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3 马 说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处境,寄托了作者愤懑不平和穷愁潦倒之感,观点鲜明,讽喻深刻。学习本文,边读边说,重在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读出情感、体会句式特点,评说千里马、评说伯乐、评说食马者,理解寓意,发掘文章的现实意义。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战国策》记载了这样的故事:君亦闻骥(良马)乎?夫骥之齿至矣(能驾车的年头满了),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行动迟缓),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纻衣而幂(覆盖)之。骥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出金石者,何也?彼见伯乐之知己也。 《马说》就是根据这些故事,托物寓意,论述奇才能人的难得,尤其是知人善任之人的难得。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归属说理散文,是议论文之一体,有时称杂说。接近今之杂文、札记、随笔之类,或抒一时感触,或述一得之见,或托物寓意。可记事,但必发表议论。 (二)诵读课文。 ⒈ 自读课文,结合注释,重点掌握下列文言实词: 故 虽 称 等 安 策 道 通 临 是 或 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掌握第二节四个“食”的读音及含义 ⒉ 了解下列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 而 之 其 以 也0 ⒊ 小组合作,译读课文,疏通大意。 ⒋ 齐读课文,学习文中几种句式: ① 找出文中的排比句,读一读,背一背,说说其特点及作用。 ② 找出文中的反问句,读一读,背一背,说说其特点及作用。 ③ 找出文中的设问句,读一读,背一背,说说其特点及作用。 ④ 找出文中含“也”的句子,读一读,背一背,揣摩体会五个“也”蕴含的语气及情感。 ⒌ 自由诵读,抑扬顿挫地竞背课文。 (三)评说形象。 ⒈ 评说“千里马”。 ① 用文中的句子说说“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 ② 用文中的句子说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⒉ 评说“食马者”。 ① 用文中的句子说说“食马者”的愚妄无知。 ② 用自己的话归纳“食马者”愚妄无知的表现。(如:不能赏识人才、不能善待人才、不能正确领导等。) 3.评说“伯乐”。 ① 从文中找根据说说“伯乐”的重要。 ② 从现实生活中举例证说说“伯乐”的重要。 提示: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千里马”不遇“伯乐”而埋没才能、命运悲惨的事例? 古今中外有哪些“千里马”巧遇“伯乐”尽显才能、成就作为的故事? 可以收集资料,课件展示典型例子,如有些科学家、艺术家、体育明星等;还可从学过的课文中、听过的故事中收集素材,如“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第二次考试”陈伊玲被录等。旨在由课内到课外延伸,进一步明确伯乐之于人才的重要。 (四)理解寓意。 1. 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在封建社会,许多有识之士怀才不遇,屡遭贬斥。作者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有强烈的愤慨与不满,可又不能直接表示出来,所以,就托物寓意,借写千里马的遭遇,来表现封建社会人才的遭遇。 2.古为今用,在现实中怎样才能让“千里马”发挥才能? 分组讨论,各小组选定一个问题讨论,然后交流。 ① 假如你权高位重,你如何当好“伯乐”? ② 假如你是“千里马”,你怎样避免“怀才不遇”的厄运? ③ 假如你是“食马者”,你怎样处理与“马”的关系? ④ 当今社会,“千里马”一定要遇“伯乐”吗? 明确:可联系“制度选人才”的话题讨论。 见仁见智,教师适时引导,最好整理成材料。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运用数字来解读课文,引导学生迅速获取信息,训练思维的条理性。 教学步骤: 成语导入。 让学生收集关于“马”的成语,相互交流,既可积累知识,又为学习课文作铺垫。 如:马到成功、马不停蹄、马革裹尸、马首是瞻、走马观花…… 诵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气。 2.小组合作,译读课文。 要求逐句翻译。重要语句全班集体翻译。 3.自选语段,竞背课文。 梳理知识。 1.如果用数字法将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你能发现哪些内容? 2.小组讨论,记录整理,全班交流。如: 一“马”——全文叙写了千里马的命运、马的才能、马的遭遇,揭示了人才受到摧残、人才被埋没的事理。 二“人”——全文叙写了两种人,一是识马的伯乐,表明伯乐对人才的发现、任用之重要;一是愚妄的食马者,表明统治者对人才的埋没、摧残。 三“理“——全文揭示了三个哲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四“句”——文中出现的特色句式有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也”字句,体会其作用。 五“字”——掌握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五个“食”、五个“也”、五个“其”、五个“之”。 教师小结课文。 23.马 说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资料链接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23课 马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年级 语文 下册 23 教案 新版 新人 初中 语文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马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46268.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4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