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本科毕设论文.doc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本科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本科毕设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导 言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近年来心理学、临床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青少年由于心理发展尚不稳定、不成熟,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1.9%)。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CNNIC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6月,我国青少年网民已达到1.75亿,目前这一人群在总体网民中占比51.8%。 与2008年底相比,目前30-39岁网民所占比重明显增大,半年来占比从17.6%上升到20.7%。另外,40岁以上的网民规模整体有上升趋势,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例下降明显。此外,目前网民重心仍在逐渐向低学历倾斜,学历程度在小学及以下和高中的网民占比有所上升。 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占比31.7%。与2008年末相比,无业下岗失业人员网民占比上升了2.1个百分点。与2008年末相比,中高收入网民占比增大,月收入1500元以上的网民占比从40.3%上升至41.8%。 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影响青少年生理机能、社会和心理功能的一种心理障碍。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精神、躯体依赖性,出现戒断症状、生物钟紊乱、情绪不稳、抑郁或焦虑不安,学业和社会关系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其发生率高、危害性大、涉及面广、不易逆转等特点,正在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专家预言,在21世纪网络成瘾对社会的危害决不亚于今天的海洛因成瘾,如果不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网络成瘾将会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而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网络成瘾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一)网瘾的定义 医学上,成瘾一般被认为是由于成瘾物质所引起的依赖性和行为冲动甚至失控,但网络成瘾(internet.addiction.La)实际上是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运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上网者会花相当多的时间在使用网络且无法离线也不想离线,进而开始忽略了真实生活中的活动与社交就称为网络成瘾症[1]。 (二)网络成瘾的具体表现形式 1.网络游戏成瘾。这是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网络成瘾症,患者长时间地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2.网络交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者就是利用各种聊天软件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并到了成瘾的程度。网络交际成瘾又可分为交友成瘾和网恋成瘾两种。与网络交友成瘾不同的是,网恋成瘾者交谈的双方通常是异性关系,并在网上确立了恋爱关系,享受着恋爱情感带给他们的快乐,不可遏止地越陷越深。网恋可发展成现实的恋爱,但往往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小。 3.网络色情成瘾。在网络中,各种与性和色情有关的站点比比皆是,各种淫秽文字、声音、图像信息泛滥,可以毫无障碍地在网络中传播,只要稍不留心,就可能误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4.强迫信息收集成瘾。这类成瘾者经常强迫性地从网上收集无用的、无关紧要的或者不迫切需要的信息。这种现象与以强迫性物品收集为主的强迫症类似。患者下网后担心错过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对他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也总想查看或者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中。有的甚至在夜间起床时,还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浏览”,看看有无“重要”信息。 5.网络技术成瘾。患者强迫性的沉溺于电脑编程或游戏程序中,不能自拔。这与电脑程序员的工作不同,网络技术成瘾的患者往往没有目的,无计划。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青少年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与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特点分不开。可以说,网络使用的种种特点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时期的众多需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 (一)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 青少年面对最多的现实是学习。学校学习具有强烈的竞争性,为了在这种竞争中获得优胜,中学生成为中国学习最用功的人群。某报刊登了一封高二学生的来信,内容如下:每天早上6:20上早自习,住校生早上6点就必须到操场上跑步,起床时间一般是5:30,非住校生起得更早。上午5节课,下午3节课,晚上还有2个小时的晚自习,到家一般都已22:30。每天上11节课,睡觉时间少于7个小时,每周只能休息1天,每个寒暑假都是提前10几天到校上课。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学生们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那些在学业竞争中失败的人,更是迫切要摆脱所面临的一切,而网上社区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 除了在学业竞争中必然有失败者外,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把学习的好坏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发现,学校中有两种青少年最容易网络成瘾。一种是学习失败的青少年,另一种是以前学习特别好,但随着升入高一级学校难以在竞争中保持原来位置的青少年。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会迫使某些青少年在网络中寻求安慰。最常见的一种是家庭关系糟糕的小孩。我们知道,随着离婚率、犯罪率升高等社会问题的增多,社会上的“问题家庭”也在增多,这些家庭中的孩子通常在家里得不到温暖。而在网络上,他们提出的任何一点儿小小的请求都会得到不少人的帮助。现实生活和虚拟社会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反差,很容易让“问题家庭”的孩子“躲”进网络。 (二)满足内心的多种需求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一个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有与人交往的强烈愿望。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可以说,大部分学生能够满足与他人交流的需要,能正常与人交流,但少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如性格内向自卑或缺乏交流技巧等,使他们在现实中难以与人正常交流。而在网络世界里,如QQ、POPO等聊天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聊天室,能够很轻易地满足他们这一愿望。 另外,在中国的家庭和学校中,性是个禁忌的话题。尤其青少年是连谈都不能谈的,更不要说碰了。早恋现象更是被我们视为洪水猛兽。这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限制。而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有这一方面的需要。网络为他们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便利。不必忍着羞愧开口要求,不必冒着风险偷偷摸摸,他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各种黄色音像、淫秽图书等铺天盖地而来。缺乏自制力,又对性充满好奇的青少年只要沾上难免着迷。有人统计过,每天黄色网站的点击率是各种网站点击率中最高的,而青少年网络性成瘾的比率也是比较高的。 游戏是最容易成瘾的。青少年网游成瘾主要是能在网络游戏中体验到现实中体验不到的力量感和成就感。几乎所有网游成瘾的青少年都是网游高手。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比率非常高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在网络中能轻易地获得各种网络游戏。这也是网络的便利性带来的。 (三)对于自由的完美体验 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各方面有了全面的发展。而自我意识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更是被誉为第二次飞跃。正是自我意识的这种飞速发展让青少年觉得自己应该像一个成人一样自己作主,去体验更多的自由。但在现实中,他们是不自由的,或者说只有很少自由。在学校里,各种校纪校规将他们管得严严实实,除了学习,其他事情都是异端,不能越雷池半步;在家里,父母作主,学习的好坏是唯一的奖惩标准。在学校和家里都没有发言权,怎么办?去网上,在网上“我的地盘我作主”。网络的匿名性使青少年在网上享有无限的自由。 “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只狗。” 1993年美国画家斯坦纳的漫画上的那两条狗在计算机前的这番议论形象地概括了虚拟环境的特点。青少年在网上不必在乎自己是谁,网上的任何角色都是平等的,而且绝对自由。他们可以在网上为所欲为,喜欢谁尽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爱意,讨厌谁尽可以放心大胆地口诛笔伐,没有责任,也没有风险。总之,他们在现实中不能做的或不敢做的事情在网上都可以做。相比现实,他们更喜欢网上的活动也就不足为奇了[2]。 三、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网络成瘾者因为对互联网产生过度依赖而花费大量时间上网。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沉迷于网络世界,长时间连续上网,新陈代谢、正常生物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身体容易变得非常虚弱。还有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中,不仅会影响头脑发育,还会导致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下降,引发紧张性头疼,甚至导致死亡。同时,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而网吧大多环境恶劣、空气浑浊、声音嘈杂,青少年在这种环境的网吧内上网,也容易被传染上疾病。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健全心理的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和“忧郁症”等心理疾病,过分关注人机对话,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亲友冷淡,对周围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把与别人的交往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孤僻,造成青少年个性的缺陷;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其在从事别的活动,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造成青少年心理的错位和行动失调[3];“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的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造成青少年心理的创伤;网络成瘾者过度沉溺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青少年自我认识的障碍。 (二)导致青少年学习成绩的下降 青少年沉溺于互联网带来了大量教育上的问题,染上网瘾的青少年,被网络挤占了原本属于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导致的直接的后果就是学习成绩的下降。同时,国外也有研究表明,长期上网,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其智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智商下降到正常孩子的标准水平线以下,这也会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网上也有一些商家为了赚钱,建立一些帮写论文,写作业盈利的网站,一些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便从网上购买作业、论文敷衍老师,学习认真态度大打折扣,学习成绩可想而知。网络成瘾者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会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对上海地区13所大学的调查统计,2004年上海大学一次性退学的81名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游戏成瘾导致的学业大幅度下滑导致。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237名退学和留级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无节制地沉湎于电脑游戏。上海交通大学205名退学和转学生中,至少有1/3的学生也是因为无节制地玩电脑,导致成绩下降,不得不退学或转学。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退学的主要原因[3]。 (三)弱化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诱发青少年走向犯罪的道路 在网络世界,人们的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网络虚拟技术得到充分的隐匿,人们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人们不必面对面的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缺少了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人性恶的一面也可能会因为没有道德的约束而得到充分的宣泄,这就弱化了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同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一些色情、暴力信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容易也受到不良的诱导,最终可能误入歧途。近年来,未成年人的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明显上升,这与网络游戏中大力宣扬暴力、色情有很大关系。更有一些青年,为了支付网费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上海某区检察院自2003年至今办理因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共8件21人,占受理案件数的19%,同比上升了100%,在其他类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稳中有降的情况下,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却大幅上升[4]。 (四)影响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常的发展 首先,网络成瘾者大多性格孤僻冷漠,容易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导致自我更加封闭,进而不断的走向个人孤独世界,从而拒绝与人交往。同时,网络成瘾者沉溺于虚拟完美的网络世界之中,沉醉于一种虚拟的满足,他们从网络游戏中得到了个人成就感的满足,他们从网恋中得到了个人归属感的满足,他们可以在网络世界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切。而在现实世界中,一切都不是那么完美,朋友经常欺骗,爱人随时背叛,因此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的交往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事情,从而不愿意与人交往,拒绝与人交往,拒绝融入社会,是网络带给网瘾青年的一大问题[5]。其次,沉溺于网络世界中,还造成了青少年与他人交往频率的减少,迷恋人机对话模式,对着电脑屏幕行文如水、滔滔不绝,丢掉键盘鼠标就变得沉默寡言,在现实生活中语言表达能力出现障碍,只有到了电脑前,手按着键盘,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难与别人更好地交流,更有甚者,还会得一种名叫“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因之常独居屋内避不见人。调查表明,56.3%的网络成瘾者人际关系较差。相比之下,46%的非成瘾者能将自己与同学、亲友的关系相处得很好[6]。 (五)影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在网络社会,一切都呈开放状态,体现着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信息在网络大行其道, 网络内容丰富复杂,良莠不齐。网络文化虽然价值观多元化,但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同时国内外一些不法分子或是对社会主义中国不怀好意的人或群体,更是利用网络大量散播着反社会主义、反人民反政府的宣传言论,甚至故意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在网络上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信息,其中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混杂其中。还有些人人为地在网上制造病毒,宣扬消极、颓废,甚至违法、犯罪的思想。鉴别力和判断力水平较弱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沉迷网络之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四、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分析 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应该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共同合作进行教育,青少年网络成瘾背后所反映的正是这三方面教育的失衡。因此,要根除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就不能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的措施,而应该改变青少年的社会生存环境,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创设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一)构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的学校教育环境 学校教育要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培养和建立起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从本质上讲,学校是培养学生成长和发展天性的教育场所,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质,进而拓展学生外在的能力和素养。但是,就目前来讲,国外学校青少年网瘾患者并不多,这说明我国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眼下,绝大多数学校谱的是素质教育的曲,唱的是应试教育的调,在此情况下,要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就必须做到: 1.学校要注意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 在学校,学习是生活的主题,但除此之外还应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解除他们的层层束缚,使他的天性和潜质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要注意培养和发展良好的兴趣和业余爱好,学会自娱。在业余时间,积极开展愉快的娱乐活动,可以排遣寂寞孤独、烦恼忧郁,有助于身心健康。如果已经上网成瘾,要拒绝网络的诱惑,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有计划地逐步减少上网频率与时间,控制上网行为。同时,在想上网时,从事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活动,如看书,打球等。必要时还可以让父母、教师、朋友等参与监督自己,接受外部力量的检查。 2.学校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人格,防止网络成瘾。 首先,应树立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并以此作为培养自己控制力与忍耐力的动力基础。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行为的自控力。 其次,要加强对情绪情感的调节,保持健康的情绪。这就要求青少年学生能找到表达自己情绪的方法,既不要压抑自己,也不要放纵自己,学会几种自我疏导和排遣。对生活中出现的困惑,要积极主动地与外部沟通,寻求父母、教师、朋友等的支持,及时疏通,调整好心态。 再次,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去爱。在交往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各人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要关心,理解他人,从而促使自己拥有博大的胸怀,获得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增强自信心,减少心理的不适感。 3.学校必须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与信念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增强青少年学生学习动力,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清晰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指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能力,解决青少年学生学习困难的深层次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要关怀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尊重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潜能,并指导他们自己去策划一些成功的活动,使他们在成功中获得自信。 要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经常性地沟通教与学的环节。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加强校风教育、学风教育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做到学有选择,学有目标。 4.学校必须帮助青少年培养和树立起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 目前,青少年的网络伦理非常淡薄,青少年好奇心强和自我辨识控制能力不强的自身特点,很容易走向消极的负面。据《扬子晚报》报道,一项在上海部分中学做的调查显示,四成多学生崇拜黑客,三成学生有当黑客的念头[7]。再者网络交流中语义及社会情景暗示的不确定性,产生了交流主体的不明确,就很容易产生交往中的网络伦理问题。青少年问题研究者呼吁家长和学校,更是呼吁社会,关注青少年网络伦理,加强网德教育刻不容缓。 5.学校不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探索、制定、完善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方案。学校如果发现学生有类似网络成瘾的苗头,应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工作,发挥家校系统综合的教育作用。在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做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应当会同其父母亲调适对子女的养育方式,依据孩子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及教育,建立一个和睦、情感表达流畅、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网络成瘾。 对于已经有“网瘾”的孩子,以认知治疗与行为矫正法为主,采取系统脱敏法、催眠治疗、厌恶疗法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8]。 6.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变网瘾少年为网络创造型人才。 网络游戏玩得好的孩子,大部分都天资聪慧,完全有可能将其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通过多种措施,减少青少年沉溺于网络的机会。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络的知识,预防不健康内容;开展一些网络方面的竞赛,如网页制作竞赛、个人和班级网页制作展示;建设健康的网络虚拟世界,建立校园BBS等。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和应用到正道上来,引导他们在网络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有所建树,为社会做处应有的贡献。 7.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 一方面要倡导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改进教育理念,跟上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改变那种单纯依靠成绩评价学生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而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学校不可避免地要重视成绩,但要注意,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和教师得到更多的承认和满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9]。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必须跟上形势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概率。 (二)改善青少年家庭环境,构建关爱、友善、和谐的亲子关系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克服青少年网瘾的重要前提之一。要根除青少年网瘾就必须从改变他们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入手。 1.父母要从自身做起,时时事事做好孩子的榜样和表率。 家长要了解和学会使用网络。因为现在很多家长自己是“网盲”,根本无法引导孩子如何正确掌握、使用网络。所以,父母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才能正确引导孩子;父母要用自己对网络的处理态度影响孩子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2.家长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时候,切忌采用粗暴的训斥、打骂的方法,而是应该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所想、所欲,分析他们成瘾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首先要在尊重、真诚、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要经常肯定孩子的长处,必要时可暗示不足之处;遇事听听孩子的意见,采纳合理的建议。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协助孩子调整负性的心理状态。 其次要倡导正确的家庭教育。许多父母教育方式过于简单,要么一味溺爱、放纵,最终导致孩子性格不成熟,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使孩子不能合理应对外界事物;要么对孩子严加看管,甚至将其关在家里,不能出门。一旦孩子网络成瘾,便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孩子一棍子打死。这些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方式,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高危因素。事实上,对孩子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是改变网络成瘾问题的关键。 最后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很多家长面对子女网络成瘾,往往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哭诉,最终又束手无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确面对,并用适当方法去改变孩子,转移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走出网络成瘾这个迷阵。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政府和社区应不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要教育好子女,家长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为此,作为政府和社区,一方面应该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提高家庭教育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指导能力,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水平;另一方面应该积极拓展家长学校办学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家庭教育培训指导机构,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的正常运转。 (三)优化与青少年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 创设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避免网络对青少年的过度影响。社会是青少年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环境,社会环境的优化与否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为此,必须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加强社会对网络极其产业的引导。 1.拓展青少年社会生存空间,增强社会感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政府要想放设法增加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投入,扩大未成年人的课余活动空间,加速少年宫、科技馆及社区少年活动场所等的建设;一些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德育教育基地应定期向青少年学生免费开放。要积极开展对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的预防和救助行动。通过各媒体宣传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开设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咨询热线;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或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向网络成瘾者开放,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通过这些平台和场所的沟通和交流,使青少年逐步摆脱精神世界的孤独状态,避免虚拟世界的安慰,实现现实社会的认同。 2.规范网络游戏市场。 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网络信息资源,加大对黑网吧、黑网站和网络黑客的打击力度,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做到依法治网,以技治网。 现在的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几乎成爆炸式的增长。但信息内容良莠不分,一股脑儿全加载上去,对青少年来说,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他们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诱惑而沉迷不误。所以,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的网络公司应加强不良信息的过滤,多开发建设一些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网络信息资源,制作更多的“精神食粮”来满足青少年网民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要大力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主题积极、内容健康而又情节生动的网络游戏产品,阻止不健康进口游戏的泛滥;建立对进口游戏软件的审查制度和流入渠道的监管制度;制定游戏产品评审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不适宜未成年人玩的游戏名称。 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规范和谐的法律环境。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有关“网络成瘾症”相关的惩罚条款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条款,增强可操作性;加强未成年人法学理论建设和少年法律人才的培养。实施预防、干预、控制网络成瘾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挥刑事打击手段的作用,根治互联网接入、营业场地等黑网吧的生存条件和环境,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3.积极研发和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消除网络游戏上瘾的顽症。 2007年4月11日,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及《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并在盛大、网易、金山、九城、光通、新浪、搜狐等国内主流游戏运营商的游戏中试运行,期望通过技术手段缓解网络游戏上瘾的顽症[10]。 也就是说,今后如果要玩网络游戏,必须先输入真实的身份证明才能登录进入。实名制实施之后,家长将可以随时监测孩子是否在线。但是网游实名制对预防未成年人网瘾到底能起起到多大的作用尚有待确定,因为这个方案对借用别人身份证登记的情况还是无法查实。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只能对姓名进行监控,却无法识别使用该姓名的人是否为本人。另外这个系统将耗费较大的社会成本,其可操作性以及会不会泄露私人信息仍存担忧。 我认为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的基础上更加完善,研发和推行时间分级管理系统。这种系统的特点是以时间为单位,实行分级管理。比如, 第一级为健康阶段:规定每个有效身份每天连续游戏在线两个小时为许可范围;第二级为疲劳阶段:如超过一个小时,系统自动将其等级降一级,道具、经验值降一半;第三阶段为惩罚阶段:如果再超过一个小时,其等级降、道具、经验值等清零。第四阶段为戒断阶段:同一个有效身份下一次登陆在线后,如再次请零,则该有效身份自动失效,永不能登陆。如此反复几次,玩者的兴趣就会大减进而产生烦腻或排斥心理。不管是成年人或是未成年人都是一视同仁,这样一来,就给那些网迷或网瘾患者敲响警钟,再玩网络游戏时必须考虑后果。但这种方法仍然不能区分玩者是否为其本人。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考虑研发和推行视网膜信息识别系统。这种系统要求网络游戏玩者必须首先启动视频连接,系统通过视频得到玩者的视网膜信息码,与登陆时所用的身份信息相对照,如确证信息一致则系统自动导入时间分级管理系统。如果信息不一致则系统自动关闭网络游戏。 时间分级管理系统和视网膜信息识别系统的普遍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当然,它的推行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其一,我们目前所用的有效身份证件主要是居民身份证,这就要求国家必须建立相应的视网膜信息码信息库并与居民身份证网上查询系统联网。其二,开发视网膜信息识别系统有相当的技术难度。从科学的意义上来讲,视网膜信息码同指纹一样具有唯一性,对于关乎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大事来说,研发和推行视网膜信息识别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三,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推行,所有的网络公司和网络游戏必须无条件执行。 4.饮食治疗和药物诊治。 网瘾患者已经属于病态行为,这部分人群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丧失了学习、工作等的社会功能[11]。对于一般的患者可以采用饮食治疗的方法。饮食治疗是针对网络成瘾患者调配适合他们营养状态的饮食,如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维生素B2的牛奶,蛋黄,动物肝脏,玉米,绿叶蔬菜,瘦肉等以更好的补充因为上网带来的营养物质的缺乏,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对于个别瘾症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专门治疗网络成瘾的药物,我们目前所应用的药物是基于目前神经分子生物学基础上,随着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可能还会有新的戒断网络成瘾的药物出现,尤其是中草药的开发。 五、结束语 当今社会正处于激烈的转型阶段,青少年网络成瘾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存在和蔓延已严重威胁到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育。青少年学生上网现象是屡禁不止,就象瘟疫一样在校园里肆虐,吞噬着网瘾少年的心灵和肉体。面对汹涌而来的上网热潮,作为教育工作者深感忧虑和不安。一些家长把青少年学生上网完全归因于学校,一些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行政部门也是动辄拿学校开刀,学校就象一个出气筒、一根拳击袋,谁有气了谁都可以拿它发泄,学校教师也是深感无奈。问题单靠学校一方面是根本不能解决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合作才能实现,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投入和保障。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中国的教育必须改革,中国的社会呼唤和谐。不仅是学校育人,还必须有家庭育人和社会育人,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能通力合作,青少年网瘾这块毒瘤才可能得到彻底的铲除,这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发自内心的呐喊和期盼。 参考文献 [1] 卢官庐、郭继志、庄立辉,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2] 朱美燕、朱凌云,透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02(6) [3] 李逸龙,等,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格特征及-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少年网络 成瘾 研究 本科 论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