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认识演进与规约.pdf
《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认识演进与规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认识演进与规约.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023年第2期(总第117期)外语与翻译刘祥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认识演进与规约【提要】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现有研究基本上都围绕这两种特性进行,具有断面探讨和共时总结的特点。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的认识演进受四种主客观因素规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从“不翻之翻”到权宜之计,从“不可通也”到不可或缺的过程。【关键词】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认识演进、规约【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648(2023)02-0030-061引言但凡遇到翻译,人们往往选择意译。意译做不到万能,音译就应运而生。音译译音代义,是“平常一个语言甲借语言乙里的
2、一个词就是取乙的某词改用甲的音系里的可能的音当一个新词来用”(赵元任 2007:605)。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其认识有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本文尝试梳理这种音译的认识研究,着重从历时角度探讨其认识演进,分析影响其认识演进的主客观因素,归纳其认识演进过程。2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语言之间的音译各不相同。从另一种语言至汉语的音译,即一个外语词译介进入汉语时在语音相同或相似基础上选择或创制汉字进行的音译,尤其不一样,学界称之为以汉语为目的语的 音译(Chinese-oriented transliteration)。它具有三个基本要素:以汉字为记音符号、以汉语为目的语、以汉语语言
3、规则和中国传统文化为遵循。其本质仍然是译音代义。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离不开汉字,是因为这种音译需要用汉字作为记音符号。作为记音符号的汉字称为译音汉字,与一般汉字不同。一般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而译音汉字则借其形、取其音、去其义(刘祥清 2008)。译音汉字形成的基础是外语和汉语之间存在语音相同或相似。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就是利用这样的语音对应,采用语音对应法从汉字字库中选择现成汉字,或者音译汉读法创制全新汉字来记录外语源词全部或部分的音(刘祥清2021)。选择或新创制的译音汉字仍然是一个符号,要进入语言交际,还需要进行语义赋值。音译中只要使用了汉字,就很难避开汉字本身代表的意义。以汉语为目的语的
4、音译具有特殊性、复杂性,是由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这一本质属性引起的。汉语汉字的特点影响了音译词的特点(杨锡彭 2007)。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译音汉字符号性、译音汉字表意性、译音步骤简略性和音译形式多样性(刘祥清 2019)。3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的认识:共时探讨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历史悠久,随翻译的出现而出现。在中国翻译史上的不同时期,关于这种音译的认识探索都存在。这一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翻译时期玄奘的“五不翻”和赞宁的翻译“六例”。19 世纪主要有罗存德、傅兰雅和徐寿等关于化学元素名词的音译探索。20 世纪主要有章士钊和胡以鲁的音译大讨论,周作人(1951)关于“名从主人
5、”原则,曹文学(1981)关于音译差异,项啸虎(1990)关于名词术语音译,刘超先(1993)关于音译起源,潘文国(1995)关于汉字音译义等讨论。21 世纪主要有何亚南(2003)关于音译汉化,申连云(2009)关于音译与权力,辛红娟(2012)关于“音译回潮”,连洁和戴卫平(2013)关于国名音译,王宏志(2013)关于音译与历史语境,熊欣(2014)关于音译产生的背景,葛林(2016)关于音葚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音译汉化与汉语音译词历时演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2BYY153。葚30 外语与翻译2023年第2期(总第117期)译身份优势、构建与识别,孙道功(2018
6、)关于音译外来词语素化制约参数,祝雪和赵旭(2019)关于 coffee 的音译特征以及金其斌的系列音译探讨等讨论。笔者也发表了系列文章探讨对这种音译的认识。国外也有专家讨论这种音译的认识问题。Catford(1965)指出,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实际上是语音转写的一种(a form of transcription),因为汉字的象形文字特点而表现出来一定的特殊性,汉字导致音译过程复杂化。Masini(1997)认为汉语音译特殊性表现在音译词进入汉语都必定经过音译吸收和字形吸收两个过程。上述探讨和总结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展开,总的来说进一步推进了我们对于这种音译的认识。但仔细分析之后发现,现有关
7、于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这种音译发展的某一时间点或者某一时间段关于这种音译的概念界定和特点描述等方面的探讨,具有断面探讨和共时总结的特点。4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的认识:历时演进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的现有探讨中也有关于某一具体问题的历时演进方面的分析。李丽(2012)对汉语中的化学元素词翻译和译名确立的研究就包含汉语中的元素词音译的历时演进的内容。初良龙、崔静(2019)分析了科技术语音译的历史演变问题。但现有相关研究还没有关于这种音译认识的整体性的、历时的探讨,能让我们厘清它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发展脉络和认识演进过程。实际上,纵观中国翻译史,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在佛经翻译中因其必然
8、出现而成为“不翻之翻”,在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和清末民初西学翻译中因其使用便利而成为权宜之计,在 20 世纪初的音译大讨论中因其弊端而贬斥为“不可通也”,“五四”运动之后因为其在翻译中的功用越来越大而尊为不可或缺,经历了从“不翻之翻”到权宜之计,从“不可通也”到不可或缺的认识演进过程。4.1必然性与“不翻之翻”我国的音译传统源于佛经翻译,而佛经翻译之所以凡遇名字和术语皆取音译,乃佛教产生和传播的固有特点使然(刘超先 1993)。千年佛经翻译的对象是佛教经典。而“诸佛典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支谦 法句经序 )。这里说的是译经大师们碰到的语言问题。
9、或许那时的译者还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但仅仅这些语言层面的问题已经使他们感慨“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另外他们虽潜心向佛,但自认为“愚智天隔,圣人叵阶”,“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平若此”,“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且“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道安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 ),自是不易。因此,由于梵汉语言之差异、宗教翻译之性质,千年之后之“末俗”与佛之间的愚智之分,要完成这“不易”的“传实”,借助音译似是必然。佛经翻译时期的音译叫“不翻”,初看有严复所说的“虽译犹不译”之嫌,却用汉语转写了梵文胡语,达到了交流沟通的目的,实现了翻译的功能,所以不是不译,
10、而是“不翻之翻”。在译经大师眼中,这种“不翻之翻”不仅使得“不易”的“传实”成为可能,而且还能“生善”,既不损佛言之庄重,又能够保持佛经的语言魔力,因而是理所当然之法。这种不翻,自摩腾以来,就常被采用(陈福康2000)。音译实践多了,就有了经验总结、译事感悟、或理论提升。隋唐时僧人、天台宗五祖灌顶在 大般涅槃经玄义 中记有广州大亮法师“五不翻”之说,宋僧法云的 翻译名义集 卷首周敦义的序言中记有玄奘“五种不翻”之论。赞宁在 义净传 中“今立新意,成六例焉”。其中第一例就是“译字译音”,主张视不同情况采用“译字不译音”“译音不译字”“音字俱译”“音字俱不译”等不同的方法。“佛经翻译有裨于汉语极多
11、,从词汇上看,增加了35,000 个词;从音韵上看,随佛经译入传进声明论学理,导致古代音韵学的发明和诗歌韵律上的变化;从句法和文体上看,如梁启超所论,有倒装句增多,提挈句增多十大变化”(王克非 2000)。4.2便利与权宜之计和文化一样,语言很少是自给自足的(萨丕尔2000)。不能自给自足的语言会通过语言接触进行词语借用。采用音译方法吸收外来词,是语言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一般而言,语言之间相互借用词语采用音译是最方便的,不仅采用表音文字的语言相互借用词语是这样,即使是汉语借用外语词的情况而言,音译也是最便捷的方式”(杨锡彭 2007)。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的便利,是指在翻译外语词时,不用像意译
12、那样费力寻找与外语词意义相当或对等的汉字或汉字组合,而只是在音同或音似31 2023年第2期(总第117期)外语与翻译基础上通过在汉字库中选择汉字,形成译音汉字或组合,将外语源词的意义人为地、整体或部分地赋予在这个译音汉字或组合身上,从而完成翻译过程,实现交流目的。音译过程中的译音汉字选择和译音汉字(组合)人为赋值这两个环节操作简便、简单,几乎人人可为之。选择译音汉字组合成音译词时,甚至可以不考虑遵守汉语词语的组合规则。龚雪梅(2006)称之为“假借”。“假借”过来,权且一用,经音译汉化后,优胜劣汰,合则留之,不合弃之。利用音译便利进行翻译有两种情况。一是翻译“救急解难”。上文提到的佛经翻译中
13、出现“秘密”“含多义”“此无”“顺古”“生善”时,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便粉墨登场“救急解难”。二是翻译体现语言智慧。杨全红(2009:169-191)辟有专节,金其斌关于这种音译译例的系列论文等都论及这个问题。下文中的“汉语音译的功用与不可或缺”一节中关于人名地名的音译和关于音译与修辞的汉语音译译例也是佐证。4.3弊端与“不可通也”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存在弊端,且与生俱来,这是客观事实。这一弊端源自它译音代义,源自它以非直接的翻译方式通过译音汉字选择加上人为语义赋值的方法实现意义语际转换。佛经翻译时期,虽没有看到关于汉语音译弊端方面的文字,但众僧念经颂佛时,诸如“唵嘛呢吗咪吽”这样的音译词可能
14、给他们带来了“生善”的崇高和对佛的膜拜,与此同时,字面上的不知所云肯定给他们的顿悟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中国翻译史上关于汉语音译弊端的论述比较集中在 20 世纪初第三次翻译高潮中的音译大讨论中。1912 年,吴稚晖在 论译名答 T.K.T.君1中认为:“所以译音一术,止可认为便法而已,非通法也”。1914 年,胡以鲁在 论译名2中认为,汉语“词富形简,分合自如,不若音标之累赘,假名之粗率。”“况音标文字中,取借用音语杂糅之,佶屈聱牙,则了解难;词品不易辗转,则措词度句难;外语之接触,不仅一国,则取择难;同音字多,土音方异,则标音难。凡此诸难事,解之殆无术也。”他历陈音译名词的不便之处,从“理之曲直
15、”“势之顺逆”“计之得失”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得出结论:“译必从其义,若袭用其音,则为借用语音译二字,不可通也。”音译不可通是对这种音译的弊端认识的“顶峰”,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后来者。1919 年,朱自清发表 译名 ,虽认为“所重在音的”和“意义暧昧的”可用音译,但意译才“是译名的正法”,也是“造新词的唯一方法”,而音译令人不解,或让人望文生义。语言学家王力(1954)称意译是“正常的办法”,而音译则是“变通的办法”。赵元任(2007)在谈到用汉语音译西方人名时列举了“西字太长”“各处读音不同”“用字又须避用不雅观的字”和“一音可用多字”等困难。杨锡彭(2007)专节论述了音译的“歧异与阻滞”。
16、到今天,我们依然能够读到关于音译抵抗或音译排斥方面的论文,看到批评音译的意见。4.4功用与不可或缺以汉语为目的语的音译虽有弊端,而且在翻译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某一发展阶段,这些弊端还不恰当地予以强调,但从功用上讲它一直不可或缺。佛经翻译中,玄奘主张“五不翻”,音译之法得以规范。明清科技翻译时期,当时学者与耶稣会士合作编译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科技著作中出现了音译。“所谓的音译也不过是介绍性或注释性的,即推出一意译术语,并介绍外语中之读音。这种注释本应直接用外文书写,但鉴于中国人不识洋文,只得用汉字记音书写出来”(史有为 2004)。傅泛际、李之藻在 名理探 中说:“爱知学者,西云斐录琐费亚,乃穷理
17、诸学之总名。”“斐录琐费亚”是拉丁语 philosophia 的汉语转写,作注释原语语音之用。化学元素翻译中,罗存德(W.Lobscheid)尝试在音似基础上选用一个汉字对应原词的一个音,并将之夹嵌在五行的“行”字之中形成新汉字来音译。傅兰雅(2009)认为“中国语言文字与他国略同,俱为随时逐渐生新”,主张设立新名,在音似基础上选用汉语中的一个平常汉字对应原词的一个音,再“以平常字外加偏旁而为新名,仍读其本音,如镁、鉮、矽等”。此法符合汉字形声构字特征,符合语言经济原则而被广泛采纳、沿用至今(罗新璋,陈应年 2009)。近现代翻译中,科技术语翻译更是离不开音译。周光父、高岩杰(1989)认为,
18、“从汉字的改革、发展科学技术、进行国际交流、借鉴国外的成功翻译经验来看,应当改革命名重义的传统,逐步做到音译为主、意译为辅。”杨振旦曾在 外语教学与研究 上发表系列文章,以丰富事例说明了科技术语翻译中音译的必要性。近现代翻译中,音译方法不断发展,成为汉语32 外语与翻译2023年第2期(总第117期)吸收外来词的主要方法之一。刘正琰编纂的 汉语外来词词典 收音译词 6213 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9 版)收录注出词源的音译外来词不少于 532 条(不包括化学元素符号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的音译外来词)(许建中 1990)。“音译使得外来词词义出现专化,使音译译名具有特定 的 指 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汉语 目的 音译 认识 演进 规约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