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doc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资料和标本,学习从多角度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3.通过观看图片资料、观察标本等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培养训练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 4.运用小组讨论法,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分析和表达问题的能力。 5.理解人群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6.通过课后活动,学习实验测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3.鼓励学生从身边环境中发现感兴趣的生物学现象,为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生态型环境背景,生物生态图,课堂所用标本照片,引导及总结性文字。 2.标 本:鼯鼠、苍鹰、黄鼠、白鹭、野兔、海龟、仙人掌、秋海棠。 3.标 牌:用于分组标志。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向学生展示三幅环境照片。 2.探究活动:“给生物找个家”——观察标本,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3.探究结果交流。班级研讨,明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4.发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辩证关系。 1.学生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根据记录表的要求,总结并纪录相关特征,做出相应的结论。 3.各小组选派代表,在观看相关生物的生境照片的同时,表述观察结果。 4.列举生活实例,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5.倾听,提问。 1.展示课件。引入课题,并引出探究活动“给生物找个家”。 2.布置活动,提出观察要求,进行观察指导。 3.倾听、补充、总结。 4.出示教室照片,引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5.回答提问,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言: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是美丽的大草原,草原上有牛、羊。这是哪里的草原呢?(请学生代表描述)对,是蒙古草原,因为草原上有蒙古包。 再看这幅图——(请学生代表描述)郁郁葱葱的山野,林间还有火车,这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 第三幅图——(请学生代表描述)辽阔的大海、翱翔的海鸥,这是海滨自然风景的典型代表。 看完三幅照片,大家有什么感觉,(请学生代表描述)——自然界的美。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就联想到绿草和牛羊;提到山野就联想到丛林和在森林中生活的动物,提到浩瀚的海洋,经常令人想起海洋中斑斓的海底生物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如果要形容自然界的美丽,人们经常要用“和谐”这个词来描述。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牛羊在海里游泳、鱼类在森林中爬树,那我们就会觉得太不对劲儿了。 实际上,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它相对适应的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就像鱼类具备鳃,可以在水中呼吸;鸟类生长有翅膀,可以在空中飞行。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研究生物是怎样适应和影响环境的。 各实验组都有一种生物标本或者是一种实物,我们研究它们具有什么特征,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关的,同时猜测这种生物适于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我们为生物找一个家。 二、学生小组的观察活动: 几点具体要求: 1.观察: 根据每组的生物,结合同学们已有的知识,运用以前学过的观察法,认真、仔细的观察,总结该生物的形态特征,(如眼、足、叶、花等的形态)。请大家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观察,从观察整体的特征,到观察局部的特点,观察局部时可以按照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等顺序进行,同时记录观察结果。 2.讨论: 根据各组标本(或实物)的形态特点,猜想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并具有怎样的特点。 3.记录: 每组同学集体讨论,一个人执笔,将大家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4.结论 最后,分析一下你们组的标本或实物,推测它的家在哪里,会是什么样的?每组选派一人作为代表发言,向全班汇报(请简洁、明了),若发言人说的不全,小组的其他人可以补充;其他组的成员可以向他们提问。 下面各组开始活动,时间是15分钟。 (教师到各个实验组指导或参与学生们的观察和讨论,纠正观察过程中学生的误解,并解答相应的问题)。 三、学生展示活动 1.教师活动 (1)操作课件,展示图片。 (2)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观察,纠正观察和理解方面的错误。 (3)帮助学生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各组代表发言活动 (1)请各组代表到讲台上发言。 (2)各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发言。 (3)其他组成员提问,发言组可以解答。 四、关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小结 1.根据各组同学的发言,结合生物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保护色、拟态等(演示课件中的照片)。这些都是生物与环境的适应。 五、关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小结 1.演示课件中“整洁的实验室”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实验室的变化,发现在人的影响下,造成的实验室的变化,从此侧面说明: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2.演示课件中生物影响环境的照片,师生共同列举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事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六、总结 1.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2.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成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3.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是自然界产生飞速的变化,导致环境的破坏。人类作为一种普通的生物与其它生物一样,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也应当遵从自然规律。作为学生,我们应当从小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 爱护环境,“关爱环境是现代人的美德”。 七、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请同学对于其它组的标本或实物进行观察。 教学反思 本教材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如果师生能够抱着展示各自的优势特征的积极态度,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此教材可以将师生的共性和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长期的努力,营造宽松、活跃、愉快、平等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教师在精神和思想层面的沟通,使学生直接或间接体验到科学的魅力。 新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位置转换,从过去的“权威”位置,转换成引导员,相当于旅游团中的“导游”,带领着学生们游历科学的殿堂,感受发现和创造后的愉悦。课后一些朋友说:“你这次的课和你的风格不太相符,你过去上课市侃侃而谈,但这次确是少言寡语。”这样上课,学生的空间广阔了,他们的观察机会多了,发表意见的机会多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科知识,变为主动的参与和展示自我的才能,积极的应对身边发生的每一件崭新的事情,不仅有利于学生会获取知识,而且使学生在情感和意志品质等多方面得到教育,拓展了教育空间的广度和深度。 现代教育学的知识观念:综合比分析更重要,宽泛比精深更重要,新异比成熟更重要。在操作新教材时,本人也感到教师在运作教育过程时,教师自身的理念转换、知识的更新和科学方法的学习尤为重要,教师的综合能力、博大的知识底蕴、创造意识等是适应教育发展的关键。教师的学习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流过程,交流的对象包括各种环境因素,例如对自然环境的体验和理解,对新知识的了解,对学生的理解,教师间的互动和理解等。 在教育转轨的今天,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更多可以归结为“习惯”。一方面是教师的习惯,过去教师可能习惯于在课堂上“讲授”,面对所有的问题更多使用讲授的方法去解决,不能更好的关照学生的感受,主体与客体关系就此发生扭曲。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习惯,在长达数年的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更习惯于教师的指挥,以“听”为主的课堂学习,强烈影响着学生,天真烂漫的孩童逐渐僵化了、老成,随之而来的十想象力和创造的被泯灭。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时间的养成的过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新习惯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面对教改要求,我们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站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石上,从生活活动开始,从点滴行为入手,利用各种教育环节所提供的机会,加强师生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动中学,在学中动。作为教师首先保持良好的态度面对新鲜事物,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各种习惯势力的挑战,塑造活跃开放的自我。-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 鲁教版七 年级 生物 上册 环境 适应 影响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