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论语八则教案鄂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论语八则教案鄂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论语八则教案鄂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论语>八则》 一、三维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 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 3. 掌握“说”“知”“诲”“女”“为”“罔”“殆”“敏”等实词的意义。 4. 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5.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二、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课前准备: 1.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四、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论语>八则》。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还特别强调“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个限度。他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客观上还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除《乐经》失传外,其他“五经”一直流传到现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一种是对话体,一种是叙事体,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三)字词讲解: 1. 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 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a. 温故而知新 b. 敏而好学 c. 学而时习之d. 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连词 a. 人不知而不愠 b. 学而不厌 c. 思而不学则殆 3. 实词 (1)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只要加一个字就行,如: (学、复、实)习 朋(友) (喜)悦 (快)乐 思(考) 学(习) (聪)敏 敏(捷) (教)诲 厌(倦) (疲)倦 (选)择 知(道) (爱)好 (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 故(旧的,从前的) 善(好) 何(什么) (3)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 “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 b.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 c. 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 (四)内容讲解 课文选自《论语》。《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课文所选8则,是孔子及弟子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一些看法。在一、三、五、六、七、八则中还讲到思想品德修养的问题。 下面具体分析八则语录的意思。 第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讲到个人修养的问题,表现了孔子对于学习实践、学习需结友、学习与自我修养密不可分的深刻见解。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释为“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 第二则主要讲学习方法,既阐述了新旧知识衔接迁移的观点,又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第三则讲学习态度问题,当然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谦虚、诚恳、老实。切不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收到效果。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孔子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是“借鉴”的意思。 第六则也是讲学习态度。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的问题,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敏好学,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表现了孔子对机敏努力、勤学好问风范的推崇。 第七则是孔子的自述。“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识”,记住,强调要把学过的知识牢记在心里,不断积累。“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态度,“厌”,同“餍”,满足的意思,提倡的是“学无止境”的境界。“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育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却说“哪一样我能做到呢?”显然,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第八则也是讲的学习态度。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五)对下列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语的理解,同学们应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简析:“不亦……乎”是文言文中一种表反问的习惯句式。语气委婉,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是“不是……吗”,“岂不是……吗”。其中“亦”字的含义较虚,一般不必译出。 (2)可以为师矣。 简析: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和“以”。可,可以,助动词;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做,当。全句直译就是“可以让这种人做老师了”。 (3)何有于我哉。 简析:这是个特殊语序的句子。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何有”即“有何”。“于”,介词,对于。“于我”这个介宾短语应是动词“有”的状语,因为宾语“何”提到动词谓语“有”前,所以“于我”“置于”“有”之后作补语。“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直译是“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哪一样我能有呢”是意译。意译语气委婉些,能表达出孔子的身份。 (六)译文:略 (七)特色赏析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八则基本体现了《论语》的艺术风格:言简而意深,循循善诱而富有哲理。虽然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两语,但是,由于语言凝练,思想深刻,目前,已有一些语句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另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的过程中又被简化、紧缩,形成了成语、典故,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字里行间,使人感受到孔子平易谦和、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长者之风和他能谦和平易、循循善诱、充满睿智的学者形象。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论( )语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而内自省( )也 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 2. 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温故而知新( )(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 )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 3.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诲女知之乎? 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E. 思而不学则殆。 4. 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 5. 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6. 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略 2. 略(参见课文注释)3. E 4. 识“之”,代词,代学过的知识。谓“之”,代词,他,指孔文子。从“之”,音节助词,无实义。知“之”,代词,代所教给的知识或是道理。可以,以,让。何以,凭。是以,因此。 5. (1)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人格高尚的人。(2)古义,好的地方。今义,善良的人。(3)古义,可以让。今义,可能,能够。(4)古义,满足。今义,讨厌,厌烦。 6.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 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22 论语 教案 鄂教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