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 纲] 1.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课 标]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郡县、封国并存;汉武帝颁布“__________”,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置了__________,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行政上,由中央派________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________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____________进行管理。 关键点拨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集权的最主要措施是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最终集权于中央或者皇帝,但是“分化事权”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异常庞大,从而使财政负担过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2)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3)隋唐:隋朝时门下、中书、________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实行____________制。 (4)宋:设立____________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__________,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设__________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关键点拨 中国古代加强专制集权的最主要措施是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最终集权于中央或者皇帝,但是“分化事权”也造成了官僚队伍的异常庞大,从而使财政负担过重,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主要实行__________。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______________。 (3)隋朝时,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__________,科举制形成。 (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细节点拨 选官基础群体日益扩大、选拔标准日趋公平、选官途径日益多样化是选官制度发展的整体趋势。 注意:实行科举制的时代,仍然存在其它多种选官方式。 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宰相制度的废除 (2)过程 (3)影响 2.内阁的出现 (1)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 (2)过程 (3)评价:明朝内阁始终不是________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____。 3.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2)设立 (3)认识 细节点拨 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本质上反映的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皇权与相权之争) 主题1 君主专制制度的内涵 君主专制制度: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史料一 (汉代)汉哀帝语:“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从史料中可看出在汉代丞相是皇帝治理天下的重要助手,位高权重。 史料二 (唐代)唐太宗语: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史料反映出唐代时宰相在最高决策层中仍发挥重要作用,但相权因宰相由一人变为多人而被分散,皇权有所加强。 史料三 (宋代)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于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史料反映出宋代通过中央设置审官院、审刑院等制度,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史料四 (明代)明太祖语:“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史料反映的是明代废除了丞相,权分六部,皇权对相权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史料五 (清代)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史料表明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主题2 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 图示 (1)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后又设立内阁,设立厂、卫机构;清代废议政王大臣制度,设立军机处等。 (2)明内阁首辅没有决策权,不能统率百官;清军机大臣仅具有传达皇帝政令的职能。 中央集权问题(中央与地方矛盾) 主题1 中央集权制度的内涵及阶段 (1)内涵:中央集权制度: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2)阶段: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秦汉至宋的郡县、州县制;元朝以后省、府、县制。 主题2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革 (1)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郡县制: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制的实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3)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4)行省制度:元朝创立,该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史料一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行政区划图(局部) 四幅图分别反映的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春秋时期的分封制、秦代的郡县制、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元代的行省制,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史料二 (宋代)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对地方分权更详细,将地方的军、政、财、刑罚、仓储、运输分置官员,直属中央控制,空前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威胁。 主题3 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①在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而地方则要求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②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2)影响:这一制度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人才选拔制度问题 主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及实质、作用 (1)制度沿革 ①两汉: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③隋唐以来:科举制,采取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2)趋势:①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②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 (3)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 (4)作用:①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②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史料一 (先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史料说明先秦推行的是世袭选官制,但并不能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 史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史料表明汉代以才学、道德、品行为选才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选拔出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但由于教育的不公平,真正的寒门子弟并没有被选中的机会。 史料三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 史料表明门第出身为九品中正选官制的标准,下层出身的人才没有出头机会,社会矛盾易激化。 史料四 (唐代)太平君子,证文射策,以取禄位,……以进士为士林毕选,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隋唐五代史论集》 史料反映了以学识、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公正的一面。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 主要特点: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基本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其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二是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其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废除。 综合比较——郡县制与行省制 比较 郡县制 行省制 推行时代 春秋战国至元建立前 确立于元朝 和中央关系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 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例1 (2011·上海高考)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 (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答案 A 审题突破 “吸取教训”―→“引发新问题”是关键信息,只有A项与这一命题一致,B、C、D项措施并没有产生新问题。 命题感悟 提出“命题论点”―→寻找史实论据,是近几年常见题型,需扎实准确识记并灵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才能应对。 例2 (2011·江苏高考)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 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 D 审题突破 把握图中进士出身来源于多个阶层,掌握科举制实行以前的选官制的相关内容是关键。进士源于各个阶层,但士族仍占主流,可知D项正确。 命题感悟 学会准确有效地利用图表信息是备考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例3 (2011·上海高考)选官制度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问题: (1)按示例填写表格。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 答案 (1)①世卿世禄制;②察举制;③考试成绩。 (2)就察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恩、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审题突破 第(2)问在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即察举制、科举制时一定要注意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性,也要看到局限性。如察举制可从其举荐优秀人才和结成特殊关系等角度入手;科举制可从统治基础和真才实学等角度分析。 命题感悟 回答观点评述题,亮明观点、一分为二、辩证齐全地组织答案仍是大题抢分的重要技巧。 命题思想一 隐含社会热点 现实社会中的教育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政治体制创新等热点均可从历史中找到相对应的史实。 题点 三省六部制——当今民主法制建设 1.2011年9月17日,QQ论坛一文指出:“李世民创制度、立谏言、重法制,分化决策权力,避免一言堂,用法治与权力制衡管理天下”。其中“权力制衡”主要是针对 ( ) A.完善科举制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善于用人纳谏 D.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题点 官员选拔——当今教育改革 2.2011年4月22日,媒体针对大学生药家鑫恶意杀人被判死刑评论认为,当代人才选拔缺失自我道德教育。而历史上我国特别重视当事人道德水准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 ) A.世官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察举制 命题思想二 紧扣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 题点 核心概念——科举制 3.2011年5月3日,《法制日报》一文称中国古代某制度是开 放报名、公平竞争的官员选拔制,蕴含民主因子,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种制度可能是 (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改土归流 题点 主干知识——监察制度 4. 2011年度《法制日报》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重庆打黑”、“贪官外逃”、“赖昌星引渡回国”、“安全系数”等,都与反贪倡廉的民主制度改革相关。我国古代与反贪倡廉相关的制度建设不包括 ( ) A.西汉:刺史制度 B.唐代:御史台 C.宋代:提点刑狱司 D.清代:军机处 命题思想三 凸显新史观、新价值观 题点 新史观——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 5.2011年10月《数字报刊》一文提出:“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乾隆与华盛顿如果见面了,谈三权分立,双方会打起来,谈文字狱,他们会打得更凶……。”乾隆与华盛顿出现分歧从文明史观视角看源于 ( ) A.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 B.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 C.两人人生经历的差异 D.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命题思想四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 题点 运用已有知识解读新材料 6.《范进××,是“杯具”还是“洗具”?》QQ新闻网认为 范进在此制度下由一赤贫之民一跃官至御史巡抚,使人民 中的优秀分子有参政机会,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该制度 是 ( ) A.封邦建国制 B.三省六部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在2011年北大自主招生政策条款中明确规定拒招不孝敬 长辈的考生。德才并重的人才选拔制度始于汉代,这种 制度是 (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制 2.(2011·广东高考)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 )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3.下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 )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 5.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 6.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7.(2011·北京高考)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8.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9.考公务员成为2012年大学生就业的最热门选择。下列关 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国家公务人员(官员)产生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汉代重视公务员的道德修养 B.唐代重视公务员的学识水平 C.南北朝时期重视公务员的门第出身 D.明代重视公务员的门第血统 10.有网友在总结古代皇权沿革的文章中写道:“皇室的权,总是逐步的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的降。”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西汉设立中朝 B.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C.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D.北宋设立枢密院 11.西汉设1500多个县管辖全国6000万人口,今中国2200多个县管辖13亿人口,发挥县级政府的积极性,省直管县成为当前政治改革的一个尝试。关于我国古代地方政府部门职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西周诸侯有着政治、经济、司法方面的自主性 B.秦代地方政务、军务实行分权制衡管理 C.西汉地方王国与郡县的职权没有差别 D.宋代地方政务、财税官员由中央垂直管辖 12.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穿越到2012年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 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 ) A.都符合史实 B.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都与史实不符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3.随着大量农民工的入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11年6月3日《法制日报》在关于考试选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评论文章称:以考试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当前有的地方村支书代代相传——爷爷当了爸爸当,爸爸当了儿子当。古代的科举制就很好,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含有民主的因子,值得我们再度审视。 材料二 厦门大学院长刘海峰在《科举制的贡献》一文中表示:科举制比四大发明贡献大,它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它比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更大,因为它建立的是一种制度公平。“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臣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结合材料说一说科举制的进步性影响。(10分) (2)除科举制外,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人才选拔制度,评判标准分别是什么?这些制度演变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10分) 14.2011年9月11日,凤凰网一篇名为《牵制管理“进化论”》文章指出:“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大大强化了皇权。” 请回答: (1)以上材料表明了唐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5分) (2)根据这项制度,丞相的权力有何变化?(5分)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到宋代丞相制度的变化。(10分) 答案 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 一、1.(1)推恩令 (2)节度使 (3)文官 通判 (4)宣慰司 2.(3)尚书 三省六部 (4)中书门下 三司使 (5)中书省 3.(1)察举制 (2)九品中正制 (3)进士科 二、1.(1)①丞相 (2)①胡惟庸 ②六部 (3)①宰相制度 2.(2)①殿阁大学士 ③票拟权 (3)法定 内侍机构 3.(1)①六部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南书房 (2)①雍正帝 ③跪受笔录 命题探究 1. B 2.D 3.B 4.D 5.A 6.D 课时规范训练 1.B 2.D 3.C 4.A 5.D 6.A 7.C 8.C 9.D 10.B 11.C 12.C 13.(1)主题:科举制体现了公平、民主的原则,影响深远。 影响:限制了特权,建立了制度公平;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参政积极性,扩大了统治基础;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2)制度及标准:世袭制→血缘等级;察举制→品德能力;九品中正制→门第;科举制→才学。 趋势:范围由贵族扩展到平民;标准由出身门第到才学,体现了公平、民主的趋势。 14.(1)三省六部制。 (2)权力分散,相互制约。 (3)秦、汉初时期: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时,由于内朝的设立,限制了丞相的权力。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设立,相权被分散。宋代:增设副宰相,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分割。 - 12 - 用心 爱心 专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一 单元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新人 必修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388740.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738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