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六单元三、尚贤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六单元三、尚贤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六单元三、尚贤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三、尚贤 释文题 “尚贤”是指治理国家政事者必须尊重、任用有才德的人。在墨子看来,“尚贤事能”,国家就治理得好;相反,国家就治理得差。所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是治国的根本措施,也是墨子的一项基本政治主张,不仅在当时是有胆有识、难能可贵的,就是在今天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明主旨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仅如此,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的“尚贤事能”的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四鄙之萌人闻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谨上为凿一门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莫不敬惧而施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美章而恶不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①薄 ②尚 ③举 ④逮 ⑤下 ⑥国 ⑦上 (3)古今异义 ①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敬辞,称长辈(多用于书信);成人(对“小孩儿”而言)。 ②国中之众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国家。 ③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a.连词,表示因果关系。b.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4)虚词归纳 ①其 ②则 2.词类活用 (1)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在于众贤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必将富之贵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义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不义不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今上举义不辟贫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今上举义不辟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今上举义不辟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殊句式 (1)是其故何也? (2)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 (3)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 (4)始我所恃者富贵也。 (5)此若言之谓也。 (6)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 (7)禹举益于阴方之中。 (8)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 (9)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句翻译 (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名句 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2.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 3.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4.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文外名句 1.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2.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 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4.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墨子·尚贤上》) 1.文中提到的“善射御之士”是“国之良士”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所谓的“上”和“下”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墨子“尚贤”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拘一格降人才 ①古书上讲有一郭翁善于种树,选择肥沃土壤种下幼苗,任其自由吸收深层水分,他只间或去一次树林,而长出的树却比受到精心呵护的邻居家的好。(1)可见种树不在于无微不至的呵护,而是讲求一定规律的。其实培养人才也是如此,尊重规律,方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②材料中所言现象就包含了培养人才的规律和方法。为人才提供宽松的环境,才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培养好奇心,在探索中求创新;不要忘记对人才寄予期望,鼓励可以充盈其斗志,争取更大的成功。(2) ③提供宽松的环境是根本前提。 ④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也为更多学术思想的滋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孟子、韩非子、墨子等都可以无拘束地宣扬自己的思想,感染更多的人学习并发展其外延,于是一个个思想的萌芽渐渐成长、开花,结出一颗颗晶莹的果实。儒家、法家、墨家共同发展,中华文明得以在此时发扬并且光大,中华文明之花璀璨夺目。 ⑤提供宽松的环境,思想将不再拘束,文明得以升华。 ⑥培养好奇心是根本。 ⑦人类的进步来源于对世界的好奇,因好奇得以探索,因探索得以发现,因发现得以利用,因利用得以进步。伟大科学家牛顿因头被坠落的苹果砸到而引发“苹果为什么掉下而不上去”的好奇,经过不懈的求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科学史上一个重大的发现。 ⑧假如他当时像他人一样只觉得习以为常并默认,那么万有引力定律也许会推迟很久才问世。如果人人都没有好奇心,那么对于世界的认识只能原地不动,文明何以提上进程? ⑨培养好奇心,将迸发出渴求真理的火花,然后成燎原之势。 ⑩给予人才以期望是关键。(3) ⑪伟大的英国外交官查斯特菲尔德曾写给儿子一百多封信。每封信包含一个主题,如谦逊是人格锦缎上一抹绚丽的色彩、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做绅士等等,最后编辑成册公之于世,他对儿子的期望也得以实现,儿子在父亲的教化下成为有德行的绅士,在外交界也做出了一番事业。 ⑫给予人才以期望,为其在奋斗中指引航向,提供动力,目标不再遥远。 ⑬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4)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给予他们宽松的环境、期望,那么他们的好奇心将编织创新的梦,文明之花必将开遍祖国大地。 思悟亮点 (1)第①段运用“郭翁种树”的事例有何作用? 提示 运用“郭翁种树”的事例,说明种树要注重其规律,引出培养人才也应如此。自然得出中心论点。 (2)第②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提示 本段回扣材料,结合材料阐述论点,为下文展开论述奠定基础。 (3)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句话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这种结构有何特点? 提示 这三句话是三个分论点,从“怎样培养人才”入手,从三个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 在形式上形成了并列式结构。 (4)冰心的话与中心有关吗?为什么? 提示 冰心的话本来是说明奋斗的重要性,在这里与“人才的培养”联系起来,说明人才的成长也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要为之创造良好的环境。 答案精析 语言积累 1.(1)①避 回避 ②氓 民 ③仅 只 ④网 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用的器具 ⑤惕 警惕 ⑥彰 明显、显著 ⑦倘 如果 (2)①治理不好/迫近/减轻,减少 ②崇尚/超过,高出/主管,管理帝王之物 ③选用/兴起,发动/举出,提出 ④及,达到/比得上/逮捕 ⑤臣下/降去、去除,此指罢免 ⑥国家/国都 ⑦君王/上面 (3)①指在高位者。②国都。③用来……的。 (4)①代词,他/句中语气词,表反问 ②连词,就/副词,表判断 2.(1)形容词作名词,有才德的人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众多 (3)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有。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 (4)动词作名词,辅助的人、帮手 (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亲密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接近 (7)形容词作名词,贫穷低贱的人 (8)形容词作名词,跟君王关系疏远的人 (9)形容词作名词,关系疏远、不在君王身边的人 3.(1)宾语前置句,(2)定语后置句,(3)~(5)判断句,(6)~(9)介宾短语后置句。 4.(1)因此国家才德兼备的士众多,那么国家就治理得好;才德兼备的士少,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 (2)譬如要让这个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增多,就一定要使他们富有,使他们尊贵,尊敬他们,称赞他们,这样以后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就可以增多了。 (3)当初我们所依靠的是富贵,现在君王选用有道义的人,而不避贫穷低贱的人,那么我不能不行义了。 (4)给他高的爵位,给他多多的俸禄,让他承担职事,给他决断政令的权力。 要点突破 1.墨子认为“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因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就是说那些道德品行纯厚、在言谈方面有口才、在治国方面有特长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而“善射御之士”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只是墨子拿来论证的一个事例而已。 2.在古代,统治阶级对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看不起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3.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孔子则认为“上智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统治者是智慧的,百姓是愚昧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 延伸探究 在春秋以前,基本上依据宗法血缘的“世卿世禄”制度的规定来进行任官和封赏,所谓“周道亲亲”“立嫡以长不以贤”。 春秋中后期,政治、军事斗争日趋激烈,贤能人才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如晋文公虽仍“昭旧族,爱亲戚”,但更重视“明贤良”“赏功劳”,以至“左右皆卿才 ”。吴公子季札甚至说:“君子务在择人。” 真正系统地提出“尚贤”思想的是孔子。孔子不仅论述了“尚贤”的重要作用、贤能的标准,而且也提出了识贤的原则和用贤的策略。而孔子的“尚贤”还局限在贵族阶级内部,与一般平民无涉。 墨子在继承孔子“尚贤”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发展了这种“尚贤”思想,在选贤、用贤、众贤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和具体方案,含有平等选拔人才的民主因素和合理使用人才的思想,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体现了其思想的进步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先秦 诸子 选读 第六 单元 Word 答案 语文 备课 大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六单元三、尚贤Word版含答案-语文备课大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42252.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4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