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烷回收工段工艺设计---样本2010.doc
《己烷回收工段工艺设计---样本20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己烷回收工段工艺设计---样本2010.doc(3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目 录 前言········································································1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3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9 第三部分 附录·················································49 第四部分 图纸···············································附后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概述··························································3 第二章 原料与产品的性质··································3 2.1 原料规格································································3 2.2 产品规格······························································4 第三章 工艺流程叙述············································6 第四章 安全和工业卫生·········································7 第五章 三废排放及治理方案·································7 第六章 车间定员····················································8 第七章 主要设备(一览表)································8 第二部分 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 物料衡算··········································9 第二章 塔设备设计和选型·································20 2.1数据的整理····················································11 2.2确定蒸馏塔理论板数············································11 2.2.1初定塔顶和塔釜的操作压力··································11 2.2.2计算塔顶、塔釜温度····································11 2.2.3求解塔顶、塔釜各组份的平衡常数及其相对挥发度·················11 2.2.4计算理论塔板数····································11 2.3填料塔的结构计算····················································11 2.3.1混合组分的平均物性参数的计算··································11 2.3.2填料的选择····································11 2.3.3确定塔径···············································11 2.3.4计算填料层高度····································11 2.3.5塔的总高度计算··········································11 2.3.6塔的其他附件设计和选定····································11 第三章 其他设备计算·····································11 3.1换热器计算····················································46 3.1.1己烷塔进料加热器··································46 3.1.2 己烷塔顶冷凝器····································46 3.1.3 己烷塔底再沸器····································46 3.1.4反应器冷却器··············································································46 3.2反应器计算············································46 3.3储罐计算··············································46 3.3.1加氢反应器··············································46 3.3.2氢气缓冲罐··············································46 3.3.3分馏(或己烷或溶剂塔)回流罐··············································46 3.4管线计算·····························································································46 3.4.1原料加热器进出口管道··············································46 3.4.2塔顶进冷凝器管道··············································46 3.4.3塔顶回流管道··············································46 3.4.4塔顶出料管道··············································46 3.4.5塔釜进再沸器管道··············································46 3.4.6塔釜回流管道··············································46 3.4.7塔釜出料管道··············································46 3.5泵计算················································46 3.5.1 进料泵··············································46 3.5.2 回流泵·························································································46 第三部分 附录 一、参考文献··············································49 二、设计小结··············································49 第四部分 图纸 一、工艺流程图·········································图 1 二、设备平面布置图···································图2 三、设备立面布置图·····································图 5 前 言 要求:查90#溶剂油目前的生产现状,写前言。 要求每人的前言不同,相同的前言将退回重写。 《己烷回收工段工艺设计》的前言内容可包括90#溶剂油目前的生产现状,现有的改进方法,本次设计采用的方法及理由,本次设计采用的方法包括那些单元操作,每个单元操作的作用及选用理由,介绍主要的单元操作所用的设备—填料塔等。 设 计 说 明 书 第一章 概述 本次设计以扬子石化公司炼油厂重整抽余油为原料,生产90#溶剂油及副产加氢抽余油。根据抽余油的组成和性质,先经分馏塔脱除轻组分,再进行加氢脱除对产品有害的芳烃及烯烃。再通过己烷塔及溶剂塔分离出90#溶剂油和副产品加氢抽余油。 介绍主要设备填料精馏塔。 第二章 原料与产品的性质 2.1 原料规格 正己烷规格 表1-1正己烷规格 项目 单位 指标 5%馏出温度 ℃ ≥66 95%馏出温度 ℃ ≤70 正己烷含量 mol% ≥80 溴指数 mgBr/100g油 ≤100 芳烃含量 ppm vol ≤100 铜片腐蚀 50℃ 3h 合格 反应 中性 水分 ppm wt ≤200 水溶性酸及碱 无 密度 (15℃)Kg /m3 673 外观 无色透明 2.2 产品规格 90#溶剂油规格 表1-2 90#溶剂油规格 项目 单位 指标 初馏点 ℃ ≥60 98%馏出温度 ℃ ≤90 溴值 mgBr/100g油 ≤1.0 芳烃含量 % ≤1.5 硫含量 % ≤0.05 机械杂质及水分 无 水溶性酸及碱 无 密度 (20℃)Kg/m3 655~681 油渍实验 合格 外观 无色透明 第三章 工艺流程叙述 工艺流程: 重整抽余油经分馏塔T101分离后,塔底物料进入加氢反应器R102,脱除影响产品质量的芳烃和烯烃。从R102出来的混合气,经E104与分馏塔釜液换热后进入反应气冷却器E106,用水冷却至40℃,进入气液缓冲罐D101。D101出来的液相组分通过己烷塔排料泵P104A/B,去己烷塔进料加热器E108加热,然后送入己烷塔T102。 进入T102塔的液体,经分馏后,塔顶己烷经己烷塔顶冷凝器E101冷凝后,进入己烷塔回流罐D101,D101的液相通过己烷塔回流泵P105A/B,一部分回流至T102塔,另一部分作为己烷产品送出界区至己烷储罐,T102塔釜物料通过己烷塔釜液泵P106A/B,送至溶剂塔T103。 进入溶剂塔T103的液体经过精馏分离后,塔顶采出的90#溶剂油,经溶剂塔顶冷凝器E103冷凝后,进入溶剂塔回流罐D102,然后经溶剂塔回流泵P107A/B,一部分回流至T103,另一部分作为90#溶剂油产品送出界区至90#溶剂油储罐,T103塔底物料加氢抽余油通过己烷塔釜液泵P108A/B,送至加氢抽余油冷却器E105冷却后,送出界区至加氢抽余油储罐。 第四章 安全和工业卫生 产品90#溶剂油为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爆炸极限1.3~6.0%,为中级防爆,工厂应注意加强通风排气,严禁明火,严禁用水扑灭,应用蒸汽或泡沫灭火器,管线应该有静电接地线,避雷系统等。 第五章 三废排放及治理方案 三废处理应该适当,防止污染。 供水和排水 规模比较大的工厂企业,可在河道或湖泊等水源地建立给水基地。当附近无河道,湖泊或水库时可凿深井取水,而规模比较小的工厂且又靠近城市时,也可直接使用城市自来水作为水源。 为了节约水源以及减少水处理的费用,大量使用冷却水的化工厂应该循环使用冷却水,即把经过换热器的热水送入冷却塔或喷水池降温。在冷却塔中热水自上向下喷淋,空气自下而上与水逆流接触,一部分水蒸发,其余水冷却。水在冷却塔中降温,经水质处理后再用做冷却水,如此循环。 非酸性废水理论上可采用共沸的方法去除杂质。碱性废水可采用沉降分离有机物料。要经过净化达到国家标准才能排入河道。 第六章 车间定员 采用五班三倒制,每班四人,每人工作8小时,共需20人。 第七章 主要设备 工段主要设备一览表: 表1-3 工段主要设备一览表 T-102 己烷塔 E-109 己烷塔外冷凝器 T-103 溶剂塔 E-110 己烷塔再沸器 D-101 汽液分离罐 E-111 溶剂塔顶冷凝器 D-102 氢气缓冲罐 E-112 溶剂塔再沸器 D-104 己烷塔回流罐 E-113 加氢抽余油冷却器 D-105 溶剂塔回流罐 MX-101 混合器 D-301 尾气凝液罐 E-115 过滤器 E-101 原料加热器 E-116 电加热器 E-104 预热器 P-104A/B 己烷塔进料泵 P-107A/B 溶剂塔回流泵 P-105A/B 己烷塔顶回流泵 P-108A/B 溶剂塔釜液泵 P-106A/B 己烷塔釜液泵 E-105 再沸器 R-102 加氢反应器 E-106 反应器冷却器 E-108 己烷塔进料加热器 设 计 计 算 书 第一章 物料衡算 (要求:对每个塔列物料衡算方程,必须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物流量及组成,设反应器前后物流量不变,填写表1,表1中的2-11股物流中的已知组成可作微小调整,使得所有物料的质量分率及摩尔分率之和分别等于1) 设计要求:(各人不同) 工作日:7400小时 设计:己烷塔 生产能力:处理抽余油15万吨/年 物料损失:8% 分 馏 塔 T10101 溶 剂 塔 T103 己 烷 塔 T102 反 应 器 H2 己烷 90#溶剂油 重残液 重整抽余油 1 2 3 4 5 6 8 7 9 汽液分离罐 H2 10 11 氢气:0.26万吨/年 图2-1 重整抽余油加氢工艺流程示意图 1)第一~三股物流: W1=(处理量15万吨/工作日7400小时)*1.08物料损失 W1= W2+W3 W1*X51= W2*X52+W3*X53 W1*X61= W2*X62+W3*X63 W1*X71= W2*X72+W3*X73 W1*X81= W2*X82+W3*X83 W1*X甲苯1= W2*X甲苯2+W3*X甲苯3 计算W2/W3/ X52/ X62/ X83/ X甲苯3 计算W2/W3的mol流量 计算第一~三股物流组分的mol分率 2)第三~四股物流: W4= W3+WH2 WH2=0.26万吨/工作日7400小时 计算W4的mol流量 X54= W3*X53/ W4 同理可计算第四股物流组分的质量分率和mol分率 3)第五股物流: 设反应为甲苯加氢生成n-C7 C7H8+ 4H2=C7H16 设甲苯完全反应(反应掉的甲苯和氢气的量加入n-C7),则 W4= W5 XH25=(W4* XH24-反应掉的H2量)/W5 X75=( W4* X74+ 生成n-C7的质量)/ W5 可计算第五股物流组分的质量分率和mol分率 4)第五~七股物流:计算方法同第一~三股物流 5)第七~九股物流:计算方法同第一~三股物流 6)第九~十一股物流:计算方法同第一~三股物流 将物料衡算结果列于表2-1: 表2-1 物料衡算汇总表(2-11股物流中的已知组成可作微小调整) 组分 n-C5 n-C6 n-C7 n-C8 甲苯 氢气 总流量W 分子式 C5H12 C6H14 C7H16 C8H18 C7H8 H2 分子量 72 86 100 114 92 2 1(wt%) 0.0155 0.5479 0.2473 0.0889 0.1004 0 kg/h mol% kmol/h 2(wt%) 0.05 0 0.03863 0 kg/h mol% kmol/h 3(wt%) 0 0.2417 0.4297 0 kg/h mol% kmol/h 4(wt%) kg/h mol% kmol/h 5(wt%) 0 kg/h mol% kmol/h 6(wt%) 0 0 0 0 0 kg/h mol% kmol/h 7(wt%) 0 0 kg/h mol% kmol/h 8(wt%) 0 0.6260 0 0 kg/h mol% kmol/h 9(wt%) 0 0.7217 0.2558 0 0 kg/h mol% kmol/h 10(wt%) 0 0.05 0.2496 0 0 kg/h mol% kmol/h 11(wt%) 0 0.00179 0.4502 0 0 kg/h mol% kmol/h 注意:通过己烷塔后出来的物料,应该都是塔顶增加c6降低c7和c8,塔底降低c6增加c7和c8,通过溶剂塔后出来的物料,应该都是塔顶增加c6和c7降低c8,塔底降低c6和c7增加c8,如果不是修改给出的组成!! 第二章 塔设备设计和选型 2.1. 数据的整理 搜集和整理原始物性数据,汇总工艺要求。 表2-2 Antoine常数 组分 A B C C5 6.85221 1064.63 232.0 C6 6.87776 1171.53 224.366 甲苯 6.955 1345 219.5 C7 6.9024 1268.115 216.9 C8 7.372 1587.81 230.07 由Antoine方程logp=A-B/(C+T)(P:mmHg,T:℃) 2. 2 确定蒸馏塔理论板数 对多组元蒸馏 ,应先选择其中两个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的组分作为轻、重关键组分 ,通过物料衡算确定塔顶、塔釜产物的全部组成。(内容见物料衡算) 2.2.1.初定塔顶和塔釜的操作压力 表2-3 各塔顶、塔釜的操作压力 塔顶压力,MPa 塔釜压力,MPa 分馏塔 T-101 0.105 0.17 己烷塔 T-102 0.105 0.17 溶剂塔 T-103 0.105 0.135 2.2.2 . 计算塔顶、塔釜温度 根据气液相平衡关系,验算塔的操作压力和塔顶、塔釜温度。 根据上面三式,试差求解各温度。 表2-4 各塔的温度、压力 塔顶温度 ,℃ 塔釜温度 ,℃ 塔顶压力 ,MPa 塔釜压力 ,MPa 分馏塔 T-101 0.105 0.17 己烷塔 T-102 0.105 0.17 溶剂塔 T-103 0.105 0.135 表2-5 各物质的基本物理性质 组分 液相粘度 气体密度 液体密度 C5 C6 甲苯 C7 C8 定性温度:常温 2.2.3 求解塔顶、塔釜各组份的平衡常数及其相对挥发度 Ki=Yi/Xi 表2-6 塔顶、塔釜各组份的平衡常数及其相对挥发度 组分 塔顶 进料 塔底 αav Ki αi,h Ki αi,h Ki αi,h C5 C6 甲苯 C7 C8 2.2.4计算理论塔板数 求算多组元蒸馏的理论板数的方法有简捷法和逐板计算法,下面介绍简捷法。 1 计算最小回流比: 用恩德伍特公式 先求出θ,再求出Rmin LK>>HK,将值代入算得Rmin 2 用芬斯克求最小理论塔板数 3 据吉利兰图定出不同回流比下的理论塔板数 由Rmin选定适宜回流比R。由获得的Rmin,R,Nmin三参数运用吉利兰图确定所需的理论板数N。 图2-2 吉利兰图(此图不用画) 计算数据列表如下: 表2-7 不同回流比对理论塔板数的影响 R/Rmin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N 2.3 填料塔的结构计算 2.3.1混合组分的平均物性参数的计算 1平均分子量的计算 (1) 塔顶的平均分子量 (x1为与y1=XD平衡 的液相组成) (2)进料板的平均分子量 近似用进料对应的组成Xn 和yn (3)塔底的平均分子量(yw为与xw平衡的气相组成) (4)精馏段、提馏段的平均分子量 精馏段平均分子量 MLM=( MLDM+ MLFM)/2= MVM=( MVDM+ MVFM)/2= 提馏段平均分子量 M’LM=( MLWM+ MLFM)/2= M’VM=( MVWM+ MVFM)/2= 2 平均密度的计算 (1)液相平均密度 查物性数据: 列出各组分密度ρi= Kg/m3 列出塔顶各组分质量百分比a1i= (将XDi换算成质量分率) 列出进料各组分质量百分比a2i= (将Xni换算成质量分率) 列出塔底各组分质量百分比a3i= (将Xwi换算成质量分率) 塔顶液相密度:,ρLD= Kg/ m3 进料液相密度:,ρLF= Kg/ m3 塔底液相密度:,ρLW= Kg/ m3 精馏段的平均液相密度:ρLM=(ρLD+ρLF)/2= Kg/ m3 提馏段的平均液相密度:ρ’LM=(ρLF+ρLW)/2= Kg/ m3 (2)汽相平均密度 根据塔顶组成查平衡数据计算 塔顶温度TD= ℃ 根据进料组成查平衡数据计算 进料板温度TF= ℃ 根据塔底组成查平衡数据计算 塔底温度TW= ℃ 精馏段:TM=(TF+TD)/2= ρVM=PMV/RTM= Kg/ m3 提馏段:T’M=(TF+TW)/2= ρ’VM=PM’V/RT’M= Kg/ m3 2.3.2填料的选择 填料类型和填料层的高度直接影响传质效果。 对填料进行简单描述,根据要求选择填料类型。 填料:(学生根据学号选择填料,列出填料性能) 散装填料: DN50金属鲍尔环 (1-5号) DN50金属环矩鞍 (6-10号) 规整填料: 125Y金属孔板波纹填料 (11-15号) 125X金属孔板波纹填料 (16-20号) 125Y塑料孔板波纹填料 (21-25号) 125X塑料孔板波纹填料 (26-35号) 表2-8 散装填料性能 填料类型 h A K 比表面积at,1/m 空隙率ε% 泛点填料因子,Φ DN50金属鲍尔环 7.3781 0.1 1.75 71 96.1 160 DN50金属环矩鞍 7.2883 0.06225 1.75 74.9 96 135 表2-9 规整填料性能 填料类型 理论板数△N,,1/m 比表面积at,1/m 空隙率ε% △P/Z, Mpa/m A K 125Y金属孔板波纹填料 1.1 125 98.5 2.0*10-4 0.291 1.75 125X金属孔板波纹填料 0.85 125 98.5 1.3*10-4 0.291 1.75 125Y塑料孔板波纹填料 1.5 125 98.5 2.0*10-4 0.291 1.563 125X塑料孔板波纹填料 0.85 125 98.5 1.4*10-4 0.291 1.563 2.3.3确定塔径 1计算精馏段、提馏段气液相体积流量 (1) 根据表10,选择合适的回流比,并据R及表6物料衡算汇总表中相应数据计算塔内各段汽液相的体积流量 L=RD V=(R+1)D L’=L+qF L’=V’-(1-q)F (2)计算各段的体积流量 根据以上摩尔流量、平均分子量、平均密度得到体积流量,并汇总见表11 表2-10 塔内液相和气相的流量 精馏段汽相流量 精馏段液相流量 提馏段汽相流量 提馏段液相流量 kg/h m3/s kg/h m3/s kg/h m3/s kg/h m3/s 分馏塔T-101 己烷塔T-102 溶剂塔T-103 2 塔径的计算 式中:V——气体的体积流量,m3/s u——操作气速,m/s u=(0.5~0.85)uf 适宜气速的选择应考虑物系的气泡性及填料类型,易起泡的物系应取较低的气速,不易产生气泡的物系可取较大值。 (1)泛点速度 精馏段塔径: 填料的液泛气速uF与填料特性、气液相流体的物性、液体的喷淋密度等因素有关,uf的计算方法如下: Bain-Hougen关联 式中: uf:泛点气速,m/s g:重力加速度9.81m/s2 at:填料比表面积,1/m ε:孔隙率 ρVM、ρLM:气、液相密度,kg/m3 WL、WG :液、气相质量流量,kg/h μL:液体粘度,mPas A、K:常数(见上表) 计算得泛点气速uf= m/s u=(0.6-0.8)uf (任取) 计算泛点气速uf= m/s u= m/s D= m 提馏段塔径:(计算同上) (2)塔径的圆整 计算出的D值,还应按压力容器公称直径标准进行圆整,以符合设备的加工要求及设备定型,便于设备的设计加工。根据国内压力容器公称直径标准(JB-1153-71),直径在1m以下间隔为100mm(必要时D在700mm以下可用50mm为间隔);直径在1m以上时间隔为200mm(必要时D在2m以下可用100mm为间隔)。 园整后D= m (3)塔径的校核 圆整后的塔径还需作进一步的校核,具体步骤如下: a核算气速 在新的塔径下算出空塔气速,其值必须符合u=(0.5~0.8)uf b核算喷淋密度 在吸收剂用量及塔径确定以后,还要校核喷淋密度。填料塔的喷淋密度为单位时间内单位塔截面积上喷淋的液体体积[m3/(m2·s)],为使填料能获得良好的润湿,应保证塔内液体的喷淋密度高于某一下限值。所以,算出塔径之后还应验算塔内的喷淋密度是否大于最小喷淋密度Umin。若喷淋密度过小,可增加吸收剂用量,或采用液体再循环以加大液体流量,或在许可范围内减小塔径,或适当增加填料层高度予以补偿。最小喷淋密度的计算式为: Umin=(Lw)min 式中:——填料的比表面积,m2/m3; Umin——最小喷淋密度,m3/(m2·s); (Lw)min——最小润湿率,m3/(m·s)。 润湿率是指在塔的横截面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上液体的体积流量。 (Lw)min的取值如下: c核算径比D/L 为保证填料润湿均匀,还应注意使实际采用的塔径与填料直径之比在10以上。此值过小液体沿填料下流时常会出现“壁流”现象。对拉西环要求D/L>20;鲍尔环D/L>10;鞍型填料D/L>15。 3计算填料塔压降 以Eckert通用关联图计算填料塔压降,如果超出工艺要求时,应重新估算塔径:为使填料塔能在良好的工况下操作,每米填料层的压降不能太大,一般正常压降△P=147~490Pa,真空操作下△P≤78.45Pa。 散装填料: 精馏段: 查埃克特通用关联图得压降△P/Z= Pa/m △P=N精馏段*△P/Z= Pa 提馏段: 同上 规整填料: 精馏段△P=N精馏段*△P/Z= Pa 提馏段△P‘=N提馏段*△P/Z= Pa(N提馏段包括加料板) 2.3.4计算填料层高度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是填料塔设计中重要的一环。设计填料精馏塔的关键之一是确定全塔所需要的填料层高度。通常以理论板数乘以等板高度(用HETP表示,Height Equivalent of a Theoretical Plate)。 散装填料: 查:液体各组分表面张力σLi= N/m 液体各组分粘度μLi = Pas 液体表面张力 xi:摩尔分率 液体粘度 xi:摩尔分率 精馏段的高度: HETP=exp(h-1.292lnσLm+1.47lnμLm)= mm HETP:等板高度,mm σL:液体表面张力,N/m μL:液体粘度,Pas h:常数(见上表) Z1=N精馏段*HETP= m (N精馏段包括加料板) 提馏段的高度: 同上 规整填料: 精馏段的高度Z1=N精馏段/ △N= m 提馏段的高度Z2=N提馏段/ △N= m (N提馏段包括加料板) 总填料层高度 Z= m △N:见上表 提馏段的高度: 同上 2.3.5 塔的总高度计算 H=Hd+Z+(n-1)Hf+Hb 式中: Hd——塔顶空间高度(不包括封头),m。取1.5 m。 Hf——液体再分布器的空间高度,m。取0.8 m。 Hb——塔底空间高度,m。取1.5 m。 n——填料层分层数。 2.3.6塔的其他附件设计和选定 1. 支撑板:要求满足两个条件——自由截面积不小于填料的空隙率,支撑板强度足以支撑填料重量 2. 液体喷淋装置:直接影响塔内填料的有效利用率,填料塔操作要求液体沿同一塔截面均匀分布。为使液流分布均匀。经验表明,对塔径在0.75m以下的塔,喷淋点密集度至少应为160个/m2塔截面。常见的液体喷淋装置有多孔管式、槽式及挡板式等。由于管式分布器不易堵塞,布液较均匀,故本设计采用槽式分布器。但安装时需注意,其对水平度有较高要求。 3. 液体再分布装置:为防止液相沿壁运行,每隔一定高度要有液体再分布装置。常见的有截锥式和升气管式分布器。 4. 气体分布器:对于500mm以下的小塔,进气管可伸至塔中心,末端截成45°向下,使气体转折而上;对大塔,可制成向下的喇叭形扩大口,或制成盘管式。 5. 除雾器 第三章 其他设备计算 3.1 换热器计算 要求:计算传热面积和选型,反应器冷却器每人都要计算,算分馏塔的同学计算原料加热器、分馏塔顶冷凝器和分馏塔底再沸器。算己烷塔的同学计算己烷塔进料加热器、己烷塔顶冷凝器和己烷塔底再沸器。算溶剂塔的同学计算溶剂塔顶冷凝器、溶剂塔底再沸器和加氢抽余油冷却器。 《物化手册》中查C4、C5、C6、C7、C8、甲苯的比热cp和汽化潜热r。 平均 Xi:mol分率 平均 Xi:mol分率 换热器的冷、热介质见表,取总传热系数K(《化工原理》第四章),计算传热面积,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类型(《化工原理》附录)。填写下汇总表。 3.1.1 原料加热器 查《化工原理》第四章传热表4-8(K值得大致范围)[ ]:取总传热系数K‘= W/m2℃ (列出各组分的)比热cpi= kJ/kgK 平均 Xi:mol分率 Q=FΔt = KJ/h = ℃ 换热器面积= m2 选型:将计算出的换热器面积作为公称面积,在附录中选择换热器型号,并给出所选择的换热器的参数。 换热器主要参数如下表3-1: 表3-1原料加热器主要参数 外壳直径 D/mm 公称压强 pg/(kgf/cm2) 公称面积 A/m2 管子排列 方法 管长 l/m 管子外径 d0/mm 管子总数 N/根 管程数 壳程数 Q吸=Q放=rG 通入蒸汽量G= m3/h 3.1.2 分馏塔顶冷凝器 查第四章传热表4-8(K值得大致范围):取总传热系数K= W/m2℃ (列出各组分的)汽化潜热ri= kJ/kgK 平均 Xi:mol分率 Q=(R+1)DrD = ℃ 换热器面积= m2 选型:将计算出的换热器面积作为公称面积,在附录中选择换热器型号,并列出所选择的换热器的参数。 换热器主要参数如下表3-2: 表3-2分馏塔顶冷凝器主要参数 外壳直径 D/mm 公称压强 pg/(kgf/cm2) 公称面积 A/m2 管子排列 方法 管长 l/m 管子外径 d0/mm 管子总数 N/根 管程数 壳程数 通入冷却水的量G= m3/h 3.1.3 分馏塔底再沸器 查第四章传热表4-8(K值得大致范围):取总传热系数K‘= W/m2℃ (列出各组分的)比热cpi= kJ/kgK 气体的比热查《化工设计手册》。 (列出各组分的)汽化潜热ri= kJ/kgK 平均 Xi:mol分率 平均 Xi:mol分率 Q=V’*rW+ V’Δt = KJ/h = ℃ 换热器面积= m2 选型:将计算出的换热器面积作为公称面积,在附录中选择换热器型号,并给出所选择的换热器的参数。 换热器主要参数如下表3-3: 表3-3分馏塔底再沸器主要参数 外壳直径 D/mm 公称压强 pg/(kgf/cm2) 公称面积 A/m2 管子排列 方法 管长 l/m 管子外径 d0/mm 管子总数 N/根 管程数 壳程数 通入蒸汽量G= m3/h 3.1.1己烷塔进料加热器(计算方法同原料加热器) 3.1.2 己烷塔顶冷凝器(计算方法同分馏塔顶冷凝器) 3.1.3 己烷塔底再沸器(计算方法同分馏塔底再沸器) 3.1.1溶剂塔顶冷凝器(计算方法同分馏塔顶冷凝器) 3.1.2溶剂塔底再沸器(计算方法同分馏塔底再沸器) 3.1.3加氢抽余油冷却器(计-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己烷 回收 工段 工艺 设计 样本 2010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