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doc
《【教案】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 课 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按小组准备:钉子板、方格纸、直尺、剪刀等。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交流 环节 师生互动内容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观看七巧板,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中的图形(激发学生的动手积极性) 2、谈话:这都是由我们灵巧的双手剪拼出来的,下面让我们灵巧的双手动起来: 提出要求:拿出一张纸,把它对折,你能剪下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吗?并把它们相等的一组边重合,拼一拼,你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小组操作,拼图 小组代表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拼图结果, 老师利用多媒体把图形分成两类 3、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类(多媒体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提问:请大家思考中图形的对边有什么位置关系?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得出这种图性的对边分别平行 4老师总结:我们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画平行四边形 通过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和交流的空间,使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内容设计有一个弹性,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师生互动 1、老师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活动衣架、风筝、楼梯栏杆等。 2、通过对楼梯栏杆柱子的长度的提问,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信通过研究,我们将有新的收获。板书完整课题: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通过拼一拼,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剪一剪 课堂探究 1、刚才同学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除了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点呢?你们可以先看一看刚刚拼的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再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并进行一定的辅导。 2、小组派代表发言: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然后说说这么做的理由,其他小组等他们说完后可以进行补充。 4、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平行四边形的拼接过程(使学生结合图形加深理解) 5、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由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接而成? 学生思考,然后把刚刚画的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并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在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重合,得出结论 6、老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学生操作过程,再次对结论进行直观的验证,于是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这个剪一剪的环节的设计,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既实现了探究过程开放性,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体现那了学生为本的理念。 巩固 练习 归纳方法 1、我们刚刚动手操作了这么久,下面我们来动动口,看看谁反应最快,抢答: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已知一个角等于56度,求其他三个角 A B C D 图1 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图1),已知两条邻边的长度分别为30cm,25cm;求其他两条边的长度,以及它的周长. 3、两张长方形的纸条如图(展示课件)所示放置, A B C D (1)重叠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2)在纸条旋转的过程中,夹角如图所示,求角ABC的度数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还要 用眼睛看,用耳去听,用嘴去说,用手去做,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里通过认平行四边形、找平行四边形,使学生经历由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感悟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尝试延伸总结反思 o A B C D 图3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图3); 1)那些线段是可以通过平移而相互得到? 2)对角线的定义,那些线段相等,引申下一节内容;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1)小结: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2)作业:北师大版教材的第89页:第(1)、(2)题 扩展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课内课外密切结合。课结束时,布置实践作业,要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课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生活中时时处处离不开数学,增强数学学习的亲切感和实用性。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对边; 对角; 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A B C D 学生解题过程;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案说明)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以平行四边形为主要研究对象,认识、研究平行四边形及其基本 性质。首先从学生的小学对图形的认识入手,利用七巧板中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从中找出各种图形,从而激活了学生已经积累的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想办法做平行四边;引入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动手、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交流、对比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它是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延续与应用,又是激发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验证、分析问题的兴趣的亮点,并对以前小学就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加以规范,又为以后对四边形性质探索奠定了基础,体现了新课程新标准中“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学习遵循逐级递增,螺旋上升的原则。”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小学就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所以学生很容易接受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学生第三章《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中已学会了通过平移可以使两个图形重合,容易找到对应角、对应边。 3、由于以前学过的图形知识影响,学生往往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不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去认识理解平行四边形,所以会误认为长方形、菱形等不是平行四边形 三、教法特点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通过对手的作用的思考,引发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剪三角形拼四边形、相互交流,从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中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从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从所拼的图形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再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最后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到生活世界。 3、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本课教学安排了两次合作交流,首先是拼一拼,引出平行四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再通过剪一剪,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合作交流之前我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这样在合作交流时才有话可说,思维才能碰撞。 4、教学设计流程: (拼图)感性认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性认识-----(推理说明)形成技能----(巩固练习)应用知识 5、利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设置合理的动画,学生通过观察、动脑、动手,达到这节可设定的目标。 四、预期效果分析: 1、 本课通过创设实际情境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意识。 2、本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拼一拼、画一画、剪一剪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本课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张扬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学生的智慧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4、利用 课件验证猜测的合理性,碰撞出学生的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秘欲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181 平行四边形 性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