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教案.doc
《鲁科版八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八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教学目标 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的功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重点、难点 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2、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难点: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各腔室的厚薄以及瓣膜的结构特点,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2、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手段: 1、购置新鲜的羊的心脏数个,其中一半保持完好,其余的解剖好,以备观察。另准备解剖盘,盛有水的烧杯,小漏斗。 2、医用输液管、心脏结构模型、血液循环演示仪。 3、印制观察记录单,便于课堂观察并记录结果。 4、自制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 肺循环: 观察思考,分析人体内血液循环流动离不开心脏的作用。 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学习。 结合观察提纲,观察动物心脏,获 取有关心脏结构的知识并推测它们 的功能,通过观察心脏各腔室的厚 薄,来推测它们各自的功能。 通过分析,作出推断血液在心脏的 流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尝试通过对动物心脏注水,验证血 管及与心脏各腔室的通连关系。同 时发现新问题,瓣膜的存在及作用。 观看演示对循环形成整体认识。 分组以“旅游”的形式,展开游戏。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各条“旅游线路”,通过对“景点”和沿途发生的“主要事件”的介绍,认识了解循环路线和循环的意义。 问题情景创设,连通的两组输液管模拟封闭的循环管道,怎样使其中的液体流动? 提供观察材料,巡视指导科学的进行观察。 巡视引导,指导学生总结整理通过观察、实验获得的感性认识,使其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通过血液循环演示仪,对血液循环形成初步认识。 组织游戏,协助理顺循环路线和循环的意义。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 肺循环: 作业: 1.下表是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和运动状态时,各器官的血流量数据。 器 官 血流量(毫升/分) A状态 B状态 皮肤 1900 500 骨骼肌 12500 1200 冠脉循环 750 250 胸部 750 250 腹腔器官 600 1400 肾脏 600 1100 其他器官 400 600 请据上表回答有关问题: (1)表中 为运动状态,依据是 。 (2)在 下,心输出量较大,这说明 。 【答案】(1)状态A为运动状态,因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状态下皮肤、骨骼肌、冠脉循环和胸部的血流量明显高于B状态,而腹腔和肾脏等其他器官血流量降低,这于运动时身体的需求是相适应的。 (2)运动状态,说明运动促使心脏向全身输出的血量增加,以满足肌体运动的需要。 2.甲状腺有很强的吸碘能力,用放射性碘注入肱静脉后,首先测到放射性碘的是( ) A. 甲状腺静脉 B. 肺动脉 C. 肺静脉 D.主动脉 【答案】B 3.下图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每跳动一次的具体过程是:首先是两个心房 ,同时两个心室 ;接着两个心房 ,同时两个心室 ,然后全心 。 (2)心脏每跳动一次,心房、心室的舒张期比收缩期长,心房和心室共同舒张的时间约 秒,这有利于 和 。 【答案】(1)收缩 舒张 舒张 收缩 舒张。 (2)0.4秒 心脏得到充分休息 血液充分汇流心脏。 课后小结:-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鲁科版八年级生物输送血液的泵 心脏教案 鲁科版八 年级 生物 输送 血液 心脏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