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七年级语文 纸船说课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 纸船说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 纸船说课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说课教案:《纸船——寄母亲》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是以生活内容为单元编排的。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风筝》写手足之间的童年故事;《羚羊木雕》写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散步》写三代人之间的和谐美满;而《纸船》写孩子对母亲的思念。这首诗是冰心早期“爱”的哲学观(母爱、童心、自然)中“母爱”的深刻体现。 2、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师生同赏、同析、同悟、同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味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学生热爱、孝敬父母的高尚品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美文、品味美点、聚集美句 难点:尝试鉴赏美、创造美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习本课时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因材施教。 知识能力状况:本课为现代诗的教学内容,在这以前已学习过部分近体诗,对诗歌已有了初步的鉴赏能力,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助于理解诗歌的绘画美。 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学生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饱含深情的现代诗歌有较高的学习兴趣。 生活经验: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中母子离别的场景随处可见,很多学生家长离家外出打工,学生有过离开父母的经历,有利于学生进入诗歌的情景之中;但学生与诗人当时生活的年代不同,对诗歌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2、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彻底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情景创设法: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感氛围,为理解诗歌的情感打下基础。 朗读法:教师朗读与学生朗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讨论法:师生互动,共同讨论,突破重难点。 采用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十个组,便于小组开展活动。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正确引导。 品读法:“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中悟悟中读,走进诗歌情感。 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质疑,探讨研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切身体验法:由诗中情感联系自身的体验,深入理解诗歌主题。 四、说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激情 (5') 1、 课件播放几首歌颂母亲的歌曲片断,《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懂你》由学生猜歌名引入本课教学主题——母爱。 3' 2、请一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母亲。2' 课件展示 学生猜歌名 归纳主题——母爱 通过听歌曲,猜歌名激起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创设了一个跟诗歌非常贴近的情感氛围,将学生带入感受母爱的氛围中,自然地融入诗歌的学习中。 通过学生谈母亲,将本诗情感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 动情 (20') 1、 初读诗歌,了解大意。教师介绍作者创作此诗的时代背景.3' 2、 分小组讨论本诗的朗读基调,然后划分本诗的节奏及重音。然后听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记录节奏及重音。再与自己所划分的节奏及重音进行对比。5' 学生齐读本诗,了解诗歌的内容。 课件展示创作背景 分组讨论 推荐朗读 课件播放 对比思考 通过初读,学生对这首诗有了初步的印象及体会,为下步的划分节奏打下基础。 在初读课文后了解时代背景,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划分诗歌节奏及重音是检验学生对诗歌情感的领悟程度。 学生将示范朗读的节奏与自己所划分的节奏相对比,看有哪些地方不准确,反思自己划分节奏的失误,有利于对诗歌主题的把握,提高诗歌欣赏水平。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动情 (20') 3、根据范读录音,师生一起标出本诗的节奏及重音,突出“妄弃”“一只一只”,“至爱”“求他”“爱和悲哀”等词。2' 4、学生练习朗读,然后指名朗读。2' 5、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深刻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情感。 (1)假如要将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凝成一句话,你认为应该是句什么话?1' (2)诗人明知道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儿去,为什么还要叠?3' (3)怎样理解最后一句中的“爱与悲哀”?4' 师生合作 共同探讨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师提问 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读好一首诗是学好这首诗的前提,找准节奏及重音是读好这首诗的前提。对于这首诗而言,划分节奏及寻找重音难度不大,教师给予适当点拨既可。 这个过程是对前几个步骤的小结,节奏划分后可以让学生认真体会,课后多读几遍。 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本诗的思想情感,难度不大。学生可以说成“妈妈,我想你”等。 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领会,诗人将满怀的思念叠进纸船,放到海里,是将抽象的思念转变成具体的形象,从而表达出对母亲的深深的思念。这个问题理解后,下面的“纸船入梦”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这个问题为进一步理解主题而设。诗人“爱”的是母亲,集中体现于对母亲深切的思念,“悲哀”的是有家不能回,无法报答母亲的恩情。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多作引导。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设计意图 升情 (20') 1、 小组活动一: 仿写诗歌最后一句。 3' 2、 小组活动二:走进母亲4' 3、 学生每人说一句现在最想对母亲说的话。2' 4、小活动:给妈妈发条短信。4' 5、小组活动三: 写新诗7' 教师给出两句范例,然后引导学生仿写。 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多年来的成长历程中,妈妈最令你感动的时候,然后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说。 教师引导: 冰心在本诗中的话可概括为“思念母亲”,那么你现在最想对母亲说一句什么话呢? 教师引导: 你的妈妈现在也许在单位上班,也许在地里劳作,如果让你现在给她发条短信,你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出示一句例句:“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根据这一例句分组仿写,一个组规定一个开头,如一组写:长大后,母爱在……二组写:雨天里,母爱在……其余的有:烈日下,寒冬里,上学后,生病时等等。各组推荐一句最好的句子。然后教师将这十句话组合成一首新诗。 “仿”是升情的第一环节。通过原文仿写,一方面继续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一方面实现思维的初步拓展。为进一步发散思维做准备。 这是由仿到说的过程,这样实现了由课本到现实生活的拓展。这是升情的第二环节。 这是由说到写的过渡,让学生找准自己的思维起点,也就是确定一个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开始创作。 通过这个活动,将写的内容由一个中心扩展到一段话。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创作。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创作出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新诗,使本堂课的成果得以集中体现。充分体现了广泛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原则。 五、教学评价 1、 在情景氛围方面,本课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自由开放、充满真情与诗情画意的课堂,学生能够体会诗歌所体现的思念之情。 2、 在教学方法方面,从初读到细读、精读,层层深入;既指导了学生的朗读方法,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了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且达到分析重点字词的目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 在学法指导方面,通过听、说、读、想、写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走出文本,然而又结合文本,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练以及借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物来表达情感的写法,即:“托物言情”,让学生由爱心转化为孝心,由孝心转化为责任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4、“托物言情”的写作方法,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做到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形象、直观是关键,本课设计强调讲练结合,不断启发,课后延伸,以期学生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目的。 附:板书设计: 思念、爱 诗人 母亲 (纸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语文 纸船说课教案 年级 语文 纸船 教案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