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路径探析.pdf
《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路径探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路径探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南 方 职 业 教 育 学 刊JOURNAL OF SOUTHERN VOCATIONAL EDUCATION第 13 卷 第 2 期2023 年 3 月Vol.13 No.2Mar.2023当前,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高达 1.12 万所,还未毕业的职业院校学生超过 2915 万人,已经形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1。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 2022 年 5 月 1 日,已实行了二十余年的职业教育法第一次大规模修订并正式实施,这是中国职业教育相关立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35。新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使其内容从原来的三千余字
2、增至一万余字,极大地扩展范围和完善了内涵,健全了职业教育的系统结构,使职业教育法律条款具有了较好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在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相关人员表明,新职业教育法的重点和关键可用十个词来概括,即“党的领导、同等重要、统筹管理、系统贯通、企业主体、多元办学、产教融合、就业导向、德技并修、保障机制”4。深刻认识这次修订职业教育法的意义与价值,求索其实施途径,反映其实施效果,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一、德技并修的相关概述 (一)“德”内化为职业精神 “德”为个人立命安身的基础。新征程中职业院校学生的“德”,主要体现在“职业精神”上。职业精神指的是职工保持
3、对职业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具有典型的职业特征的精神。职业精神具有成熟性、安稳性和可持续性,并且具有职业精神的职工会有着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成就感、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路径探析余旺鸿(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摘 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新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目标要求。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职业精神存在不足、职业技能水平不够、德技并修尚不充分。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对于德技并修人才的培养需与时俱进。基于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探讨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路径,树立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并深化德技并修实践,进而促进职
4、业教育德技并修人才的培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词:新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德技并修;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73X(2023)02-0030-06收稿日期:2023-02-05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局 2022 年度青年人才科研项目“新职业教育法背景下高职学生德技并修培养路径研究”(202235 109)作者简介:余旺鸿(1994),女,江西奉新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31第 2 期余旺鸿: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路径探析尊严感以及使命感,正确积极的职业态度与价值观引导着员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
5、的专业技术和创造力536。职业精神是影响职业价值观、职业目标和职业获得感、尊严感等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学生正处在职业预备期,要在职业工作之中完成自身的使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就必须尽早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使其能够成功地择业、从业,并乐于职守。职业院校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出现了畏难怕险、不能刻苦耐劳等现象。职业精神是人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养成的,它能使人奋发向上、恪尽职守,维系着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二)“技”外化为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根本价值在于传习劳动技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职业教育给技术的传习带来了新的意义,由原来的技术传习转变为让相关从业
6、人员具有专业技术本领和从业资格,从而为个人的生存、发展和就业打好基础,做好充足的准备。张翔云、胡振宇提出,职业技术是指从业人员所具备的专业职业知识与技术能力。专业职业知识涵盖了经济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管理知识;技术能力涵盖了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创业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6。随着工业互联网的推行,政府和企业现代化改革的深入,产业转型和升级改造的需要,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这就需要通过持续的学习来适应时代的快速进步与发展,更新自我的专业职业技术,拓展核心技能。(三)新职业教育法下德技并修的内容
7、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新职业教育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育要求。新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笃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专业素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养535。在职业院校中,要强化对整体学风、师风和校风的规范化建设,确保教学内容与教育环境的水平与质量。在师资上,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系统,制定符合职业教育基本特征的教师定岗机制和职务聘任制度,以富有创造性的现代化形式聘任能工巧匠、专业技术大师、非遗传承者等担任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在培育学生上,职业院校可选择采用将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紧密结合的考评方法来开
8、展招生工作。职业院校的学生应培养优秀的职业素质、精湛的专业能力、良好的行为举止,并按照职业学校的具体要求参与职业实习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教育的全面发展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核心便是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转变。德与技的融合是育人与育才的统一,有助于职业院校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当下,德技融合是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修德与修技缺一不可,要坚持知行合一,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
9、业教育德技并修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具有特殊性的学生群体。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习惯不良、基础知识薄弱、对学习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再加上受家庭和社会的双重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职业教育德技并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南 方 职 业 教 育 学 刊32第 13 卷(一)学生的职业精神存在不足 在工作与学习中,要具有正确的职业精神、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德”的培养,教师的悉心指导不可缺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根本需求是生理需求”,工作而获得相应的报酬是满足个人生理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而获得报酬的条件是满足别人的需要。
10、所谓的“需求”指的即是为别人带来相应的专业服务和技能。有些职业院校学生过分重视自己职业的利益追求,忽略了对自己职业服务意识的培养,缺少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导致生活观念与价值观念也随之偏离,怕苦怕难,畏缩不前,缺少正确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目标。从时代环境来探究,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时代,仍需教师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责任感、职业素养、职业发展目标的塑造。若教师的职能缺位,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就极易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导致自身的职业观念与客观的职业需求存在偏差,应适时进行调整。从职业院校的教育实践来看,由于长期以来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导致职业教育普遍重
11、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职业能力是出色的,但职业的道德素养却十分薄弱37。因此,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不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本质上指的是具有高超且精湛的技术操作和技术创新能力、创造较高劳动价值的人才,通常指的是技术岗位从业人员中拥有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高级技工职称的员工。职业院校学生目前尚处在职业预备阶段,他们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尚不够高,还需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他们掌握的专业技术仅能在日常的学习与操作过程中得到使用,并不适用于实践。在专业理论知识的积累上
12、,职业院校学生掌握的知识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储备水平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要求的水准差距较大,学生技能水平远远不足。在当今岗位竞争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既要掌握所学职业的技能与知识,又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在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应用方面,大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专业技术与知识的能力不足,辐射性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也不强。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只学会了一种专业技能,而且并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巧结合在一起去攻克难关。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职业转换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整体素养
13、和职业技能迁移能力。(三)学生的德技并修尚不充分从职业院校的视角来看,许多职业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侧重于教会学生“技”,而忽略了对“德”的培育。职业院校的教育以“服务就业”为导向,重视对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德”是职业院校教学的“薄弱环节”,而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也和职业院校的教学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一项关于“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需求”匹配度的调查显示8,企业对学生的岗位素质需求与身心素质需求占比较高,尤为重视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从现状来看,学生的岗位素质与身心素质普遍低于企业需求。可见,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匹配,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根据 2022 年教育部职
14、教所课题组发布的“全国职业院校教情调查报告”了解到9,大多数职校教师能够正确对待学生,在个人修养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在平等对待、尊重理解学生方面,98%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自我评33第 2 期定是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认真倾听学生说话、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感受。在责任心、耐心、亲和力方面,93%的中、高职教师自认为能尽力满足学生的拓展性学习需求,98%左右的中、高职教师自认为能耐心讲解或示范直至学生完全掌握,能微笑面对学生。该报告认为,教师职业能力准备包括职业意向、受教育情况、工作经历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未来的专业水准。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学历水平匹配、专业对口,但存在教学准
15、备不够充分、企业经历严重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在了解学生能力、专业技能、研究能力、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所不足。这也造成了在职业教育中许多教师对“德技并修”的理解不够。尽管经过了几十年不断地探索与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认同度和人才吸引力都在逐步提高,但职业院校却因为对技术的过分关注,而忽略了对职业精神的大力弘扬,这是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同时,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仍不同程度地充斥于社会各界。“德技并修”的外延式发展不足,大部分职业院校依然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职业精神的学习。职业院校组织各种专业技术竞赛,平时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职业精神的学习。我国
16、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成效显著,但由于缺乏对职业内涵的认识,大大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外延式发展。目前,职业院校学生的德技素质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实际要求,要培育“德技并修”的专业人才,就必须从根本上入手。三、新职业教育法实施背景下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路径 2022 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强调了德技并修:对学校,规定职业学校应当加强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对教师,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创新方式聘请技能大师;对学生,规定高等职业学校可以采取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招收学生,学生应当养成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行为习惯,按要求参加实习实训、掌握技术技能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教育法 职业 教育法 实施 背景 职业教育 修路 探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