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及三角函数.doc
《向量及三角函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量及三角函数.doc(4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一、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例题1、(10年重庆6)已知函数 的部分图象如题(1)图所示,则( ) A、 B、 C、 D、 解析:周期 则 例题2(10年四川6)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是 (A) (B) (C) (D) 例题3(10年湖北)已知函数f(x)=cos·cos,g(x)=sin 2x-. (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 (2)求函数h(x)=f(x)-g(x)的最大值,并求使h(x)取得最大值的x的集合. 解 (1)因为f(x)=coscos = =cos2x-sin2x=-=cos 2x-, 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2)h(x)=f(x)-g(x)=cos 2x-sin 2x=cos, 当2x+=2kπ(k∈Z)时,h(x)取得最大值. h(x)取得最大值时,对应的x的集合为 试题分析 主要考查综合运用三角公式、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进行运算求解的能力.以三角函数的运算和性质为主线,着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重视基础、强调应用. 重点考查 (1)三角恒等变换公式. (2) 的性质和图像变化等基础知识. 主干知识: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 P(x,y),那么sin α=y,cos α=x,tan α=. (2)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 三正切,四余弦. 2.诱导公式 和 3.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sin2α+cos2α=1,tan α=(cos α≠0). 4.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性质 定义域 值域 图像 周期性 单调区间 对称中心 对称轴 最值 考点分类 题型一 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及基本关系式的 应用 例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x轴为始边作两个锐角α、β,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交于A、B两点,已知A、B的横坐标分别为、. (1)求tan(α+β)的值; (2)求α+2β的值. 分析 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cos α=不难得到cosα、cosβ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可求sinα、 sinβ、tanα、tanβ的值,进而利用和角公式求tan(α+β)的值. 注意到第(2)问相当于“给值求角”问题,除注意到“角的变换”:α+2β=(α+β)+β外,还应注意该类问题求解的一般程序. 解 (1)由已知条件及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 cos α=,cos β=. 因为α为锐角,故sin α>0,从而sin α==. 同理可得sin β=.因此tan α=7,tan β=. 所以tan(α+β)===-3. (2)tan(α+2β)=tan[(α+β)+β]===-1, 又0<α<,0<β<,故0<α+2β<, 从而由tan(α+2β)=-1得α+2β=.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和的正切、二倍角的正切公式,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所给的两个横坐标实际上就是α、β的余弦值,又由于这两个角都是锐角,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就可以求出这两个角的正切,剩下的问题就是代入公式计算了. 例题2、 已知点P(sin,cos)落在角θ的终边上,且θ∈[0,2π),则θ的值为 ( ) A. B. C. D. 解析 tan θ===-1, 又sinπ>0,cosπ<0, ∴θ为第四象限角且θ∈[0,2π),∴θ=,故选D. 题型二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函数y=Asin(ωx+φ)的解析式 例题1、函数y=Asin(ωx+φ)(A>0,ω>0,|φ|<)的一段图象如图所示),求其解析式. 分析: 先由图象求出函数的周期,从而求得ω的值,再由关键 点求φ,最后将(0,)代入求A的值 解 设函数的周期为T, 则T=-=π,∴T=π,∴ω==2 又由2×+φ=,得φ=. ∴函数解析式为y=Asin(2x+). 又图象过点(0,),∴Asin=,∴A=, ∴A=2.∴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y=2sin(2x+). 分析提高 (1 )已知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图象求解析式时,常采用待定系数法,由图中的最高点、最低点或特殊点求A;由函数的周期确定ω;由图象上的关键点确定φ. (2)求函数的周期时,注意以下规律:相邻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横坐标之差的绝对值为半个周期,最高点(或最低点)的横坐标与相邻零点差的绝对值为个周期。 例题2 (10·天津)右图是函数y=Asin(ωx+φ)(x∈R)在区间[-,]上的图象.为了得到这个函数的图象,只要将y=sin x(x∈R)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 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B.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 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 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 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解析 由图象可知A=1,T=-(-)=π, ∴ω==2. ∴y=sin(2x+φ)(x∈R). ∵图象过点(,0),∴sin(+φ)=0,∴+φ=π+2kπ,k∈Z, ∴φ=+2kπ,k∈Z. ∴y=sin(2x++2kπ)=sin(2x+). 故将函数y=sin x先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可得原函数的图象.答案 A 例题3、已知函数f(x)=Asin(ωx+φ)(A>0,ω>0)的图象与直线y=b(0<b<A)的三个相邻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2, 4,8,则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如图x=3,x=6是 y=Asin(ωx+φ)的对称轴, ∴周期T=6, ∴单调递增区间为 [6k,6k+3],k∈Z. 题型三 三角函数的性质 例1 (09年重庆)已知函数f(x)=sin(ωx+φ),其中ω>0,|φ|<. (1)若coscosφ-sinsinφ=0,求φ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若函数f(x)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等于,求函数f(x)的解析式;并求最小正实数m,使得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所对应的函数是偶函数.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化简→利用和、差角公式求φ→求f(x)的解析式→利用奇偶性确定m的值. 解 方法一 (1)由coscosφ-sinsinφ=0 得coscosφ-sinsinφ=0,即cos=0. 又|φ|<,∴φ=. (2)由(1)得,f(x)=sin. 依题意,=. 又T=,故ω=3,∴f(x)=sin. 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m个单位长度后所对应的函数为g(x)=sin. g(x)是偶函数当且仅当3m+=kπ+(k∈Z), 即m=+(k∈Z).从而,最小正实数m=. 方法二 (1)同方法一. (2)由(1)得,f(x)=sin.依题意,=. 又T=,故ω=3,∴f(x)=sin. 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m个单位后所对应的函数为 g(x)=sin. g(x)是偶函数当且仅当g(-x)=g(x)对x∈R恒成立. 亦即sin=sin对x∈R恒成立. ∴sin(-3x)cos+cos(-3x)sin =sin 3xcos+cos 3xsin, 即2sin 3xcos=0对x∈R恒成立. ∴cos=0,故3m+=kπ+(k∈Z), ∴m=+(k∈Z),从而,最小正实数m=. 分析提高 (1)求三角函数的周期、单调区间、最值及判断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往往是在定义域内,先化简三角函数式,尽量化为y=Asin(ωx+φ)+B的形式,然后再求解. (2)对于形如y=asin ωx+bcos ωx型的三角函数,要通过引入辅助角化为y=sin(ωx+φ)(cos φ=,sin φ=)的形式来求. 例题2、 函数f(x)=Asin(ωx+φ)+B(A>0,ω>0,|φ|<)的图象上一个最高点的坐标为(,3),与之相邻的一个最低点的坐标为(,-1). (1)求f(x)的表达式; (2)当x∈[,π]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和零点. 解 (1)依题意得=-=,所以T=π. 于是ω==2. 由解得 ∴f(x)=2sin(2x+φ)+1. 把(,3)代入f(x)=2sin(2x+φ)+1,可得sin(+φ)=1, 所以+φ=2kπ+(k∈Z). 所以φ=2kπ+(k∈Z). 因为|φ|<,所以φ=. 综上,f(x)=2sin(2x+)+1. (2)又∵x∈[,π],∴≤2x+≤. 令≤2x+≤,得≤x≤π. ∴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π]. 令f(x)=0,得sin(2x+)=-, 又∵≤2x+≤,∴2x+=. 故x=,∴函数f(x)的零点是x=. 规律方法总结 1.求函数y=Asin(ωx+φ)(或y=Acos(ωx+φ),或y=Atan(ωx+φ))的单调区间 (1)将ω化为正. (2)将ωx+φ看成一个整体,由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求 解. 2.已知函数y=Asin(ωx+φ)+B(A>0,ω>0)的图象求 解析式 (1)A=,B=. (2)由函数的周期T求ω,ω=. (3)利用与“五点法”中相对应的特殊点求φ. 3.函数y=Asin(ωx+φ)的对称轴一定经过图象的最高 点或最低点. 4.求三角函数式最值的方法 (1)将三角函数式化为y=Asin(ωx+φ)+B的形式, 进而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求解. (2)将三角函数式化为关于sin x,cos x的二次函数的形式,进而借助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 二、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感悟高考 明确考向 (2010·陕西)如图,A,B是海面上位于东西 方向相距5(3+)海里的两个观测点,现位于A点北偏东45°,B点北偏西60°的D点有一艘轮船发出求救信号,位于B点南偏西60°且与B点相距20海里的C点的救援船立即前往营救,其航行速度为30海里/时,该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多长时间? 解 由题意知AB=5(3+)海里,∠DBA=90°-60°=30°,∠DAB=90°-45°=45°, ∴∠ADB=180°-(45°+30°)=105°. 在△DAB中,由正弦定理,得=, ∴DB== == =10(海里). 又∠DBC=∠DBA+∠ABC=30°+(90°-60°)=60°,BC=20(海里), 在△DBC中,由余弦定理,得CD2=BD2+BC2-2BD·BC·cos ∠DBC=300+1 200-2×10×20×=900, ∴CD=30(海里),∴需要的时间t==1(小时). 故救援船到达D点需要1小时. 考题分析 本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建模能力,综合运用正、余弦定理进行运算求解的能力.本题题干较长,名词较多,需将其转化为解三角形问题. 易错提醒 (1)将题干中的数据与三角形中的边、角对应时,易出错.尤其是方位角与三角形的内角进行转换时,易出错. (2)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条件把握不准,易用错定理. (3)运算易出错. 主干知识梳理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 (2)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3)tan(α±β)=.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sin 2α=2sin αcos α. (2)cos 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3)tan 2α=. 3.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方法 (1)从等式的一边推导变形到另一边,一般是化繁为简. (2)等式的两边同时变形为同一个式子. (3)将式子变形后再证明. 4.正弦定理 ===2R(2R为△ABC外接圆的直径). 变形: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sin A=,sin B=,sin C=. a∶b∶c=sin A∶sin B∶sin C. 5.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 A,b2=a2+c2-2accos B, c2=a2+b2-2abcos C. 推论:cos A=,cos B=, cos C=. 变形:b2+c2-a2=2bccos A,a2+c2-b2=2accos B, a2+b2-c2=2abcos C. 6.面积公式 S△ABC=bcsin A=acsin B=absin C. 7.解三角形 (1)已知两角及一边,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2)已知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解的情况可能不唯一. (3)已知两边及其夹角,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4)已知三边,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热点分类突破 题型一 三角变换及求值 例1、(1)已知0<β<<α<π,且cos(α-)=-, sin(-β)=,求cos(α+β)的值; (2)已知α,β∈(0,π),且tan(α-β)=,tan β=-, 求2α-β的值. 注意角的组合分解 (1)(α-)-(-β)=; (2)α=(α-β)+β,2α-β=α+(α-β). (3) 解 (1)∵0<β<<α<π, ∴-<-β<,<α-<π, ∴cos(-β)= =, sin(α-)= =, ∴cos=cos[(α-)-(-β)] =cos(α-)cos(-β)+sin(α-)sin(-β) =(-)×+×=, ∴cos(α+β)=2cos2-1=2×-1=-. (2)tan α=tan[(α-β)+β]= ==, tan(2α-β)=tan[α+(α-β)] ===1. ∵tan α=>0,∴0<α<,∴0<2α<π. 又tan 2α==>0,∴0<2α<. ∵tan β=-<0,∴<β<π, ∴-π<2α-β<0.∴2α-β=-. 总结提高 (1)注意角的变换,(α-)-(-β)=; (2)先由tan α=tan[(α-β)+β],求出tan α的值,再求tan 2α的值,这样能缩小角2α的取值范围; (3)善于观察条件中的角与欲求式中角的内在联系,整体运用条件中角的函数值可使问题简化. 例题2 已知α∈(,π),且sin+cos=. (1)求cos α的值; (2)若sin(α-β)=-,β∈(,π),求cos β的值 解 (1)∵sin+cos=, 两边平方得1+2sin·cos=,∴sin α=. ∵α∈(,π),∴α=.∴cos α=-. (2)∵β∈(,π),∴α-β∈(-,). 又sin(α-β)=-, ∴cos(α-β)==, ∴cos β=cos[α-(α-β)] =cos α·cos(α-β)+sin α·sin(α-β) =-×+×(-)=-. 题型二 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例1、已知△ABC是半径为R的圆内接三角形, 且2R(sin2A-sin2C)=(a-b)sin B. (1)求角C; (2)试求△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分析:题设中的条件等式是△ABC中角、边及外接圆半径R的混合关系式,因此,可以利用正、余弦定理将其统一为一种元素(边或角). 解 (1)由2R(sin2A-sin2C)=(a-b)sin B, 两边同乘以2R, 得(2Rsin A)2-(2Rsin C)2=(a-b)2Rsin B, 根据正弦定理,得a=2Rsin A,b=2Rsin B,c=2Rsin C, ∴a2-c2=(a-b)b,即a2+b2-c2=ab. 再由余弦定理,得cos C==, 又0<C<π,∴C=. (2)∵C=,∴A+B=. S=absin C=(2Rsin A)(2Rsin B) =R2sin Asin B=-R2[cos(A+B)-cos(A-B)] =R2[+cos(A-B)]. ∵0<A<π,0<B<π,∴-π<A-B<π, 当且仅当A-B=0,即A=B=时,cos(A-B)=1, S取到最大值R2. 总结提高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都体现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题时要根据具体题目合理选用,有时还需要交替使用.本例中将三角形面积S表示为cos(A-B)的形式,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求解是关键. 例题2 (2010·辽宁)在△ABC中,a,b,c分别 为内角A,B,C的对边,且2asin A=(2b+c)sin B +(2c+b)·sin C. (1)求A的大小; (2)求sin B+sin C的最大值. 解 (1)由已知,根据正弦定理得2a2=(2b+c)b+ (2c+b)c,即a2=b2+c2+bc. 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 A, 所以cos A=-,又0°<A<180°,故A=120°. (2)由(1)得sin B+sin C=sin B+sin(60°-B) =cos B+sin B=sin(60°+B). 故当B=30°时,sin B+sin C取得最大值1. 例题3.在△ABC中,A=60°,b=1,其面积为,则 等于 ( ) A.3 B. C. D. 解析 S=bcsin A=×1×c×sin 60°=,∴c=4. ∴a2=b2+c2-2bc·cos A=1+16-2×1×4×=13, 即a=, =====,故选B. 例题4(10年安徽16题12分) 设是锐角三角形,分别是内角A,B,C所对边长,并且 (Ⅰ)求角A的值; (Ⅱ)若,求(其中). 本题考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向量的数量积,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考查综合运算求解能力. 解:(I)因为 (II)由可得 ① 由(I)知所以 ② 由余弦定理知及①代入,得③+②×2,得,所以 因此,c,b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解此方程并由 题型三 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例1 、(2009·福建)如图,某市拟在长为8 km的道路OP的一侧修建一条运动赛道,赛道的前一部分为曲线段OSM,该曲线段为函数y=Asin ωx(A>0,ω>0), x∈[0,4]的图象,且图象的最高点为S(3,2);赛道的后一部分为折线段MNP,为保证参赛运动员的安全,限定∠MNP=120°. (1)求A,ω的值和M,P两点间的距离; (2)应如何设计,才能使折线段赛道MNP最长? 思维启迪 (1)结合图形,联想y=A sin ωx的性质→求A、ω的值→确定M、P的坐标→求两点间的距离. (2)可考虑以∠PMN=θ的大小为设计标准,即确定θ为何值时,折线段赛道MNP最长.或考虑MN与NP的关系为设计标准. 解 方法一 (1)依题意,有A=2,=3, 又T=,∴ω=.∴y=2sinx. 当x=4时, y=2sin=3, ∴M(4,3), 又P(8,0), ∴MP==5. (2)在△MNP中,∠MNP=120°,MP=5. 设∠PMN=θ,则0°<θ<60°. 由正弦定理得==, ∴NP=sin θ,MN=sin(60°-θ), ∴NP+MN=sin θ+sin(60°-θ) ==sin(θ+60°). ∵0°<θ<60°,∴当θ=30°时,折线段赛道MNP最长. 即将∠PMN设计为30°时,折线段赛道MNP最长. 方法二 (1)同方法一. (2)在△MNP中,∠MNP=120°,MP=5, 由余弦定理得MN2+NP2-2MN·NP·cos∠MNP=MP2. 即MN2+NP2+MN·NP=25. 故(MN+NP)2-25=MN·NP≤2, 从而(MN+NP)2≤25,即MN+NP≤. 当且仅当MN=NP时等号成立. 即设计为MN=NP时,折线段赛道MNP最长. 探究提高 应用解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下列四步: (1)分析题意,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尤其要理解题中的有关名词、术语,如坡度、仰角、俯角、视角、方位角等; (2)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将已知条件在图形中标出; (3)将所求问题归结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通过合理运用正、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正确求解. (4)检验解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对结果进行取舍,得出正确答案. 例题2(10年江苏17题14分)某兴趣小组测量电视塔AE的高度H(单位:m),如示意图,垂直放置的标杆BC的高度h=4m,仰角∠ABE=,∠ADE=. (1) 该小组已经测得一组、的值,tan=1.24,tan=1.20,请据此算出H的值; (2) 该小组分析若干测得的数据后,认为适当调整标杆到电视塔的距离d(单位:m),使与之差较大,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若电视塔的实际高度为125m,试问d为多少时,-最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两角差的正切及不等式的应用。 (1),同理:, 。 AD-AB=DB,故得, 解得:。 因此,算出的电视塔的高度H是124m。 (2)由题设知,得, ,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当时,最大。 因为,则,所以当时,-最大。故所求的是m。 规律方法总结 1.证明三角恒等式的常用方法 (1)从一边开始证它等于另一边,一般由繁到简. (2)证明左右两边都等于同一个式子(或值). (3)运用分析法,证明其等式成立. 2.三角恒等变形的基本思路 (1)“化异为同”,“切化弦”,“1”的代换是三 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化异为同”是指“化异名为同名”,“化异次为 同次”,“化异角为同角”. (2)角的变换是三角变换的核心,如β=(α+β)-α, 2α=(α+β)+(α-β)等. 3.已知两边及其一边的对角,判断三角形解的情况 以已知a,b,A为例 (1)当A为直角或钝角时,若a>b,则有一解;若a≤b, 则无解. (2)当A为锐角时,如下表: a<bsin A a=bsin A bsin A<a<b a≥b 无解 一解 两解 一解 4.三角形中的常用结论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π. (2)A>B>C⇔a>b>c⇔sin A>sin B>sin C. (3)a=bcos C+ccos B. 5.在△ABC中,三边分别为a,b,c(a<b<c) (1)若a2+b2>c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2)若a2+b2=c2,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3)若a2+b2<c2,则△ABC为钝角三角形. 三、平面向量 感悟高考 明确考向 (2010·天津)如图,在△ABC中,AD⊥AB, 解析 设BD=a, 则BC=a,作CE⊥BA交BA的延长线于E,可知∠DAC=∠ACE,在Rt△ABD中,sin B==.在Rt△BEC中, CE=BC·sin B=a·=, ∴cos ∠DAC=cos ∠ACE=. =AD·AC·=. 另解:因为AB垂直AD,所以选取向量为平面基底向量,用它们表示其它向量. 所以 考题分析 本题考查平面向量表示、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题目为中档题难度. 主干知识梳理 1.向量的概念 (1)零向量模的大小为0,方向是任意的,它与任意 非零向量都共线,记为0. (2)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a的 单位向量为. (3)方向相同或相反的向量叫共线向量(平行向量). (4)如果直线l的斜率为k,则a=(1,k)是直线l的 一个方向向量. (5)向量的投影:|b|cos〈a,b〉叫做向量b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 2.向量的运算 (1)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是向量运算的基础, 应熟练掌握其运算规律. (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结果是实数,而不是向 量.要注意数量积运算与实数运算在运算律方面的 差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与消去 律.a·b的运算结果不仅与a,b的长度有关,而且 也与a,b的夹角有关,即a·b=|a||b|·cos〈a,b〉. 3.两非零向量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 若a=(x1,y1),b=(x2,y2), 则a∥b ⇔a=λb ⇔x1y2-x2y1=0; a⊥b ⇔a·b=0⇔x1x2+y1y2=0. 热点分类突破 题型一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应用 例1 已知|a|=4,| b |=3,(2 a-3 b)·(2 a+b)=61. (1)求a与b的夹角; (2)求| a+b |; 求△ABC的面积. 分析探究 (1)应用向量数量积的变形公式求解,即 cos〈a,b〉=; (2)应用公式| a+b |=即可求解; (3)应用公式S=| a || b |sin〈a,b〉求解,关键是求 sin〈a,b〉的值. →→ 解 (1)由(2a-3 b)·(2 a+b)=61, 得4| a |2-4 a·b-3| b |2=61, ∵| a |=4,| b |=3,代入上式得a·b=-6, ∴cos θ===-. 又0°≤θ≤180°,∴θ=120°. (2)| a+b|2=(a+b)2 =| a |2+2 a·b+| b |2 =42+2×(-6)+32=13, ∴| a+b |=. 探究提高 (1)准确利用两向量的夹角公式cos〈a,b〉=及向量模的公式|a|=. (2)在涉及数量积时,向量运算应注意 ①a·a=0,未必有a=0或b=0; ②| a·b|≤| a ||b|. 例题2 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 且 (1)判断△ABC的形状;(2)若,求边c的值. 题型二 有关向量的平行、垂直问题 例1 已知向量a=(sin x,cos x),b=(cos x,cos x) 且b≠0,定义函数f(x)=2a·b-1. (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a∥b,求tan x的值; (3)若a⊥b,求x的最小正值. 思维启迪 (1)根据已知求f(x)的解析式,再由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由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求tan x的值; (3)a⊥b⇒a·b=0,得到关于x的三角等式,进而求出x的最小值. 解 (1)f(x)=2a·b-1=2(sin xcos x+cos2x)-1 =sin 2x+cos 2x =2sin(2x+). 由2kπ-≤2x+≤2kπ+,k∈Z, 得kπ-≤x≤kπ+,k∈Z. ∴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kπ+],k∈Z. (2)由a∥b,得sin xcos x-cos2x=0, ∵b≠0,∴cos x≠0. ∴tan x-=0,∴tan x=. (3)若a⊥b,则a·b=0.∴sin xcos x+cos2x=0. ∵b≠0,∴cos x≠0. ∴tan x+1=0,即tan x=-. ∴x=kπ+,k∈Z. ∴当k=0时,x有最小正值. 探究提高 向量与三角函数结合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热点,在解决有关向量的平行、垂直问题时,先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再利用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即可简化运算过程. 例题2 设△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长为a、b、1,已知向量u=a(cos B,sin B),v=b(cos A, -sin A). (1)如果u⊥v,指出△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u+v|. 解 (1)由u⊥v知u·v=0, 即[a(cos B,sin B)]·[b(cos A,-sin A)]=0,∴cos Bcos A-sin Bsin A=0, ∴cos(A+B)=0, 又∵0<A+B<π,则A+B=, 因此△ABC为直角三角形. (2)由u=a(cos B,sin B),v=b(cos A,-sin A)知|u|=a, |v|=b,cos〈u,v〉== =cos(A+B)=-cos C, |u+v|2=u2+v2+2u·v=u2+v2+2|u||v|cos〈u,v〉 =u2+v2+2|u|·|v|(-cos C)=a2+b2-2abcos C=1, ∴|u+v|=1. 题型三 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 例1 已知向量a=(cos α,sin α),b=(cos β,sin β), c=(-1,0). (1)求向量b+c的长度的最大值; (2)设α=,且a⊥(b+c),求cos β的值. 思维启迪 解 (1)方法一 b+c=(cos β-1,sin β),则 | b+c|2=(cos β-1)2+sin2β=2(1-cos β). ∵-1≤cos β≤1,∴0≤|b+c|2≤4,即0≤|b+c|≤2. 当cos β=-1时,有|b+c |=2, 所以向量b+c的长度的最大值为2. 方法二 ∵|b|=1,|c|=1,|b+c|≤|b|+|c|=2, 当cos β=-1时,有b+c=(-2,0),即|b+c|=2. 所以向量b+c的长度的最大值为2. (2)方法一 由已知可得b+c=(cos β-1,sin β), a·(b+c)=cos αcos β+sin αsin β-cos α =cos(α-β)-cos α. ∵a⊥(b+c),∴a·(b+c)=0,即cos(α-β)=cos α. 由α=,得cos=cos, 即β-=2kπ±(k∈Z), ∴β=2kπ+或β=2kπ,k∈Z, ∴cos β=0或cos β=1. 方法二 若α=,则a=.又由b=(cos β,sin β), c=(-1,0)得a·(b+c)=·(cos β-1,sin β) =cos β+sin β-. ∵a⊥(b+c),∴a·(b+c)=0,即cos β+sin β=1. 平方后化简得2sin βcos β=0, 解得cos β=0或cos β=1. 经检验,cos β=0或cos β=1满足题意. ∴cos β=0或cos β=1. 探究提高 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实质上是借助向量的工具性. (1)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是将向量转化为代数运算;(2)常用到向量的数乘、向量的代数运算,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题2 (2009·江苏)设向量a=(4cos α,sin α), b=(sin β,4cos β),c=(cos β,-4sin β). (1)若a与b-2c垂直,求tan(α+β)的值; (2)求|b+c|的最大值; (3)若tan αtan β=16,求证:a∥b. (1)解 因为a与b-2c垂直,所以a·(b-2c) =4cos αsin β-8cos αcos β+4sin αcos β+8sin αsin β =4sin(α+β)-8cos(α+β)=0. 因此tan(α+β)=2. (2)解 由b+c=(sin β+cos β,4cos β-4sin β), 得|b+c|= =≤4. 又当β=-时,等号成立,所以|b+c|的最大值为4. (3)证明 由tanα·tanβ=16得=, 所以a∥b. 规律方法总结 1.利用数量积研究向量的平行和垂直 设a=(x1,y1),a=(x2,y2),则 位置关系 向量式 坐标式 a∥b |a·b |=|a|·| b | x1y2-x2y1=0 a⊥b a·b=0 x1x2+y1y2=0 2.利用数量积研究夹角问题 设〈a,b〉=θ,则cos θ=, 数量积的符号 夹角θ的大小或范围 a·b>0 θ为锐角或零角 a·b=0 θ=90° a·b <0 θ为钝角或平角 3.利用数量积求向量的长度(或模) 条件 计算公式 a=(x,y) | a |== A(x1,y1),B(x2,y2) = 练习1.已知a=(cos α,sin α),b=(cos β,sin β),其中0<α<β<π. (1)求证:a+b与a-b互相垂直; (2)若ka+b与ka-b(k≠0)的长度相等,求β-α. (1)证明 因为(a+b)·(a-b)=a·a-a·b+b·a-b·b=a·a-b·b=|a|2-|b|2=-=1-1=0, 所以a+b与a-b互相垂直. (2)解 ka+b=(kcos α+cos β,ksin α+sin β), ka-b=(kcos α-cos β,ksin α-sin β), 所以|ka+b|=, |ka-b|=, 因为|ka+b|=|ka-b|, 所以k2+2kcos(β-α)+1=k2-2kcos(β-α)+1, 有2kcos(β-α)=-2kcos(β-α), 因为k≠0,故cos(β-α)=0. 又因为0<α<β<π,0<β-α<π, 所以β-α=. 练习2.已知向量m=(sin,1),n=(cos,cos2). (1)若m·n=1,求cos(-x)的值; (2)记f(x)=m·n,在△ABC中,角A、B、C的对 边分别是a、b、c,且满足(2a-c)cos B=bcos C, 求函数f(A)的取值范围. 解 (1)m·n=sincos+cos2 =sin+·cos+=sin(+)+. 又∵m·n=1,∴sin(+)=. cos(x+)=1-2sin2(+)=, cos(-x)=-cos(x+)=-. (2)∵(2a-c)cos B=bcos C, 由正弦定理得(2sin A-sin C)cos B=sin Bcos C, ∴2sin Acos B-sin Ccos B=sin Bcos C. ∴2sin Acos B=sin(B+C). ∵A+B+C=π,∴sin(B+C)=sin A,且sin A≠0. ∴cos B=,又∵0<B<π,∴B=. ∴0<A<.∴<+<,<sin(+)<1. 又∵f(x)=m·n=sin(+)+, ∴f(A)=sin(+)+. 故函数f(A)的取值范围是(1,). 46-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向量 三角函数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