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五下).doc
《写字(五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字(五下).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五年级《写字》教案 综合实践课 第1课 山字旁 立刀旁 教学要求: 1、掌握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教学重点: 山字旁: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峡 划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山字旁的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⑵ 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山字旁:① “山”部过长。 ② “山”部过低。 ⑵ 立刀旁:① 短竖与竖钩较远。 ② 距离太近。 三、练习 1、描红、临写“峡、崩、岷、岳”和“划、创、刑、则”。 2、临写一段话。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 3、完成“想一想”。 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例来?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2课 食字旁 春字头 教学要求: 1、掌握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教学重点: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饲 春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⑵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 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食字旁:① 字左太小。 ② 字形歪斜。 ⑵ 春字头:① 三横长短错误。 ② 撇、捺不开张。 三、练习 1、描红、临写“雷、雪、露、霜”和“春、泰、奏、秦”。 2、临写一段话。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3、完成“想一想”。 春字头的三横为什么不能写成“三”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3课 避就交错 教学要求: 1、了解什么是“避就”和“交错”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学会使用“避就”和“交错”。 教学重点: 1、了解“避就”和“交错”的关系。 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使用“避就”和“交错”。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避就交错 2、请学生说说对“避就”和“交错”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3、教师: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经常会用到“避就”和“交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了使两边不发生碰撞,它们之间相互要避让,叫做“避就”。“砚”字“石”部缩小以避让。 ⑵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通过“避就”,左右两边就产生了相互“交错”,使字形紧凑和谐。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避就”:① “石”未避让而碰撞。 ② “石”偏低而碰撞。 ⑵ “交错”:① 没有“交错”。 ② “交错”过分。 三、练习 1、描红、临写“砚、溢、娓、姥”和“炊、杖、叨、吟”。 2、临写一段话。 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 3、完成“想一想”。 “避就”和“交错”各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四、总结全文 教学反思: 第4课 左右结构(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和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重点: 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判 涯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⑵ 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窄右宽:① 宽窄比例错误。 ② 缺少“避就”而碰撞。 ⑵ 左宽右窄:① 宽窄比例错误。 ② 撇画太斜。 三、练习 1、描红、临写“涯、掺、性、伪”和“判、刹、粼、戳”。 2、临写一段话。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3、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5课 左右结构(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型和左边短小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堵 软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右相等的字,左右两边的宽窄要写得大致相等。 ⑵ 左边短小的字,左边的位置要偏上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右相等:① 左窄右宽。 ② 左宽右窄。 ⑵ 左边短小:① “土”部太低。 ② “土”部太长。 三、练习 1、描红、临写“软、歼、欧、乳”和“堵、瞎、碍、叽”。 2、临写一段话。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着、回荡。 3、完成“想一想”。 两边的宽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算做“左右相等”?左边短小的字,左边部分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6课 左右结构(三)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幻 耙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右边部分短的字,右边部分的位置要低一些。 ⑵ 左右部分都短的字,就要写成左高右低。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右 边 短:① “巴”部太长。 ② “耒”部太短。 ⑵ 左右都短:① 左右平齐。 ② 左右都太长。 三、练习 1、描红、临写“耙、配、扭、锄”和“幻、即、印、虾”。 2、临写一段话。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3、完成“想一想”。 书写“右边短”的字应注意什么要点?把左右都短的字写成左高右低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一说?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7课 上下结构(一) 教学要求: 1、掌握上下结构中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上部和下部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音 孟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上宽下窄型: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较宽而下关部较窄。如“音”字的“立”部,长横横贯左右,写得很宽,而“日”部较窄。 ⑵ 上窄下宽型: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写得较窄而下半部写得宽。如“界”字的“田”部写得窄 些,“介”部写得宽大舒展。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上宽下窄型:① “立”部过窄。 ② “日”部过宽。 ⑵ 上窄下宽型:① “皿”部过窄。 ② “子”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8课 上下结构(二) 教学要求: 1、掌握上中下结构的两种类型——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上、中、下部件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菩 意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则较宽。如“菩”字的“艹”、“口”部写得较窄,而“立”部则写得较宽。 ⑵ 中窄型: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则写得较窄。如“意”字的“立”、“心”部写得较宽,而“日”部则写得较窄。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中宽型:① “立”部过窄。 ② “艹”、“口”部过宽。 ⑵ 中窄型:① “立”、“心”部过窄。 ② “日”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9课 左右结构(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和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左右部件的宽窄比例。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相 佛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右相等: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宽度基本相等,如“相”字的“木”与“目所占的宽度基本相等。 ⑵ 左窄右宽:这一类型的字左半部写得较窄,而右半部写得宽。如“佛”字的“亻”部较窄,而“弗”部则较宽。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右相等:① “木”部过窄。 ② “目”部过窄。 ⑵ 左窄右宽:① “亻”部过宽。 ② “弗”部过窄。 三、练习 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0课 左右结构(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左中右结构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部、中部和右部的宽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倒 砌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较宽。如“倒”字的“亻”、“刂”部都很窄,而“至”部却较宽。 ⑵ 中窄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较窄。如“砌”字的“石”、“刀”两部分较宽,而“ ”部则较窄。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中宽型:① “至”部过窄。 ② “至”部过宽。 ⑵ 中窄型:① “ ”部过窄。 ② “ ”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11课 半包围结构(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半包围结构中的双包围的三种类型——左上包围、右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双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历 戒 建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上包围:左上包围类型的字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则要写端正。如“座”字“广”部撇画斜长,“坐”要写端正。同时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 ⑵ 右上包围:右上包围类型的字,其包围部分也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也要写端正。如“戒”的“戈”部斜钩倾斜纵长,“廾”部要写端正。同时,其被包围部分的左侧应突出包围圈。 ⑶ 左下包围:左下包围类型的字,其包围部分还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仍然要写端正。如“建”字的“廴”部长捺斜下,“聿”部要写端正。其被包围部分应从上面突出包围圈。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上包围:① “坐”部歪斜。 ② “坐”部过窄,且没有突出包围圈。 ⑵ 右上包围:① “廾”部歪斜。 ② “廾”部过窄,且没有突出包围圈。 ⑶ 左下包围:① “聿”部歪斜。 ② “聿”部过短,上面没有突出包围圈。 三、练习 练习书写双包围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2课 半包围结构(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半包围结构中的三包围的三种类型——上包下、下包上和左包右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重点: 掌握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同 山 巨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上包下:上包下类型的字包围部分较长,其被包围部分应向上靠拢。包围部分 的两竖要写直。 ⑵ 下包上:下包上类型的字包围部分较短,其被包围部分就要写得长大,并有一 半左右露出包围圈。如“山”的“凵”部短而宽,其中竖就很长,有 一半露在包围圈的外面。 ⑶ 左包右:左包右类型的字包围部分的上横较短,下横较长,其被包围部分则半 露半藏。如“巨”字的“匚”部上横短而下横长,故“ ”部半露半 藏。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上包下:① “ ”部偏下。 ② “ ”框过短。 ⑵ 下包上:① 包围部分过长。 ② 被包围部分过短。 ⑶ 左包右:① 上横过长。 ② 下横过短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3课 包围结构(一) 教学要求: 1、掌握包围结构中竖画内斜的两种类型——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 教学重点: 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口 四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小方型:小方型字的字形小而接近正方,其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如“口”字 的两竖均向内斜。“品”字、“回”字可参用此法。 ⑵ 扁方型:扁方型字的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如“四”字的左右两竖均向内倾斜。“古”字、“吕”字可参用此法。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小方型:① 竖画过直。 ② 竖画过斜。 ③ 横折无提顿。 ④ 下横过斜。 ⑵ 扁方型:① 两竖过直。 ② 两竖过斜。 三、练习 练习书写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4课 包围结构(二) 教学要求: 1、掌握包围结构中竖画垂直的两种类型——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 教学重点: 左右两竖垂直。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目 因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长方型:长方型字的左右两竖长而垂直。如“目”字的两竖较长而且很直。“直” 字可参用此法。 ⑵ 大方型:大方型字的形态宽大,其左右两竖很直。如“因”字的左右两竖就写得很直。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长方型:① 两竖内斜。 ② 两竖外斜。 ③ 横折无提顿。 ④ 末横写成挑画。 ⑵ 大方型:① 竖画外斜。 ② 竖画内斜。 三、练习 练习书写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5课 独体字(一) 教学要求: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平衡中求变化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 平衡中求变化。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小 非 三 千 夫人求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小”的左右对称平衡,例字中左点写得略低,右点写得稍高,就显得比较生 动。 ⑵ “非”的左右非常对称,把左竖写短一点,右竖写长一点,六个短横的形态又 各不相同,这样既保持了平衡,又富有变化。 ⑶ “三”由三个横画组成,若把三横写得粗细、长短一样,就十分呆板。把上两 横写短些,就好看多了。 ⑷ “千”由中竖支撑,左右对称,很平衡,现在把撇和横向左面伸展些,右边的 顿笔重一点,就显得既稳重又活泼。 ⑸ “夫”的本身很平衡,但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 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 ⑹ “人”是由相对应的撇和捺画组成的,本身平衡对称,现在把撇写得高、短、 直一点,捺写得低、长、弯一点,就有了动势。 ⑺ “水”的左右对称,也很平衡,现在把左边写得细一些、轻一些,而把右边写 得粗一些、重一些,就显得既平衡又有变化。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练习书写独体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第16课 独体字(二) 教学要求: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不平衡中求平衡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 不平衡中求平衡。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生年可 牙子力 也 之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生”的左边多一撇,但由于竖画写得粗壮,下面两横左长右短,就求得了整 体的平衡。 ⑵ “年“的中竖为什么写得十分粗壮?三横为什么左长右短,收笔都顿得很重? 细心揣摩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求得平衡的重要手段。 ⑶ “可”写不好就会向左下倾倒,但由于竖钩写得粗壮有力,上横的收笔重顿,“口” 部上吸,靠近横画,就稳定了字形,使整个字像塔吊一样。 ⑷ “牙”的竖钩极粗壮有力,撇画却写得短小轻巧。如果反过来把撇画写得粗壮 长大,把竖钩写得细瘦轻巧,这个字还能平衡吗? ⑸ “子”只有弯钩这一个支撑点,因此把弯钩写得粗壮有力,是保持整个字形平 稳的重要手段。 ⑹ “力”的本身就是斜的,写不好就会倾倒,但由于横折钩写得粗壮有力,稳稳 地撑住了全字,因此反而显得更加生动。 ⑺ “也”的大部分笔画集中在左上侧,由于竖弯钩写得粗壮舒展,所以保持了整 体的平衡。 ⑻ “之”的上边“ ”紧凑而呼应,虽然它们并不平衡,但由于捺画写得粗壮有力,仍然感到十分平稳。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练习书写独体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教学反思: 2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写字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