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魔方入门教程.doc
《魔方入门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魔方入门教程.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基本特征 魔方的贴纸: 魔方六个面贴纸通常由红,黄,蓝,绿,白,橙六种颜色组成。各个时期和地方的版本贴纸方法会有区别,但基本上是前红、后橙、上黄、下白、左蓝、右绿。 如果没有这些限制魔方贴纸一共有多少种贴法呢?答案是30种。因为由于魔方立方体的对称性,不失一般性的,我们贴纸时不妨就指定蓝色为顶面。他的对面就有5种贴法,剩下的4个面组成一个环。这个环的4种颜色去除旋转后相同的情况有3*2种贴法。这是因为,对于这个环,我们也可以不失一般性的就指定4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做为前面,他的对面有3种贴法,剩下的两面对应2种贴法,所以魔方贴纸的贴法有5*3*2=30种。 配色: 其实魔方并不只有一种配色,现在所流行的是最初的版本,事实上也还有其他版本的配色。 第一种是由香港生产的最初的配色,最早在80年代就有销售,现在大多数销售的和它不同的是将茶色换成了橙色。 第二种也是香港生产的,是和第一种同一系列的魔方,但是配色稍有不同。 第三种是由美国生产的,配色完全改动,由白对黄,蓝对绿,红对橙。 第四种是由匈牙利原产的,配色接近于美国产的魔方。 结构: 三阶魔方由1个中心轴、6个中心块、12个边块及8个角块构成,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每个零件会互相牵制不会散开,并且任何一面都可水平转动而不影响到其他方块。三阶魔方的结构不只一种,例如空心魔方,日本发行的,发明者冈本胜彦,于2008年出品,空心一般以三阶为主,由于中空,所以结构与三阶魔方不同。 中心块: 中心块与中心轴连接在一起,但可以顺着轴的方向自由的转动。 中心块的表面为正方形,结构略呈长方体,但长方体内侧并非平面,另外中心还有一个圆柱体连接至中心轴。 从侧面看,中心块的内侧会有一个圆弧状的凹槽,组合后,中心块和边块上的凹槽可组成一个圆形。旋转时,边块和角块会沿着凹槽滑动。 边块: 边块的表面是两个正方形,结构类似一个长方体从立方体的一个边凸出来,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边块嵌在两个中心块之间。 长方体表面上的弧度与中心块上的弧度相同,可以沿着滑动。立方体的内侧有缺角,组合后,中心块和边块上的凹槽可组成一个圆形。旋转时,边块和角块会沿着凹槽滑动。另外,这个缺角还被用来固定角块。 角块: 角块的表面是三个正方形,结构类似一个小立方体从立方体的一个边凸出来,这样的结构可以让角块嵌在三个边块之间。 与边块相同,小立方体的表面一样有弧度,可以让角块沿着凹槽旋转。 书写方式: 为了记录下复原、转乱的过程或公式的步骤,会用Singmaster符号来书写(由David Singmaster发明)。书写方式如下: F、B、L、R、U、D分别代表前、后、左、右、上、下层。 若是顺时钟旋转,则直接写上符号;若是逆时钟旋转,则在符号后加上“'”或是“i”;若是旋转半圈,则在符号后加上“2”或是“²”。 若要更加详细纪录整个过程,还会使用以下符号: x、y、z分别代表将整个魔方做R、U、F,因为在速解魔方的时候,并不会总是将一个面朝向自己。 f、b、l、r、u、d分别代表前、后、左、右、上、下两层,代表连中间层一起转。 M、E、S代表旋转中间层,相当于l'L、d'D、f'F。在最少步骤还原的比赛中,规定: x、y、z不记步数。 F、B、L、R、U、D旋转90°或180°都算做一步。 M、E、S旋转90°或180°都算做两步。 魔方的花样图案: 艺术魔方…… 六面回字公式 U’D F’B L R’U’D 四色回字公式 B2 L R B L2 B F D U’B F R2 F’L R 对称棋盘公式 L2 R2 F2 B2 U2 D2 循环棋盘公式 D2 F2 U'B2 F2 L2 R2 D R’B F D'U L R D2 U2 F'U2 六面十字公式 B2 F’L2 R2 D2 B2 F2 L2 R2 U2 F' 四面十字公式 D F2 R2 F2 D’U R2 F2 R2 U' 双色十字公式 U’D F’B L R’U’D L2 R2 F2 B2 U2 D2 三色十字公式 B F’L2 R2 U D' 四色十字公式 U2 R B D B F’L’U’B F’L F L’R D U2 F’R’U2 五彩十字公式 L2 D’F2 D B D L F R’U’R’D’F L2 B F2 L 六面皇后公式 R2 B2 U2 L2 B2 U2 F2 L2 D L’R F L2 F’U’D L 六面五色公式 U B2 L2 B F’U F’D2 L D2 F D R2 F2 R’B’U’R’ 六面六色公式 D2 U2 L2 B R2 D’L2 R2 D2 B2 F2 U’R2 B’R2 六面彩条公式 F2 U2 F2 B2 U2 F B 六面三条公式 (U2 L2)3 (U2 R2)3 U D L2 R2 六面凹字公式 F2 L’R B2 U2 L R’D2 六面凹字公式 U D L2 F2 U D’B2 R2 D2 六面凸字公式 F2 R F2 R'U2 F2 L U2 B2 U2 F'U2 R D’B2 D F'D2 R F 六面工字公式 D2 ML’F2 B2 ML’D2 六面Q字公式 D F2 U’B F’L R’D L2 U’B R2 B’U L2 U' 六面J字公式 D2 L2 D R2 U B2 U2 B R’B’D B2 R’F R2 F’U R' 六面L字公式 L R U D F’B’L R 六面彩E公式 F2 R2 F2 U’R’B2 F L R’U L’R U B U2 F2 D’U' 六面C U公式 D’U B D’L’R F D’B’D’U L 六面T字公式 U2 F2 R2 D U’L2 B2 D U或者B2 D2 L R’D2 B2 L R' 四面Z字公式 ( F B R L )3 (U D')2 四面I字公式 R2 F2 R2 L2 F2 L2 四面L字公式 B F D U L2 D U’B F' 四面O字公式 U R2 L2 U D’F2 B2 D' 四面E字公式 R2 U2 F2 R2 U2 R2 F2 U2 四面V Y公式 D2 R L U2 R2 L2 U2 R L 四面C U公式 R2 F2 B2 L2 U F2 R2 L2 B2 D' C C T V公式一 B2 R2 D2 U2 F2 L R’U2 L’R’ C C T V公式二 L2 B2 R2 D2 R2 F2 U2 F2 R2 U2 R2 六面斜线公式 B L2 U2 L2 B’F’U2 R’B F R2 D’L R’D’U R F’ 三色斜线公式 R F2 L’D2 F2 L’R2 B’L’B’F’D’U R F’D R’B R' 四面斜线公式 F B L R F B L R F B L R 大小魔方公式 U2 L2 F2 U’B2 D R F’R F’R F’D’B2 U' 大中小魔公式 BL'D2LDF'D2FD'B'F'RU2R'U'BU2B'UF (R'D2RB'U2B)2 大中小魔公式 F D2 L2 B D B’F2 U’F U F2 U2 F’L D F’U 六面双环公式 B R L’D’R2 D R’L B’R2 U B2 U’D B2 R L U2 R’L’B2 D' 六面蛇形公式 B R L’D’R2 D R’L B’R2 U B2 U’D R2 D' 彩带魔方公式 D2 L’U2 FL2 D2 U R2 D L2 B’L2 U L D’R2 U' 六面鱼形公式 L2 D B2 U R2 B2 D L’B2 F'D'U R'D2 R'B2 F'U'F' 注:以上表示法均为美国魔方大师辛马斯特的算子表示法: 以英文Up(上)、Down(下)、Front(前)、Back(后)、Left(左)、Right(右)的第一个字母分别来表示魔方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即U(上)、D(下)、F(前)、B(后)、L(左)、R(右)。当旋转魔方的右层时,从右侧看,若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则用R表示这一旋转动作,若按反时针方向转动90°,则用R'表示这一旋转动作,若按顺时针方向转动180°,则用R2来表示。另外,将夹层的运动RL'简单记作Rs(表示左右两层同时以右层为基准的顺时针方向转动90°),并将夹层的运动RL简单记作Ra(即右层顺时针转90°,左层则与之反方向旋转90°),而(RsFs)3则表示将RsFs的动作重复做3次。 玩法 基本术语 阶:阶数是指魔方每个边所具有的块数,比如三阶魔方每个边就有3个小块。 复原:指魔方从非原始状态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POP(飞棱):指在复原中魔方的某些组成部分从魔方上面脱离的情况,如果是出现在比赛中作为无效的复原过程。 DNF(弃权):即Did Not Finish指魔方复原者感觉无法在自己满意的时间内完成魔方而弃权的情况,在比赛中可以有一次DNF。 SUB的原文是「Subtraction」,意思就是「减、少于」的意思,在这里是「在XX秒以下」的意思。例:3x3方块SUB-30,就是指平均 速度在30秒以下。 普通玩法 这类玩法适合拿魔方当作放松和娱乐的爱好者。他们通常仅仅满足于复原一个魔方,不会追求更高的标准。 45岁的英国建筑工人格雷厄姆·帕克就花费了26年还原一个魔方。 竞速玩法 竞速玩法竞速玩法出现的具体的时间已经难以考证。当爱好者们已经能够熟练复原魔方的时候,就开始追求最快的复原。竞速复原有几个要点:使用的方法要最简便,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是步骤越少,需要记忆的公式就越多;使用的魔方需要最适合竞速使用,不会卡住或者打滑,所以出现了为魔方专用润滑油;灵巧的双手,因为拥有方法和好的魔方不是最重要的,双手能够熟练的转动魔方才能有最高的效率。 世界上复原魔方速度最快的人曾经在7.08秒成功还原了一个三阶魔方(记录创造于Czech Open 2008),记录保持者是来自荷兰的Erik Akkersdijk。 最少步骤还原 这是最为艰难的玩法,在这种玩法或者比赛中,不能转动魔方,只能用眼睛观察魔方的状态,然后思考出最少的步骤来解决魔方。虽然还没有人能证明出魔方的最大打乱状态(即需要用最多步骤还原的状态)是什么,但是普遍认为经过50步无规则的打乱,3阶魔方就能达到最大状态,此情况下恢复原状需要22步。目前的世界纪录是22步还原。 盲拧 盲拧可以说是每个魔方玩家的梦想。盲拧的定义就是不用眼睛观看魔方(可以记忆),进行复原的过程。计时是从第一眼看到魔方开始的,也就是说记忆魔方的时间也算在总时间内。这种玩法对一个人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有极大的考验。目前盲拧世界纪录为35.96秒,由庄海燕保持。 单拧 即单手转动魔方进行复原,对手指的灵活程度要求很高。因为没有另外一只手的帮助,魔方难以保持平衡,尤其是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目前世界纪录为Lee Seung-Woon创造的14.34秒。 脚拧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却是有人用脚来复原魔方。世界纪录为Chang Jee-Hoon创造的36.94秒 花式拧法 尽管有些人不喜欢竞速或者最少步骤还原的玩法,而钟情于创造美丽的图案。事实上这也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要预测每一块的移动并不是很简单。 还原 魔方的还原方法很多。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种目前最流行的CFOP法。这种方法熟练之后可以在30秒之内将魔方的六面还原。 在介绍还原法之前,首先说明一下魔方转动的记法。魔方状态图中标有字母“F”的为前面,图后所记载的操作都以这个前面为基准。各个面用 以下字母表示: F=Front(前面) B=Back (后面) R=Right(右面) L=Left (左面) U=Up (上面) D=Down (下面) 顺时针90度用[ ]字母代表 逆时针90度用[ ']字母代表 顺时针180度用[ 2]字母代表 逆时针180度用[ '2]字母代表 魔方公式步骤介绍 CFOP方法一共分四步:CROSS->F2L->OLL->PLL CROSS:意思是底部打好十字 F2L:(First two Layer) 意思是同时对好前两层 OLL:(Orient Last Layer )意思是把顶层朝上的颜色统一 PLL:(Position Last Layer )意思是调整顶层顺序(完成整个魔方) 第一步、底层架十字(CROSS) 1.做十字时,要牢记四个颜色。临近两边的对应颜色变化也要有印象。必须能作到看一面的看情况下,记得其他面的颜色。 2.尽可能的分析每次打乱后的图案。据统计在99%的情况下,7步内就能做出来十字。 3.盲拧十字,并做到无错误盲拧。 4.逐渐减少思考时间,知道每次都能在15秒的观察时间里盲拧十字。 5.从完成十字到找到第一组F2L非常重要,但即使是非常快的人。在这完成这个步骤时,也几乎不可能不停顿一下。 6.减慢做十字的速度,在期间就要找到第一对F2L。 7.做十字的时候不预先观察,这样就迫使你在做十字的时候减慢速度,从而让你在完成十字到F2L过渡时动作更加协调。 8.把十字摆成一个特有的CASE。这样完成一个十字时,分析他的F2L走向。 第二步、完成前两层(F2L) 共有41种情况 1.如果你只是刚刚开始学习F2L,要充分理解每个公式,并且把一些相似的公式记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F2L,而且可以在以后的 运用过程中让你从直观上认识F2L,这样对你在以后学习的F2L有很大的好处。 2.减少观察的时间,另外要能做到从四面都能复原同一个CASE。 3.寻找最适合你的公式,在网上看高手的视频,看他们是如何做到F2L。 4.在F2L里最最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转慢并且预判。如果你每个公式都做的很熟练,但是如果你做完一组F2L以后要花时间去寻找下一组F2L, 那么你F2L的水平还很不到位。预判的意思就是在做第一组F2L的时候,速度要慢一点,这样你就有时间去观察下一组F2L的走向,要保证每组 F2L之间的无缝连接。整个4组F2L最后要到的境界,要看起来像一组动作。想要做到SUB-20S(小于20秒),这点必须的。 5.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去训练你的预判能力。用一个音乐节拍器,刚开始的时候让你转动魔方的速度是每秒2步。保持每秒2步的速度,已经 能让你的手忙活一阵子了。如果是平均SUB-20S(小于20秒)的水平。你的目标是每秒3步。(魔方也流行:方法很好,高手在比赛前也听音乐 找感觉。) 6.当你练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试着在做预判的同时提高速度。刚开始,这样会让你感觉很不习惯。但是慢慢的,你会喜欢在这样的节奏中 做出准确的预判。 7.想要预判OLL是非常困难的,你得花时候去判断OLL。所以在一切练得非常熟练之后,全速玩做完4组F2L,去判断OLL的公式吧。 第三步、顶面还原(OLL) OLL教学请登录 1.每种CASE(情况),学习从两个方向解。对于简单的CASE(情况),学习从任何方向去解。 2.学习一些COLL,当在遇到某些CASE(情况)时,会非常实用。 3.计时完成57个OLL,尽可能的快。 4.练习,作到零延时判断出PLL。 第四步、顶面还原(PLL) PLL教学请登录 1.所有的图案都要能做到至少能从2各方向复原。 2.一些简单的CASE,要能做到4个方向都能复原。 3.因为这些CFOP中最后的一步。所以你要选择一个好的公式,方便你还原魔方后,用手去按计时器。 4.计时完成21个PLL,尽可能的快,多上网找跟多的PLL公式。 总结 CFOP 1.有条件的话,给自己录像,比较自己和高手的差距。 2.要多和高手交流,从他们身上会学到很多东西。 3.不仅要学习速度,还要学习魔方教学、盲拧、最少步数完成。 4.试着在有旁人围观的情况下玩(魔方也流行:因为平时都是在家练习,在表演给别人看的时候,心理肯定会紧张) 5.参与网上讨论 6.尝试学习一些其他的手法,或许你能找到更适合你的方法和灵感。 7.记住一个打乱公式,然后去复原魔方。这样就能比较出你在放松和有压力的情况下,你的成绩会有多大的波动(魔方也流行:方法不错) 四阶魔方的还原:以下是我个人总结(baidu:_0i .QQ空间136952102) 用降阶法,大方向是把它变成一个大的三阶魔方。 1,把每面四个色心还原,每面的颜色一定要和原来一致,这是肯定的! 2,每条棱中间两块组对,也就是并棱,这个公式换的是右侧中间两层的某两个,是哪两个自己看吧!MD R F' U R' F MD' (公式的意义在后面讲) 前2步好了后,它就是个大三阶魔方了,用三阶魔方处理几乎所有步骤!最后可能会遇到两种特殊情况,它们的出现是因为这个大三阶的棱中间一颗是由两颗组成的!特殊情况: a.需要交换且仅交换一对对面棱块组。把要交换的棱块组放上面且前后走向放置 MR2 U2 MR2 TU2 MR2 MU2. b.需要翻转且仅翻转一个棱块组。把要翻转的棱块组放上面且最靠近你的位置。下面这个公式叫翻棱公式 MR2 B2 U2 ML' U2 MR' U2 MR U2 F2 MR F2 ML B2 MR2. 公式的意思:R=右,L=左,U=上,D=下,F=前,B=后。(Right,Left,Up,Down,Front,Back.) 而M=中间(Middle),比如MR=中间两层靠右一层,其它照推。而TU表示上面的两层。 现在说怎么转动:比如R,就表示右边一层顺时针转动90度,这是对从右向左看说的。U表示上面一层顺时针转90度,这是对从上向下看的。F表示前面一层顺时针转90度,这是从前向后看说的。如果加撇(')号,就表示逆时针。如果后面加2,就表示转180度。判断顺时针逆时针,总是从上述的三种看法之一来判断! 这样,四阶魔方就可以还原了!(有时你可能会看到ML表示中间靠左的一层是顺时针转90度,但是是对从左向右看说的,但这里的公式以我上面解释的为准。) 相关记录 WCA官方排行记录(更新至2009年11月) 只有经WCA(世界魔方协会)正式举办or认证的魔方公开赛,其中的成绩才被会记入此排行。 1、二阶速拧(2x2x2 Cube) 世界第一:0.96s(单次) Erik Akkersdijk(荷兰) 2008年日内瓦公开赛 3.15s(平均) Rowe Hessler(美国) 2009金峡谷公开赛 中国第一:2.16(王宇轩) 2009.3.15 石家庄公开赛 4.15(平均)陈以撒(中国台湾) 2009台湾春季公开赛 2、三阶速拧(Rubik's Cube) 世界第一:7.08s(单次) Erik Akkersdijk(荷兰),2008.7.12捷克公开赛 10.07s(平均),Tomasz Zolnowski(波兰),2009.9.26-27波兰公开赛 中国第一:9.58(单次) 张海旭 2009深圳公开赛 11.76s(平均) 朱哲廷 2009台湾春季公开赛 3、四阶速拧(4x4x4 Cube) 世界第一:36.46s(单次)Dan Cohen(美国) 2009世锦赛 43.43(平均) 陈翰群(中国台湾) 2009台湾夏季公开赛 中国第一:39.80S 张海旭(中国) 2009深圳赛季公开赛 44.91(平均) 张海旭(中国) 2009广东公开赛 4、五阶速拧(5x5x5 Cube) 世界第一:1:07.25(单次)Dan Cohen(美国) Big Cubes Summer 2009 1:16.75(平均) Dan Cohen(美国) 2009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春季赛 中国第一:1:12.63 张海旭(中国) 2009广东公开赛 1:20.75(平均)张海旭(中国) 2009台湾春季公开赛 5、三阶盲拧(Rubik's Cube: Blindfolded 三次取最快 无平均) 世界第一:35.96s庄海燕(北京) 中国第一:同上 6、三阶单手(Rubik's Cube: One-handed) 世界第一:14.34s(单次) Lee Seung-Woon(韩国) 2009瑞典公开赛 16.90(平均) Yumu Tabuchi(日本)2009世锦赛 中国第一:16.63 陈以撒(中国台湾) 2009台湾冬季公开赛 19.35(平均) 林浩正(中国台湾) 2009台湾春季公开赛 7、三阶脚拧(Rubik's Cube: With feet) 世界第一:36.94s(单次) Chang Jee-Hoon(韩国) 2008韩国水源市赛 47.21s(平均) Anssi Vanhala(芬兰) 2008坦佩雷公开赛 中国第一:1:39.34(单次) 秦方 2009北京赛 1:45.28(平均) (秦方) 2009北京赛 8、三阶最少步数还原(Rubik's Cube: Fewest moves) 世界第一:22步 Jimmy Coll(比利时)2009比利时公开赛 中国第一:39步 (Baiqiang Dong) 2009端午节公开赛 9、八块魔板(Rubik's Magic) 世界第一:0.77s(单次) 邓耀俊(中国) 2009深圳夏季公开赛 0.90(平均) 邓耀俊 2009香港赛 中国第一:同上 10、十二片魔板(Rubik's Master Magic) 世界第一:1.72s(单次) Mátyás Kuti(匈牙利) 2008比利时公开赛 1.95s(平均) Máté Horváth(匈牙利) 2008欧洲赛 中国第一:2.31s (Xiao Tan) 2009端午节公开赛 (平均) 2.55s (Xiao Tan) 2009端午节公开赛 11、五魔方(Megaminx) 世界第一:57.94(单次) Bálint Bodor(匈牙利) 2009世锦赛 1:04.34(平均) Erik Akkersdijk(荷兰) 2009丹麦公开赛 中国第一:1:24.53 陈翰群 (中国台湾) 2009台湾春季公开赛 1:32.41 (平均)陈翰群(中国台湾) 2009台湾春季公开赛 12、金字塔魔方(Pyraminx) 世界第一:2.83s(单次) Tomasz Kiedrowicz(波兰) 2008格丹斯克公开赛 4.07(平均) Yohei Oka(日本) 2009富山公开赛 中国第一:7.33s Chenfei Sun 2009北京赛 10.65s(平均) Chia-Wei Lu(中国台湾) 2008菲律宾公开赛 13、SQ1魔方(Square-1) 世界第一:10.96(单次) Piotr Michal Padlewski (波兰)2009世锦赛 14.61S(平均) 朱剑伟(中国) 2009北京夏季公开赛 中国第一同上 14、Rubik's Clock(魔表) 世界第一:7.08s(单次) David Woner(美国) 2009卡内基美隆春季赛 8.60s(平均) Mátyás Kuti(匈牙利) 2007波兰公开赛 中国第一:18.28 Chia-Wei Lu (中国台湾) 2009 布拉干公开赛 15、四阶盲拧(4x4x4 Cube: Blindfolded) 世界第一:4:46.19 Chris Hardwick (美国) 2009乔达胡奇春季赛 中国第一:18:31.00 Baiqiang Dong 2009北京春季公开赛 16、五阶盲拧(5x5x5 Cube: Blindfolded) 世界第一:15:22:00 Chris Hardwick(美国) 2008华盛顿公开赛 中国目前无记录 17、三阶连续盲拧(Rubik's Cube: Multiple Blindfolded 新规则) 世界第一:52:01 盲拧15个/成功15个 蒋彤 2009北京夏季公开赛 中国第一:同上 18.六阶速拧(6x6x6 Cube) 世界第一:2:18.81(单次) Dan Cohen (美国)Big Cubes Summer 2009 2:32.00(平均)Dan Cohen (美国)US Nationals 2009 中国第一: 3:32.03 (单次)Weifeng Cheng (中国) Guangdong Open 2009 3:53.15 Weifeng Cheng China Guangdong Open 2009 19.七阶速拧(7x7x7 Cube) 世界第一:3:43.15 (单次)Michal Halczuk (波兰) World Championship 2009 3:57.71(平均) Dan Cohen (美国) Big Cubes Summer 2009 中国第一: 5:02.13(单次) Yichao Wu (中国)Guangdong Open 2009 5:19.20(平均) Yichao Wu (中国) Guangdong Open 2009 =================================== 竞速魔方 rubik(R记) mefferts(M记) V-CUBE 国产魔方,国甲国乙国丙 大雁 中档魔方,百变魔王 点盛 小丑 东贤 鬼手 三 步 盲 拧 法 一叶知秋 < M2法和四步法结合的盲拧方法 > 一、盲拧思路: 一 棱块用的是M2法(色向和换位同步完成,其中M层的四个棱块色向留在棱位换好后再翻色) 二 角块就用四步法中的两步(先翻角块色向,再换角块位置) 三 奇偶性校验(在本方法中,因为棱块是固定的DF和UB需要对换,所以所用的4个PLL公式都是对棱参与的!先作F2把UB棱块翻到顶层,再翻动角块,最多翻4步!<棱块不出现奇偶性时,这一步省略>) 二、记忆顺序: ①编码棱块(M2法)(顾及是否有棱块需要翻色和是否存在奇偶性)——②编码角块位置——③编码角块方向 三、还原顺序: ①角块方向——②角块位置(需要奇偶校验就剩下两个角块)——③棱块——④个别棱块翻色——⑤奇偶性校验(②、③两个步骤依个人习惯可以调换顺序操作,最后的④、⑤两个步骤有时候可能省略) 四、定 义: 上下面为高级面;前后面为中级面;左右面为低级面; 上下色为高级色;前后色为中级色;左右色为低级色; 色向优先级依旧遵循 高级 > 中级 > 低级 原则。 五、编 码: 一 角块编码 角块 编号 角块 编号 角块 编号 角块 编号 上前左(UFL) 1 上左后(ULB) 2 上后右(UBR) 3 上右前(URF) 4 下左前(DLF) 5 下后左(DBL) 6 下右后(DRB) 7 下前右(DFR) 8 二 棱块编码 棱块色向 正确 编号 棱块色向 不正确 编号 棱块色向 正确 编号 棱块色向 不正确 编号 上前(UF) A 前上(FU) B 上左(UL) C 左上(LU) D 上后(UB) E 后上(BU) F 上右(UR) G 右上(RU) H 下前(DF) I 前下(FD) J 下左(DL) K 左下(LD) L 下后(DB) M 后下(BD) N 下右(DR) O 右下(RD) P 前右(FR) Q 右前(RF) R 前左(FL) S 左前(LF) T 后左(BL) W 左后(LB) X 后右(BR) Y 右后(RB) Z 编 码 图 示 如 下: M2操作步骤请参阅《M2/R2 盲拧方法 实例详解》(看棱块部分): 本方法原帖《【原创】博采众长的 高级盲拧法(M2法和四步法结合)》: 六、棱块M2法盲拧原理和操作步骤: M2 是根据魔方左右夹层(M层)旋转180°,产生df 和ub两棱块对换这一特性,而演变出来的一种换棱方法。 基础设定:① 设定df 块位为目标块位。② 设定ub块位为缓冲块位。③ 暂时位于目标块位上等待归位的棱块称为目标块。④目标块的归属地块位称为目的地块位。 操作步骤分析:先看目标块位df上所在的是哪一目标块,色向是否正确?(色向辨别遵循 高级>中级>低级 规则)再用该目标块的特定路径(前半个公式)把目标块所归属的目的地块位转到缓冲块位ub上,作M2,位于df上的目标块被交换到目的地块位ub上,同时,原来位于该块位上的棱块被交换到目标块位df上,成为新的目标块,最后用特定路径的逆步骤把目的地块位移回原处,完成一次换棱。 每一棱块包含两种颜色,相对于标准状态来说,棱块存在正反两种色向。在M2方法中,除了df 棱块外,其他棱块都有归位不翻色和归位并翻色两条特定路径,在移动目的地块位到缓冲块位ub时,视目标块的具体情况运用具体特定路径,从而能在换棱的同时做到顾及色向了。 碰到目标块色向不正确时,归位所选用的特定路径是会翻色的路线,目标块被反正的同时,被交换出来的新目标块也走了一次翻色路线,因此,在记忆棱块编码时,棱块需要翻色的下一棱块色向必须反向记忆。 在盲拧实际操作中,有时候有几个棱块已经在本位而色向不正确,则先把其他位置不正确的棱块归位,最后给色向不正确的棱块作翻色动作。(uf、ub、db 这三个棱块由于调位加翻色公式相对较复杂,可以先归位,末尾再来翻棱,其他左右两边的八个棱块是方向和位置同时解决的。) 下面我们将涉及到M2的奇偶性问题!在奇数次操作M2动作后,除了df、ub棱块被有效交换外,uf、db棱块和四个中心块也被附带两两交换了一次,在偶数次动作之后将抵消。 奇偶性①:在还原过程的偶数次时碰到uf 或db需要复位!因为前面作了奇数次的M2动作,此时的uf块位和db块位被对换了位置,所以,在偶数次动作时 碰到uf 或db需要复位,uf 要用db的复位公式来操作,db要用uf 的复位公式来操作;当uf 或db在奇数次时需要复位则无殊。 奇偶性②:还原棱块碰到一个完全大循环时,棱块依次操作一遍,最后被换回df 块位来的刚好是df 本位棱块,仔细算一下,一共做了11次的M2动作,此时的M层——df、ub棱块已经正确归位,uf、db棱块和四个中心块被转了一次M2,这里我们故意再做一次M2,让M层的中心块归位,(最后一个奇数次编码是‘E’或‘F’的话,就知道df 棱块一定在ub 块位上,而前面刚好做了偶数次的M2,所以最后的这个奇数次编码‘E’或‘F’可以不做)因而造成了棱块df、ub交换位置,留待最后与角块一起用PLL公式解决。 奇偶性③:最后在给色向不正确的棱块作翻色动作时,假如碰到df、ub棱块也要翻色!那么就得留意一下了,如果棱块最后需要奇偶性校验的话,df、ub 棱块是被互换了位置了的。 在M2实际操作中,碰到多个小循环是个棘手的问题! 操作一开始df 棱块就已经归位,而ub棱块未归位,则做一个M2动作,把df 棱块放在缓冲块位ub上,同时,原来位于缓冲块位ub上的棱块被交换到目标块位df上,成为新的目标块,简单的说就是把目标块位df和缓冲块位 ub互换位置来操作!奇偶性增加一步。 碰到df 和ub块都已经归位,那就在左右两边任取一需要换位的棱块与df 互换位置,即把该棱块作为新的目标块来作循环,如此往复操作,直至棱块全部归位。(这是一个笨办法,比较机械,换棱次数将增加,但不容易出错) 中的M2方法成功换棱后,棱块形成以下两种情况(仅此两种)视为正确: ① 所有棱块都正确归位。 ② df、ub棱块交换位置(留待最后与角块一起用PLL公式解决),其余棱块正确归位。 为了能确切知道M层的奇偶性状态,能正确还原uf和db棱块,在背诵记忆编码时,要 两个一组两个一组 的背诵,编码背到最后是奇数时,故意再做一次M2,让M层的中心块归位,这时,我们就知道棱块状态必定是上述的第二态了! (*^__^*) 嘻嘻…… 七、角块两步走的操作步骤: ① 先把角块色向翻正确, ② 再把角块换回正确位置。 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上下面为高级面,上下色为高级色>。因此,魔方角块的状态只要是顶色或底色在魔方上下面内就视为该角块色向正确。色向不正确的就用公式把它翻正。 色向翻正后我们再来看,角块在U层或D层平移交换,色向不会出错,而要在U层与D层之间交换时,角块交换后色向必须是180°翻动才不会出错。所以,所有交换角块位置的公式都是遵循此规律的。 八、本方法的盲拧公式: 棱 块 位 移 公 式 1 UB (E) M2 2 BU (F) M2 3 R层色向正确 FR (Q) U R U' M2 U R' U' 4 DR (O) U R2 U' M2 U R2 U' 5 BR (Y) U R' U' M2 U R U' 6 UR (G) R' U R U' M2 U R' U' R 7 L层色向正确 FL (S) U' L' U M2 U' L U 8 DL (K) U' L2' U M2 U' L2' U 9 BL (W) U' L U M2 U' L' U 10 UL (C) L U' L' U M2 U' L U L' 11 R层色向不正确 RU (H) x' U' R U M2 U' R' U x 12 RF (R) x' U' R2 U M2 U' R2 U x 13 RD (P) x' U' R' U M2 U' R U x 14 RB (Z) l U' R' U M2 U' R U l' 15 L层色向不正确 LU (D) x' U L' U' M2 U L U' x 16 LF (T) x' U L2' U' M2 U L2' U'x 17 LD (L) x' U L U' M2 U L' U' x 18 LB (X) r' U L U' M2 U L' U' r 19 DB (M) M U2 M U2 20 BD (N) M U2 M U2 21 UF (A) U2 M' U2 M' 22 FU (B) U2 M' U2 M' 翻 棱 公 式 二相对棱 (M'U)×2 M'U2 (MU)×2 MU2 B F 原地翻棱 二相邻棱 (R-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魔方 入门教程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