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6.<<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猫》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编了《猫》、《动物笑谈》、《狼》三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内容不同,体裁各异,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人类的生活轨迹。《猫》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作者以人道主义的情怀,关注身边的小生命,对第三只猫得而复失的过程进行了细腻的刻画,描写了“我”与家人悲痛、遗憾的心情,尤其对第三只猫的歉疚之情,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尊重和善于自我反省的精神。意境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较简单,和学生的生活认识比较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解读文本含义是本文学习的重点。教学时,结合圈点勾画、品味赏析等,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激发学生善待生命、关爱弱小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 2、体会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 3、形成公平公正、善待生命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点】品析重点词句,解读文本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品读感悟对话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者的家里曾经养过三次猫,三次养猫的经历给他带来了不尽相同的感受,有快乐,有辛酸,有愤恨,甚至还有无尽的懊悔。作者是如何来表达自己的这种人生感悟的呢?这节课我们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技巧。 二、合作与探究 (一)继续研讨 1.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到:“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于是才有不想马上养猫的想法。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而且在暴怒之下打它致死,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由于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于是才有永不养猫的想法。 2.找出文中表现“我”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态度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交流点拨】“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表现了作者对亡失了第三只小猫的愧疚、难过之情;“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痛苦、深深的自责和遗憾之情。 (二)写法探究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1.情节曲折,结构严谨。 【交流点拨】文章围绕中心叙写了三个养猫故事,每个故事都以猫的亡失为结局,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三个故事又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成一串,构成一段家庭养猫的悲剧史:得猫——养猫——亡失——再得猫——再养猫——再亡失——复得猫——复养猫——复亡失,永不养猫。情节三起三落,层层推进。 2.首尾呼应和伏笔的设置。 【交流点拨】首尾呼应表现为: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尾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开头。 伏笔的设置表现为:写第一只猫忽然消瘦预示其病死;写第二只猫在街上乱跑,预示其被人捉走;写第三只猫凝望鸟笼,预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这些都起到了穿针引线、连珠缀玉的作用,把各个故事之间的情节缀连成有机的整体,浑然天成。 3.鲜明的对比。 【交流点拨】前面写第一、二只猫,这样写使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有前两只猫作对比,后者的命运被衬托得更加悲惨,这就必然会引起人们更加深切的同情,就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更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交流点拨】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也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第三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其身份和地位。) 【交流】示例: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您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 2.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芙蓉鸟被害案的有关材料。 案发现场情况: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 (2)案发后的表现: 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芙蓉鸟被害案 一、案发现场情况: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2、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二、犯罪嫌疑人:丑猫 三、犯罪嫌疑人作案证据: (一)、案发前的表现:1、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二)、案发后的表现: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 四、对犯罪嫌疑人的惩罚方式: 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五、案件真凶:一只黑猫 【交流】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第三只猫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用木棒打 五:作业布置:习作练笔《生活中,假如我们这样做……》 16.<<猫>>第二课时作业设计与板书设计 1、作者写了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感情变化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2、作者主要写哪只猫,为什么?又为何不直接写而一开始写了第1、2只猫? 3、作者一家人不喜欢第3只流浪猫。为什么又要收留它呢? 4、文章的开局有什么特点? 5、文章的结局又有什么特点? 6、体会下面语句的情感,并分析。 (1)、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2)、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3)、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4)、语句“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使用了什么手法,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 7、我为什么会认为是养的第三只猫咬死了鸟?如果是以前第1、2只猫咬了鸟,你认为作者会是什么态度? 8、语句“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中加点的“似乎、好像”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9、你学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 《猫》第二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1、作者写了3次养猫,各有不同,请分析后填写表格。 来历 特点 (外型、性情) 猫的归宿 对猫的情感变化 蕴涵思想 第一只 要来 可爱活泼有趣 病死 喜欢忧郁酸辛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二只 要来 可爱活泼有趣 走失 更喜欢担心怅然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第三只 收留 懒惰,不活泼 受冤死 不喜欢憎恨后悔 不能臆断 2、第3只猫,揭示文章中心,写第1、2只猫是为了突出第3只猫,与它对比. 3、对弱小生命的关爱。 4、开门见山,照应结尾,奠定基调。 5、点明中心,照应开头。 6、(1)、对失去美好事物的伤心。 (2)、因主观臆断至猫死掉,而内心后悔内疚。 (3)、因为是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4)、比喻,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7、因为以“猫凝望鸟笼”为依据,责怪刘嫂会多一点,而稍微责怪猫,但会原谅。 8、表示猜测,因为这而判定猫吃了鸟,突出我的主观臆断。 9、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不能主观臆断而因根据事实来判定。<<猫>>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猫 猫:生命之美 命运之悲 情:养猫之乐 失猫之悲 悟:猫之命运 人之得失 情节曲折 文:语言之妙 结构之巧 首尾照应 鲜明对比 第一人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猫》(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51964.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51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