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四制-沪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四制-沪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四制-沪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在真实的叙述中所寄寓的漂泊天涯的落魄感以及同情百姓疾苦、为国担忧的感情。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作品,联系作者经历,感知一个饱经忧患、胸怀天下的“诗圣”形象。 说明: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其所处的时代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期,他的一生颠沛流离,贫病交加,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诗作不仅有对个人境遇的嗟叹,还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充溢着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本课选录的三首诗,都是杜甫中后期的优秀作品。学生读这三首诗,可以从读入手,通过熟读来感知诗的内容,进而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品读,联系作者的个人经历,领悟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复杂感情,并且产生对诗人的敬仰之情,有兴趣诵读杜甫的作品。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石壕吏》:体会诗人在巧妙的叙事中所表达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悍吏的谴责。 2.《又呈吴郎》:体会本诗措辞委婉、以情动人的特点,并感受“不为”、“只缘”、“已诉”、“正思”、“即”、“便”、“虽”、“却”等词的表达效果。 3.《登岳阳楼》:体会诗人在描写宏伟壮丽的景象中所寄托的心忧天下、嗟叹自身的悲愤与感伤。 说明: 《石壕吏》一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无议论语,但寓褒贬于叙事,倾向性十分鲜明,所以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于巧妙的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是学习本诗的重点。《又呈吴郎》是一首劝诫别人的诗作,所以引导学生体会本诗委婉的措辞、循循善诱的劝导显得很有必要;同时,本诗一些散文化虚词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加抑扬顿挫,耐人寻味,应该引导学生好好品味。《登岳阳楼》一诗以其意境的宏丽开阔为人称道,但水势浩森、无边无际的巨大景象中却有一个北望长安,涕泗滂沱的诗人,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这一点是学习本诗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介绍:《唐诗鉴赏词典》名句索引中选自杜甫作品中的名句约有五十多句。由此可见,杜甫确实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同时,引导学生共同回忆自己熟悉的杜甫诗作。 搜索记忆库,同想杜甫的诗作。熟悉的作品有:《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赠花卿》、《绝句》、《旅夜书怀》等。 激活学生的记忆库存,比较直观地体会杜甫诗作的丰富及对我们的深远影响,引发学生学习本-果选录的三首诗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作者生平 请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杜甫的资料,明确杜甫生活的时代,大唐帝国正经历着由盛而衰的剧变,其一生的创作,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课前准备杜甫的生平资料,查阅三首诗创作的时间、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遭遇等,在课堂上交流。 一方面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提炼资料的习惯,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将作者与作品紧密地联系起来。 赏读《石壕 吏》 l.整体感知: (1)散读全诗,读准字音,疏通文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提问:初读本诗,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重点研读 (1)细读老妇“致词”的十三句话,想象老妇面对悍吏怎样的逼问才有这样一番说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2)提问:除了老妇的致词以外,作者还在哪些诗句中让我们感受到当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憎? 3.集体背诵,小结。 1.(1)戍(shù):驻守某一地方。且:姑且,暂且。已:停止,完毕。 学生散读本诗,明确本诗主要叙写了一户普通家庭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 (2)诗人在诗中抨击了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同时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2.学生研读、批注: (1)①“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②“你们家还有别人吗?”(室中更无人。) ③“你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唯有乳下孙。) ④“孩子的母亲呢。快把她叫出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⑤“这怎么行!你们家必须有一个人要跟我们走。”(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种“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悍史的蛮横、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 (2)学生圈画、批注诗句,体会作者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流露的思想情感。 例1:“暮投石壕村”句中“暮”、“投’、“村’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表现了当时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实。 例2:“有吏夜捉人”句是全诗的提纲,“夜捉”两字如实地描绘了悍吏抓了手段的狠毒,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此的揭露与批判。 例3:“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说明老百姓长期以来饱受抓丁之苦,即使到了深夜也睡不安稳,有风吹草动立刻“逾墙’而逃。 例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呼”与“啼”形成强烈对照,体现了“吏”的暴戾凶悍,老妇的悲伤凄苦,同时“一何”修饰“啼”与“苦”,加重了感情色彩。 例5:“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中,夜久”表明老妇哭诉、悍吏百般威逼的过程很漫长,联系前文的“暮”、“夜”更能强烈感受到这一点,同时联系“如闻泣幽咽”句,“夜久”还表明诗人对老妇一家的遭遇万分关切,彻夜难眠,关心百姓疾苦之情溢于言表。 例6:“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一句既叙事又抒情,一方面照应文章开头,另一方面也是对“请从吏夜归”的补充,如果说前面我们对悍吏是否会带走这样一个孤苦的老妇还心存疑问的活,至此我们已经全然明白了结果,我们再次体会到了悍史的暴戾和人民的疾苦。 陆时雍称赞《石壕吏》“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诗人十分善于裁剪,在简洁的叙事中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本诗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是将“吏”的蛮横、凶悍在老妇“致词”的转折中暗示出来。 杜甫的诗可谓字字珠玑,“精炼”更是本诗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之后,细细品味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品味关键字词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悍吏的凶暴嚣张、人民的悲苦无助的。当然在品读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认识体会为主,不必面面俱到,更不能任意拔高。 赏读《又呈吴郎》 l.提问:从题目“又呈吴郎’来看,吴郎是谁? 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吴郎? 3.提问:“又’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4.提问:吴郎是晚辈,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使用敬词“呈”? 5.自读全诗,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入手来劝解吴郎的? 6.上述三个角度的劝说,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的虚词,请圈画并指出其表达效果。 1.查阅资料明确:吴郎是杜甫的一个亲戚,杜甫把自己住的草堂让给了他。 2.这个草堂前有几棵枣树,杜甫住的时候,常有一个寡妇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但吴郎来了以后,就在草堂插上篱笆,禁止打枣,寡妇就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诗去劝告吴郎。 3.因为杜甫以前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所以此处用“又”。 4.作者在这里特意用了敬词“呈”,是想让吴郎易于接受。 5.自读全诗并梳理:(l)前四句诗作者自叙以前的事,用自己如何对待寡妇扑枣来启发吴郎。(2)5、6两句委婉地指出吴郎的行为确有不妥之处。(3)最后两句指出战乱、苛税是寡妇扑枣的社会根源。 6.圈画关键词:“不为”、“只缘”、‘已诉”、“正思”、“即”、“便”、“虽”、“却”等,感受这些经常出现在散文中的虚词如今出现在律诗当中,能够化呆板为活泼,使得整首诗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与“委婉地劝说”的目的相配。 从解题入手,引导学生明确本诗的创作背景,为学生理解整首诗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对吴郎委婉的规劝,感受作者对穷苦人处境的体谅,对国家大局的关注。 引导学在在感知诗作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为了承载这样的内容,作者选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对承载这样的内容有何效果。 赏读《登岳阳楼》 l.提问:诗人登临岳阳楼时的人生境遇如何? 2.散读《登岳阳楼》中的前四句诗。 (1)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描绘你所想象的诗人笔下的洞庭庭的景色。 (2)提问:前四句诗中哪两个字显示了洞庭湖的景色特点? 3.散读《登岳阳楼》中的后四句诗,依据所表达的内容,为杜甫设计一段内心独白。 4.提问:洞庭湖开阔的景象似乎与诗人涕泗滂沱的情感并不相称,对此你怎样看? 5.总结本诗的主要地位:《登岳阳楼》被评为“登楼第一诗”,现今岳阳楼上二楼正壁还悬挂着毛泽东亲笔书写的诗屏。 1.反馈:根据所掌握的杜甫生平资料,可以发现这首诗是诗人辞世前两年的作品,当时他漂泊在湘江带,贫病交迫,暮冬叫节到达岳州,登上了岳阳楼。 2.(1)可能会选用“水势浩瀚”、“雄伟壮阔”、‘水天一色”、“气势磅礴”等词语。 (2)“坼”字捕写洞庭湖的千层巨浪冲裂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显示洞庭湖水的磅礴气势;‘浮”字描写洞庭湖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沉浮显示出洞庭湖的壮阔。 3.抓住“无一字”、“老病”、“孤舟”、“戎马”、‘涕泗”等关键词语来体会诗人的感伤不仅只为一己.更为遭受兵乱的国家与百姓。 4.感受作者在这里是用宏大的景象反衬自己的渺小无助,用伟岸的气势反衬自己的无足轻重,景色虽然阔大,但寄寓着漂泊天涯,怀才不遇,沧海桑田的感触。 跟读、诵读、背读,争取熟读成诵。 1.了解诗人当时的境遇,有助于体验诗人“涕泗”的情感宣泄与心路历程。 2.通过诵读、品析,去感受前四句诗所展现的开阔宏丽的意境。 3.引导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同时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理解“漂泊西南天地司”的杜甫登楼看景时的独特感受。 5.通过他人对杜诗的推崇,激发学生热爱杜诗的情感,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三首诗。 在本课选录的三首诗中,任选一首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或体会。 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思路点拨】 本篇课文共三首古诗,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三首诗的理解,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喜好,选择课堂品读和课后自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也可选择课前布置自读笔记、课堂交流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 【练习举隅】 我们在赏读本文选录的三首诗的过程中,已经领略了“诗圣”杜甫的特点,其作品情感丰富,字句凝练。请再任意选读杜诗五首,并选择其中一首圈画批注,谈谈自己的看法。可在班中交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诗三首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四制-沪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0 杜甫 诗三首 教学 设计 沪教版 五四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沪教版五四制-沪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46527.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46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