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及消防安全小知识》2010.01.doc
《《交通及消防安全小知识》2010.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及消防安全小知识》2010.01.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交通及消防安全小知识》 之五 文 章 目 录 交 通 安 全 l 安全行车口诀使你与安全同行 l 冬季冰雪路面驾车有窍门 l 雪天安全驾驶行车技巧 l 汽车使用与维护应心中有数 消 防 安 全 l 宿舍如何防止火灾发生 l 火场如何进行紧急施救 l 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l 带电设备火灾中灭火剂的选择与运用 安全行车口诀使你与安全同行 如何安全驾车?这是有诀可依的,记熟下列口诀,能够使你与安全同行。诀曰:“疲劳不开车,开车别心烦;抢红不抢绿,早变晚不变;左转先看右,转弯勤、松、缓;上下坡同档,冲坡三千转;涉水挂低档,沙地快速窜。” 疲劳不开车:开车感到疲劳了或困劲上来了,千万别硬挺着。应该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趴在方向盘上或靠在座椅上打个盹,稍事休息后再开。不然困劲一来,脑子发木,感觉迟钝,操作不灵敏,非出事不可。 开车别心烦:心情不好,很容易出岔子。人一生气烦心,心里就乱,思想一不集中,就容易出事。 抢红不抢绿:有些驾驶员遇上信号灯时总喜欢加速“抢灯”。在远处见到绿灯拼命加油提速,往往还未驶到路口停车线,绿灯变成了红灯。最好在远处见到绿灯时减缓车速,在保持低速前进的情况下,以备变灯。 早变晚不变:路口变线时,一定要早打转向灯早变道,千万不可临近路口时变线,以免危险发生,并给其他车带来不便。 左转先看右:至路口转弯,先察看是否有同向行驶车辆,再看另一侧,因为前面的情况处理时要比后面或侧面容易得多。 转弯勤松缓:弯前勤,弯内松,弯后缓。山路多变,诸多事故都发生在弯道上,在入弯前要手勤、脚勤,提前减速减档;一旦入弯,千万不要狠踩制动;出弯时最好待方向回正再加油。 上下坡同档:初驶山路的驾驶员往往在下坡时选用空档,然后用制动控制车速。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长时间制动会使制动片发热,令制动效果减低,甚至失效。因此,在山区驾车应利用发动机的牵引控制车速。 冲坡3000转:山路行驶时,上、下坡都须注意发动机转速,尤其上坡,转速应控制在3000转左右,以保证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的最大发挥。高速高档冲坡,上不去再换低档的做法既耗油,又加重车辆的机械负担和磨损。 涉水挂低档:过漫水路段,车速越快,水的阻力越大,越容易熄火。越野机动车挂上前驱动和分动器低速档,使车从岸上平衡地驶入水中,以免水花溅起。在行驶中,要保持发动机有足够的动力,避免中途停车、换档和急打方向,眼睛要看准固定目标,不可注视流水,以免扰乱视线,迷失方向。多车涉水时,不要同时下水,待前车到达彼岸,后车再下水,防止前车因故停车。 沙地快速窜:过沙漠时由于沙地松软,容易陷车,应快速穿过。 冬季冰雪路面驾车有窍门 近期的几场降雪给我国北方地区铺上了一层银白,然而冰雪覆盖的街路也给冬季交通造成了很大困扰,没有经验者往往感觉寸步难行。专业人士提醒,冬季行车要“以柔克刚”,保持车距,轻踩油门,低速行驶。 专业人士建议,控制车速和保持车距是冬季冰雪路面行车安全的首要条件。如果不是早晚高峰期,推荐按照行驶速度保持车距,例如车速每小时30公里,则与前车保持30米的距离。另外,刹车不能踩死,油门也要轻踩。冬季行车时不要踩死刹车,踩死刹车之后容易甩尾,造成其他隐患。再一个就是轻给油,油门踩得太重容易控制不好车距,而车距一定要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免造成追尾。 同时,专业人士劝诫驾驶人士,在冰雪路面行驶过程中切忌急躁,尤其是在坡度较大路段行驶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精力高度集中,同时建议驾驶经验较少者在冬季尽量避免走坡路,避免上下立交桥。 雪天安全驾驶行车技巧 雪天行车一定要讲究技巧,不可盲目行驶以免造成事故。 清除车窗冰雪 雪天,室外停车的车主会发现车身被雪覆盖、雨刷被冻住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开动雨刷刮雪,难免会出现雨刷驱动电机被烧毁的现象。所以,在风挡上的冰融化之前,不要开动雨刷刮雪,也别用热水除冰。热水一倒出,会又马上结冰,反而增加除冰的困难。可首先启动发动机,将空调开至热风,吹风模式为前风挡,等待雨刷器自然化开。然后再用汽车玻璃专用的冰雪铲,自冰缝间慢慢铲除冰块。若没有冰雪铲,也可将大一点的硬质塑料瓶盖扣在玻璃上慢慢地刮,并擦一擦后视镜和转向灯。车顶上覆盖着冰雪,必须先把冰雪全部处理干净。因为汽车开动后,残留的雪可能形成司机开车时视线的死角,而且飞落的冰雪会影响其他驾驶人的安全。雪天行车应把后窗除霜器打开,后窗结雾阻碍中后视镜视线,不好判断后车情况。 行车稳字当先 行车“稳”是指雪天驾驶时避免急打方向盘、急加速或是急刹车,并且应该尽可能地低速行驶。降雪会导致路面积雪结冰或是道路泥泞,使得轮胎抓地力下降。在驾车过程中,稍有不慎车辆就容易打滑,而这种情况十分危险。无论是否配备ABS的车辆,在刹车前最好都先预踩几下刹车,这样可以提醒后车减速以避免追尾。行车中转弯应尽量使方向盘平稳,避免在弯道中间纠正方向使车辆侧滑。特别要提醒的是,在冰雪路面回正方向的时机,应略早于正常路面。如果遇到降雪太大,以致无法判断前方路面情况时,应及时靠路边停车并亮起危险报警闪光灯,待视线达到行车要求时再继续行驶。 保持牵引力 在雨雪天气,尤其在路面结冰或是车辆下陡坡的情况下,保持适当的牵引力更安全一些。手动变速箱可采用双联动的制动方式,即在踩制动的同时,迅速将高速挡转入低速挡,抬起离合器踏板,让发动机的牵制力和制动系统同时产生功效。没有配备ABS的车辆,在雪天下陡坡时,应尽量利用发动机制动而少踩刹车。如果情况紧急,应拉手刹进行制动,因为这样仅仅是对后轮制动,而不会造成前轮抱死使方向失去控制。 打滑别紧张 万一在行车途中出现侧滑或甩尾现象,也不要惊慌,此时应轻收油门然后略微回正方向,在转向与回正间不断调整,但不要过大,以不超过车轮正常行驶位置为限。待车辆回正后,再轻轻地踩刹车,直到整个情况完全控制住。切忌在出现侧滑或甩尾的时候猛踩刹车,这样不但对减速没有效果,反而会使车辆失去控制,造成事故。不带ABS系统的手动挡车辆,在踩刹车时要“一松、一踩”地进行连环式点刹。装配有ABS刹车系统的车辆,在踩刹车时必须一次踩到底,同时控制好方向盘,用“点刹”的方法是不能让系统发挥作用的,反而易发生危险。 坡道冷静上 在雪地爬坡时危险性较高,必须与前车保持比平时多一倍的距离。下坡时,必须利用发动机减速的原理配合制动,切勿一直靠刹车制动。在爬坡时如果起步失败,要立即拉手刹,借助手刹再次起步。 弯前先减挡 行车中,很多人习惯在转弯过程中轻带刹车减速,并在弯中减挡,这是雪中驾驶的大忌。无论是雪天还是平时,司机都应尽量做到弯前减挡。正常路况条件下,在弯前减挡,不但有利于在弯中处理意外情况,而且在转弯后可以利用低挡位的大扭矩输出尽快提速,提高路口的通过效率。 预测行车不可少 对于车主来说,雪天驾车的“预判”是必不可少的。降雪往往会对驾驶员的行车视线造成很大影响,这就要求驾驶者要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提前判断,避免情况发生时紧急打方向盘或紧急制动而出现危险。一般而言,降雪时应与前车保持更长的距离,并且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路段行驶。如果发现前车有减速、并线的趋势,提前减速准备。转弯和变道时应提前打转向灯,在接近弯道时应尽量使车辆与弯道外侧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停车先看头顶 遇雪天,应避免使车辆停放于树木或不结实的篷子、广告牌下面,以免树枝或篷顶被雪压断或被风吹断后,砸损车辆。 汽车使用与维护应心中有数 认真阅读使用车辆说明书和保养手册是十分重要的,但却有许多车主从新手到“老驾”,还从未看过保养手册。新车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仔细阅读说明书和保养手册中的“汽车使用注意事项”“汽车的定期维护时间期限”“质量保证期和质量保证范围”“易损件的规格及更换方法”等要点;二是按厂家规定的期限和里程进行汽车维护保养;三是在质量保证期内不要到非特约服务站维修汽车;四是外出途中新车发生故障时,及时拨打厂家或服务站的电话;五是遵守新车磨合期的使用规定;六是配齐新车“五件宝”,即汽车保险、防盗器、地胶、防爆膜、倒车雷达;七是根据行驶里程和使用条件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和机油滤清器。 保养时经常会发生的下列情况其实是错误的:太阳下洗车——伤车漆;洗车像洗澡——损空调;圆圈方式打蜡——效果差;机油加得太多——易出故障;风扇皮带太紧——加大轴承负荷;螺栓拧得过紧——零件易永久变形;水箱“开锅”速加水——易导致气缸开裂;盲目更换进口轮胎——不符合设计匹配;新蓄电池不充电——电池使用寿命短;随意改动或加装车内设备——影响行车安全;冷却水温度太低——加剧发动机磨损。 此外,别以为车停着不用就不磨损了,其实长期不用车或只是短途用车,更容易导致机件受损。 学生宿舍如何防止火灾发生 宿舍内要预防火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乱接电源; 2、不乱扔烟头; 3、不躺在床上吸烟; 4、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不焚烧杂物;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不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 8、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等可能发生火灾的器具; 9、要人走灯关。嗅到电线胶皮糊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10、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蚊帐等。 火场如何进行紧急施救 现代社会高层建筑比比皆是,楼层内部建筑结构十分复杂,装饰房子使用的易燃易爆化学装饰品也逐渐增多,因此火场变得复杂多遍,且都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身处火场的人员都有可能面临着烟气中毒、窒息以及被热辐射、热气流灼伤等诸多危险。怎样才能在火场及时的逃生并实施自救,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呢?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了解一些火场急救措施。 1、热力灼伤现场急救的基本要求,首先迅速脱离热源,脱去燃烧的衣服或用水浇灭身上的火。可以就地打滚,靠身体压火苗或者靠他人帮助,用不宜上身的材料扑打或用辈子、毛毯、大衣等覆盖以隔绝空气。切勿奔跑呼喊,因为奔跑会产生风,火借风势,会使火越烧越旺,同时呼叫会将火焰和烟气吸入呼吸道,加重吸入性损伤。 2、对于小范围的局部烧伤,可以用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可以忍受的前提下,水温越低越好,一方面可以迅速降温,减少热力向深层组织渗透,减少烧伤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清洁创面,减轻疼痛。不要给烧伤的创面涂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紫药水,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的判断。也不要将牙膏、油膏等油性物质涂于创伤面,以减少创面感染的机会和就医时处理的难度。如果出现水泡,要注意保留,不要将泡皮撕去,同时用干净的毛巾、被单等包裹,避免去医院途中的污染。 3、化学灼伤的急救与热力灼伤的急救原则相同,尽快脱去致伤物质浸泡的衣服,并立即用清水冲洗20-30分钟,消除残存的化学物质,不要因等待应用中和剂而耽误冲洗时机。任何中和剂的使用都会产生热量而加深烧伤,有些中和剂本身就有损害作用。如果头面部化学烧伤时,应特别注意有没有眼睛的烧伤,要优先冲洗眼睛,注意不要使冲洗液流入眼睛。 4、电灼伤的关键是切断电源。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时,用绝缘性能比较好的物质如木棍、竹竿、塑料制品等拨开电源。如果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做心外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待心跳呼吸恢复后立即转送到就近的医院处理。 5、对于危重烧伤病人,原则上应以就地治疗为主。因为危重烧伤病人休克发生率高,发生的时间也早,有的病人在伤后两小时后就会休克。如果没有经过复苏补液就匆忙长途转运,由于颠簸,加上途中治疗不及时,就会使病人伤情恶化,加重休克。 6、对于口渴的病人,可分多次饮少量口服含盐的液体,不要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的白开水,以免引起脑水肿和肺水肿等并发症。 火灾时人心理与行为的误区 事实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非常小,也会使人陷入过分的恐怖中。害怕和恐怖的程度因人而易,反过来说,正像代表每个人性格的理性判断那样,当其消失的时候就成了没有个性的人。这些人汇集成群,共同拥有不安和恐怖,显示出火灾时特有的心理,会导致比火灾本身更加严重的灾害。这个人群是由本无联系的人未经组织而形成的团体,混乱时,如果没有可依赖的人,就必定会陷入周围的氛围中,由于共同具备的不安,就易于听从谣言或错误的诱导。从心理角度看,人群具有下列特征: 1、都有共同关心的问题而聚集在一起。 该团体是偶然的、临时产生的。是一个没有任务分担的团体。易于受周围人的感情所支配。 2、愿意靠近人群。 由于某种原困,人们汇集到一起。这些汇集起来的人群的心理又起到相乘的作用。遇到火灾时的烟雾、异臭、停电、嘈杂等状况,常常会导致恐慌。内部情况的场所,当人们对情况无法作出冷静的判断时,往往会返回进来时的线路上。 3、朝着光亮处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就寝之外,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明亮的环境下。对黑暗都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因此,当突如其来的烟雾遮挡住视线,陷入无法照明的黑暗世界时,习惯上都朝着有亮光的方向逃跑。 4、回避危险 有烟和火时,往往朝着看不见烟和火的方向逃跑。疏散行动变成了只着眼于眼前危险的单纯行动。被烟和火追得走投无路,没有其他逃生办法时,往往会采取从高处跳下等意想不到的冲动行为。 5、随大众不是自己来判断逃生的方向,而是跟在前面的人或是大多数人的后面,胡乱随。 6、其他 由于烟雾和火的刺激,判断力减弱,身体不适时,便惊惶失措,从而延误了采取疏散行动的时机。中一个因素,就会导致恐慌的发生。 (1)疏散动机 火灾时,当人们处于烟和火的环境下,为了逃避危险,要采取疏散行动。此时的心情困人而异,有的人一看见烟和火就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状态中。 (2)外部状况 疏散时,如果出现停电、听见惨叫或怒吼声,往往会导致恐慌的发生。 (3)火灾情报的提供和疏散诱导。 疏散时,如果得不到情报或是情报不正确,人们无法疏散、火灾现场发生变化、疏散人员的行动不统一等都会使不安的心情加剧,最终导致恐慌。 (4)疏散时的障碍 疏散通道被烟和火隔断、疏散门上锁、或有障碍物时,疏散人员左右乱窜,互相撞倒,使心理上更加惊慌,最终陷入恐慌状态。 一但由上诉原因发生恐慌,人们就很难接受外部的控制,这些失去正常判断能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有时会导致极为惨痛的灾难。 带电设备火灾中灭火剂的选择与运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的普及深入千家万户,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每年因电而导致火灾的案例举不胜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甚为严重。电气发生火灾后燃烧蔓延迅速、扑救难度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应采用断电灭火的方法,但在实际的灭火战斗中,常因等待断电而失去最佳的灭火时机,或因停电而严重影响了生产,若采取有效的带电灭火方法,可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势,扑灭火灾,减少灾害损失。灭火剂的运用与安全防范措施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扑救带电火灾的成败。笔者根据电气理论知识结合火场实践就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中灭火剂的运用与安全防范措施与同行作一探讨。 一、运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带电灭火 由于水、泡沫等灭火剂是导电体,在扑救带电火灾时,容易造成灭火人员触电,因此,需要运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火场上常采用的不导电灭火剂有: (一)干粉。干粉灭火剂由钾和钠的碳酸盐类加入滑石粉、硅藻土等掺合而成,不导电干粉灭火器有人工投掷和压缩气体喷射两种。灭火原理是抑制燃烧,干粉能够与物质燃烧所产生的OH等活性基团进行反应,使其成为非活性物质,让燃烧连锁反应不能继续进行,从而达到灭火的效果。干粉灭火剂不适用于扑灭有旋转电机的电气设备和怕灭火剂污损的精密电气设备火灾。 (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剂是完全燃烧产物,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的气体,对设备无腐蚀性,属不燃气体。相对空气密度为1。5,液态状态下装入灭火器筒内,极易挥发,常温下保持60kg/cm2的压力,当液态二氧化碳喷射时,体积扩大400—700倍左右,强烈吸热冷却凝结为霜状干冰,在燃区直接变为气体,吸热降温使燃烧物隔离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目的。二氧化碳气体容易致人窒息,使用时人应在上风或侧风方向,同时手应握住灭火器手柄,防止干冰接触人体造成冻伤。 (三)四氯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剂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不自燃、不助燃、不导电,相对密度为1。6,沸点76。8℃,蒸气密度约为空气的5。5倍。当液态的四氯化碳喷射到着火区时,迅速吸热气化,蒸气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从而使燃烧中止。四氯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10%时,即可熄灭火灾。但四氯化碳具有毒性,高温下与水蒸气等物质作用产生剧毒气体,因此,使用时应配戴防毒面具,人要在上风或侧风方向,以防中毒。 (四)1211灭火剂。1211灭火剂常成为液体状态被装入灭火器筒内,分为手提式和固定喷嘴装置两种。它是一种高效、低毒、腐蚀性小、灭火后不留痕迹、不导电、使用安全、贮存期长的灭火剂。它能够阻止燃烧连锁反应,并有一定的冷却和窒息作用,对扑救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火灾有特殊的效果,可以与火灾报警装置组成固定灭火系统,对电控室、主变压器、电子计算机房、电缆隧道实施自动灭火。 二、运用水作为灭火剂带电灭火 水是廉价又广泛的灭火剂。 比热大,在标准大气压下,每千克水沸腾蒸发要吸收539KJ的热量。水冷却效果好、灭火效率高,是常用的灭火剂。但是水具有导电性,在用水扑救带电设备火灾时,带电体、水柱、人体和大地便形成电气回路,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据试验,当电流通过人体为1mA时,人就感觉有电。因此只要熟悉了影响泄漏电流大小的因素,把水柱泄漏电流控制在1mA以下,就可以保障扑救人员的安全,带电灭火时人员就没有任何感觉了。 (一)水枪喷嘴口径对泄漏电流大小的影响。不同的水枪喷嘴口径所形成的水柱截面是不同的,水柱电阻也跟着变化,喷嘴小、截面小;喷嘴大、截面大。若灭火时带电体电压一定,泄漏电流大小遵从欧姆定律规律,假如喷嘴直径一定,泄漏电流又不超过1mA,那么,对应一定的喷嘴,就可以确定最小水柱的安全距离。在电压相同,水的电阻率相同,距离相等的条件下,用小口径水枪,通过水柱的漏泄电流比大口径的要小。在火场上采用直流水枪进行带电灭火时,如电压比较高,或水的电阻率比较小时,为了提高安全程度,宜采用小口径水枪。如需增加灭火用水量时,可增加小口径水枪数量而不需改用大口径水枪。 (二)水压和水枪射流的形式对泄漏电流大小的影响。当水泵压力增大时,喷嘴大小一定,从直流水枪射出的充实水柱,就相应增长,水柱密实,电流更易通过,泄漏电流就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若水流经开花水枪射出,则水泵的压力愈大,射出的水流和水滴分散得愈好,水滴间的间隙愈均匀,电阻也相应增大,而漏泄电流则相应减少。若水流经喷雾水枪射出,则水泵压力愈大,水流的雾化程度愈好,水射流中气泡增加,使电阻增加,泄漏电流也就相应减少。因此,在火场上,采用直流水枪带电灭火时,距带电体较近的情况下,不宜采用过高的水压;采用开花水枪时,不宜用过低的水压;采用喷雾水枪带电灭火时,压力必须>7Kg,从而保证有足够的水压,确保雾化程度和足够的电阻值。 (三)水质的电阻率对泄漏电流大小的影响。不同的介质有不同的电阻率,其导电性能随杂质而变化。采用水电阻率大的水质进行带电灭火时,水柱的电阻就大,通过水柱的漏泄电流就小,这样就可以提高安全程度。使用化学纯净水不导电,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四)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对泄漏电流大小的影响。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越大,则水柱愈长,水柱电阻就愈大,而通过水柱的漏泄电流就愈小。因此,在火场上如果用直流水枪带电灭火时,就可以充分发挥直流水枪射程远的特点,适当增大水枪喷嘴至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以提高用水带电灭火的安全程度,也可适当地用直流水枪直射灭火。 (五)带电体电压对泄漏电流大小的影响。在火场上用直流水枪进行灭火时,如果带电体的电压比较高,通过水柱的漏泄电流也比较大。因此要注意水枪喷嘴至带电体之间的距离。 三、带电灭火时应做的安全防范措施 扑救带电火灾是一项比较危险的作业,灭火指挥员要全盘考虑火灾现场的情况,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实施灭火工作。 (一)穿戴防护用具: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应当穿着绝缘鞋,防止脚腿部位接触带电体。要戴绝缘手套,防止手直接与带电体接触;有条件时灭火人员应穿均压服,穿戴均压服时一定要把帽子、袜子、手套、胶鞋之间用铜丝和铜扣连接好,使其相互间连成整体。 (二)设置接地装置: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安装接地线,方法是用截面积5~10mm2的铜绞线作接地线,用长1m以上,直径50mm钢管或50×50mm的角钢作接地棒,接地线两端分别与水枪喷嘴和接地棒牢固连接。且接地棒最好钉入底下0。5m,要求土壤不能太干燥,并在接地棒处倒入盐水或普通水使接地体与导线之间可*连接,导除水枪上的电流。另外,避雷针引下线、自来水接管,金属暖气管、电线杆拉线都可以作为接地装置使用。 (三)保持最小安全距离:最小安全距离指人体通过漏泄电流<1mA时应保持的最小距离。在实施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以及所使用的消防器材装备要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距离,电压越高,距离越大。距电压10KV的带电体,保持最小距离不应小于40cm。当室内高压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接地时,其周围4m范围内,灭火人员不得*近,如在室外,其周围8m的范围以内,人员不得接近。在用水带电灭火时,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一般的最小安全距离都应保持在≮5m;扑救变压器火灾时,扑救人员所站位置的地面水平距离与带电体高度形成的上倾角应≯45°。在扑救架空带电线路火灾时,灭火人员与带电体导线之间的仰角应≯45°,并应站在线路外侧,以防导线断落后掉下触及人体致人伤亡。架空电线断落时在水流能到达火点的情况下,人与带电体之间应尽量保持较大的水平距离,发生电线断落时,要划出警戒区,禁止人员入内。 (四)避免人体与带电体接触:在用水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的身体各部位不要接触直流水枪射向带电体的水柱,以防止漏泄电流经过人体入地;不须接地线的情况下,宜采用塑料水枪,进一步提高绝缘强度;在向带电设备射水时,水枪手宜穿普通圆筒胶靴,在灭火中,防止水流入靴中,其他人员要防止与水带接触;使用直流水枪灭火时,如发现放电声或放电火花、有电击感时,采取卧姿射水,将水带与水枪的结合部金属触地,以免触电伤人;破拆时,要防止工具与带电体接触。没有穿戴防护用具人员,不应接近燃烧区,以防地面水渍有导电危险; (五)尽量采用高压水枪的雾化水流扑救。高压水枪口径一般为6。5mm、7。0mm、7。5mm、8。0mm,工作压力4MPa,其对应射程为9m、11m、12m、15m,雾化水滴直径100—200um,并根据电压高低选好距离,雾化水流正常后,才能射向带电体进行灭火。实践证明喷雾水枪喷嘴距离带电体1。5m,并大于7。07×105Pa的水压下进行灭火时,没有漏泄电流。用喷雾水枪灭变压器火灾时,要求水枪手不要乱摆动,最好用两支枪相对用强有力的喷雾水流覆盖窒息将火灾扑灭。 (六)合理采用射流形式:使用铜网格代替不能使用接地棒的地方。尽量采用喷雾水流带电灭火,喷雾水流可以不接地线,但要根据电压大小选好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消防车泵压力保持0。5~0。7MPa。直接使用充实水柱带电灭火。宜用大口径水枪,采用点射进行远距离射水灭火或使水流呈抛物线状落于火点,增加水柱长度。 17-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及消防安全小知识 交通 消防安全 知识 2010.01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