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doc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人民音乐出版社.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1课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教学--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教学 欣赏,学唱歌曲:《歌唱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唱祖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弱起节奏的演唱与歌曲风格的把握。 教学难点: 掌握弱起节奏和附点节奏,从理论上理解时值关系,从感觉上体会节奏。 设计意图: (1)先入为主,一些错误根深蒂固 (2)就区别和纠正错误来解决难点 (3)本着以学生为本 本环节着重运用了比较法、听辨法、以及演唱法。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用学生过生日的形式导入祖国的生日及对祖国祝福的形式 二、新课教授 1、先请学生自己轻唱一遍后找出最容易唱错或不好唱的地方 2、听录音示范学生轻声跟着唱一遍,注意自己找出的难点并思考: a、乐曲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情绪? b、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进行曲:进行曲源于军队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听起来雄壮有力而又有行进感.常用2拍子和4拍子. 3、板书节奏引入附点节奏进行学习X X|X . X| (教师用脚摔与否走路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节奏) 4、找出课本中出现的所有附点节奏并引入弱起小节的学习 5、再次聆听分析乐曲的音乐结构 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是ABA 6、学习歌曲 (1)师示范演唱歌曲 (2)生跟琴视唱歌曲(划拍子唱歌谱) (3)完整演唱歌曲 (4)听音乐完整练习演唱歌曲 (5)处理歌曲的感情 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热情奔放、乐观自豪 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三、巩固训练 1、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 2、给学生做合唱录音,找出缺点以后在练习过程中多注意 3、听音乐节奏,走正步,走队列,结合“建国60周年”的活动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歌曲《歌唱祖国》,还学会了进行曲的概念及其演唱等新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国家,去好好学习,长大后能为国家多做贡献!最后,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课堂小结: 第一课 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2、通过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 :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具: 多媒体、钢琴、小国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课堂做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组来做这个游戏。 (出示幻灯片,其中有两面国旗,一面是英国,一面是美国。) 师:请你说出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旗?你听过这个国家的吗?(回答正确的同学,其他同学用节奏型为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赢得了一面红旗。 三、新授课 1、(出示幻灯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旗和国徽上的图案分别代表什么吗? 生:(回答对的组加分) 2、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那么运动员在赢得比赛是除了要升国旗还要放什么呢? 生:国歌。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还叫什么? 生:《义勇军进行曲》 3、(出示幻灯片)国歌简介 4、唱国歌 (1)学生齐唱歌曲 (2)分析拍号(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 (3)唱准X XX‖XX X ‖X X X ‖三个节奏性 呱 呱呱 呱呱 呱 嗡嗡嗡 打节奏:X﹒ X X XX 喵 喵 呱 呱呱 X ﹒ X X X X 喵 喵 嗡嗡嗡 (4)播放录音(学生聆听感受,体会不同节奏在歌曲中的表现) (5)放伴奏生跟唱(教师提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地方。) (6)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 (7)纠正错误 5、认识力度符号 “>” 重音 f ff mf 强 特强 渐强 (请学生将力度符号标在合适的地方,唱一唱。) 6、跟伴奏有感情演唱歌曲 7、观看升旗仪式,复习歌曲 8、同学们:除了国歌,你还能想出唱祖国的歌曲吗?你们能哼唱出来吗?(分组讨论,每组说出一首。例如:大中国、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国家等) 四、小结 第1课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总课时数:第3,4课时 教学内容:歌唱教学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三课时 一、讲述歌曲的格式 二、抄写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弱起、附点节奏、休止、重音记号、力度记号、三连音 (二)能力:能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歌曲。 (三)情感态度: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应用恰当的情绪来表现歌曲。 三、教学难点 掌握好弱起、附点节奏、休止节奏、重音、渐强的力度和三连音的演唱技巧。 四、教具 多媒体 光盘、U盘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升旗时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升旗时播放的歌曲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介绍国歌的作词作曲家及创作背景 《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 二 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2.学生齐唱歌曲,教师指出错误的地方。 3.难点突出 (1)弱起:在节拍的弱位上起头的,叫弱起。 (2)附点节奏:附点节奏能很好的表现出歌曲的激昂和雄壮的气魄,因此要特别注意。如:|3. 3. 1. 3.|5. 3. 2| (3)休止节奏:如|30 10|和|03 123| (4)重音记号:> (5)力度记号:<(渐强) (6)三连音 4.教师带唱有难点的部分 5.学生齐唱歌曲。 6.播放曲子让学生聆听,注意弱起。 7.播放伴奏,让学生跟唱。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课堂小结: 第1课 第五课时 总课时数:第5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教学—我们美丽的祖国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准确完整的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中活泼,愉悦的情绪,并能用声音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用导入法,聆听法,探究法,模仿法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演唱方法进行歌唱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自主读节奏 认识乐曲中的力度,表情等符号 重难点: 学生能够正确打出附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等节奏 教学过程: 1 听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走进教室 2 设计意图:训练孩子学会听节奏,听歌曲的重音,有乐感,步伐走在节奏里。这里培养孩子按照节奏,有韵律的走进教室,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3 师生问好: 1 2 3 4 5 — 1 5 6 4 5 4 3 2 同 学 们 好 您 好 您 好 李 老 师 您 1 — 好 (红色斜体字是老师唱,黑色部分是学生唱) 4 发声练习 1) 气息练习: A 急吸缓呼 B 模仿狗喘气 2) 发声练习: 要求:气息吸到小腹部,口腔打开,鼻子硬硬的,眼睛睁大,眉毛挑起来,先出气再出声 (学生举手回答) 5 5 5 5 5 4 3 2 1 — Ma mei mi mo mu 唱小红帽一遍,要求歌唱状态(站姿,口腔打开,微笑,鼻子硬硬的,气息吸到小腹,现出气后出声这里培养学生 有良好的站姿和歌唱状态,懂得正确的发生方法) 3 请我们帅气的钢琴伴奏给我们弹奏 dol 练习三个声部----由强到弱守住 4 听音并评价 请仙子们把耳朵竖起来 1) 5 5 6 5 2) 3 2 1 2 3 3) 2 6 7 1 5 - - - 评价机制:唱名对不对? 音准和节奏对不对? 气声运用好不好? 5 刚才我们听得这条旋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歌曲名字就是《我们美丽的祖国》,我们先来听一听他是几几拍的?什么情绪? 师:范唱 学生左手拿书,右手画拍. 生:四三拍 活泼地快活的 师:乐谱中有几处附点节奏?都是哪些附点节奏呢? 生:二拍的附点节奏和一拍的附点节奏 师:我们来打一遍吧 生:二拍和一拍的附点节奏各打一遍 6 活动:正确打出乐谱的节奏 师生画牌子打第一段的节奏(要求左手拿书,右手画拍) 师生一起识谱第一段 7 师提问学生第二段结尾部分怎么唱?出现了什么记号? 生:反复跳跃记号 8 识谱第二段 9 师弹琴,生轻声唱 师:接下来李老师给大家弹遍前奏,请大家听一下.听完之后希望大家能接前奏,每段歌词前都有伴奏.反复之后我们接结束句,看谁的声音最悦耳,注意力最集中. 生:演唱两遍,每遍之后都有纠正. 师:同学们唱的非常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全曲 10 师:这首歌曲可以怎么处理更好听呢? 生:跳音处理 尾声处理 按照乐曲处理,演唱全曲 课堂小结: 第2课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第6,7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思乡曲 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们对乐曲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弹唱《墙头上跑马》 提问:表达了什么情感?能说出是哪儿的民歌? 学生聆听、感受并回答:忧伤、悲哀之情……内蒙民歌。 师评(略) 2、播放《思乡曲》主题音乐 思考:你听出与刚才老师演唱的民歌有什么联系? 学生聆听、感受、思考。旋律一样。 请大家随老师的钢琴伴奏轻声哼唱,并认真对比课件中两个旋律。 学生随琴轻声视唱两段旋律,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的地方。 有一位作曲家将这首歌唱性很强,但过于哀怨的民歌只改动了一个音,就将其变成了深情、忧伤、缠绵的思乡音乐主题,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首乐曲——《思乡曲》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计,以教师饱含深情的演唱为切入点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欣赏、感受与探索: 1、 欣赏第一乐段音乐主题: 提问: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提示;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如音色、速度 力度 旋律等方面分析。) 3 学生聆听、讨论。缓慢的速度、轻柔的力度、深情、缠绵、忧伤的情绪 2、弹奏第一乐段音乐主题。 你知道这么深情、缠绵、忧伤的乐曲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吗?(多媒体演示以《思乡曲》主题音乐为背景的图片。) 下面请同学们上来展示你课前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资料:学生代表踊跃发言。(略) 3、作品简介: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我东北沦陷,华北沦陷,无数中国人无家可归,四处颠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所有的一切激起了作曲家的无比仇恨。《思乡曲》深情、缠绵、忧伤的旋律,使无数背景离乡、妻离子散的人们坚定了打回老家去的决心。《思乡曲》成为当时一首很著名的抗日乐曲。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计,视听结合,学生们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牢记不忘这段耻辱的历史。 4、完整欣赏第一乐段: 请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聆听、思考、回答: 音乐形象较深沉,有诗意,极富歌唱性,音乐中增添了怀念的气氛。 5、欣赏第二乐段音乐主题: 请说出与刚才所听的音乐主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聆听、讨论、对比; 4 速度略快,情绪稍活跃,表现出沉醉在回忆中的激动情绪。 6、整体欣赏第二乐段: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计,分段欣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7、多媒体演示现场演奏《思乡曲》的实况录象。 请说出乐曲出现了几次明显的情绪对比.? 学生聆听、感受并回答: 三次,还有一小部分,好象和第一乐段的音乐有点象。 师评: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最后一小部分音乐再现了第一乐段的部分音乐主题,如果把第一乐段称作A, 第二乐段我们把它称作B,最后一乐段我们把它称作A’,那你们又该怎样来呈示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呢? 曲式结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A B A’ 主题 展开部 再现部 8、同学们现在一定想知道写出这首深情、缠绵、忧伤的乐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著名的作曲家——马思聪。 学生展示交流课下收集的有关音乐家——马思聪的资料。 师补充:马思聪在美期间,最爱听、最爱演奏的作品就是《思乡曲》,他常凭栏而立,眼眺祖国方向,琴声未,已泪流满面,他时刻不忘祖国,经常和他的夫人共同合奏这首乐曲 . 再一次饱含深情地演唱这一旋律。 5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欣赏完乐曲,再介绍曲作者,使学生对作曲家的了解更加印象深刻。 三、课堂延伸拓展: 1、除了欣赏乐曲,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的艺术形式体验乡音、乡情。表达思乡情感的歌曲你知道哪些呢? 学生分组讨论、抢答: 《大海啊 故乡》、《 千里之外》、《在他乡》《念故乡》、《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 2、老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并参与到课堂演唱中来。(边弹边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师生互动,进一步体验思乡之情 四、结课 师:小提琴独奏曲——《思乡曲》,自问世以来,就受到无数人的喜爱。许多小提琴演奏家都把它选做演奏会的保留曲目,很多人听后为之留下了热泪。在张学良将军的90寿庆上,有人点了这首曲子,老人听后,眼含泪水,说:‘我要回家。’同样,这也是马思聪多年的心愿,前不久,他终于回来了,遗憾的是他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现在,让我们来共同唱起思乡的旋律,永远记住这位爱国的音乐家——马思聪。 学生唱着《思乡曲》的旋律走出教室。 6 板书设计 《思乡曲》 马思聪 一、 民歌《墙头上跑马》与《思乡曲》 二、欣赏、感受与探索: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思乡 四、布置作业: 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歌曲,并学唱其中的1---2首。 教学亮点;教师在每一个音乐欣赏环节之前,提出问题,并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引导,使学生在欣赏时,能够有目的地进行聆听和思考。学生通过听前思考、听时动脑、听后分析讨论以及老师的总结归纳,为学生更深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初中生来说,用音乐来表达思乡的情感,在理解上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在情感的铺垫上,还应多动脑筋,多下下功夫。 课堂小结: 第2课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总课时数:第7,8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教学--- 哦,十分钟 哦,十分钟 一、教学理念 音乐新课标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审美、创造、交流和传承”四方面,核心是学生的审美体验,途径是音乐实践活动。它标志着以传授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的解体,反映着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内容和形式的转变。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音乐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音乐创造。 二、教学目标 1.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通过演唱歌曲的方式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2/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 5 5 3 4 | 5 0| ”这一音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抒情,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准确地演唱歌曲,表达音乐情绪。 难点:切分节奏的把握。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乒乓球、竹竿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X X | X X X(意思:同学,上课了;同学,请做好。) 生:X X | X X X(老师,我知道;老师,我做好。) (二)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想在这做一个小小的调查,请问大家一天中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生:„„ 师:哦,每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来后,老师穿过走廊都看见大家尽情的玩耍着,你们都玩些什么游戏或者活动呢? 生:„„ 师:好,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视频,里面的同学们他们在课间玩些什么活动,看看谁的眼睛最厉害。(播放视频《哦,课间十分钟!》) 生:(举手回答:跳绳、篮球、足球、捕蜻蜓等。) 师:老师小时候也有喜欢的课间活动哦,下面让同学猜猜是什么样的活动 。(播放伴奏《哦,十分钟》做动作) 生:猜猜(拍手和跳格子)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回忆童年,拍手和跳格子动作。) (三)进入新课 1. 节奏解决 (1)X X | X X | (2)X X X X | X X X X | (3) X 0 | X 0 | (4)X X X | X X X | 2.根据该班级大课间活动跳竹竿和同学们平时喜欢玩的yo yo球来解决节奏。 3.师: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你听听他们的10分钟在玩什么? 4.聆听歌曲 设问:(1)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5..发声练习 用“la”来轻声学唱旋律。 6.随钢琴学唱歌曲(解决切分节奏中的休止0 4 3 | 2 72 | 1 1 |) 7..全曲学唱 8.分析作品: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各用什么情绪表达呢? 9.情感处理后的演唱。 10.唱歌练习指挥拍式2/4节奏。 四、合作与表演 1.一起边拍手、跳格子,边唱歌。 2.为歌曲创编动作。 五、下课铃响 现在属于你们的真正课间十分钟来到了,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随着大家去享受轻松、愉快的十分钟吧! 课堂小结 第2课 第五课时 总课时数:第9课时 教学内容:唱歌教学---大家来唱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演唱《大家来唱》,用优美和谐的歌声表现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2. 通过律动等方式体验三拍子音乐,结合歌曲学习三拍子指挥图式。 3. 知道这是一首意大利民歌,简单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 体验表现三拍子歌曲晃动的感觉。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课本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分钟) 1、导入:同学们好!今天老师来给你们上音乐课,你们开心吗?老师也非常开心,那在上课之前,先跟老师一起来放松一下!播放《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觉到了快乐;看到你们的笑脸,老师感觉到了幸福。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快乐和幸福,开始我们这堂音乐课。 二、 歌曲背景(6分钟) 1、歌曲背景 同学们,你们知道或听说过意大利威尼斯吗? 威尼斯是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水上,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它的风光非常美丽,歌曲也非常好听,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游览一下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吧!(课件播放) 2、初听歌曲 威尼斯水城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学习威尼斯歌曲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大家来唱》。请同学们竖起小耳朵,安安静静地把这首歌曲听一遍,听完老师有问题要提问的哦!(聆听范唱) 提问: ① 首歌属于哪种演唱形式?(二声部合唱) ②二声部合唱与齐唱效果有什么不同?(使得音乐更丰富,情感更饱满,加入低声部烘托了气氛。) ③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中速)情绪是怎样的?(欢快) 三、新歌教学:(30分钟) (一)歌曲简介(2分钟) 《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歌曲¾拍,C大调,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出现的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 (二)学习2/4、3/4拍子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2分钟) 学习2/4、3/4拍子指挥图式及强弱规律: (三)进行高声部学习(10分钟) 1、教师范唱高声部。 2、教唱高声部歌曲。(边打手势边把歌谱唱) (三)进行低声部学习(10分钟) 刚才我们说这首歌是二声部合唱,加入了低声部起到烘托的作用。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低声部。 1、教师范唱低声部。(找出与高声部不同的地方) 2、教唱低声部歌曲。(边打手势边把歌曲唱) (四)进行二声部合唱(6分钟) 1、再次欣赏音乐:(播放音乐) 随歌曲的旋律打节奏,轻声唱。 2、挥拍演唱歌曲。 3、师生手拉手围成圆圈表演唱。 四、小结: (2分钟) 同学们唱得真不错, 我们今天特别高兴,不但上威尼斯去旅游了,并学会了3/4的指挥图式和强弱规律,还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意大利威尼斯歌曲,很有收获哦!不同的节拍有不同的韵味,让我们在歌曲《大家来唱》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威尼斯之旅。 课堂小结: 第3课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第10,11节 教学内容: 欣赏教学—牧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二、教学重难点 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那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 生:56个,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等。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吗? (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 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 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1) 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2) 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在合唱的各种形式中,有一种完全不使用伴奏乐器的纯人声合唱形式,称为无伴奏合唱。 3、 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分析,讨论作品特点、结构。进一步感受音 乐美。 (1)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A、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 女高、女低 、男高 、男低。)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的。 师引导学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B、这首合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尾声部分) (2)分段欣赏。每个乐段表达了什么内涵? 力度 意境 出现的声部与音色特点 引子部分: pp 草原由近到远 女低: 饱满 柔美 舒 男低: 浑厚 结实 缓 第一乐段: f 草原的辽阔宽广 女高: 明亮 华丽 第二部分: mf 草原的连绵起伏 男高: 高亢 明亮 悠 第三部分: f 歌唱草原赞美生活 四个声部 长 尾声部分: ppp 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女高领唱 (3)同学们两首牧歌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 生:无伴奏合唱。因为更能显示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分散发言,对关于作品特点的分析做个简单小结,以对作品有个整体性的了解,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然后再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对作品,特别是对“无伴奏合唱”这一独具特色的声乐演唱形式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学生实践与才艺展示 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现在老师伴随《牧歌》音乐给大家跳一段蒙古舞蹈怎么样?。 设计意图:经过老师的带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加让学生投入到音乐当中,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同学们,看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曲,我有个提议,为《牧歌》尽上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完成。 1、听赏音乐,划出音乐的旋律线或音乐使你联想到的画面画下来。 2、随音乐朗诵歌词。 3、上台表演舞蹈,可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或自编动作。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抒发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形式同样需要不拘一格,因而这时又一次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也给了学生广阔的表现空间,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拓展延伸 欣赏:无伴奏合唱《小白菜》 设计意图:拉近我与学生,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对无伴奏歌曲有更深的了解与掌握。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牧歌》,我们对蒙古族音乐有了初步感受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对歌曲有了进一步了解,开阔了视野。不同音乐创作形式带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美感,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老师相信这优美的旋律深留在你们的脑海里,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的民歌,正是这些民歌激发了音乐创作者的灵感,给他们提供了音乐创作的素材,才能使我们欣赏到更美的音乐作品,也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歌吧。 五、课后作业 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蒙古民歌或无伴奏合唱歌曲试听、学唱,并自由选则一首歌曲演唱。 六、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根据学生特长让学生不同形式表现《牧歌》,学生们都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团结协作,在音乐的氛围里练习了技能,并且促进了各学科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艺术氛围中达到课堂的高潮,同时也达到了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 课堂小结: 第3课 第三课时第四课时 总课时数:第12,13节 教学内容:唱歌教学---嘎达梅林 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 教学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交响诗《嘎达梅林》取材于蒙古族英雄嘎达梅林领导的人民起义——向封建王爷和军阀作斗争的历史故事。作品沿着嘎达梅林的故事情节这条线索逐步展开。 2、 教学对象分析:这首交响诗学生比较生疏,因此课前老师要布置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故事梗概、历史背景等),也可组织学生观看一次影片《嘎达梅林》,对于歌曲《嘎达梅林》,也可课前带领学生唱会,这样会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体会。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对标题音乐感兴趣并愿意主动参与聆听。 2、学习英雄人物的反抗精神。 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交响诗及交响音画的一般特点。 2、感受、体验乐曲中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 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聆听、感受、表现 三、重点、难点 1、 了解什么是交响诗。 2、 对音乐表现内容的体验。 3、 奏鸣曲式的曲式结构。 四、教具 电脑、光碟、电子琴 五、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2、了解出席。3、介绍本节教学内容。 (二) 回顾旧课: 齐唱歌曲《嘎达梅林》 (三) 新课: 1、 导言:由影片《嘎达梅林》引出。 2、 作者简介(课件)。 3、 什么叫交响诗(课件)? 4、 《嘎达梅林》故事梗概(课件)。 5、 作品赏析。(出示主题)边听边引导学生分析、讲解。 Δ引子:小提琴拉奏长音,把人们的联想带入一望无垠的内蒙古草原。 Δ呈示部:主部:人们对草原的深深热爱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副部:嘎达梅林号召人民进行反抗斗争。 Δ展开部:奔驰的马蹄节奏,描述了人民为了生存和自由 ,在草原上与王爷展开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 Δ再现部:主部主题辉煌壮阔,对蒙古人民的斗争精神作 了热情洋溢的赞颂,副部主题的出现表现了被围的起义队 伍重新投入战斗,最后英雄倒下,铜管奏起了哀悼的音乐。 Δ尾声:民歌原型。先是哀悼的哭泣声,经过反复,力度 增强,人们从悲痛中摆逃出来,恢复斗争信念。最后铜管 音响对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业绩进行了讴歌。 (四) 巩固新课 复听尾声并随音乐演唱。 (五) 作业、小结 课堂小结: 第3课 第五,六课时 总课时数:第14,15节 教学内容:唱歌教学—我是草原小骑手 一、教材分析: 《我是草原小骑手》是一首具有典型蒙古族风格的歌曲。2/4拍,羽调式。歌曲情绪活泼,充满自豪感。歌曲的节奏富于舞蹈性。全曲的情绪热烈、豪放,充分表达了蒙古族小朋友对草原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识唱乐谱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学中唱歌词、歌谱、打节奏、分组创编活动等一系列学习方式。善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希望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学生联系起以往学习的知识经验,迁移到这首作品的学习中,在教学中重点感受、体会、表现草原小骑手豪爽的性格、开朗、自信的生活态度。在演唱歌曲时要流露出草原小骑手自豪神气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重在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演唱语气、情感塑造草原小骑手的形象。同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蒙古族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欢快活泼的情绪,体验草原小骑手爽朗、自豪的性格,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聆听并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启发学生感受、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情感,体验研究学、合作、自主学习的快乐。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清晰的咬字、吐字完整而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表现小骑手豪爽、自豪的性格特点。了解并学习蒙古族的基本舞蹈动作,尝试创编歌表演 四、教学重重点: 学会演唱《我是草原小骑手》,并能用一些方式参与表现。引导学生感受、体会歌曲自豪的情感,并用明亮、高亢的声音表现歌曲,注意衬词的演唱及二、四乐句的音准。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示范法、教唱法、才能展示法等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及网络环境; 2、教学资源:制作ppt课件、课外搜集的资料和图片、电子琴、 打击乐器。 七、教学过程: 一、引情激趣: 师:同学们,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老朋友见面,来,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庆祝一下。(放〈草原小姐妹〉进行蒙古舞律动。) 义务教育教科书 音 乐 教 案 四年级-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人民 出版社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