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平行四边形 6.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新版)青岛版-(新版)青岛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平行四边形 6.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新版)青岛版-(新版)青岛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平行四边形 6.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新版)青岛版-(新版)青岛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6.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一课时 矩形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探索矩形的判定,发展合情推理的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进一步形成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2.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 3.学习重点 定理“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探究与证明. 4.学习难点 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 矩形的定义是什么?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矩形? 2.预习自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4)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A.(1)(2) B.(1)(4) C.(2) (4) D.(1) (3)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2.如图,要使平行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需添加的条件是( ) A. AB=BC B.AC⊥ BD C.∠ABC=90° D.∠ABD=∠CBD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什么是矩形? (2)矩形有哪些性质? (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去归纳) 2.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矩形的判定?重点、难点知识★▲ ●活动一回顾旧知,巩固矩形的性质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矩形的性质: ①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②矩形的对角相等; ③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④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⑤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活动二逆向思维,探求矩形的判定 阅读教材:由矩形的定义,我们可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探究:李芳同学用“边—直角,边—直角,边—直角,边”这们四步,画出了一个四边形,她说这就是一个矩形,她的判断对吗?为什么?请你按照李芳的方法画一画. 归纳总结: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想一想:工人师傅为了检验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窗框是否成矩形,一种方法是是量一量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度,如果对角线长度相等,那么窗框一定是矩形,你知道为什么吗? (1) 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 在老师启发下解决问题 (3) 归纳总结出判定矩形的又一种方法: 归纳总结矩形的判定方法: 1.矩形的判定方法一(定义):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90o, ∴四边形ABCD是矩形. 2.矩形的判定方法二(定理):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符号语言: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3.矩形的判定方法三(定理):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A=∠B=∠C=90o, ∴四边形ABCD是矩形. 简单记忆: ①一个直角+平行四边形=矩形; ②对角线相等+平行四边形=矩形; ③三个直角+四边形=矩形. ●活动三运用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例1.如图,AB=AC,AD=AE,DE=BC,且∠BAD=∠CAE. 求证:四边形BCDE是矩形.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详解: 证明:∵∠BAD=∠CAE, ∴∠BAD-∠BAC=∠CAE-∠BAC, ∴∠BAE=∠CAD, ∵在△BAE和△CAD中,, ∴△BAE≌△CAD(SAS), ∴∠BEA=∠CDA,BE=CD, ∵DE=BC,∴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 ∵AE=AD,∴∠AED=∠ADE, ∵∠BEA=∠CDA,∴∠BED=∠CDE, ∵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BE∥CD, ∴∠CDE+∠BED=180°,∴∠BED=∠CDE=90°, ∴四边形BCDE是矩形. 点拨:求出∠BAE=∠CAD,证△BAE≌△CAD,推出∠BEA=∠CDA,BE=CD,得出平行四边形BCD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ED+∠CDE=180°,求出∠BED,根据矩形的判定求出即可. 例2.如图,在△ABC中,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OE=OF; (2)若CE=12,CF=5,求OC的长; (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请说明理由.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详解: (1)证明:∵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2=∠5,4=∠6. ∵MN∥BC,∴∠1=∠5,3=∠6, ∴∠1=∠2,∠3=∠4. ∴EO=CO,FO=CO,∴OE=OF. (2)解:∵∠2=∠5,∠4=∠6, ∴∠2+∠4=∠5+∠6=90°. ∵CE=12,CF=5,∴EF==13, ∴OC=EF=6.5. (3)解: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理由如下: 当O为AC的中点时,AO=CO. ∵EO=F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ECF=90°,∴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 点拨:(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OEC=∠OCE,∠OFC=∠OCF,进而得出答案.(2)根据已知得出∠ACE+∠ACF=∠BCE+∠DCF=90°,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的长,即可得出CO的长.(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认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互为逆定理,掌握矩形判定的常用三种方法: ①一个直角+平行四边形=矩形; ②对角线相等+平行四边形=矩形; ③三个直角+四边形=矩形. 【重难点突破】 使用矩形判定定理时要注意条件,分析条件跟哪种方法最接近,就使用哪种方法.若易得到平行四边形,则利用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进行证明;若给出的条件是直角,则利用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为矩形进行证明. 4.随堂检测 1.下列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的是() A.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 B.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C.一组对边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和性质】 2.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有下列条件:①AC=BD ②AB=AD ③∠CAD=∠ACB ,④AB⊥BC其能说明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有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和性质】 3.如图,在矩形ABCD中,已知AB=8cm,BC=10cm,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F处,折痕为AE,求CE的长.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翻折变换;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参考答案: 预习自测 1.B 2.C 随堂检测 1.C 2.①④ 3.解:∵△AFE是△ADE沿AE对折后的图形, ∴△AFE≌△ADE,∴AF=AD=10,DE=EF. 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知,BF===6. ∴FC=BC-BF=10-6=4(cm). 设EC=x,则DE=EF=8–x. 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得(8-x)2=x2+42. ∴x=3cm,即EC=3cm. 6.3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二课时 菱形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 理解菱形的概念,掌握菱形的性质. 过程 方法 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 态度 在探究菱形的性质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点 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质. 难点 菱形性质的运用.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情 境 引 入 【问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保持角的度数不变,改变边的长度能否得到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小结: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问题2】你能举出生活中你看到的菱形吗 教师用教具展示问题1的过程(如果让学生做一个学具效果会更好),学生观察边的大小变化;教师板书菱形的定义; 学生回答,并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菱形 教师讲解菱形美感,为接下来的对称性的引出打基础 自 主 探 究 合 作 交 流 【问题3】师生互动:将一个矩形的纸对折两次,沿图中虚线剪下,再打开,就得到一个菱形. 观察得到的菱形: (1)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2)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3)你能看出图中哪些线段或角相等? 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性质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问题4】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1)AB=BC=CD=DA(2)AC⊥BD,AC平分∠DAB和∠DCB ,BD平分∠ADC和∠ABC. 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可以合作)操作折剪.教师依次提出3个问题;学生根据所剪图形,思考、合作、讨论,并依次回答.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学生动手操作时,是否能恰当的质疑,探究的方向正确、合理,并合情地做出猜想.(2)学生口头表述性质时,所用的语言是否恰当、准确,若有出现语言表述不恰当时应当及时给予纠正. 学生在充分讨论思考的基础上口述证明过程;教师及时补充、归纳、鼓励. 尝 试 应 用 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 2.在菱形ABCD中,∠BAD=60°,则 ∠ABD=_______.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菱形的边长是________. 4.在菱形ABCD中,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已知AB=5cm,AO=4cm,求两对角线AC、BD的长. 5.如图1,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学生练习; 教师矫正. 4.教师提问:AO 、DO的长分别是多少?如何求出AD的长? 5.菱形的面积如何求出? 利用练习的结论引入讨论菱形的面积公式 =AC·BD 成 果 展 示 1. 如图2是菱形花坛ABCD,它的边长为20m, ∠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分别精确到0.01m和0.01m2). 2.已知如图3,在菱形ABCD中,E是AB的中点,且DE⊥AB,AE=2. 求:(1)∠ABC的度数;(2)对角线AC、BD的长;(3)菱形ABCD的面积. 小组先讨论交流,师点拨疑点. 找小组代表板演,点拨1题: ∵花坛ABCD是菱形,∴AC⊥BD ∠ABO=∠ABC=30°.在Rt△OAB中,AO=10m,BO=,∴AC=2AO=20m,BD=2BO=34.64m 2.点拨 ∵ E是AB的中点,且DE⊥AB,∴AD=BD 又∵AB=AD ∴△DAB为等边三角形 补 偿 提 高 1.菱形的一个角是150°,如果边长为a,那么它的高为_____. 2.如果菱形的周长等于它的一组对边距离的8倍,那么它的四个角分别是________度. 3.菱形的一个内角是120°,边长为4厘米,则此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__________. 4. 小明所在学校里的一处花坛是美丽的菱形图案,如图4,小明发现,他沿着花坛的边走完一个菱形图案用了12秒钟,当他以同样的速度从A到B再到C(AB=BC),只用了6秒钟,小明说他知道了两个菱形间的夹角的度数了.你知道∠1的度数是多少吗? 5.菱形的周长为40cm,它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求: ⑴菱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 ⑵菱形另一条对角线的长; ⑶菱形的面积. 教师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解疑 小组交流4题方法 5题找学生板演 作业 设计 利用所学过的四边形设计一幅漂亮的图案 学生课下完成 教学反思: 6.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三课时 正方形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判定重要条件的过程,鼓励大胆尝试、互帮互助,勇于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断激发探索精神,进一步形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正方形的概念; (2) 掌握正方形的性质; 3.学习重点 (1)正方形的定义及性质; (2)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4.学习难点 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任务1:什么是正方形?生活中哪些图形是正方形? 任务2:正方形有哪些特有的性质? 2.预习自测 1.四边都相等,四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2.正方形的四边,四个角,对角线。(知识点:正方形的性质)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说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除了矩形、菱形外,还有什么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 2.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一什么是正方形? ●活动一复习旧知 回忆矩形、菱形的性质和判定 性质 判定方法 矩形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1. 2. 3. 菱形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1. 2. 3. ●活动二动手操作,生成概念 在小学中,我们是如何定义正方形的? (四个角相等,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 探究: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折出一个正方形? 师生动手折叠,教师展示折叠课件,(如图) 你能类比前面的矩形和菱形的定义,给出正方形的定义吗? 引出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问题探究二:正方形有哪些特殊性质?重点、难点知识★▲ 想一想: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也是特殊的矩形,菱形,所以它具有这些图形的所有性质,小组交流,引导学生从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归纳总结. 学生讨论后总结出正方形的性质,老师补充. 归纳总结:正方形的性质 注意: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故除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特殊的性质. ①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 ②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1.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AB、CD、DA上,AH=2,连接CF. (1)当DG=2时,求△FCG的面积; (2)设DG=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FCG的面积; (3)判断△FCG的面积能否等于1,并说明理由. 【知识点: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 详解:(1)作FM⊥DC交其延长线于M,连接GE. ∵正方形ABCD,∴DC∥AB,∴∠CGE=∠AEG, ∵菱形EFGH,∴GF=EH,GF∥HE,∴∠FGE=∠HEG, ∴∠MGF=∠AEH, 又∵∠M=∠A=90o,∴△GFM≌△EHA,∴FM=AH=2, 又∵DG=2,DC=6,∴GC=4, ∴△FCG的面积为==4. (2)由(1)可知,FM=2,当DG=x,则GC=6-x, ∴△FCG的面积为==6-x. (3)若S△FCG=1,则由6-x=1,得x=5. 此时在△DGH中,HG=. 在△AHE中,AE=>6. 即点E已经不在边AB上,故不可能有S△FCG=1. 点拨:(1)要求△FCG的面积,可以转化到面积易求的三角形中,通过证明△DGH≌△CFG得出. (2) 欲求△FCG的面积,由已知得CG的长易求,只需求出GC边的高,通过证明△AHE≌△MFG可得. (3)若S△FCG=1,由S△FCG=6-x,得x=5,此时,在△DGH中,HG=.相应地,在△AHE中,AE=>6,即点E已经不在边AB上.故不可能有S△FCG=1. 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简记:既是矩形又是菱形的四边形就是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 ①边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四条边都相等;相邻边互相垂直; ②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的性质: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对称性: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注意: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故除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特殊的性质. ①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 ②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重难点突破】 (1)记清正方形的性质,注意正方形具备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结合图形理清其有哪些边、角、对角线方面的性质与结论. (2)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很多,但都必须符合一条要求就行,即“既是矩形,又是菱形”,故要证明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证它既满足矩形的条件又满足菱形的条件即可.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内容很多,切忌死记硬背,要通过图形来记忆,知道图形有什么结论即可. 4.随堂检测 1. 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四角都相等 C.四条边都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 【知识点: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 2.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其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AO=OD B. OA=OC C.AB=AC D.AB=AD 【知识点: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 3.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这个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 参考答案: 预习自测 1.都相等 2.相等,相等,相等 随堂检测 1.B 2.C 3.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平行四边形 6.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新版青岛版-新版青岛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八年 级数 下册 特殊 教案 新版 青岛 初中 年级 数学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6章 平行四边形 6.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案 (新版)青岛版-(新版)青岛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412005.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412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