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doc
《国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国土规划理论基础与国情依据 第一节 国土规划概念辨析 1、国土——一个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土、领海、领空和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总称。 2、专属经济区:领海外邻接领海,具有特定法律制度的区域,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370.4公里)。——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3、国土规划——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综合性战略部署,也是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 自然资源的分类系统 4、依据自然资源本身固有特征分类。这些特征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可更新性、耗竭性、可变性、重新使用性等。 5、广义的国土资源包括一国主权管辖范围的全部自然资源、全部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狭义的国土资源仅指一过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自然资源。 6、强调1、两个区别 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国土资源增加了“主权管辖范围”的内容。 国土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区别 国土规划——空间配置(偏自然)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间进度(偏社会) 7、经济区划:是按照客观存在的不同水平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系统或地域生产综合体划分经济区,并规划组织各经济区之间合理的分工协作和经济区内部的合理经济结构。 第二节 国土规划的理念、内容和性质 三、国土规划的性质:战略性、整体性、空间性 国土规划的战略新体现在: 1)规划时间跨度长2)规划项目重大3)规划指标具有较大的弹性;4)鬼狐实施影响深远 第三节 国土规划的类型和体系 一、国土规划的类型 1、经济区国土规划 2 、行政区国土规划 3、自然区国土规划 二、国土规划的体系 按规划详略程度分:国土总体规划、国土专项规划、国土详细规划。(P22) 国土总体规划对一定地域范围内全部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做的总体、战略部署安排。 国土总体规划主要解决跨部门、跨行业的国土资源配置问题。国土专项规划在总规框架控制下,针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的规划。 国土详细规划在总规控制和指导下,对建设项目作出的具体安排,要求将各个规划项目布局到大比例尺地图上。 第四节 国土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1、国土规划是国家或地区最高层次的空间规划。 2、作用:控制作用、协调作用、优化作用、保障作用 第五节 国土规划的理论依据 一、国土规划的理论依据 农业区位理论(杜能) 工业区位理论(韦伯)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 外部性理论 (环境经济学) P30~33 1、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行为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 2、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性。 3、帊累托有效:如果在给定的资源配置条件下,没有替代方法来配置资源,使某些人比原有配置下得到更多的福利,而又不损害其他人的福利,则就称这种原有的资源配置为帊累托有效。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效理论 1、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有:1)决策判断失误 2)利益集团的影响3)决策信息不全 4)体制不健全 规模经济理论 适度规模: 地域分工理论 1、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地域(地理。、、空间)的分工。 人地系统共生理论 可持续理论(霍特林规则) 1、霍特林规则:资源价格的变化率(p/P)与市场利率相等。 霍特林规则的政策含义在于,资源存量本身的变化或者说枯竭与否并无关紧要,关键是要看资源的开发是否有效率。 二、国土开发的理论模式 威廉姆森倒U字理论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门槛理论 梯度理论据点开发理论 (生长极理论 ) 轴线理论 中心地网络体系理论 英国学者大卫.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图》中倡导一种资源的“总经济价值”。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 总经济价值=实际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 总经济价值不仅仅包括资源环境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情况,也包括通常与使用无关的资源环境价值,即存在价值,还包括介于使用价值与存在价值之间的“选择价值”,即我们在使用这些资源时存在着可能失去的机会价值。 与外部经济性理论不谋而合 Q1 Q MEB MPB MSB MC P1 P P P 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 图1 MSB: 边际社会收益,MEB:边际外部收益,MPB:边际私人收益 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Q1 Q MSC MPC MB P1 P 图2 MSC:边际社会成本,MEC:边际外部成本,MPC:边际私人成本 第六节 国土规划的国情依据 1、资源短缺问题 2、资源地域分布不均问题 3、资源粗放利用问题 4、环境退化问题 5、地区发展问题 第二章 中外国土规划概述 本章重点:国外国土规划的趋势、中国国土规划初步构想 第一节 国外规划特点、趋势及启示 一、国外国土规划的特点: 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整套科学的方法。 2.规划目标处理使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使社会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 3.就业、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国土规划关注的热点。 4.规划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如需改动需要通过正常的法定程序,不许因长官的变动而任意修改规划。 二、国外国土规划的趋势 1理论从多元走向融合 2技术+政治、国家行为+社会行为、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政府参与+公众参与、科学+艺术。 3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规划的主题 4国土规划中立法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5公众参与和政治参与有机协调; 6高新技术和方法得到应用:如系统工程、灰色控制系统、AHP方法、多目标决策规划、GIS、RS、机助制图等。 日本六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演变 日本从1950年颁布《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法》开始,到1998年完成《第五次全国国土开发规划——21世纪的国土蓝图》,先后完成了5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国土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实施了50多年的《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法》于2005年修订为《国土形成规划法》,2007年完成送交国土审议会的国土形成规划最终报告。 日本的国土面积小,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中国不同,但是所实施的行政主导型的经济体制、资源的紧缺方面也与中国相似,在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 1、 从国土综合开发到国土形成的 国土规划法律 以2005年为界,日本的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法经历了国土开发和国土形成两个阶段。 为适应纲要的规范化编制和实施的需求,1950年颁布了《国土总综合开发法》,成为第一部关于国土开发的基本法。 1952年政府对《国土综合开发法》做了第一次修订,成为日本从第一次到第五次全国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依据。 到了“五全综”时代,国土开发工作基本完成。2005年,《国土综合开发规划》修订为《国土形成规划法》。 在国土规划体系方面,从四级结构转为二级结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广域地方圈”和“新公众”等概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国土形成规划》。 2 、从产业发展、宜居生活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土规划目标 从资源开发、经济发展、国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到可持续发展,日本国土规划的目标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 总体而言, “一全综”和“二全综”以产业发展为主,“三全综”和“四全综”以宜居生活为主,“五全综”和“六全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 3 、从一极一轴、多极多轴到广域 地方圈的国土结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以东京为中心、太平洋沿岸地带为增长轴的“一极一轴型”国土结构雏形形成。 战后,为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了《太平洋沿岸带状产业布局构想》,包括了缩小地区差距的意图,但从政策方向上看,依然是重点发展以原有四个工业基地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地区。 因此,经历了“一全综”的“据点开发”、“二全综”的“大规模项目开发”以及“三全综”的“定居圈”建设,过密、过疏问题或者“一极一轴”的格局依然未得到有效改变。 适应经济国际化、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信息化等的要求,“四全综”提出要形成“多极分散型国土结构”。 首先通过疏散工业、政府和公共设施等途径纠正东京一极集中的现象。 其次,有重点地加强地方圈建设,发挥农村、山村和渔村的多样化作用,多极分散这些功能。 “五全综”进一步提出形成“多轴型”国土结构,具体包括西日本国土轴、东北国土轴、日本海国土轴和太平洋新国土轴。与“四全综”相比,在纠正东京一极集中的国土发展失衡现象方面目标一致。前者通过“极”的发展,后者通过四个国土轴的形成,达到分散东京功能和国土均衡的目的。 中国国土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工作中贪大求全、计划经济色彩仍然很浓,对市场的作用重视不够; 2宏观战略多,但可操作性较差; 3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没有有机结合,存在着互相分离的现象; 4缺乏从个案研究到普遍规律的提升和推导论证; 三、中国国土规划初步构想 国家级与地方性国土规划的关系: 国家国土规划 地方国土规划 引导地方规划的制定方向 提供规划的地方参照系 第三章 国土规划编制的模式与程序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国土规划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包括服务)、信息和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和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2、弱化传统的“国界”对经济的分割和屏蔽 3、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土规划 1、国土规划战略取向的变化 2、研究对象的拓展 3、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取向的变化 第二节 国土规划的基本思路 n 国土规划的目标是持续协调发展的 n 国土规划的体系应是多层次的 n 国土规划的原则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n 国土规划的编制应具有弹性(P122) n 国土规划的方式应是公众参与型的 n 国土规划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市场机制 第三节 不同管理体制下国土规划的生成模式 三种模式: 1) 政府控制性的国土规划模式(日本) 2) 政府主导型的国土规划模式(英国) 3) 市场主导型的国土规划模式(美国) 新时期我国国土模式选择的出发点: 有公众参与基础的政府主导型的国土规划模式不失为现阶段我国国土规划模式的首选。 国土规划的技术路线(P130-131) 1. 规划准备工作 2. 地区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 3. 地区发展问题的系统分析与诊断 4. 进行地区发展战略研究 5. 地区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 6. 规划方案设计与优化 7. 方案初审 8. 公开征询 9. 规划方案评审报批 10. 国土规划实施及追踪监控与调整 第四章 国土规划的基本方法与模型 国土规划的基本工作:资源评价、指标预测、规划决策、 第一节 国土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一、国土资源评价的一般方法 1室内(资料)评价与实地(考察)评价相结合 2单一成分评价与系统综合评价相结合 3纵向与横向对比评价相结合 4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二、国土资源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书P138) 1. 综合指标评判法 综合指标评判法:通过选取公认的能反映某一资源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并将综合性指标进行分级,用以评定该资源的等级。 (1)步骤与内容 1确定指标和资料调查 2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单元指标值计算 3指标分级与评价 4资源空间等级 2. 多因子综合评判法 是最常用的资源评价方法 通过选择确定各评价因子,给各评价因子赋予权重,以及给每个评价因子评分确定标准,再通过加权平均或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权定评价对象的分值,与等级标准分值进行比较,以确定该资源的质量等级。 (1)步骤与内容 1资料调查 2影响因子的选择与权重确定 3评价因子评分确定标准 4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单元因子分值计算 5建立因子分值图和叠加运算 6等级标准分值的确定和等级划分 第二节 指标预测的基本方法 一、直观预测法 二、因果预测法 三、时间序列预测法常用的模型 四、指标预测的常用模型 一、直观预测法 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一)德尔菲法的基本特征 德尔菲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 德尔菲法的特征 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最终结论的可靠性。最终结论的统一性。 二、因果预测法 常用的因果预测法:回归预测法、前导指标法、投入产出法等 三、时间序列预测法常用的模型 逻辑斯蒂曲线(Logistic Curve)模型 四、指标预测的常用模型 1.人口预测模型 2. 生产函数预测模型(结合区域技术进步率) 第三节 规划决策的基本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 线性规划 动态规划 二、随机型决策 1.数学期望法 2.决策树 三、不确定型决策 一、确定型决策 (P151) 1.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的限制下,求一线性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值的问题。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 1)根据影响所要达到目的的因素找到决策变量; 2)由决策变量和所在达到目的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目标函数; 3)由决策变量所受的限制条件确定决策变量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 当得到的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线性函数,约束条件为线性等式或不等式时,称此数学模型为线性规划模型。 例: 靠近某河流有两个化工厂,流经第一化工厂的河流流量为每天500万m3,两工厂之间有一条流量为每天200万m3的支流(见图)。 第一化工厂每天排放污水2万m3,第二化工厂每天排放污水 1.4万m3。污水从工厂1流到工厂2前会有20%自然净化。根据环保要求,河水中污水的含量应不大于0.2%。而工厂1和工厂2处理污水的成本分别为1000元/万m3和800元/万m3。问两工厂各应处理多少污水才能使处理污水的总费用最低? 设工厂1和工厂2每天分别处理污水x1和x2万m3,则有: Min Z=1000x1+800x2 (2-x1)/500 ≤0.002 [0.8(2-x1)+1.4-x2]/700≤0.002 x1≤2, x2≤1.4 x1, x2≥0 3. 动态规划 多阶段决策:最短线路问题 二、随机型决策 在不确定的状态下,根据主观概率和决策人的偏好对备选方案作出选择的决策方法,又称风险型决策。 以贝叶斯定理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贝叶斯分析,它是决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例: 某渔船要对下个月是否出海打鱼作出决策。如果出海后是好天,可获收益5000元,若出海后天气变坏,将损失2000元;若不出海,无论天气好坏都要承担1000元损失费,据预测下月好天的概率为0.6,天气变坏的概率为0.4 。 应如何选择最佳方案? (1)收益期望值的计算 X 的数学期望值为 EX=5000*0.6+(-2000)*0.4=2200(元) 将不出海的收益作为随机变量Y,依题意,其概率分布为P{Y =-1000}=1 故Y 的数学期望值为 EY =-1000*0.6-1000*0.4= -1000(元) (2)画决策树图 引入决策节点 A ,由此引出两个分支,即两个决策方案:出海与不出海。 有两个状态节点,用符号“○”标记,由它引出表示不同状态下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分枝称为概率分枝,最后在概率分枝的终点画“△”符号表示这一分枝的最终结果的效益值(期望值),正值表示收益,负值表示损失。 本例对应的决策树如图: 比较节点B、C,显然出海收益的数学期望值大,即2200>-1000, 从而选择出海。 P155-156:某企业投资决策树 三、不确定型决策 1.“好中求好”决策准则: 2. “坏中求好”决策准则 3. “最小的最大后悔值”决策方法 4. 最大平均值法: 第四节 资源开发的效益分析模型 成本—效益评价的三种准则:1最有效准则:2最经济准则:3能效比准则: 一、资源利用最佳投入模型 1边际与弹性: 产出弹性EP: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量固定不变,单独变动一种投入的数量时,这种投入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产量的相对变动。产出弹性=边际产量/平均产量 2资源最佳投入模型:P159 表、图 三生产阶段:第二阶段资源利用最佳 二、耗竭性资源开发模型 不可更新资源:如矿产资源(4-35); 可更新资源:如渔业资源(4-35;4-38) 三、可重复利用资源开发模型 (结合P45) 最小费用目标模型(4-43) 最短时间目标模型(4-47) 第五节 资源分配的基本模型 二、资源分配的基本模型 数学模型:4-52,4-53 求解:4-54,4-55 三、应用举例:P165-166 (重点看) 第六节 系统综合评价模型 一、层次分析法(AHP) 四、应用举例(P173)(看) 第七节 规划动态模拟的系统仿真模型 一、系统动力学模型(P177-180) 分析因果关系 一:层次分析法(结合课件) (一)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归纳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该结构图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 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从第二层开始用成对比较矩阵和1~9尺度。 3.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对每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做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4.计算总排序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第五章 国土规划的指标测度 第一节 国土规划指标的概念 一、国土规划指标的内涵 指标是质和量的结合和统一,由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构成。 二、国土指标的特征: 数量性(直接、间接表示)、综合性、替代性、具体性 三、国土规划指标的类型 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 描述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 正指标、逆指标与中性指标。 投入指标、活动指标和产出指标。 综合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 四、国土规划指标的功能 反映功能、监测功能、比较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计划功能 五、国土规划指标设置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第二节 自然资源物理指数 1、自然资源: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 2、综合分析—分三类型::设计指标测度表格、数学模型/经验公式、其他方法:如土地利用 3、品位:矿石中金属或有用的单位含量,称为品味。 4、最低工业品伟:指在计算储量的既定地段或单个工程中,能够偿还开采和加工有用矿物全部费用的有用组分的最大含量。 第三节 市场参数因子 1、生成成本:指国土资源本身的有用性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 2、恢复成本:指用来恢复被污染、破坏的资源本来面目的成本。 3、替代成本:指不可再生资源在开发利用时,必须以其他资源替代而需发生的费用。 4、更新成本:指自然从它被消耗到再生为原来规模和水平应计量的成本。 5、价格:具有市场预期性;反映问题的片面性。 6、投入产出率= 反映国土开发整治经济效益,该值一般 > 1 第四节 综合经济指数P197 7、人均GDP——比“GDP总量”采用次数更多,因其映贫富状况。 8、产业结构—— 三大产业产值比例。 9、经济密度:是指规划区每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内的GDP的数值(万元)。 10、空间及认购集中程度指数,反映规划区内各小区之间的经济差异,若GDP与人口在地理分布上比较一致,空间结构集中指数P大,规划区个小区的经济差距就越小,反之亦然。 第五节 社会发展指数 1、资源、人口与生活质量关系(P205 公式) 说明一:资源一定,人口越多,生活质量越低。 说明二:生活质量稳定,人口越多,资源越有限。 社会发展指数:反映地区人口数量、质量以及科技教育状况的指标统称社会发展指数。 第六章 国土资源开发禀赋评价及优势度分析 几个概念(P210): 优势度:国土资源开发的优势程度。 吸引力 敏感度 风险度 第一节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一、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1、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对规划地域内国土资源的种类、数量、品质、价值、资源分布组合结构、开发条件、开发利用此现状、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利用的前景进行分析评价,弄清规划地域内国土资源的基本状态、特征和开发利用的基本态势,为国土资源开发的深层次评价提供基本数据和基本结论,并进一步为国土规划工作提供可靠的国土资源开发状态特征依据。 为达到之一目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必须完成下述任务: 1)摸清家底 2)查清利用条件 3)明确存在问题4)确定前景和方向 二、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信息的调查与研究 1、国土资源信息调查 内容:国土文字信息、国土图像信息、国土数值信息 来源:政府、各部门行业、典型调查、机构研究部门、法规报告 获取方式:二手为主、一手为辅 2、国土资源信息整理与研究 系统论方法分析 建立评价数据库及数据分析系统(P215,图6-1) 三、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内容 主要内容: 1)确定规划区内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2)明确国土资源的质量优劣 3)评价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高低 4)分析国土资源开发利用难易程度 5)明确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6)指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和前景 四、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方法与程序 1、评价方法:(P216-217) 数学方法:统计方法、过程模拟方法、统计-过程模拟结合方法 2、现状评价的程序: 1)资料信息调查和收集 2)分析资料信息 3)建立数据库和计算机系统 4)分析计算 5)得出结论 6)制作图表、评价报告 第二节 国土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一、国土资源开发潜力的概念(P217) 国土资源开发潜力:是指在合理开发条件下国土资源能够产生的最大利用价值。 二、基于Zipf定则的国土资源开发潜力计算法 Zipf定则的推论(P220) Zipf定则的广延及个案分析(P221) 三、国土资源开发潜力分类计算法 1、矿产资源开发潜力(P227) 回收率:指选矿产品(一般为精矿)中某一有用成分的质量与入选原矿中同一有用成分质量的百分比: ε=γ×β / α×100% 式中:ε为产品中某一成分的回收率(%);α为原矿中此种成分的品位(%);β为产品中此种成分的品位(%);γ为产品的产率(%)。 2、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4、交通资源开发潜力 5、劳动力资源开发潜力 第三节 国土资源开发的优势度分析 一、国土资源开发优势度概念(P232) 资源类间优势度 资源区间优势度 国土规划的目标之一: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二、国土资源开发优势度的影响因素 资源的密集程度 资源的规模 资源的开发价值 资源的开发成本(包括哪些P234) 实质:反映国土资源开发的效益成本比率(P232,公式6-29) 三、国土资源开发优势度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评判标准-优势度排序 1、成本-效益分析:(P233,6-30) 2、名次总和指数计算:(P236,6-31,表6-3) 3、人均优势度分析方法:(P237,6-32,6-32) 4、加权指数比较法:(P238,6-35,6-36) 5、排序法的步骤:1)评价单元的划分 2)选择评价指标,确定权重 3)对评价段云排序评价 4)计算评价单元内资源的权分 第四节 国土资源开发的吸引力分析 一、概论 二、国土资源开发的吸引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1、理论基础—空间相互作用原理 3、基于空间场效应的分析方法—断面法 4、基于货币度量的分析方法 三、国土资源开发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1、国土资源开发的吸引力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2、国土资源开发吸引力因素分析法 第五节 国土资源开发敏感度评价 一、概念:国土资源开发敏感度 P252 二、敏感因子、敏感区位、敏感程度和敏感向度的总体识别与度量 分级-加权核查表法 P253 矩阵法 P255 三、国土资源开发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专项分析 1、国土资源开发单效益目标敏感度分析 2、国土资源开发多效益目标敏感度分析 程序: 第六节 国土资源开发风险度评价 一、国土资源开发风险的组成及风险度评价的意义 三、国土资源开发风险度量 风险度:是将风险的概率特性进行量化的一种表示方式。 P266 四、国土资源开发的风险评价 P267 第七章 国土规划的战略研究与选择 第一节 国土规划战略研究的内容 1、战略研究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层次性、综合性、前瞻性 2、国土规划战略选择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定战略目标、确定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步骤和战略措施等。 一、 国土规划的战略目标 1、国土规划的目标是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 2、按时限分为远期(20年)、中期(10年)和近期目标(5年) 二、国土规划的战略重点 确定战略重点是通常应考虑一下几方面: 1)地区发展中的优势领域及薄弱环节 2)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 3)地区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或关键因素 三、国土规划的战略方针 国土规划战略方针是指实现规划战略目标所应遵循的方向和指针。 第二节 国土规划战略目标的制定 1、国土规划目标可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2、国土规划目标体系可由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建设目标和生态目标四大类组成。 3、确定国土规划目标的依据应注意考虑如下四方面: 1)地区开发方向 2)国家和高一层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3)社会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 4)区内外资金、技术的可能性 第三节 国土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模式选择 国土规划的空间发展战略主要存在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3个概念)等三种理论模式。 第四节 国土规划战略选择依据 一、地区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1)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2)地区人口承载力分析 地区人口承载力:一定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生产生活水平、环境质量要求下,地区资源能长期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 (3)地区创新活动条件 (4)区域差异分析 二、地区发展的外部环境 1、总体环境 总体环境的分析评价,可以从高到低,从大到小层次进行: 1)审时度势,了解世界发展变化的 趋势。 2)了解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自觉接受全国或高层次地区发展战略的约束。 3)了解周边地区地的情况,分析地区与周围地区的关系。 2、产业环境 产业环境包括: 1)产业结构分析,探讨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动力,以及影响这些动力的决定性因素。 2)生产状况分析。 3)产品状况分析 4)产品市场状况分析。 5)产品生产环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状况等。 3、地区内的优势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4、提出战略构想 P295。 区域swot战略构想的提出 (1) 机会,优势并(2) 强势,遭遇障碍(3) 机会,不带优势(4) 劣势,障碍并存 地区要在第一种可能方面去努力并且依据第一种情况制定战略,提出决策;在第二种可能方面面临不少竞争和不利因素,制定战略的重点在于如何排除障碍,如何应对危机。在第三种可能方面,地区必须把握一些发展的机会,或者其他周围地区的实力也不强,古应努力去争取,否则会把一个大好时机错过。在第四种可能方面,地区不应去发展,不应依这种情况提出发展的努力,避之仍唯恐不及。 第八章 国土规划方案的编制 第一节 规划编制的组成 1、对规划区域内国土资源进行综合评价 2、确定规划区内的目标与指标体系 3、进行规划区总体布局 4、提出实现国土规划的措施 5、制定资源开发和重点建设专项规划 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内容分析 (5)规划区人口、产业、城镇布局 1、规划编制包含内容 (1)对国土资源(自然、社会) 综合评价 (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及预测 (3)提出国土开发整治目标、任务 (4)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布局和步骤 (5)规划区人口、产业、城镇布局 (6)交通通信、动力水源等基础设施布局 (7)国土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规划 (8)资源开发和重点建设专项规划 (9)国土开发整治宏观效益评价 (10)规划实施措施(政策、经济、法律) 2、规划编制的不同层次 不同层次体现得内容 ①全国性国土规划 ②跨省,市,自治区的大区级国土规划 ③省级国土规划 ④省内跨县的国土规划 ⑤县级国土规划 不同层次方案的区别 3、编制单位工作方案内容 (1)规划地区的范围并附图; (2)规划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3)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4)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内容; (5)规划的组织、方法、步骤和进度; (6)规划工作的经费预算和来源。 第三节 规划方案编制的关键问题 1、国土开发与整治目标的确定 2、生产力合理布局研究(从哪几方面入手书P306-315) 3、国土资源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 (1) 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模式 A 生态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打破自然生态系统平衡,重新建立高效多能良性循环的新平衡。 设计方案: 生物工程研究提高生物环境适应性 模拟生物共生协调关系,提高产出 建立多层次生态系统 生物修复、净化环境 B 精益经济模式——高效集约利用生产要素,使产品生产、价值、服务达到消费者需要和承受力最高标准,促进经济持续。 组织生产方式: 掌握市场、信息变化趋势 缩短新产品面市时间 加强管理,产品质量保证 降低生产成本 C 循环经济模式——通过经济生产的合理组织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自然排放,实现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 经济模式建立: 发挥国民经济产业链作用 产品原料联系密切企业一起布局 废物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 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2) 资源保护和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A 资源保护规划 生态自然保护区规划(开放的规划) 工业利用自然资源开采保护规划 B 环境治理规划 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规划 灾害防治规划 第四节 规划空间组织和结构设计 1、对国土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 (1) 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略) (2) 经济区地域分异 经济区:是一种以专业化地区经济的特色,以各级中心城市为依托,在生产、分配、流通方面密切协作,内部据哟哟很强集聚性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经济区的构成要素: 经济网络具有两层含义:经济区内各种地域联系;各种联系的通道。 2、国土规划的空间组织和结构设计 (1)以城市建设为中心组织建设地域经济 (2)根据结构功能保持经济区域完整性 划分的同一经济区中存在必要差异 第五节 国土规划成果的编制 1、规划说明书的编写 (1) 总体规划文本 (2) 专项及重大项目规划文本 专项包括:工业、农业(种,林,畜,土地利用)、商贸金融、交通、水利、能源、城镇及居民点、科技、文教、卫生、体育、旅游规划等。 文本内容:现状评价、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规划展望、规划目标、规划战略重点、规划措施 2、规划图件 (1)区位图(1:30万或1:50万)——标明规划区经济地理位置,与附近主要经济联系 (2)土地利用现状图(1:5万或1:10万)——现有和正在建设的城市、县镇,各类用地情况,交通管线位置情况 (3) 矿产资源分布图(1:5万或1:10万)——矿产资源分布位置,范围,现有和规划的矿井与开采场位置 (4) 国土规划总图 (1:5万或1:10万) ——城镇工矿区分布;各类用地分布;工程分布;商储科教卫体及风景区,疗养区等规划方案 (5)农业分布规划草图(1:5万或1:10万)——主要农作物区域分布;大型农场及农业设施,各类农用地分区方案 (6)专业规划综合草图(1:5万或1:10万)——交通,水利,供排水系统,动力系统规划方案及主要工程位置 (7)重要城镇及工矿区规划图(1:5万或1:10万)——各城镇,工矿区工业企业分布,重要交通线路及主要站点情况 (8)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1:5万或1:10万)——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情况,河湖水系分布,取排水口位置及水体污染情况,地下水分布,流向及污染情况。 第九章 国土规划分区与重大项目布局 国土规划与分区规划的关系: 该关系总结为: 第一节 国土规划分区 国土规划区域划分——根据一定目标和一定标准对地球表层空间的划分或者分类。 国土规划最基本的区域类型主要有: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 自然区域 地球表层由几大自然因素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特征及发生、发展、演替方向具有相对一致性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经济区域 根据经济发展资源条件、水平、内在联系、目标和方向划分出的,由中心城市及经济腹地构成的经济地理地域单元 行政区域 国家为了政权和统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自然地理等情况,由政权机关用法律、行政命令等制定的行政管理地域单元。 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1)以改造和治理自然环境为目的——自然区域(同质/均质区域) 2)以资源综合开发建设为目的——经济区域(异质/枢纽区域) 3)以发挥政府组织协调控制服务作用为目的——行政区域(异质/枢纽区域) 1、国土规划分区研究途径 (1) 对国土规划区域进行经济区划研究,对生产力布局进行合理研究; (2) 确定重点开发区域的边界,即进行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区的划分。 2、国土规划中的自然区划 经济区划的定义: 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 3、国土规划中的经济区划 1)经济区划的类型: 第一,目标性的经济区划。根据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目的,对特定区域进行的经济区划; 第二,综合经济区划。对某个地区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区划的,称为综合经济区划; 第三,部门经济区划。对某地区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区划的,称为部门经济区划。 第四,时序经济区划。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对不同时期的经济空间结构给予的界定。 2)经济区划作用: 揭示地域经济发展演变、地域分异规律; 阐明较长时期各经济区域自身经济结构、相互间分工协作情况; 分析比较各经济区发展的具体条件(优势、劣势); 明确各经济区发展主要方向、建设重点、开发顺序和发展措施。 3、国土开发与整治重点区域的确定 城市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 大城市密集区域 资源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 自然、矿产资源集中区域 流域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 水资源丰富区域 综合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 工农业、城市综合发展 特殊政策依托型重点国土开发区 政策扶持区域 第二节 国土规划分区的研究 1、国土规划分区规划设计的内容 (1) 研究本分区在全区综合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论证综合发展方向、对环保的贡献,对促进区域分工协作,走共同富裕之路的贡献-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土规划 期末 复习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