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doc
《《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_长征》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闲、磅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全诗所写的内容。背诵课文。 3、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全诗所写的内容。 2、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长征背景资料及毛泽东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解题导入。 1、播放《长征》歌曲。 师激情解说:同学们,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歌叫“长征”。在作家魏巍的笔下,长征是“地球的红飘带”。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笔下,长征是“前所未有的神话”。 2、板书课文题目。(生三次齐读课文题目。每次齐读前引言:这是地球的红飘带;这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这是前所未有的神话。) 过渡:红军长征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而毛主席仅用56个字就概括了这其中的一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毛主席的满怀豪情吧!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思考:听了这首诗,长征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结合诗中具体词语交流感受:“万水千山”体现红军长征非常艰难……) 2、学生自由朗读诗文,再谈读后感受。(联想画面试谈感受。) 3、学生结合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4、出示学习课文的要求: (1)轻声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评,纠正读错的字音。同桌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4)指导书写。(“崖”字下部里面是两个“土”;“岷”字的“山”要适当地往上靠一点。) (5)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生僻词语的意思。(逶迤、磅礴、等闲、乌蒙、细浪等) (6)全班大声齐读一遍生字。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指名朗读,师生评价。(评价角度:字音、语调、韵律。) 6、默读课文,思考:诗中描写了长征的哪些场景?有哪些疑问?做出标注。 三、熟读全诗,了解文体。 1、学生自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并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试着理解,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3、师生共同交流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长征期间,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经历的艰难险阻,他满怀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诗篇。) 4、了解文体。 教师介绍文体:“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诗中四大句也叫做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四、朗读全诗,理解诗歌。 1、指导朗读:教师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等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2、学生练习,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3、教师播放《长征》歌曲,以唱配诵,以唱带诵,学生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五、总结全诗,积累语言。 1、师总结:这首《七律 长征》气势磅礴,格调高昂,向我们展现了红军战士长征途中的一幅幅图画。下节课我们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这篇课文。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诗歌,感情朗读。 1、引问:上节课同学们在熟读的基础上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谁愿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上节课的收获?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研读全诗,感悟情感。 (一)学习前两句诗。 1、导学:快速扫读课文,用一个字概括红军长征给你的印象。 生扫读后汇报。(难) 2、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红军有没有退却,从哪里可以断定?体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和意志? 指名回答。(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以断定红军面对困难没有退却,体现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导读:你能带着对红军战士的无比崇敬来读一读前两句吗? 学生练习朗读这两句诗。 4、“等闲”是什么意思?加上一个“只”使你体会到了什么? 5、学生练习朗读。 6、抓住“万水千山”体会难。 (1)导学:经历万水千山只当作是平常事,那“万水千山”是一万条河,一千座山吗?诗中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呢?在诗中圈一圈,把山、水圈出来。 师生交流。(作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山和水,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2)(出示地图)学生观看地图,教师指出五岭、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3)指生读前两句,读出红军的英勇无畏。(生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7、导学:红军把什么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呢?谁能把整句话连起来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学生交流后总结。(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轻视困难的精神。) 过渡:这“万水千山”真的是等闲小事吗?让我们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一边读一边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9、全班同学带着自己的体会练习朗读前两句诗。 (二)理解第三四、五六句诗。 1、学生自读第三四、五六句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利用工具书试着理解,并在组内交流。 2、指名读第三四句。 3、出示五岭的图片。 (1)导学:你们看,这就是红军要攀越的五岭,绵延数千里,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逶迤) (2)理解“逶迤”。指导朗读“五岭逶迤”,体会红军的难。 (3)提问:诗中说“五岭逶迤腾细浪”,“细浪”是什么样的呢?在纸上画一画。 (请一生到黑板上画“细浪”。) 结合图片对比逶迤的五岭和细浪,提问:你体会到了什么? (4)教师指导朗读。 “五岭逶迤”要读得重而缓,突出红军长征的“难”。“腾细浪”要读得轻快而高昂,让人感觉到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信心。 (5)学生借助图画,带着感情练习朗读。 4、通过查字典、画一画的方法理解“乌蒙磅礴走泥丸”。 (1)指生读“乌蒙磅礴走泥丸”。 (2)(出示图片)导学:这就是高大的乌蒙山,可在红军的眼里,它只是脚下的泥丸。谁能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3)师导读:再大的困难都被红军当作等闲小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教师指导朗读。 “乌蒙磅礴”要读得比“五岭逶迤”语调稍高而缓,突出再大的困难红军都遇到过,“走泥丸”要带着不屑一顾的语气去读,让人感觉到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心。 5、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理解:“金沙”指金沙江,“云崖”指高耸入云的山崖。 过渡:水拍山崖怎么会暖呢?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2)出示金沙江图: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狂妄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过金沙江的吗?(师介绍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战士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昆明,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另一面我军主力部队悄悄到绞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 (3)指生再读第五六句。 (4)导学:此时此刻你心情怎样?那是什么暖?(心暖) 生交流后师领读“金沙水拍云崖暖”。 (5)领读:我们胜利了(读)——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峻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 过渡: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但红军巧妙地渡过了,所以感到了“暖”。那么跨越大渡河呢?泸定桥上的铁索给了红军什么感觉呢? (6)出示:飞夺泸定桥电影片段。 师简介:这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铁索桥,木板都让敌人抽掉了,过这样的桥谈何容易。你们看(夺桥片段)夺桥的勇士冒着敌人的枪弹前进着。看着这样的桥,看着这样的画面,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写在诗句旁边。(心惊胆寒、惊心动魄、枪林弹雨、浴血奋战) (7)师引读第五六句。 如此惊心动魄的战斗,你能读好吗?(指名读) 当时夺桥的22位勇士真是勇敢,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惊胆寒。(指名读) 一暖一寒,一个是胜利的喜悦,一个是战斗的惊心动魄。(指名读) 一暖一寒,这是两种不同的战斗,在毛泽东的诗中浓缩成一暖一寒,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齐读) (8)引读第一二句。 同学们,这一暖一寒,一喜一泪,不正体现了——(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过渡: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 6、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指名读。 (2)指生交流。(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是胜利、兴奋、信心……) (3)导学: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能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呢?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吧! (生齐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齐读全诗。 三、拓展文本,延伸诗情。 1、交流红军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交流,并能讲出大致的故事情节。 2、故事中的困难在这首诗中是用哪个词表达的?(远征难) 3、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指生交流、总结: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4、师导学:毛主席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想一想长征宣传了什么?播下了怎样的种子? 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感受。 5、总结:短短的56个字,就让我们重走了长征路,可见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长征即将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这里还有两首词,分别是《念奴娇·昆仑》和《清平乐·六盘山》,希望同学们课后阅读一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律_长征 七律 长征 教学 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