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作者简介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散文家,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人。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荀卿。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之作。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文章说理精密,笔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形象化地体现了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背景扫描 韩非所处的时代为战国末期,当时诸侯国群雄并起,相互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大国日益强大,小国岌岌可危。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他眼见自己的国家日见衰微,屡次向韩王建议变法图强,却未被信任和采用,于是发愤著成《孤愤》《五蠹》《说难》等文章,反映了他革新救国的愿望,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发了忧愤孤直而不容于时的愤懑。 单元导读 本单元内容共有两节:第一节编选自《韩非子》的寓言,第二节编选自《韩非子》的故事。 《郑人有且买履者》选录了《韩非子》的几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旨在说明治理天下应当研究当时的社会实际,从而准备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二个片段旨在说明对于先王的言论后人难以确切地理解,误会在所难免,根本没法拿来解决眼下的现实问题,总之,治理天下要高度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三个片段意在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拙诚。第四个片段意在说明人聪明不难,难的是正确对待自己的聪明,警示人们要谨慎处置。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借寓言故事透露了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种种思考,对某些隐微的人性弱点做了精确的剖析,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卓越智慧。 一、郑人有且买履者 释文题 “郑人有且买履者”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个想买鞋子的郑人宁愿相信自己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的故事。 韩非子借这个故事把那些不关注眼下活生生的现实、不依据现实来决定治国措施而只重先王之政的学者的偏执、愚蠢和荒谬,演示得有趣极了。后人多以“郑人买履”讽喻那些只相信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来传达思想,把关于社会、人生的种种问题强烈地凸显出来。如果说《庄子》寓言的特色是奇诡的话,那么《韩非子》寓言的特色则是冷峻。这些寓言,不仅使韩非子的哲思表达得更加震撼、更加有力,而且制造出浓浓的戏剧情味,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和持久的印象。 明主旨 本课所录四则选文,前两则选文围绕如何对待先王之政的问题展开论述,其中心主旨是“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即治理天下不应抱定先王的教条不改,要高度重视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第3则选文的主旨是批评做官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反对巧诈,肯定拙诚。第4则选文的主旨是警示世人要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而民说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卜子妻写弊裤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反归取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其子所以反者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而自知其益富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作 ②期 ③意 ④见 ⑤治 ⑥胜 (3)古今异义 ①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②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虚词归纳 ①因 ②为 2.词类活用 (1)而民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王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自知其益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先以其女妻胡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宋有富人,天雨,墙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家甚智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句式 (1)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2)举烛,非书意也。 (3)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 (4)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5)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 (6)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7)胡,兄弟之国也。 (8)是以圣人不期修古。 (9)今裤何如? (10)宁信度,无自信也! (11)宋人有耕田者。 (12)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13)郑人有且买履者。 (14)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15)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 (16)何不试之以足? (17)而身为宋国笑。 (18)乐羊以有功见疑。 (19)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20)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句翻译 (1)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王,或者不宜今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名句 1.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2.宁信度,无自信也! 文外名句 1.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2.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3.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 4.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1. (《韩非子·五蠹》) 2. …… …… ……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3. …… …… (《韩非子·说林上》) 4. (《韩非子·说难》) 1.概括选文所讲的几则寓言故事,并说明各讲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非子的寓言体现了韩非子怎样的人性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非子》的寓言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非子作为法家的代表,他的思想在本文中体现出了怎样的先进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赛总决赛 正方论点: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 反方论点:感情亲疏不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 尊敬的主席、评委、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①“自古多情空遗恨。”人类是情感的动物,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感情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感情的亲疏是否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呢?我方认为,感情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理由有三:(1) ②(一)何谓“感情亲疏”呢?《现代汉语辞典》告诉我们,“感情”即由心理活动产生的“情绪倾向”,“亲疏”则是指对某人某事物的“亲近或疏远”程度。感情亲疏即指在心理层面上(或感情程度上)对某一事物的亲近或疏远。它往往会使人在潜意识里对该事物进行感情定位,进而影响人的理性思维的判断力。因此,感情亲疏常会导致对事物认识的扭曲、变相。 ③(二)古往今来,因感情而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的事例不胜枚举。李牧一心为国,“大破林胡,开地千里,遁逃匈奴”,可谓战功赫赫,却因赵王的不信任而惨遭杀害,赵国的大好江山最终也因此而葬送。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却因对马稷的过分信任而误下军令,失却街亭,从而导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惨淡结局。李白才气超人,集“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于一身,却因唐玄宗的疏远而一生漂泊,壮志难酬……可以说,历史上许多悲剧的诞生都是由感情亲疏引起的。(2) ④(三)感情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就贾生偷香的浪漫,也会招致“安史之乱”的灾患,它既能书写黛玉葬花的风流,也会造成屈平的幽怨。我们只有在看待事物时将公正放在感情之上,用公正的空气托起感情的气球,才能使它飞向更高、更远、更美的蓝天。否则,感情必然会像美丽的毒药,引你走向毁灭与绝望的深渊。(3) ⑤我们不想放弃“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情画意,我们不想失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温情蜜意,我们不想抛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情暖意。那么,选择公正吧,朋友!尽管感情的亲疏会导致错误的事物认知,但公正的灵魂一定会时刻提醒你,让你免于踏入感情的陷阱!谢谢!(4) (时间到) 思悟亮点 (1)第①段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提示 第①段以契合辩论题意的名言引出辩题,并开门见山地抛出了甲方的观点,简明扼要,毫不拖泥带水。 (2)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论证?有何作用? 提示 第③段列举的李牧、诸葛亮、李白都是历史上大家相当熟悉的事例,增强了辩论的说服力。 (3)第④段是怎样论证论点的? 提示 第④段作者先用“感情是一把双刃剑”铺垫,自然引出“我们只有在看待事物时将公正放在感情之上,用公正的空气托起感情的气球,才能使它飞向更高、更远、更美的蓝天。否则,感情必然会像美丽的毒药,引你走向毁灭与绝望的深渊”的结论,并巧妙照应了题目。 (4)结尾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提示 结尾段作者以排比的句式、磅礴的气势再次重申甲方观点,使辩论具有了无可辩驳的力量。 答案精析 语言积累 1.(1)①悦 爱戴 ②情 真实、实在 ③敝 破旧、破损 ④悦 高兴 ⑤座 座位 ⑥返 返回 ⑦返 返回 ⑧智 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2)①开始/创作/做/产生、兴起 ②约定时间/希望/等待,待命 ③志向/情景,景象/意图/意料、猜测 ④看见/遇见/被 ⑤治理,管理/太平,安定/修治/太平,安定 ⑥战胜,取胜/胜过,超过/能够担当或承受得住/尽,完/优美的 (3)①“从而给……”。②读书人。 (4)①依靠,凭借/趁着/沿袭/于是/因此/通过,经由 ②被/做 2.(1)形容词作动词,喜欢、爱戴 (2)名词作动词,做王 (3)通“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4)名词作动词,以女嫁人 (5)名词作动词,下雨 (6)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智 3.(1)~(7)判断句,(8)~(10)宾语前置句,(11)~(14)定语后置句,(15)(16)介宾短语后置句,(17)~(20)被动句。 4.(1)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在今天还有人推崇尧、舜、汤、武、禹治理天下的措施,一定会被新时代的圣人耻笑了。所以圣人不希望照搬古代那一套,不墨守成规,研究当世的事情,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 (2)果真赞许那些读书人效法古代帝王那渺茫模糊的治国措施,或许不适宜于今天吧! (3)胡国国君听说后,以为郑国亲近自己,于是不再防备郑国。 (4)这富人的家里人都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那位邻居家的老人。 要点突破 1.①守株待兔:比喻妄想等待意外的收获而不主动努力,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而不知变通。选文则用来说明“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批评“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泥古思想。 ②卜妻为裤:通过一种被放大的愚昧,形象地暗示了死守古代帝王那渺远的道术而不知变通是多么迂腐,多么荒唐可笑。 ③郢书燕说: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批评当今的学者往往错误理解古代帝王的话。 ④郑人买履:形容一种舍本逐末的观念,把因果关系搞颠倒了。有些人喜欢相信谣传,反倒不信自己亲眼看到或可以亲自验证的事实,从而告诫当政者治理国家要从实际出发。 ⑤乐羊食子、西巴放鹿、卫人嫁女:讽刺那种昏聩、自恃聪明、自欺欺人的人,表现作者“反对巧诈,肯定拙诚”的品格追求。 ⑥郑公伐胡、智子疑邻:说明“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这是韩非以法术之说说人生,是通过实践而概括出的切身体会。这位宋人为什么称赞其子而怀疑邻人?只是因为一个是自己的儿子,一个是邻家的老大爷,只因亲疏之别,便泯灭了是非之分。可见放任私情泛滥,清明的理性便被淹没。 2.韩非子师承荀子,他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他寓言中的绝大多数人物体现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守株待兔”中的宋人期待不劳而获;“乐羊食子”中的乐羊残忍而狡诈;“卫人嫁女”中的卫人自私自利,不择手段;“郑公伐胡”中的郑武公阴险狡诈;“智子疑邻”中的宋国富人心理阴暗……,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中的懒惰、自私、无情、丑陋。韩非子以无情的笔将人性中恶的一面揭示出来,从而鞭挞了当时无情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同时也为他的法治思想找到了理论基础。 3.总的说来,韩非的寓言贴近现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取材平而不奇,实而不玄,很少以拟人化的动物或者神异色彩浓厚的神话传说为题材,也很少有虚幻的想象和神乎其神的奇异描绘。它往往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并且写得具体翔实。宋之耕者守株待兔、卜子的妻子弄破新裤子使它像旧裤子、楚国郢地人写错了信而燕国的相国错解了信、郑国人买鞋子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卫国人嫁女儿时教女儿多积攒私房钱、关其思向郑武公谏言攻打胡国、宋国富人的邻居说了一句话(其实跟富人的儿子说的一样)而遭受怀疑等,尽管可能有一点夸张的成分,但是基本上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延伸探究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他的思想要比以前的法家人物商鞅等更为全面和先进,总结出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在“法”这一方面,韩非反对儒家的“法先王”,认为:“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这种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主张,符合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规律,是韩非进步历史观的具体体现。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也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他的这些思想和方法,不但对当时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来说具有极其先进的指导意义,对我们现在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先秦 诸子 选读 第七 单元 郑人有 买履者 Word 答案 语文 备课 大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七单元一、郑人有且买履者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42441.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4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