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率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在算法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问题情境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计算:(1)6.18 +(–9.18); (2)(+5)+(-12); (3)(―12)+(+5); (4)3.75 + 2.5 +(–2.5); (5) +(–)+(–)+(–)。 说明:通过练习巩固加法法则,暴露计算优化问题,引出新课。 (情境导入) (问题一:宋国有个非常喜欢猴子的老人。他养了一群猴子,整天与猴子在一起,因此能够懂得猴子们的心意。因为粮食缺乏,老人想限制口粮。那天,他故意先对猴子们说:“猴子们,给你们吃橡子,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好不好?” 众猴子听了都很愤怒。老人马上改口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吧,够了吗?”众猴子非常高兴,大蹦大跳起来。大家听完故事,请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回答,可能有以下情形: 1 :猴子们很笨,老人很聪明。 因为老人一天之内给的橡子数目是一样的,都是 7 个。 2 :猴子性子急,他先收到多的就高兴了。 3 :那老人为什么不早五颗晚二颗,猴子不是更高兴了? 4 :人家老人聪明的就在这里,早 5 晚 2 相差太多,会造成晚饭不饱。老人是利用了数学的加法交换律,满足了猴子们。 教师归纳并引入新课。 问题二: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问题三:谁能用字母来表示呢? 学生回答 :加法交换律是 a+b=b+a ,加法结合律是 (a+b)+c=a+(b+c) 教师归纳:我们已经知道,小学所学的有些规律,在初中由于负数的引进而变得不成立。上节课就有一个例子,谁来说说? (教室顿然安静了,显然是突然间想不起来) 教师:有关加法的规律呀。(教师及时提醒) 学生 :是“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教师:能否举个反例? 学生 :如(- 2 )+(+ 2 ) =0 而 0< + 2. 教师:很好。 )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 ①问题: 在小学里,我们曾经学过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也是成立的吗? 你能发现什么? ②探索: *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 并比较两个算式的运算结果。 □ + ○ 和○ + □ 。 *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 很重要! ◇内,并比较两个算式的运算结果。 ( □ + ○ )+ ◇ 和□ +( ○ + ◇ )。 ③总结:让学生总结出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 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即 ( a + b )+ c = a + ( b + c ) 这样,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 2.例题: 例1:计算: (1) (+26)+(―18)+5+(―16); (2) 。 解 (1)原式=(26+5)+[(―18)+(―16)] = 31+(―34)= ―(34―31)= ― 3。 (2) 原式== ====。 从几个例题中你能发现应用运算律时,通常将哪些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运算简便吗? 例2: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4,2.5,3,―0.5,1.5,3,―1,0,―2.5。求这10 筐苹果的总重量。 解:由题意得:2+(―4)+2.5+3+(―0.5)+1.5+3+(―1)+0+(―2.5) = (2+3+3)+(―4)+[2.5+(―2.5)]+[(―0.5)+(―1)+1.5] =8+(―4)= 4 。 30×10 + 4 = 304 。 答:10筐苹果总重量是304千克。 例3: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下列各题: (1)(+66)+(―12)+(+11.3)+(―7.4)+(+8.1)+(―2.5) (2)(+3)+(―2)+(―3)+(―1)+(+5)+(+5) (3)(+6)+(+)+(―6.25)+(+)+(―)+(―) 分析:利用运算律将正、负数分别结合,然后相加,可以使运算比较简便;有分数相加时,利用运算律把分母相同的分数结合起来,将带分数拆开,计算比较简便。一定要注意不要遗漏括号;相加的若干个数中出现了相反数时,先将相反数结合起来抵消掉,或通过拆数、部分结合凑成相反数抵消掉,计算比较简便。 解:(1)原式=(66 + 11.3 + 8.1)+[(―12)+(―7.4)+(―2.5)] = 85.4 +(–21.9) = 63.5 (2)原式=(3+)+(5+)+[―(2+)]+[―(1+)] +(5+)+[―(3+) =3+5+++(–2)+(–1)+(–)+(–)+ 5 +(–3)++(–) =2 (3)原式=(+6)+(―6.25)+(+ )+(―)+(―)= ― 例3:10袋小麦称重时以每袋9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记录数据如下: +7,+5,–4,+6,+4,+3,–3,–2,+8,+1 请问总计是超过多千克还是不足多少千克?这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分析: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讨论研究,列出算式7+5+(–4)+6+4+3+(–3)+(–2)+8+1按应用题格式求解。 (3.五分钟测试: 运用加法运算律计算下列各题: (1)(+66)+(―12)+(+11.3)+(―7.4)+(+8.1)+(―2.5) (2)(+3)+(―2)+(―3)+(―1)+(+5)+(+5) (3)(+6)+(+)+(―6.25)+(+)+(―)+(―) ) 三、课堂小结: 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任意改变加数的位置,简化运算。常见技巧有: (1)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先加;和为整数的加数结合先加; (2)同号集中:按加数的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 (3)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结合起来; (4)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的加法时,可将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的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的符号。 四、作业: 课本:P20:1,2。 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2)》 1.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例1.…………… 例2.…………… 例3.…………… ………………… ………………… ………………… ………………… ………………… ………………… ………………… ………………… ……………… ………………… ………………… ………………… 五分钟测试:…… ………………… ……………… ………………… ………………… ………………… ………………… ………………… ………………… ………………… ………………… ………………… 教学后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七年 级数 上册 1.3 有理数 加法 教案 新版 新人 初中 年级 数学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s4****5z】。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s4****5z】,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七年级数学上册 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408142.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408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