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1.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6 化石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 ,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化石、现代诗歌等。 (2)学生通过朗读的方法,熟悉文章内容、掌握结构特别、品味诗歌语言。 (3)通过竞赛、启示点拨、讨论等方法来相互充实古生物学方法的知识,增长见闻 作者简介 张锋,国家级教授,男,1961年9月23日生,理学博士。1982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大学毕业。1985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85-1993年在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 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参加国家教委日语培训班并通过选拔考试。1993-1994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化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做访问学。1994-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98年3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8月晋升教授。 背景解读 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祖国各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兴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希望。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化石: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或生活痕迹(如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类似石头的东西。 u 本文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u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你能给画线的字注上拼音,或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吗? 潜( )行 档( )案 躯壳( ) 卓( )越 幽( )雅 háī( )骨 猛mǎ( ) cōng( )茏 思xù( ) guǒ( )藏 2.解释词语 (1)腐朽: (2)化为乌有: (3)潜行: (4)海枯石烂: (5)葱茏: (6)叹服:. 3在下列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的神话 ____的真理 _____的骸骨 _____的密码 ____的魔法师 ____的雕刻家 二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1.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脉格梳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并回答: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解课文,记下疑难,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1、诗的第1、2小节,用连续的问句开头,妙在何处? 2.说说诗的第二节和最后一节构成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 3.“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你”你指代什么?这一句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一句? 5.“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回答了什么真理? 6“长眠在地下刚苏醒的化石”一句中“苏醒”是什么意思? 7“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么理解的?同学们齐读3-6节,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8、这首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并由衷赞美大自然的句子。 四 拓展延伸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读了本诗,假如你是文中的一块化石,你能向我们讲述怎样奇幻的神话? 五 当堂检测 1.填空 (1)《化石吟》中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在这里是 的意思。 (2)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从 中窥见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语言 ,富于 。 (3)“叹服大自然”,这是作者由衷的赞叹,大自然是 。 (4)全诗运用 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来称呼,显得 。 2.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比喻) B.黑色的躯壳裹藏着没有生命的信息。(拟人) C.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排比) D.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对比) 3.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说明什么是“返祖现象”。(不超过35个字) 什么是“返祖现象”?生物在绵长的历史进程中,因为客观条件的影响,身上的器官逐渐发生了进化或退化的现象,这种变化也一代一代遗传下去。但是,在千千万万次生育中,也可能有一次,本来已经退化了的器官却突然重新出现;仿佛某种长期被掏了的微弱遗传因素,突然又强化起来。这时,某个生物就出现了一部分不同于一般状态的现象,这就叫“返祖现象”。 重读课文“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这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4.所选这几节紧承诗的第二小节中 一句展开。 5.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 6. 所选部分的第二小节是什么意思? 7.从选文看,诗句发展到第 小节时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是诗人由衷的赞叹。 小结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它通过第二人称“你”,使得化石成为和我们亲切对话的艺术形象。它更是一首科学诗,全诗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17 看云识天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能准确概述课文内容。2.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3.培养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们日常使用的天气谚语。 (2)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文章的知识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习惯。 作者简介 朱泳燚,1940年春生于上海,朱泳燚1960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现任江苏省常熟中学高级教师,1962~1965年间,由江苏省教育厅借调至南京,参加农业中学语文课本编写工作,除一般的挑选课文、组织单元、编写注释、设计练习外,还负责编写十几篇语言知识短文和说明文课文(《看云识天气》被选入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语文课本第4单元第2课)。30多年来,他先后在多所中学任教;发表了语文教学和语言研究方面的论文、文章近200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于1988年获全国首届优秀教育图书评比一等奖。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点缀( )轻盈( )绫纱( )冰雹( )圆弧( )谚语( ) 弥漫( )晕圈( ) 2.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高积去排列很匀称,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B.他的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C.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D.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就积云。 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2)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天风雪的预兆。 预兆: 二. 知识链接,有效导读 4.填空:(1)说明文是以 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 的文章。 (2)议论文以理服人, 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 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和 事理说明文;以 为标准可划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5. 在方框中填写合适的文字。 总说云与天气的关系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1.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找出全文中心句)?如何理解这句话? 2.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来预测天气情况吗?(提示: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在段首。根据这些关键性的句段,就能迅速把握全文。) 知识呈现 3.填写晴天去简表。 云名 云的形 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4.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 形态变化 位置 征兆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5.填写云的光彩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华 虹 霞 拓展延伸 6.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介绍要求:Ⅰ.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Ⅱ.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示例: “H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7.欣赏下列天气的谚语。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麻省囤食要落雪。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蚂蚁驿窝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鱼跳水,有雨来。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燕子低飞要落雨。 龟背潮,下雨兆。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划,寒潮到。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2.积累本课生动形象的语言。3.探究分类说明在文中的作用。 复习导入 1.先找出来列各词的近义词,再找出反义词。 (1)笼罩( )( ) (2)模糊( )( ) (3)消散( )( ) (4)复杂( )( )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 (1)那些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 (3)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 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 (4)积云如果迅速地各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人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 4.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 (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课堂探究案 语言品析 1.为了将事物说明得更加清楚,作者运用了不少说明方法。例如:分类别、打比方、作比较等等。试各举一例并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1)分类别: (2)作比较: (3)打比方: 2.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体会下列句子用语的准确性。 “薄去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密的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句中为什么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不用行不行?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写法探究 3.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去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拓展延伸 4.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 [造句]◆(1)天上的去,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当堂检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删去后意思仍不改变的一项是( ) A.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华环贝司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D.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去在聚焦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魄的绸幕。 2.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1)刚才还是白云朵朵,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 (2)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3)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 3.“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此句中的“天气“能换成气候”吗?为什么? 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1)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2)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5.夏季来临,某物业公司准备在小区内喷洒除虫药水,喷洒除虫药水的时间为5月30日14:00~15:00。请你代物业公司拟一份告示(只需写出正文部分内容),告知小区居民。要求:内容清楚,主意简明、得体。 重读课文“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这部分文字,回答问题。 6.写出四种光彩的天气情况。 (1)晕 (2)华 (3)虹 (4)霞 7.用“‖”将本文段在段中划出四个层次,归纳层意。 (1) (2) (3) (4) 8.用简洁的话归纳本段段意。 9.引用是说明的一种方法,从本段中列举起一列,说明其作用和特点。 10.本段的主要说明方法是 、 。 18 绿色蝈蝈`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通过朗读文章与语言的揣摩,体会文章的生动与传神。 3.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和热爱动物的情感。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与文本有关的一些人文知识,如作者、作品。 (2)有感情的朗读重点段落,体会生动传神的语言。 (3)通过竞赛、启示、点拨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提炼的能力。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年-1915年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182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圣莱昂的一户农家。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蝴蝶与蝈蝈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 自主学习,秀出风 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喧嚣( )劫( )掠 静谧( )酷( )爱 吮( )吸 气氛( ) 满载( )而归 喑哑( )( ) 颚( ) 唾( )液 螳螂( )( ) 喙( ) 钳( )子 踢蹬( )贪婪(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ǒu( )猎 cuàn( )改 rǎo( )乱 更胜一chóu( ) gōu( )火 zhōng( )斯 wōjù( )( ) xīsū( )( )作响 3.请将画线处的文字表述换成成语。 (1)耳朵灵敏失,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 (2)蝉则惊慌、害怕得不知如何是好地飞起逃窜。( ) (3)它们对这道菜吃得特别有兴趣。( ) 二. 知识链接,有效导读 1.法布尔(1823—1915), 国作家、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法布尔生于法国南部一户农民家中。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在他不足19岁时就立志研究昆虫。后来靠自学获得了自然科学硕士、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 》第一卷,到他80时第十卷问世。他的这部代表作被誉为“ ”。法布尔被誉为“ ”。 2.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 性说明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笔法来写,寓 性、 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1.本文前三段写 ,后八段写 ,一环紧扣一环,链条形地展示出绿色蝈蝈的生活习性,使结构严谨,行文畅达。下面提供一种结构图式以作填空参考。 探究缘起(①②) 夜间演唱(③) 外形(④) 外 蝉为主食(⑤⑥) 形 甜食水果(⑦) 和 外形和习性 另吃昆虫(⑧) 习 吃点水果(⑨) 性 贪吃同伴(⑩ 和睦共居 四. 问题导学,超越自我 2.绿色蝈蝈在外表有哪些特征? 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蝈蝈的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主要写的是食物习性。 课堂探究案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1.(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哪个句子?为什么?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在 情况下称 3.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从说明方法和修辞方法两个角度) 拓展延伸 4.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动物,练习仿写。 例: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沙。 当堂检测 1.请在下面各句中的错别字下面一,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让我们远离渲嚣去倾听,去沉思吧。( )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斤斤有味,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所剩下的头骨和胸骨。( ) (3)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目的共居在一起的。( ) (4)在梧桐树浓密的枝叶里,突然发出哀呜传的短促而尖锐的叫声。( ) 2.依据课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1)与夜色苍茫中的 (安静 平静 静谧)气氛再合适不过了。 (2)可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并不能捕捉到这 (微弱 弱小 薄弱)的声音。 3.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A.我扔人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B.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标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2)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更低劣。 (3)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 (4)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5.下面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它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天气时尤其如此。 ②我投入一片梨,一只蝈蝈立即占住它。 ③这样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蝈蝈都能品到一口美味。 ④自私心是到处存在的。 ⑤谁要是来咬这块美味的食物,出于妒忌,它便踢腿把对方赶走。 ⑥嗉囊装满后,它用喙尖抓抓脚底,用沾着唾液的爪的擦擦脸和眼睛,然后闭着双眼或者躺在沙上消化食物。 ⑦吃饱了,它便让位给另一只蝈蝈,这时它变得宽容了。 生读课文“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这部分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6.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窃窃自语: 。 (2)喑哑: 。 7.概括此段内容。 8.从文中找出两句拟人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9.(1)此段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描写蝈蝈的声音? (2)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什么感情? 19 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 (2)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的方法,文章内容,掌握数字的准确运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月亮上的足迹》(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作者: 朱长超 背景解读 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美国总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于1963年5月25日宣布了“阿波罗计划”的开始。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áng( )首挺立 轨道( ) 椭圆形( ) 小心yìyì( )( )铁锹( ) 狭zhǎi( )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 3.填写出带有月字的词语四个,关于月的诗句两句。 词语: 诗句 二.知识链接,有效导读 4.《月亮上的足迹》从说明对象上来看,属于 说明文,从表达方式上来看属于 说明文。 5.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 、 。本文属于 顺序。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6.在下面示科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1969年7月16日:飞船发射; 发射后13小时30分: ; 月球在望: ; 中心呼叫: ; :7月20日7时32分; :7月22日上午; :返回地球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1.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3.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4.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5.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6.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7.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提示:从语言特点、表达方式和说明方法三个方面)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意安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里程碑(bei) 狭小(xiá) 椭(suí)圆 B.悬(xián)在 操纵杆(gǎn) 故障(zhàng) C.液氢(qīng) 休斯敦(dǜn) 摄像(shè) D.狭(xiá)窄 装置(zhì) 小心翼翼(yì) 2.下列各句中没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行驶。 D.这一小步,对整个人类来产,是巨大的飞跃。 3.请把重新调整后句子的顺序填在下面横线上。 ①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②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③飞船进入大气层,回到地球 ④登月舱打开舱门。 ⑤飞船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间点,向月球进发。 ⑥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⑦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⑧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 ⑨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⑩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正确的顺序是: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阿波罗11号太空船首次登陆月球的刹那,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但太空船得先摆脱地球强大的引力,才能飞往月球。因此刚发射的几分钟,也就是整个航程一开始的若干公里之内,是最艰难看时刻,所费的力量往往超过往后的几十万公里。 习惯也是一样,它具有极大的“引力”,只是许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要革除因循苟且、缺乏耐心、吹毛求疵、怎么自利等不良习性,缺乏意志力,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便难以成功。“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重力的牵绊,就达到理想的境地。 4.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关于太空船的叙述,是为了说明什么?利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5.第二自然段中的“习惯”具体是指什么? 6.第二自然段中的“起飞”的含义是什么? 7.这篇短文的中心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8.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20 山市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蒲松龄的有关常识。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大意思。 3.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2)学生通过诵读,熟悉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品味精彩语句。(3)通过复述复杂的情景变化过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古典作品的鉴赏能力。 预习导学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属淄博市)人。 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蒲松龄的父亲蒲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背景解读 《淄川县志》记载:奂山“有山市,邑人多见之者,城郭、楼、宫室、树木、人物之状、类海市云”。海市是海市蜃楼的简称。作者34岁游崂山时,曾有幸新眼见过海市蜃楼的奇幻景色,在《崂山观海市作歌》一诗里,十分惊异所看见的奇景:在海天之间,忽然出现了楼阁、山水、人物,一霎时又“飙然风动尘埃起,境界全空幻变止”,这种变幻莫测的景象,与《山市》中描写的山市幻景的变化很相似。作者在他那个时代,还不能理解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线折射形成的现象,故在文中有称此现象为“鬼市”。鬼市在前人著作中也有记载。唐人郑熊《番禺杂记·鬼市》写道:“海边时有鬼市,半夜而合,鸡鸣而散。”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潘楼东街巷》写道:“又东十字大街,日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到晓即散,谓之鬼市子。”作者与前人一样不了解这种幻象产生的原因,便认为是鬼怪作崇。 自主学习,秀出风采 一.水滴石穿,夯实基础 1.给加点的字注意。 青冥( ) 飞甍( ) 高垣( ) 禅院( ) 逾时( ) 连亘( ) 倏忽( ) 窗扉(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然数年恒不见( ) (2)高插青冥,相顾迟疑( )( ) (3)往来屑屑( ) (4)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 )( ) (5)连亘六七里( ) (6)或凭或立,不一状( )( ) (7)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 (8)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 ) (9)见山上人烟市肆( )(10)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 ) 二. 知识链接,有效导读 《山市》选自 ,作者 ,字留仙,世称“ ”, 代文学家。 三.整体感知,成长心灵 请有课文原句填空。 《山市》描绘了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请填写出山市变化的几个阶段。(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 “山市”的形成阶段: “山市”的发展阶段: “山市”的高潮阶段: “山市”的消失阶段: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按章节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数年恒/不一见。 B.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C.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D.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2.翻译句子 (1)相顾迟疑,念近上无此禅院。 (2)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志城郭矣。 (3)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 (5)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3.文言文有一个特点,有时说话跟现代汉语不一样,如文中“然娄年恒不一见”,按照现代汉族的语言,习惯一般是“然数年恒不见一”,像这样的例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如: (1)见宫殿数十所。 (2)中有楼若才,堂若者,坊若者。 (3)惟危楼一座。 (4)不一状。 请把上面的几个句子按照示例变成现在的说法,然后翻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二者的不同。 拓展延伸 9.本文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山市的生动和消失的全过程,极富有想象力。请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开启你智慧的大门,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孤塔的底部在什么地方?周围有哪些事物?城上有骊?城中街道怎样?危楼上有多人?都在干什么?…… 根据上述提示,以课文的描写为基础,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白话文扩写山市变化的任何一个阶段。(只选一个)字数不少100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的准确与生动。 2.探索“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复习导入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见宫殿数十所 B.然数年恒不一见 层层指数 C. 数至八层 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 又闻有早行者 或凭或立不以状 D.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内容回顾 1.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变) 暴物(奇) 特点(美) 忽 孤塔 高插青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导学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