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基本逻辑.pdf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基本逻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基本逻辑.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0 0 3-0 9 6 4.2 0 2 3.0 5.0 0 1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基本逻辑刘斐莹(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1 0 0 1 0 1)摘 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基本逻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包含着“触发”“催化”和“升华”三个“子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肇始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形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信;由“学”及“思”,从“科学认知”到“真知真信”是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触发过程。中国共产党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感是其马克思主义信
2、仰生成的内在驱动,对马克思主义的意志力则是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要精神杠杆;由“思”及“用”,忠诚感与意志力共同推动是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催化过程。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笃行”,深化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知”,以“用”促“学”,由“笃行”到“新知”的飞跃是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升华过程。这三个“子过程”共同构成了一个符合认识和实践规律的螺旋式上升的总过程,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总过程。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知信行统一;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O S I D:中图分类号:D 6 4;D 2 6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3-
3、0 9 6 4(2 0 2 3)0 5-0 0 0 1-0 6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下简称党员)教育的根本旨归。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从而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1。“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基本逻辑,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信仰主体
4、自身之中生成的基本过程。这一基本过程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包含着“触发”“催化”和“升华”三个“子过程”。本文拟对此做一番剖析和探讨。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触发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触发,是党员作为认知主体受到触动而引发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肇始于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形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信。(一)马克思主义信仰肇始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信仰,科学信仰要以科学的认知为前提。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肇始。这种科学认知应当包括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的内涵、本质及其内在逻辑、发展渊源、现实意义
5、等方面的全面认识。为此,党员应当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判断和重要推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应当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能够从历史的纵深中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进程中去体察马克思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福祉。更应当着重学习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收稿日期:2 0 2 3-0 5-2 6;修回日期:2 0 2 3-0 7-1 6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KY 2 0 2 3 B 0 0 4 7);国家社科基金青
6、年项目(2 1 C K S 0 0 1)作者简介:刘斐莹(1 9 8 7),女,重庆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党的建设。1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X i n y a n g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第4 3卷 第5期 2 0 2 3年9月 (P h i l o s.&S o c.S c i.E d i t.)V o l.4 3N o.5S e p.2 0 2 3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理论上所进行的创新和在实践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而深刻
7、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对于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作为科学信仰的肇始,这种科学认知还应当包含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一方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是革命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是因为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28 3。科学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而革命性则表明了其改造世界的实践取向。只有既看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一面,又看到马克思主义革命的一面,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不
8、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力量,不在于它能够对所有现实问题进行直接回答,而在于它提供了寻找答案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因此,科学看待马克思主义还应当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避免教条地看待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 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为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奠定根本的思想理论基础和科学认知前提。(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信信
9、仰的核心是信念,信念的本质是相信。相信是人的一种主体能力,是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或人与环境的同一关系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相信本身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包含了认识的自发因素,也包含了主体的自觉成分。而信念则是一种剥除了不确定性的确定的相信,即确信、真信。这样的确信、真信往往要通过深刻的理性认知 真知,才能实现。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建立在深刻理性认知基础之上的确定不移的、毫不犹豫的相信。这样的真知真信不是人们自发的、尚未发展的本能冲动,而是一种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充分发展了的理性判断,是一种健全的、稳定的和持久的心理状态。它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核心要素,标志着
10、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主体中的形成。因此,从其内涵上来看,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信既应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知真信,也应包含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真知真信,还应包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知真信,三者缺一不可。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完成了近代以来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成功开创并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其实践基础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其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11、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实践充分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充分贯彻了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充分彰显了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因此,正如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 人 民 的 命 运、中 华 民 族 的 命 运 紧 紧 连 在 一起”31 4,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1。只有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知真信、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真知真信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知真信三者内在地统一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信中,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提供完整的实质性内容,才能生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实
12、内核。(三)由“学”及“思”,从“科学认知”到“真知真信”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触发过程马克思主义信仰肇始于党员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形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信;由“学”及“思”,从“科学认知”到“真知真信”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触发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的萌发,为党员主体“相信”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帮助党员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判断。但此时主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相信”自发因素还占据主导地位,理性判断容易受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动摇。因而此时党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相信”是不确定的,处于一种“可信可不信”的状态。而随着科学认知的不断深化,理性判断开始逐渐占据上风,
13、主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相信”开始由自发向自觉发展;“相信”的不确定性开始消除,逐渐由“可信可不信”发展为“可信”“确信”,直至最终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知真信”。一旦在科学认知的基础上达到真知真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质性形成就会实现。2第4 3卷 第5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9月我们看到,在这一过程中,党员作为主体的理性判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人的理性为媒介而触发,正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生成原理上有别于原始信仰和宗教信仰的本质特征,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的科学性。这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抓住党员的理性思维及其理性判断这个关键环节来触发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
14、成。这也正是由“学 及 思”的本质含义和要求。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勤学善思、常学常思,坚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不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要帮助党员树立和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等能力,克服主观偏见、把握客观规律,学会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能力不断跟上时代的新发展和实践的新要求。此外,判断认识或理论是否为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42 8 4,真理的标准来自于社会的实践。因此,还要引导党员学会运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认识
15、,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及时将新鲜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新的理论认识,使业已形成的理性判断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确证。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催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催化,是指党员作为主体在由“思”及“用”的过程中,受到催化因素的影响而加速生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必不可少的过程。这里的催化因素,主要是指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感和意志力,前者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内在驱动,后者则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要精神杠杆。(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内在驱动力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体验。情感不
16、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在心理上的一种复杂而稳定的评价和体验,而且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鲜活表达。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53 2 6。忠诚感是人们对于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忠实、真诚态度的心理体验。“忠”的核心是一种无私的态度和自我奉献的精神。孙中山说:“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67 0 7“诚”的核心则在于诚意,是人的一种真心实意的、纯粹的真诚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感就是党员对于马克思主义所产生的这种忠实、真诚态度的情感体验,也正是习近平所强调的“以党的
17、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1的这样一种情感态度。这种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正向的心理倾向,蕴含着党员作为主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激情与向往。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感推动党员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产生共情,从而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自省、自律,不断提升自身修养和思想境界。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感激励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开展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去不断改造旧社会、创建新社会,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此外,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感还促使党员愿意献身
18、于共产党人所追求的伟大事业,不断锤炼品格、强化党性,“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1,为党的事业全心投入、忘我工作。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感不但能够唤起党员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对人类未来社会积极、自信、奋斗、乐观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而且激发着党员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从而推动党员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对马克思主义的意志力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要精神杠杆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意志力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对人的行为产生发动、保持、促进、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帮助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图去采取变革现实的行动。正如恩格斯指出,就个体而言,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
19、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72 5 8。意志力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或者说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人的意志力最容易得到体现。意志力就是人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目标、坚定执行既定的行动计划的精神品质。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意志力具体表征为党员作为主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果断、坚持和以马克思主义为准绳的自制力。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是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具有充分认识的状态。它使得党员即使遇到干扰和困惑也能够从主观上加以排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马克思主义的果断是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给予肯定的魄力和决断。它使得党员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轻易被
20、错误的思想所左右,保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对马克思主义的3刘斐莹.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基本逻辑坚持是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稳固而持久的信赖与践行。它使得党员能够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坚持不懈、顽强奋斗,在面对困难和阻碍的时候不放弃、不退缩、不屈从于恶势力的威胁和压迫。以马克思主义为准绳的自制力则是党员以马克思主义的标准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它促使党员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始终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避免在思想上和实践中出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偏差和背离。对马克思主义的意志力能够增强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动机,保持和调节党员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行为,激发党员作为信仰主体的主动性和
21、创造性,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要精神杠杆。在实践中,这一重要精神杠杆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即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直面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品质。(三)由“思”及“用”,忠诚感与意志力共同推动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催化过程忠诚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内在驱动,意志力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重要精神杠杆。在党员作为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思”及“用”的过程中,二者共同作用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过程。如前所述,由科学认知触发真知真信是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主路径。在这条主路径中,认识的理性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它确
22、保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必然性和可及性。但是,人的认识活动并不仅仅受到理性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忠诚感和意志力作为包含着非理性因素的复杂心理活动和精神品质,在主路径的基础上改变着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起到激活、驱动、控制、调节的作用,从而促进和加速着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这即是“催化”的含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仅应当注重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的触发,而且应当注重其催化过程:通过引导党员将情感和意志因素融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当中来促进和加速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生成。要注重增进党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特别要善于通过党的历史去激发党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思用 贯通 知信行 统一 马克思主义 信仰 生成 基本 逻辑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