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22 00 22 33年年第第11 22期期 讲政治 作者简介 罗蓉,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 0 2 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 罗蓉 摘摘 要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管根本、管大局和管长远的系统性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民族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思想共识、注入发展动力,乡村全面振兴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保障,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中。关关键键词词 乡村振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 基基金金项项目目 新疆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新时代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2 1 BMZ 1 2 1)。乡村振兴战略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提出关乎国家全局发展的理念与构想。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性时刻,接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对于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 党 的 民 族 工 作 的 纲,所 有 工 作 要 向 此 聚焦。”1因此,探讨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铸牢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科
3、学内涵(一)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思考、在分析和实践中提出的关于乡村建设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工作时就十分重视乡村发展,并把“三农”工作作为发展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各地的“三农”实际以及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带领全国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发展乡村建设的新办法,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乡村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与新举措。“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美则中国美,农民富则中国富”2。体现了“三农”工作既与乡村发展紧密相关,又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总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2 0 1 7年1 0月1 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随后把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
4、章,表明乡村振兴战略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是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前提。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立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以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深刻理解这一内涵,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 0字总要求。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体现了农业农村经济要更加全面发展繁荣;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体现了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
5、体系;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倡导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农村;从“生活宽裕”到“生08罗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活富裕”,体现了要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消费升级、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除“乡风文明”外,这四句表述是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升级。第二,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抓好农业农村发展,第一要务是抓好粮食生产。我国有将近1 4亿人口,如果粮食出现问题,那么所有的发展将会失去根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3实现粮食安全稳定,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6、,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一味追求发展规模与发展速度,而是要寻求一种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方式,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在发展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把农民反映最强烈和最迫切的问题解决好,既要尊重发展的差异性和区域性,也要注重发展的多样性。(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提出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虎有泽、云中从国家认同视角出发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理解为政治共同体意识、文化共同体意识、经济共同体意识和命运共同体意识4。哈正利、杨胜才基于中华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集体身份认同,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认同意识,是
7、对政治、文化、社会和命运的认同,以此引申出共建共享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团结合作意识、政治法治意识、历史主流意识和国家家底意识等5。郎维伟、陈瑛依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6。青觉、赵超在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功能与嬗变的探析中,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经过人的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心理过程7。沈桂萍从文化与情感视角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享有中华文化的一种思想意识8。高承海从社会认同视角出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定义为“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 中
8、华民族 的认同意识。综上,本文主要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从认知维度上看,是指我国各民族对共拓中国疆域、共写中国历史、共创中华文化、共育中华精神的理性感知,是人们在长期历史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向性整体认知;从情感维度看,是指我国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有着一种强烈心理归属和情感依恋,这种情感凝练是我国各民族在“四个共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四个与共”的情感凝聚,这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投射;从行为意志维度看,是指我国各民族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进而共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觉态度与坚定决心,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
9、期许和共同实践意志。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一)有利于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思想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广泛凝聚人民的力量,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奋力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含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和命运与共的理念,反映着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是我国一大特色,也是优势所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中华民族是“一体”,虽是由“多元”民族元素构成,但是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体”始终占据着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 振兴 战略 背景 下铸牢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路径 探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