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教案1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
《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教案1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教案1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消化和吸收 课型:新授课 课标: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中胃和小肠两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重点) ②概述食物在胃和小肠中的消化。(重点) ③概述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重点、难点)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讨论斯帕兰札尼实验,得出结论,认识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通过演示实验“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和消化过程动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③通过自主学习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一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资料,积极分析讨论,认同科学实验是科学结论的来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学到的知识,指导自己健康地生活,在生活中做到知行统一。 ②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在讲授时以问题为引领指导学生观看课件、课本插图、演示实验,让学生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自学教材、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取分组实验、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结论的开放式教学;教法注重启发引导、适当点拨。通过感官体验深化到科学理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学习方法上重点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和技能训练。 课前准备:课件 挂图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演示实验 食物的消化过程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复习旧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知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人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 消化道的组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什么? (3) 消化的概念和类型是什么? (4)食物在口腔内是如何被消化的? 生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生2: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 生3: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 生4:口腔内有牙齿和舌的咀嚼和搅拌,属于物理性消化。还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创设情境 导入新知 播放人体的消化视频: 话说姗姗小朋友吃西瓜时,不小心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这粒西瓜籽在姗姗的消化道内,上演了一出历险记。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点儿将它压的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宫,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不知怎地,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姗姗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姗姗。 【过渡语】食物在口腔内被消化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食物在进入胃肠后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板书】消化和吸收2 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边听故事边思考: 1、 轧钢机一样的怪物是什么?(它在人体的口腔内),口腔内除了它之外还有谁对食物有消化作用?都属于什么消化? 2、 在哪里遇到的酸雨?又细又长的迷宫指的又是什么器官? 认真观看视频,对问题交流讨论。 1、口腔对食物的消化: 2、 在胃里遇到酸雨,迷宫指的是小肠。 明确教学目标 对学生积极评价,同时总结上节课的内容。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目标的出示,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更有利于本节知识掌握。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食物在胃内的消化 【过渡语】食物在口腔消化后下一步会到达胃,胃有怎样的结构?它对食物的消化有什么作用呢? 1、展示胃剖面结构图: 指导学生完成助学基础知识部分。 纠正错误的答案。 纠正学生的错字:囊、胃壁、皱襞 设疑: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形成粥状的食糜,这属于什么类别的消化? 属于物理性消化,食物的消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化学消化,胃内的化学消化是怎样完成的呢?它的发现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2、指导学生阅读斯帕兰札尼的实验过程,讨论下列问题: (1)斯帕兰札尼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2)根据这个实验你能做出怎样的推测? (3)瘦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分析这个实验,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议一议:如果斯帕兰札尼将馒头或肥肉放入鹰的胃中,你认为会不会消失?为什么? 3、【教师点拨】胃内既有物理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胃内有肌肉层和胃腺,既能研磨食物又能分泌胃液消化蛋白质,强调胃是发挥消化作用的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同时强调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 [总结] 胃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①物理性消化:胃壁有发达的肌 肉层,收缩时能引起胃的蠕动,可以研磨和搅拌食物,并使食物与胃液混合。 ②化学性消化:胃壁内有许多胃腺,胃腺可以分泌大量的胃液。其中的胃蛋白酶可以对蛋白质起到初步的消化作用。 4、知识拓展: (1)、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那么胃会不会被自己消化,为什么? (2)、为防止对胃的刺激,有的药物外边胶囊或包衣,你知道制作胶囊、包衣的原料是什么物质?并解释原因。 观察胃剖面结构图,结合课本完成自主学习。 1、胃呈 状,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上接 ,下接 ,具有较大的 ,可以暂时 。 2、胃壁内有许多 ,可以分泌大量胃液,呈 性,其中的胃蛋白酶对 有消化作用。 3、胃壁有发达的肌肉层,收缩时能引起胃的蠕动,可以 和 食物。 4、胃的生理功能是 。 认真阅读教材P11页资料,讨论后回答: 生1:实验目的是探究胃能否分解有机物。 生2:食物在胃内不仅有物理性消化---磨碎食物;还有化学性消化---胃能将肉块分解。 生3: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由此得出结论:胃能通过化学性消化分解蛋白质。 生4:不会。馒头和肥肉含有的营养物质分别是淀粉和脂肪,胃对它们没有消化功能。 回答问题、讨论总结: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阅读课本11页相关链接。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等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图片直观认识胃的结构。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等自主学习能力。利用问题(3)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概括出理论知识—胃能消化蛋白。 通过阅读相关研究,学生对胃的作用已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此为基点提出问题进一步探讨发挥作用的结构基础。此处设计的问题,能指导学生有目的学习,降低学习难度。通过问题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知识点二: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 【过渡语】通过刚才我们看到的西瓜籽历险记它在胃里没呆太长时间,就接着来到了又细又长的迷宫---小肠,口腔、胃对食物的消化都是少量的、初步的,胃的蠕动,使食物形成粥状的食糜,食糜被分批送入小肠,开始在小肠内的“消化旅行”.食物在小肠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2-13页,思考: (1)、你从“羊肠小道”“九曲回肠”这些成语能体会到我们的小肠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饿的时候,能听到自己的肠鸣声这说明小肠有什么特点? (3)、小肠以上特点对食物消化有什么意义? (4)、小肠除了上述特点外,还接纳哪几种消化液?“肝胆相照”说明了什么? 【讲解】“肝胆相照”是指肝脏分泌胆汁,经导管流入小肠。 【过渡语】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它们都具有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根据下表进一步认识小肠内的消化液。 消化液 来源 所含消化酶 胆汁 胰液 肠液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胆汁的特别之处是不含消化酶,那么它在消化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我们现在就通过演示实验来观察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 2、演示实验: 观察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方法步骤: 1、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为1号 和2号,然后各注入两毫升植物油。 2、 在1号试管里加入6滴新鲜 的鱼的胆汁,在2号试管里加入6滴清水。 3、 将2知支试管充分振荡,静 置后观察试管内植物油的变化。 [提示】静置后,1号试管和2号试管有什么现象? 1号试管里的植物油变成悬浮状的小油滴呈乳状。 2号试管里的植物油与水明显分开而浮在水面上。 [总结] 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这种作用可以增加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提问: (1)、2号试管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什么? (2)、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将脂肪(植物油)乳化成脂肪微粒,这应属于什么类别的消化呢? (3)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4)实验现象是什么? (5)胆汁对植物油起了什么作用,有何意义? 【教师小结】 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消化。 【过渡语】通过以上学习,我们认识了各种消化器官对糖类、脂肪、蛋白质的消化作用。现在你能概括出三类物质的整个消化过程吗? 3.播放食物的消化过程动画,指导学生分析三类物质的消化过程,回答问题: (1)三类营养物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哪里? (2)它们在哪里被彻底消化成小分子物质? (3)它们分别被消化成了哪些小分子物质? (4)通过以上分析,说出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哪里?为什么? 4. 指导学生以第一人称,分角色扮演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 5、链接生活: 在植物油中滴加胆汁,可以对脂肪进行乳化,据此分析,患肝病的人为什么不宜多吃油腻食物? 思考总结:小肠消化食物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设疑: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小肠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呢? 总结:在小肠内,肠液、胰液和胆汁对食糜进行彻底的消化。胰液和肠液里含有能消化淀粉、麦芽糖、蛋白质、脂肪等的多种消化酶。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以增加与胰液和肠液中脂肪酶的接触,加速脂肪的消化。 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能总结一下食物在小肠中的消化吗? 解读曲线图: 下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分被消化的程度。请读图并思考: (1)淀粉、蛋白质、脂肪各自 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在哪里? (2) 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回答: (1)、小肠盘绕在人体的腹腔,盘曲、长6米,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 (2)、小肠时刻在蠕动,消化食物。 讨论交流: (3)、小肠长6米左右,食物滞留的时间长有利于充分消化食物。 小肠蠕动,能加速食物消化;使食物残渣等推入大肠。 (4)、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 学生积极思考,根据教材回答消化液的知识。 消化液 来源 所含消化酶 胆汁 肝脏 不含 胰液 胰脏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肠液 小肠 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演示实验. 讨论:实验的现象是什么?胆汁对植物油起来什么作用?这种作用有何意义? 讨论分析: (1)滴加清水的目的是作对照。 (2)明确胆汁将脂肪(植物油)乳化成脂肪微粒,只是形状发生变化,胆汁中没有消化酶,脂肪的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3)实验变量是有无胆汁。 (4)加入胆汁的试管植物油变浑浊,加水的试管植物油没变化。 (5)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能够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物理性消化: 学生观看动画,回答问题,书写消化过程。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总结小肠消化食物的结构特点: ① 小肠很长。 ② 小肠时刻蠕动。 ③ 小肠有多种消化液:胆汁、胰 液、肠液。 讨论、交流、发言人代表本小组进行概述,交流分享: 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①淀粉是从口腔被开始消化的;蛋白质是从胃开始被消化的;脂肪只能在小肠内被消化。 ②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巧记化学性消化: 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引导学生从小肠结构和消化液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小肠是消化主要场所。 让学生了解消化液和消化酶的知识,可以为后边讲解三大物质的消化过程做铺垫。同时从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到胆汁不含消化酶,利用这个特点激起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胆汁的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对乳化作用有一个形象认识。通过问题设置考察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 三大物质的消化过程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利于动画的形式讲授物质的消化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是如何一步步进行的,便于观察消化的部位和参与的消化液。 设计4个分析问题,目的是比较三类营养物质的消化特点,理解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通过拟人化的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表达,巩固知识点。 用链接生活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更加关心身体的健康,锻炼学生利用知识解释生活病理的能力。 用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从而使问题得到明确的解决。 解读曲线图,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图示获得信息,也 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消化食发生在人体内的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在明确各种消化液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探究与交流,使学生就很容易突破难点。 归纳提升 拓展应用 1. 指导学生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反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2. 迁移应用:你能解释这些生活现象吗? (1)经常说吃饭要七分饱,不能经常吃太饱,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为什么肝脏病人不宜多吃油腻食物? 回顾所学知识,谈谈收获,提出疑惑。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通过反思,交给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同时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以评价。 网络构建 夯实知链 盘点本节的知识网络: 物理性消化:研磨和搅拌食物 食物在胃中的消化 化学性消化:胃液对蛋白质的消化(实验分析) 物理性消化:小肠的蠕动、胆汁乳化脂肪 食物在小肠的消化 淀粉、麦芽糖被消化成葡萄糖 化学性消化: 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 (酶参与) 脂肪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板书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形成网络,让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一目了然。 课堂达标 当堂检测 A类: 1.人体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 ) A.胃 B.小肠 C.口腔 D.大肠 2. 老鼠偷吃大米后,大米中的淀粉在老鼠体内最终分解成哪种物质被吸收( ) A.葡萄糖 B.麦芽糖 C.氨基酸 D.甘油 3. 能够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液是( ) A.胃液 B.肠液 C.唾液 D.胆汁 4.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胃液 B.肠液 C.唾液 D.胆汁 5、某同学正患胆囊炎,你认为他目前最不应该享受下列哪种美味?( ) A、香椿炒鸡蛋 B、海米油菜 C、白菜炖粉条 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6、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 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 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 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 D、淀粉可保护胃黏膜。 B类: 7、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内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器官名称: 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曲线X代表的是 _____________的消化。 3) 、 和肠腺等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进入器官D中,其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肝脏分泌的 。 4)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图中的_____ 所在部位。 8、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分析: (1)曲线甲是 的消化,曲线乙是 的消化,曲线丙是 的消化。 (2)蛋白质在[ ] 和[ ] 中消化,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 (3)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 ,完成于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在[ ] 。 (4)胰腺分泌的胰液在[ ] 进入消化道。该区域具有的消化液,还有 和 。 学生独立自主完成,课堂检测及时互纠。 1.B 2.A 3.B 4.D 5、D 6、B 7、1)胃,小肠 2) 淀粉 3)肝脏、胰腺,胆汁 4)D 蛋白质 Y X 0 50 100 A B C D E (口 腔) (大肠) 8、 (1) 蛋白质 脂肪 淀粉 (2) [D]胃 [E]小肠 氨基酸 葡萄糖 (3) 口腔 小肠 [E]小肠 (4)[E]小肠 胆汁 肠液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答题速度和规范,将学习延伸到课下。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成功之处:本节课的教学手段多样,利用动画、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具讲授消化过程和胆汁作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消化这种抽象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使知识点理解掌握起来更加容易。利用“假如我是”这个学生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也检验了学生对三大物质消化过程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从而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符合“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辨析、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发挥老师的指导、引领作用,针对重要知识点设计了一些问题,指导学生带着目的学习,在学生思考讨论的时候巡回检查、个别指导。本节课也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斯帕兰札尼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学习胃和小肠的结构使学生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不足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不敢把大部分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去发挥,教师的讲解过多。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活动不能让所有同学参与进来,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观看视频动画时学生的注意力过于集中在电视上,对问题的关注不够,回答问题不太准确,老师在这过程中的指导不够。为达到更好的这些还需要教师在这些方面多努力。学生独立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不能充分,分析解读曲线图的检测中的解题技能还有待于提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教案1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春季 年级 生物 下册 3.1 消化 吸收 教案 新版 济南 初中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春季七年级生物下册 3.1.2 消化和吸收教案1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07723.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60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