一篇选自《论语》,哪一篇选自《孟子》。 1.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 出自: 2.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译文: 出自: 【参考答案】 1.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传承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位先知都通过言论而不是亲手写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种学说,都强调以德治国,并率领门徒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作者以此来说明孟子与孔子的传承关系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2.“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和鲁国的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33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的。杀他们罢,人太多;不杀罢,又太可恨,怎么办好呢?”孟子答道:“当灾荒年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荒野之中,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荒,而您的库房里却装满了财宝,官吏们也不把这种严重情况报告给您,他们不关心人民疾苦,现在老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这段话,一方面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认为为政需以身作则,要爱护人民,民贵君轻;另一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统治者毫不客气地指责,毫无隐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 3.《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15岁有志于学业,30岁说话做事都能够合于礼,40岁(明白了世上的各种事理)能够不迷惑了,50岁懂得了天命,60岁一听到别人说的话,便能了解其主旨,70岁便随心所欲,所想的一切都不会超过规矩。由孔子的这番话,可以看出学习的重要性。 4.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对“礼”的重视,他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了礼,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礼”的束缚,率性而为。 5.(1)当时,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的原则虽已不再适用,但诸侯间交往还贯以“道德”的名义。(2)当时的作战形式——车战,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有公认的原则,仍离不开礼的约束。(3)当时的作战形式决定了交战时间短,参战人数少的现实,战事没有波及全民,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二)1.说:“用麻布作礼帽,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用丝来做,这样俭省一些(麻做礼帽,按规定要用经线2400根,细密难成,不如用丝俭省),我同意大家这样做。臣见君时,先在堂下跑拜,然后升堂再跑拜,这是合于古礼的。召集大家都直接升堂行跑拜礼,这是一种骄傲轻慢的表现。虽然违反大家的作法,我仍然要从古礼,在堂下跑拜。(选自《论语》) 2.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真的有这些事吗?”孟子答:“史料中有这种记载。”宣王问:“臣子犯上杀死君主,行吗?”孟子答:“破坏仁的人叫做‘贼’,破坏义的的人叫做‘残’,毁仁害义的残贼,叫做‘独夫’。只听说把独夫纣死了,却没有听说是君主被杀害了。”(选自《孟子》) 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028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