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框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框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框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共筑生命家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2、知道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能力目标 1、 正确理解建设生态文明,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2、 结合我国的发展明确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帮助学生形成建设美丽中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价值观。 2、 树立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设生态文明。 难点: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读诗揽胜: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你从诗中可以看到哪些景色?这些景色今天还能看到吗? 2、你的家乡有几条河流?有几个沙场?有几个垃圾倾倒场?河流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3、你的家乡有几座山?有几个矿山(或者石场)?道路状况怎样?矿山(或者石场)周围居民的生活态度怎样? 教师引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似乎于我们现代生活而言已经只是一个梦境。正因为如此,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的美丽和谐需要我们更多勇气、智慧、信念! 二、展示预习成果 1.自然为人类的__生存与发展__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__相互依存,共生共荣__,这是一种__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__。 2.建设生态文明,要以__资源环境承载能力__为基础,以__自然规律__为准则,以__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__为目标。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 3.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有哪些? 4.走__绿色__发展道路,建设__生态__文明,实现__可持续发展__,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5.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__生产力__,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__生产力__,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6.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有哪些? 点拨: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讲授新课 第一目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究一:1、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 新闻报道:2018年1月16日,记者在海南省万宁市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看到,月岛项目已经停止建设,并将进行生态整体修复。据了解,万宁日月湾综合旅游度假区人工岛项目总填海面积97公顷,包含日岛和月岛。其中填海面积为49.1公顷的月岛项目未批先建,被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后,停止了非法填海行为。 思考:你如何看待“停止非法填海行为”? 点拨:(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2)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探究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分析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2月5日,一场浓密而有毒的大雾开始笼罩着伦敦,5天时间内至少4 000人死亡,另有15万人入院治疗。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这样描绘伦敦的雾:“这一天,伦敦有雾。这场雾浓重而阴沉。有生命的伦敦,眼睛刺痛,肺部郁闷。有生命的伦敦,是一个浑身煤炱的幽灵。”无独有偶,这些年来,在世界各地乃至在我国屡屡出现的“雾霾”“沙尘暴”,给我们生命生活产生的影响让我们人类本身也感到震惊。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 (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材料一中说“科学家认为他们最终找到了大雾的成因”,请你查阅资料,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 点拨:①直接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②间接原因是逆温层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物蓄积——特殊天气;③根本原因是人类不断破坏和污染环境。 (2)结合材料一,说说“伦敦杀人雾事件”给我国治理“雾霾”和“沙尘暴”带来什么启发。 点拨:①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肆意践踏自然,大自然必然会对我们作出惩罚;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寻求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寻求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3)依据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说说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我们要在生活生产理念和方式上有哪些转变。 点拨:①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让绿色出行、环保出行成为我们自觉的生活方式。 第二目: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探究三:阅读P84阅读与分享思考回答: (1) 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 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点拨:(1)先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后是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 (2)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等等。 探究四: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阅读图片和材料,分析讨论问题: (1)你是如何看待如图人物的观点?谈谈理由。 点拨:①村民王婶的观点有道理,指出了造纸厂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其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更不能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我们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②造纸厂厂长的观点严重错误。当前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只顾自己的经济收益,不顾经济收益所必须的环保成本付出,其行为是违法犯罪行为; ③小青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不仅要看眼前的经济利益,更要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留住乡愁,增添守望相助美丽家园的责任感。 (2)如果你是小青,面对家乡小河的变化,你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家乡村民应该承担起哪些责任? 点拨:①政府有关部门应该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加大对造纸厂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并督促企业加强环保意识,按照法律要求进行环境保护;②造纸厂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强化责任意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家乡人民群众应该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劝阻企业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3)作为有责任感的中国公民,请你为家乡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为保护家乡的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示例: 环保倡议书 各位父老乡亲: 大家好!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乡的山山水水是我们生命的摇篮,但是由于过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子孙后代有可能不能继续在这里生存发展下去,为了保护和建设美丽家乡,我向乡亲们建议: 1、 尽可能少的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快餐盒和一次性筷子; 2、 房间里没有人时记得关电灯、电视,看电视时音量不宜太大; 3、 报纸、饮料罐卖给废品回收部门,少用塑料包装袋。 4、 多植树造林,少滥砍滥伐,不用一次性筷子,因为快餐筷的材料是树木. 5、 不向下水道排放污油、丢垃圾,不向海洋、湖泊、江河,分类处理垃圾,把旧书本回收。 6、 保护野生动物,不摘采花草,不砍伐树木,不踏草坪。 如果我们行动起来,家乡就会越来越美丽!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也知道了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明确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措施,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演练——完成同步学案练习 七、教学反思-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框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2框 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政治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52221.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5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