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基本原理笔记(补充).doc
《美学基本原理笔记(补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基本原理笔记(补充).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美学笔记 第一讲 美学释义 1、“美学”一词的产生:美作为“美”的科学意味着它是关于美的知识的系统表达 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1756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创立了美学这门学科,被称为“美学之父” 美学一词的本义——感性学:是指感性知识的完善性 3、哲学与美学的关系:哲学:逻辑学——真——知 伦理学——善——意 美学——美——情 4、古希腊美学即诗学。 古希腊诗学对于美的总体看法:古希腊从秩序出来思考问题,因此认为美在于整体的和谐。 古希腊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a、前苏格拉底时期:宇宙论美学,代表人物有阿拉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分别从整体和谐和队里统一等来探讨美。 b、柏拉图:美在理念。美感是迷狂。 C、亚里士多德:美是有机的整体,包括开端、中间和结尾。 美感,特别是欣赏悲剧的感觉能净化陶冶人的心灵。 艺术即模仿,诗比历史更真实。 中世纪美学,又叫神学美学、宗教美学 5、中世纪美学代表人物 A、普洛丁:美在太一,中世纪宗教神秘主义的始祖。 B、奥古斯丁:美在整一和谐。 C、托马斯·阿奎那:美的三个因素,即完美与完满、适当的比例与和谐、色彩鲜明。 6、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游戏冲动说” A、出发点:人格与情境 B、感性冲动与形式(理性、冲动的对立) C、游戏冲动使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得以和谐、共同游戏 D、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7、康德: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 美是形式主观的合目的性。 8、黑格尔:哲学的任务是揭示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美学: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9、苏联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最初形态——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质论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10、现代美学(存在)与后现代美学(语言) A、存在维度:尼采:存在即权力意志。美或艺术是权力意志的直接显现。 马克思:存在即物质生产实践。美是人的物质力量的对象化。 海德格尔:存在即林中空地。 B、心理维度:表现主义——克罗齐:艺术即直觉表现。直觉是心灵赋形活动,具有非理性的特点,以情感表现本身为目的,不以传达为目的。 立普斯的“移情说” 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完形心理说(格式塔心理学):考夫卡、阿恩海姆——任何现象都是格式塔现象。 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需要层次说 符号论美学:卡西尔、苏珊·朗格——人是使用符号的动物。 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创造。 后现代美学:特点——无规定性 主题——语言为题 思想流派——语言分析、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中国美学 概述 1)中国美学的独特形态:没有系统著作 2)中国思维的特点:自然性思维、历史性思维 古人对美学的认知: 1. 美 论 美是道之文 2. 美感论 大乐与天地同和 3. 艺 术 文以显道 主要思潮 1.道家美学 2.儒家美学 3.禅宗美学 道家美学 1)美在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天道》 2)美感是对自然之道的体验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庄子·天道》 3)艺术:技进化道 2、儒家美学 1)美在礼乐,在仁 里仁为美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 1)美在礼乐,在仁 2)美感即中庸 3)艺术 3、禅宗美学:禅宗的核心思想:心灵的觉悟,即人的佛性是人的自性的发现。 1)美和艺术在意境 2)美感在妙悟 美作为“学”的历史 张之洞《奏定大学堂章程》(1904)王国维发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1906) 中国建国后的美学流派美的观点分歧 ①主观派:吕荧:美是意识形态的因而是主观的 高尔泰:美是人的主观的认为 ②客观派:蔡仪I.美是典型;II. 美是客观的;III. 自然美就在自然属性,人未有时它就存在着。 ③主客观统一派:朱光潜I.美以物为基础;II. 美在物乙III. 美离不开美感。 ④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实践派:李泽厚 I.美在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 II. 自然美在于“人化的自然”; III. 美是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 80年代以来的新发展: ①蒋孔阳:美在多层累的突创(美在创造中。) ②刘纲纪:美是自由的感性显现。 ③周来祥:美是发展的和谐。 ④美是自由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主观的。 ⑤汪济生:美是动物体(主要指其最高形态——人)的生命运动和客观世界实现协调的感觉标志。 第四讲 美与美学 美如何成“学” 事物各不同都被称为美,后面一定有一个东西决定他们为美,这就是美的本质。 (一)本体论基础:对事物本质的追求 (二)西人的心理结构 知 意 情 真 善 美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对主体心理作几何式的截然划分 (三)艺术统一性 各门艺术(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舞蹈、戏剧、诗歌)在文艺复兴被看成与技术和科学相区别的具有共同特点的美的艺术(fine art),艺术的目的就是追求美。 美何以不成学 心灵 语言 事物 言不尽意 言不尽物 中国人对事物最微妙处的把握,是超语言的心的体悟,因此,对美的把握和体验,不在语言公理、定义的把握和表达上下功夫,不表现为对美的本质的追求。 中国古人对主体心理的划分,不像西人的几何式划分,知、情、意分得清清楚楚,而是把心理看作一个整体进行整体功能把握。 在中国各门艺术是不平等的 三 美作为“学”的历史(西方) 柏拉图 鲍姆加登 黑格尔 西方美学三套结构 现象---本质 主体---客体 美------艺术 从三面美学到两面美学 美的本质 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 艺术 艺术 深层结构(列维-斯特劳斯)——德里达(无结构) 第五讲 美与美的本质 1、从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组合规律上寻找美的本质 毕达哥拉斯:美是数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美要依靠体积和安排 [英]荷迦兹《美的分析》: 最美的线条是蛇形线条(寓变化于整齐),适宜、变化化一致、单纯、错杂和数量相互恰当地配合就产生美。 [英]博克:美在于:小光滑逐渐变化,不露棱角、娇弱、 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性质。 实验美学(费希纳、蔡仪) 黄金分割: 1:1.618 5:8。 颜色、形状、线条产生美。 评价:优点:素朴的唯物主义倾向,明确了美有感性形成——肯定了美的客体性、形象性。 不足:①脱离人类来解释美,无法确定何种自然属性为美。 ②不能保证有了某性质就一定美。 2.从客观精神世界寻找美 柏拉图:美是理念 普罗丁:美是上帝的光芒的流溢(放射)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评价:根本上是错误的。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导致上帝或理念的神秘主义;③结论宽泛。 不过,它已觉察到美与人有种玄秘关系。 3.从主观精神世界寻找美 普拉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休谟:美即快感。 康德:美是形式的主观合目的性。 克罗齐:美即直觉 移情派:美在移情 心理距离说:美在心理距离 桑塔耶纳:美是快感的客观化 评价:错误:①混淆了美和美感;②否定了美的客观标准 4.从社会生活寻找美 狄德罗:美在关系——先驱者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评价:贡献:把美学转放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批判里格尔唯心主义。 ②接近阶级论高度。农家少女与贵族妇女的不同的美。③以美和艺术为斗争工具。 局限:①费尔巴哈的人体主义唯物主义。②贬低艺术而抬高现实的美。 5.不存在美的本质 [英]摩尔:美不能定义 [奥]维特根斯坦:美是不可言说的,应对它保持沉默。美的事物无所谓“本质”,只有“家族类似”。它的意义是在语境和运用之中产生的。 评价:虚无主义观点,是一种无益的徒然叹息。 三、中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不同观点 ①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来思考美 孔子:里仁为美 孟子:充实之谓美 荀子:美善相系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庄子: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②结合艺术来论美 诗言志、诗缘情 音乐:尽善尽美。武乐:尽美矣,未尽善矣 谢赫:气韵生动,境:象外之象 严羽妙悟说,兴趣说(战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天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诗之美在于兴趣妙悟(直觉) 李贽:童心说(赤子之心) 汤显祖:唯情说(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情生诗歌) 王国维:境界说 1.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美的性质 ①美的事物具有美的性质 ②人的意识可以反映美,也可能反映不到美,但不能抹煞它 ③美有一定的客观标准 ——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合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2.从本体论角度看,美是一种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社会性 ①美在人类社会之前并不存在考古学证明1万8千年左右以前,才有了美的痕迹。美产生在社会实践中。 ②美是离不开人的属性:运动感觉相关的、社会相关的 ③美是与人的审美需要相关的价值性——离不开人 3.从发生学角度来看,美是社会实践达到一定自由程度的产物。———自由性 ①“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美的第一级本质。②人在社会实践中达到的自由才是美的第二级本级。 实践--自然的人化--人的人化--审美关系--美--美感 ③自由的含义: I. 合规律----合目的; II. 超越直接实用目的; III.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4.从现象学角度来看 美必须附丽于一定的感性形象。——感性形象性 第六讲 美的形态 1)自然美2)社会美3)艺术美 自然美的特征 1、自然美侧重在形式方面。 (形态、色彩、声音、质地、运动等) 形式美的基本规则:重点与一般、局部与整体、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与均衡、显隐与虚实、过渡与呼应、多样与统一,等等 2、自然美具有不确定性,往往表现为美丑二重性。 自然美的作用 1、愉悦精神 丰富生活 2、陶冶情操 涵养品行 3、开启灵智 触发美感 美在自然——图例欣赏 自然美的不同层次:环境——景观——生态 自然美的形式:整齐一律、合乎规律、和谐 2、身体的美学意义 人规定了身体,身体也规定了人。既是自然美也是文化美,即社会美 a、肉体存在 b、感性活动:与物打交道(自然)、与他人的身体(社会)、与神(精神) C、自然的身体与文化的身体的相互生成 D 身体的技术化 二.社会美----是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美。 主要可以指社会事件。作为人和世界所发生的事件的美所显示的是人的命运,是人的自由本性。包括三个方面:a、人与自然之间所发生的事件 b、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事件 C、人与精神之间所发生事件 2、社会美的二种分类 第一种:从实践的观点来划分 1、实践主体(人)的美(内在美:思想美、情操美。外在美:服饰美、语言美、行为美。 2、实践环境的美:物质环境、人文环境。 3、实践活动的美:劳动、斗争、科学实验、虚拟实践活动之美 4、实践产品的美:广义的、狭义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 第二种:从自然呈现来划分 1、人自身的美——①身体之美②人格之美 (心理学、生物学即种族的特征、伦理学、政治学意义上划分)(心力之美:知智能结构、情意结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2、物自身的美——①纯粹物即自然之物。自然本性的充分显现就是美的显现; ②器物,就是人工之物(实现某种目的)③艺术作品(自身即是目的) 3、生活事件的美: ①人与物——人与自然; ②人与人; ③人与自身的精神(精神的历史主要是指哲学、宗教和艺术的思考、理解和解释) 3.社会美的特征 ①社会美以内容方面为主导。当内容与形式发生矛盾时,人们以内容美为重。 朱光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一堂生动的美学课。 三类不同人。 人:孔孟、柏拉图、伽利略;希特勒、汪精卫 事:工具的发明、艺术的诞生、科学发明、香港的回归等;黑死病的发生、非正义战争 物:雕塑、陶器、青铜器、书法绘画、竹简、羊皮书、《圣经》、《诗经》、《论语》;刑具、奥斯维辛集中营 ②社会美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社会美具有突出的社会性,而社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社会对对真的认识和善的判断必然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 共同的追求:智慧、善良、正义、公平、进步的美 ③一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族性、时代性。 A:阶级—政权易手、江山改姓 B:阶层---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C:价值判断 黑格尔:一个欧洲美人不会叫一个中国人乃至非洲霍藤套族人喜爱,因为中国人美的概念与黑人不同。(汉族与少数民族) 车尔尼雪夫斯基:每一时代的美 都是也应该为那一时代而存在。 第七讲 艺术美 一、艺术的含义 1、艺术的字义 中国:艺即“藝”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表示一个人蹲着,手持树苗,向土中栽种的姿势,转为楷体以后,双脚变成“云”,右边的“幸”是树苗的变形, 左边的“丸”是侧面人的变形,草头是后来加上去的。秦始皇焚书,只留“树艺之书”不焚, 树艺之书,即种植之书,也即农书。树艺需要技术,以后慢慢从“种植之术”引伸出“艺术”的新概念来。 西方:英文艺术“art”,其语源为希腊语techne,拉丁语 ars,本义为“使自然界的事物适应人类生活用途的技能。 无论中西,在词源学上,以皆指与农业耕种活动相关的技术与技艺。 中国:《周礼》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完美艺术与不完美艺术 中世纪 七种泛艺术种类(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 18世纪阿贝·巴托明确艺术包括音乐、诗、舞蹈、雕塑、绘画。 艺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 艺术就是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段塑造形象,具体的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创作者生命体验并作用于受众思想情绪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宗白华:“就实际讲来,艺术本就是人类——艺术家——精神生命的向外的发展,贯注到自然的物质中,使他精神化、理想化。” 二、艺术本性 1. 艺术的一般本性2. 艺术作为欲、技、道的游戏的发生3. 艺术现象的结构4. 艺术与审美教育 艺术的一般本性 1.1 艺术与自然 1)艺术与自然的区分 艺术是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理解自身的方式之一。 自然是已经给予的存在,不能理解自身。 2) 艺术与自然的联系 a..艺术借助自然 b. 艺术描写自然 c. 艺术师法自然 1.2 艺术与生活 1) 几种流行的观点:模仿论\表现论\艺术是与生活无关的纯粹形式 2)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本性 艺术属于生活:艺术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使现实生活突破自身的有限性而走向可能性。 艺术超出生活:艺术能洞察生活世界的整体和真相,并且艺术能创造出一个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可能世界,即美的世界。 1.3 艺术与审美 1)艺术与审美并不是同一的:艺术既有审美特性,也有非审美的特性(认识、道德)。审美并不仅仅限于艺术领域,还发生在自然、社会领域。 2)艺术与审美是相互交叉的。 艺术的本质 I.艺术是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II.艺术包含着以情感中介的审美意识。III.艺术创造出一个肯定一定审美理想、情趣的形象世界。 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意识形态与生产活动的统一。文本(符号)与思想、社会生活的统一。劳动与创造的统一。 差别:技艺 —— 艺术 (偏重于手的活动,产品可复制) (心的活动,产品不可复制) 技术 —— 艺术 (机器代替人身心的活动) (人的身心的自由活动) (完成物的转化) (实现物的显现) (作为手段) (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作为技艺的艺术 2)作为技艺的艺术是赋形的活动 a. 艺术的技艺是人的身心合一的能力,集中体现为审美感觉的能力 b. 艺术的技艺是对物的把握的特别样式,即赋予质料以 形式的活动。 c. 艺术作为赋形活动,根本上是显现,让生活世界的 意义显现出来。 艺术的审美本质 I.艺术专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显现美的价值。 II.艺术通过美来显示真和善。 III.艺术的一切作用以审美作用为中心。 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 艺术美的特征 ①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和概括——集中概括性 ②艺术美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表现——审美意识性 ③艺术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尽可能统一的——内容形式统一性 ④艺术美还可以由现实的丑转化而成——化丑为美的创造性 I.化丑为美的含义——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形象的美。 II.化丑为美的条件: a.把现实丑典型化→典型形象 b.美丑对比,以丑衬美→群体之美 c.艺术化和美化的表现 艺术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①艺术的内容美:I.内容的具体;II.内容的感人;III.内容的独特。 ②艺术的形式美: I.形式美的本质在于表现的自由。 运用形式的规律最好地表现出内容。形式内形式(结构)外形式(外观) II形式美就是表现的具体感人、独特。 III.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艺术中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就是成功的艺术形象,也就是美的艺术形象 第八讲 美 感 美感发展的差异性:I.时代性;II.民族性;III.阶级性;IV.地域性;V.个体性; 美感发展的共同性: I.不同时代、民族、阶级、地域的不同个体,也会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美感,共同美感。 II.产生共同美感的原因: a.凡是人都有大致相同的神经系统,遵循大致相近的心理活动规律。 b.人类实践活动及其产品所肯定的人类的生命和本质力量大体相同相近。 米罗的维纳斯——生命活力、青春光彩。 c.上升时期的民族、阶级的审美意识更多引发共鸣: 汉唐气象;文艺复兴,古希腊雕像。 d.以形式美为主原审美对象,更多地引发共同美感。自然风光;形式美为主的山水诗,无称赞音乐,李煜的词在今天主要以音乐美引人欣赏。 1.2 美感与美的关系 1) 一般美学理论从主客体关系出发,设立了美与美感的分离。 2)美感与美是本源性的同一关系,相互生成。 美感是美向人敞开的最原初的样式,是人经历美的最根本的方式。 结构与要素 1)感性直观 a. 事物的感性存在和人的感官使得感性直观成为可能; b. 包括感觉和知觉,尤其是对时空的感知; c. 感性直观的特性:它是对感觉自身的感觉;它是主观性的感觉;它是整体性的综合性的感觉。 2)联想与想象 a. 基本特性:充分表现出心灵的自由能力 b. 联想的类型:相似联想、相近和相关的联想、对比和对立的联想 c. 想象的类型:创造性想象、再造性想象、幻想 3)情感 a. 情感与认识、意志b. 情感与情绪:社会性与自然性的区分c. 审美的情感与生活的情感d. 情感的结构:交感,具有意向性e. 情感的形态:心境与激情 3.3 审美经验中的三种基本关系 1)瞬间与永恒 a. 三种时间 自然时间、心理时间、生活世界和历史的时间 审美时间是历史的、生活世界的时间 b. 审美时间中的瞬间与永恒 对过去的追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现在的当前化使审美的瞬间成为永恒。 2)超越和回归 审美超越是在游戏中的超越 回归是使自身永远与存在保持同一。 3)个体和普遍 审美是个人性的体验 审美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 2.美感性质 ①人类社会性——只有人类社会中的人才有美感。 ②精神愉悦性—美感是一种超越了生理快感和感官刺激的精神性愉悦。 I.审美需要是一种精神性需要,它的满足才产生美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II.美感中包含着由生理快感向精神愉快的转化或保持。 III.视觉、听觉是主要审美器官,它们保证着美感的超越生理快感。 ③心理完整性——美感中包含着认识(知),感情(情)、意志(意)的 完整心理活动。 I.审美认识:感性→理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突出。 II.审美情感:审美活动中最突出的心理活动,它是认识和意志之间的桥梁 (知 情 意 ) III.审美活动中也有意志活动。 a.意志是人克服一定困难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活动。 b.审美活动中有审美目的要实现。 c.审美活动中要克服许多主、客观困难。 美感的特征 1.美感是积淀着理性的直觉。(从认识角度看) ①美感表现为直觉——没有当下的逻辑思考。 ②美感中也有理性因素。 ③美感中的理性因素是通过长期实践积淀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中,隐蔽起着作用。 积淀——积累和沉淀,这里指,在长期审美实践中,理性因素历史地预先地完成了并积累沉淀在人的心理结构之中。 2.美感是隐含着功利的愉悦(从感情角度看)。 ①人们总是先从实用功利目的看待对象然后再转到审美态度上去的。(实用功利在实践隐化)。 ②审美对象必须对人有利,至少无害。 ③社会功利目的要隐没在审美愉快的个体性之中。(无赤裸裸的直接功利目的,否则就破坏了审美。) 3.美感是一种合目的与合规律的自由创造。 ①美感对象一般应合乎规律。 ②美感对象一般应合乎人的审美目的。 ③美感无论是创作和欣赏都是一种自由创造。 接受美学、阐释学美学。 4.审美判断的特征: ①形象性——对形象的判断。 ②价值性——与人的审美需要相关的价值判断,不同于与客体相联的性质判断。 ③情感性——带有浓厚主观感情色彩的判断。 ④模糊性——不可能有绝对精确的量度的判断。 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 基本原理 笔记 补充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