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气候基本特征 【课程标准】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标解读』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重点、难点)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材分析】 气候的复杂多样这一部分内容编写上采用了“分-总”的写法,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把握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划分出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而他们的组合形成了复杂的气候类型,从而得出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的特征。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哈尔滨的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在冰雪世界里欣赏美景,广州的市民却正忙着在迎春花市里挑选鲜花。这反映出我国气候的什么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思考,发表各自见解。 生答:气候要素中气温的差异,形成这种差异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决定的。 以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由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强调地理知识的应用,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衔接与过渡 那么我国的气温具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让我们学习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复杂多样。 定标 展示目标 1.运用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重点、难点)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注意关键词语 整体感知,在学习中有的放矢。 自主 探究 (目标一)气温的季节变化规律 课件展示:中国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分布平均气温分布 中国1月(代表冬季)平均气温分布 读图指导 1、找:16℃、8℃、0℃、—8℃、—16℃、—24℃等温线; 看:等温线与纬线的大致位置关系 析:气温变化与纬度的关系 2、画:0℃等温线 看:大致经过的地区及南北气温的分布 3、算:海南海口市与黑龙江漠河县的温差 看:冬季风对我国影响示意图,对我国南北方的影响程度 析:南北温差的特点 师小结: 师小结: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很大。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和冬季风 课件展示:中国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分布平均气温分布 中国7月(代表夏季)平均气温分布 读图指导 找: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 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 算:南北的温差 比: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 析:温差不大的原因 “夏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地点 纬度 正午太 阳高度 昼长时间 漠河 53°N 59°58′ 16时55分 北京 39°N 73°32′ 15时1分 广州 23°N 89°41′ 13时35分 师小结: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除青藏高原外,普遍高温。 影响因素: 地形地势因素 教师归纳总结气温分布特点: (自主)生结合助学P32第1题,根据读图指导进行学习。 (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展示) 1、通过找16℃、8℃、0℃、—8℃、—16℃、—24℃等温线得出:冬季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气温自南向北降低。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2、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0℃等温线以南,平均气温>0℃ 0℃等温线以北,平均气温<0℃ 3、海口市与漠河县的温差 16-(-32)=48℃ 越往北,离冬季风的源地越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越大,气温越低,暨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寒冷。 得出:南北气温差别大。 (自主)生结合助学P32第2题,根据读图指导进行学习。 (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展示) 1、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6℃以上——普遍高温 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地势高 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2、28—16=12℃ 3、7月份等温线分布较1月份稀疏——温差小 4、夏至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光热多,且越向北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也就越多,所以夏季南北温差不大。 让学生充分对“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分析,归纳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衔接与过渡 我国南北的气温差别很大,造就了南北热量的差异,对农业生产也有深刻的影响。展示一组水果图片。教师点评小结,这些水果的分布需要有适宜自己生长的热量、水源和土壤,因而呈现出南北的差异性。根据各地的热量差异划分不同的温度带。 定义解读 (目标 二)中国温度带 1、课件展示积温的定义:一年中 ≥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出示某年份1—12月日平均气温纪录表,表格左右分别给出两位同学的积温计算公式。 2、附图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了我国的温度带,课件展示我国的温度带的分布图,引导学生阅读图例,观察并说出我国的温度带。 中国温度带分布 请同学判断分析谁的计算正确。 学生可知把全年≥10℃的日平均气温求和,不符合持续期这一要求,是错误的。 找出五带一区,说出名称: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通过计算展示比较,对定义进行解读。 合作 探究 活动: 活动一:对号入座 指出以下地形区: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所在的温度带,并指出我们家乡所在的温度带。 活动二:火眼金睛 观察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与那一条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十分相似? 活动三:因温而异 出示一组熟制的卡片,请学生尝试排序。我们这里一年几熟? 教师课件展示活动: 小结:积温值越大,可供作物生长的种植期越长,因而一年内成熟的次数随之增加。 (自主)生结合“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解决活动的问题。 (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展示) 1、对号入座 内蒙古高原——中温带 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塔里木盆地——暖温带 华北平原——暖温带 我们家乡在暖温带。 2、火眼金睛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0℃等温线,进而拓展为:秦岭——淮河一线 进一步了解农作物及其熟制 通过三个层次的活动分别引导学生了解温度带的名称及分布、重要的温度带分界线的确定以及不同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熟制影响。 衔接与过渡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还表现在各地的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合作 探究 (目标三)干湿地区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 读图分析 1、我国主要有哪些干湿地区? 2、指出以下地形区: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所在的干湿地区,并指出我们家乡所在的干湿地区。 3、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看看四类干湿地区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4、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降水量比华北地区少,却是湿润区,而华北地区却属半湿润地区? (释疑) 3、其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进一步理解干湿地区的划分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而不能单独只看降水量。 降水量﹥蒸发量→地区就湿润 降水量﹤蒸发量→地区就干旱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自主)生阅读课本P35正文和图2-2-9中国干湿地区分布,解决“读图分析题”。 (互助)第4题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展示) 1、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2、云贵高原——湿润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湿润区 塔里木盆地——干旱区 华北平原——半湿润区 我们家乡在半湿润区。 3、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界线,大致接近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其中: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是降雨量和蒸发量的对比。黑龙江省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所以为湿润地区。 小结 构建 与 梳理 【当堂达标】 1.(目标一)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 ) A.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B.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 巫山—长江 2.(目标一)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出现在( ) A.黑龙江北部 B.青藏高原内部 C.新疆北部 D. 内蒙古北部 3.(目标一)去年元旦,哈尔滨的赵经理第一次到广州进行市场调研,他对我国南北地区气温变化的感受是( ) A.普遍高温 B.各地温度一样低 C.东西温差大 D. 南北温差很大 4.(目标二三)枣庄市属于( ) A.暖温带 半湿润区 B.暖温带 湿润区 C.中温带 半湿润区 D.中温带 湿润区 5.(目标一二三)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温度带中 带与 带的分界线,干湿地区中 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6.(目标二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① 带 ② 带 ③ 带 ④ 带 ⑤ 带 ⑥ 带 (2)在②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一年 熟,在③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两年 熟至一年 熟,在④温度带内,农作物可以一年 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第2节 气候基本特征第2课时教案 新版商务星球版 年级 地理 上册 气候 基本特征 课时 教案 新版 商务 星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