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明德慎罚”新证.pdf
《西周“明德慎罚”新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周“明德慎罚”新证.pdf(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西周“明德慎罚”新证雷安军*摘 要:一直以来,学术界多数学者将西周“明德慎罚”界定为“崇尚道德,慎用刑罚”,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成为定论。近年来,少数学者开始对这一主流观点予以质疑。大量的周代出土金文为揭示“明德慎罚”的内涵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出土金文和传世文献可以看到,对周王而言,“明德”就是彰显上帝对文王、武王的赏赐,进而激励后代周王做出与文王、武王相同的政治行为;对于西周贵族而言,“明德”就是彰显周王对贵族先祖的赏赐,并激励贵族做出与先祖相同的政治作为。“明德”并没有“崇尚道德”之意。“慎罚”是“慎中厥罚”之缩语,其含义就是小心使刑罚符合“中”的要求,轻罪轻罚、重罪重罚,没有“慎用刑罚
2、”之意。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明德慎罚”的含义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到春秋至战国时期,“明德慎罚”才开始具有“崇尚道德,慎用刑罚”之意。“明德慎罚”含义的演变为汉代“德主刑辅”的出现提供了思想资源,对后世两千多年的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关键词:西周;明德慎罚;新证;德主刑辅一、问题的提出“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法律原则,在西周的立法、司法、执法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术界众多学者将“明德慎罚”理解为“崇尚道德,慎用刑罚”,1然而“德”具有道德37*1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法律史学和法理学。本文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3、新出土金文所见西周罚金刑研究”(项目编号:2 0 2 1 C D J S K C G 0 5)资助。例如肖永清认为:“所谓明德即尚德,提倡德;所谓慎罚即对刑罚采取谨慎宽缓政策。明德慎罚,也就是德主刑辅,以刑弼教”。见肖永清主编:中国法制史简编(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 9 8 1年版,第4 54 6页。肖永清认为“明德慎罚”就是提倡德治、谨慎适用刑罚,并且把明德慎罚与德主刑辅作为同样内容的概念来对待。赵晓耕认为:“明德 就是要崇尚道德,统治者应自律并对人民施以耐心的教化;慎罚,就是要用审慎的态度适用刑罚,以保赤子之心来保护臣民”。见赵晓耕主编:中国法制史原理与案例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
4、版社2 0 1 6年版,第1 8页。赵晓耕将明德理解为统治者自律并且对百姓施行教化,将慎罚理解为审慎地适用刑罚。张晋藩认为:“所谓明德,就是提倡德、敬德所谓慎罚,就是刑罚得中,不 乱罚无罪、杀无辜。”张晋藩认为明德慎罚就是要提倡道德,刑罚得中,防止滥刑,采取慎刑、恤刑的法律制度。上述三位学者将明德慎罚理解为崇尚道德、审慎适用刑罚,代表了学界对西周“明德慎罚”的基本认识。中国法制史 教材也将“明德慎罚”理解为彰显德治、谨慎适用刑罚,可参见曾宪义、赵晓耕主编:中国法制史(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1 6年版,第3 0页;张洪林、李世宇主编:中国法制史,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 0 0 4年版
5、,第89页。规范的含义是春秋战国才有的观念,道德之“德”不是西周人的观念。2因此将“明德”解释为“崇尚道德”是不正确的,至少不符合西周人的认识。“慎罚”被学界大多数学者解释为“慎用刑罚”,然而,“慎”的本意为“小心在意”,3“罚”并不专指刑罚,应泛指惩罚,“慎罚”字面的意思是“小心惩罚”。用“慎用刑罚”来解释“慎罚”,多了一个“用”字和一个“刑”字,这是对“慎罚”所做的添字解释。事实上,“慎罚”直接的意思是“小心惩罚”。如何才能做到“小心惩罚”,这需要结合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才能确定。根据传世文献,对于一些严重的犯罪,尚书康诰 明确规定“速由文王作罚,刑兹无赦”,4这是西周早期果断运用刑罚的例子
6、,它并不符合“慎用惩罚”的要求。在此困境之下,有学者改变对“明德慎罚”的传统解释,将“慎罚”解释为“慎去刑罚”,指不轻易去掉刑罚,5更有学者指出“慎罚”的实质是重罚。6这些学者对“明德慎罚”的解释相互之间存在冲突,这是因为在 尚书周书 各篇中既有轻罚的例子也有重罚的例子,学者们各选取对自己观点有利的材料,从而得出相互冲突的结论。在多数研究之外,尚存有不同观点的研究,尽管这些研究从数量上看比较少,但富有启发意义。首先,武树臣对“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提出不同的观点。武树臣看到了西周的“德”与商代的“德”不一样,他认为:“周人之 德 已经超越了财富和利益的旧界限,成为统治阶级应当具备的一种资格或品
7、质,而这种资格或品质正是 天、帝 所赞许的。”7他进而认为:“为了保有天命,必须 明德,即保持人民对你的支持和拥护”,8“慎罚 即谨慎地施行刑罚”,9因此,明德慎罚就是彰显统治者的品质或资格,谨慎地施行刑罚。武树臣解释“明德慎罚”的特点在于将“德”理解为一种资格或品质,“明德”就是彰显这种资格或品质,而不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崇尚道德。其次,有四位学者对“明德慎罚”中的“慎罚”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王宏林对“明德慎罚”的含义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因为他发现孔颖达将“明德慎罚”解释为“显用俊德,慎去刑罚”1 0,这与传统观点所理解的“慎用刑罚”的意思正好相反。王宏林对 尚书 中与“明德慎罚”有关的文字进行
8、了梳理,最后得出“明德慎罚”不包括应该严刑或宽刑的意思,而包含慎去罚与慎罚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严格依法办事。1 1王宏林所理解的“慎罚”不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谨慎地适用刑罚”,而是严格依法办事。与王宏林相似,冷必元认为“慎罚”是“重视刑罚”的意思。冷必元认为,“慎罚”之“慎”应理解为“重”,慎罚即重罚,即“刑罚的适用,该重则重,该47南大法学 2 0 2 3年第4期(总第2 0期)234567891 01 1晁福林认为:“商周之际人们所采用的 德 字,其内涵还属于 敬天 的范畴,所以推断周初的德已有正心修身的含意,是不够准确的”。他还认为:“从春秋中期开始,德 逐渐用来说明人的品德、操守”。以
9、上两处分别见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载 中国社会科学2 0 0 5年第4期,第1 9 7、2 0 2页。说文解字:慎,谨也,“慎”的本意就是“小心在意”,见谷衍奎编 汉字源流字典,语文出版社2 0 0 8年版,第1 6 6 1页。汉 孔安国传、唐 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7年版,第5 4 05 4 1页。王宏林:“明德慎罚”辨,载 法学研究1 9 8 9年第6期,第8 6页。冷必元:西周“慎罚”思想疑思与解惑,载 政治与法律2 0 1 1年第1 0期,第1 4 4页。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 0 0 4年版,第7 4页。同上注,
10、第7 6页。同上注,第7 7页。同前注5,王宏林文,第8 6页。同上注,第8 8页。轻则轻,一切以能够实现统治者利益的最大化为适用依据”。1 2冷必元将“慎罚”理解为西周统治者依据其利益来衡量刑罚轻重。对传统上认为“慎罚”就是“谨慎地适用刑罚”的观点而言,王宏林和冷必元的观点是一种突破,但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讨论和重视。胡留元、冯卓慧认为:“所谓明德慎罚就是教化和刑罚相结合,即从德治主义出发,先德后罚,先教后杀,以刑事镇压达到德治的目的。明德慎罚思想的具体内容,从德的方面来讲,就是以教为先;从刑的角度,就是谨慎地使用刑罚。刑中是明德慎罚思想的核心。”1 3胡留元、冯卓慧赞同学界的主流观点,将“明
11、德”解释为“德治”,将“慎罚”解释为“慎用刑罚”。但是,他们认为在周宣王时,“慎罚”增加了新的含义“刑中”,所谓“刑中”就是“刑罚要适中、恰当,符合法律的规定”。1 4胡留元、冯卓慧的观点具有启发意义,但这一问题还需继续深入研究。一方面,学界大多数学者将“明德慎罚”简单地理解为崇尚德治,慎用刑罚;另一方面,少数学者对主流观点进行了一定不同的思考,提出了质疑的观点,由此,检讨少数观点的合理性,对主流观点进行反思,对西周“明德慎罚”的内涵进行更为准确的界定就显得非常必要。“明德慎罚”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法律思想。当下大量的地下金文出土,为揭示西周“明德慎罚”内涵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本文从金文入手,
12、对“明德慎罚”的内涵做出新的界定,这种界定建立在金文证据的基础上,同时动态地看“明德慎罚”内涵的演变。通过对金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周人理解的“明德慎罚”与后世理解的“明德慎罚”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在现有研究中很多学者主要依据传世文献来研究西周“明德慎罚”,而传世文献存在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掺入了后世的文字,使得我们难以研究西周法制的真实面貌。刘起钰指出,尚书盘庚 里面的1 0个“德”字都应当是周代写进去的。1 5虽然刘起钰说的是 尚书商书 的情况,然而,他指出传世文献中所记载的“德”字存在的问题是极有见地的。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出土文献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金文来展开研究,传世文献仅在经过仔细甄别后才加以引
13、用。围绕学术界对“明德慎罚”的争议,本文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西周“明德慎罚”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二是为何学者们对西周“明德慎罚”的理解存在争议?三是西周“明德慎罚”的内涵经历了何种演变?为何有不少学者将“明德慎罚”与“德主刑辅”混为一谈?“明德慎罚”与“德主刑辅”有何区别与联系?下文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论述。二、西周金文中的“明德”出土的西周金文为我们揭开“明德慎罚”的面纱提供了有利条件,故下文先从金文特别是新出土金文入手分析“明德慎罚”,再从传世文献入手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金文中没有“明德慎罚”这个词语的原文,目前金文所见的都是将“德”和“罚”分开的表述,如“明德”
14、“慎中厥罚”。故下文分述金文中的“明德”与“慎罚”。57西周“明德慎罚”新证1 21 31 41 5同前注6,冷必元文,第1 5 0页。胡留元、冯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商务印书馆2 0 0 9年版,第3 2 5页。事实上,张晋藩也提到“慎罚”就是“刑罚得中”,但他更偏重慎罚防止滥用刑罚的含义,未对刑罚得中进行阐释,见张晋藩:中国法制史,商务印书馆2 0 1 0年版,第2 2页。同前注1 3,胡留元、冯卓慧书,第3 2 5页。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中华书局2 0 0 5年版,第9 6 4页。(一)明德之德 天降之德西周金文中的“德”有两个来源:上帝和祖先。西周之德首先是天德,西
15、周的德是从天那里获得的,1 6并不像后世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依赖自我修行而获得的。西周诸多青铜器铭文显示,德的来源是天帝。1 7西周中期的铜器史墙盘铭文记载:“曰古文王,初盭龢于政,上帝降懿德大屏,匍有四方,会受万邦”。1 8根据该铭文,上帝降德给周文王,使其获得管理天下之权。更值得注意的是,史墙盘的作器者是商代的贵族,说明一些商人也认可周文王受天降之德。钟同样是西周中期铜器,铭文的表述方式与史墙盘一致,其铭文:“曰古文王,初盭龢于政,上帝降懿德大甹,匍有四方,匌受万邦。”1 9铭文的意思是文王使政事和谐,故上帝降懿德给文王,从而可以统治四方万邦。2 0 0 3年出土的西周宣王时期的逨盘铭文:“
16、逨曰:丕显朕皇高祖单公,桓桓克明哲厥德,夹召文王武王达殷,膺受天鲁命,匍有四方,并宅厥堇疆土,用配上帝。”2 0西周晚期的逨盘铭文值得引起重视,因为西周中期的钟和史墙盘只强调上帝降懿德给文王,而逨盘铭文则认为上帝降德给文王和武王,文王和武王成为一体,共同接受天命。上述三篇铭文揭示了西周“德”的最初来源和基本内容。首先,“德”乃上帝降给周文王、周武王的,是上帝的赏赐,不是周文王、周武王自身所具有的。“德乃天降”是西周早期、中期、晚期一直存在的一种信念。铭文中的“懿德”,同样见于 诗经 等传世文献,自汉代以来,学者将其理解为文王、武王的美德。2 1然而,学者们将“懿德”解释为美德是不符合其本意的,
17、因为铭文非常清楚地记载了“天降懿德”,故“懿德”是天所赏赐的,不是文王、武王自身所具有的。西周金文中还见“匄三寿、懿德、万年”,2 2表达了“求三寿、懿德和万年”的观念,也说明“懿德”是外在于人,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去追求才能获得的。事实上,传世文献中也有这样的表达。如 诗经周颂时迈“我求懿德,肆于时夏”,2 3同样表达了“懿德”是外在于人,需要努力追求才能获得。因此,“德”的最初来源是天降的,是上帝所赐予的。其次,这里的“德”在内容上指的是统治天下的权力,具体包括受天命、受土地和受人民,在内容上与后世的道德之“德”存在差异。质言之,这里“德”的首要含义是统治之权,而不是后世所认为的道德修养。上述
18、铭文中的“敷有上下、匍有四方、匌受万邦,即广有天下、溥天大定,实际就是文王、武王所得到的君临天下之权”2 4。因此,将周人的“德”观念直接与后世的道德观念等同是不符合西周的历史的。故罗新慧认为:“应当说,周人之 德 确实包含道德方面的含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周初时期,德 并不是道德,而是指具体的统治67南大法学 2 0 2 3年第4期(总第2 0期)1 61 71 81 92 02 12 22 32 4罗新慧:“帅型祖考”和“内得于己”:周代“德”观念的演化,载 历史研究2 0 1 6年第3期,第6页。西周人混用天与帝,尚书多士 中的“殷命终于帝”,召诰 中的“天既终大邦殷之命”,故本文
19、根据西周人的习惯不对天与帝进行严格的区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第7册,中华书局2 0 0 7年版,第5 4 8 5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 第1册,中华书局1 9 8 4年版,第2 7 9页。刘怀君、刘军社: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载 考古与文物2 0 0 3年第6期,第6页。相关探讨,见罗新慧:周代天命观念的发展与嬗变,载 历史研究2 0 1 2年第5期,第8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 第1 2册,中华书局1 9 8 4年版,第5 1页。汉 毛亨传、汉 郑玄笺、唐 孔颖达疏、龚抗云等整理: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
20、 0 0 0年版,第1 5 3 5页。同前注1 6,罗新慧文,第7页。方法或周人具体所得。”2 5最后,“天降之德”可以在周王代际进行传递。大盂鼎是西周早期康王铜器,记载了康王册命盂的过程和命辞,在铭文中,西周康王说:“今我唯即型禀于文王正德,若文王令二三正,今余唯令汝盂”2 6在铭文中康王表示了继承文王正德,如同文王命令二三正一样任命盂担任官职。从这里可以看到,康王继承文王之正德,获得了统治天下的权力。这里的“德”实指统治天下的权力。总之,“德”最初指的就是皇天上帝赏赐给周文王、武王统治天下之权。而“德”含义的演变与赏赐有关:由最初上天对文王、武王的赏赐变成为保持这种赐予所应遵守的规范。对于
21、皇天上帝而言,周王要遵守的规范,就是德。故而德逐渐向规范演变,最后才演变为遵守规范的品质,即道德之德。对“德”的演变过程,后文有进一步的分析。(二)明德之德 祖考之德除了天之外,西周“德”的另一个来源是祖先。由于天降懿德给文王、武王,后世周王继承了天降之懿德,故天降之德实为历代周王所独占,而周王之外的其他贵族无法声称天降懿德,只能声称其祖先之德,这在金文中有诸多体现,兹举数例如下:西周早期的大盂鼎铭文直接揭示了祖德来自周王的赏赐。大盂鼎铭文内容如下:“王若曰:盂,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今我唯即型禀于文王正德,若文王令二三正,今余唯令汝盂绍荣,敬雍德经令汝盂型乃嗣
22、祖南公,王曰:盂,乃绍夹尸司戎雩我其遹省先王受民受彊土,赐汝鬯一卣赐乃祖南公旗,用狩”2 7这段铭文中有多处涉及祖德:一是开篇康王谈到了文王受天命,武王建立国家,这表明康王将自己所持有的天命追溯至文王。二是康王在对盂发布诰命之前谈到自己要效法文王正德,像文王任命执政大臣一样来任命盂。这里康王将其任命盂的权力回溯到来自文王的祖德。这种回溯在大盂鼎铭文中反复出现。铭文下文在对盂进行赏赐时,康王还要求盂从早到晚辅佐自己,协助自己巡察治理先王所传下来的疆土和人民。三是在铭文最后,康王要求盂一定要效法盂的先祖南公,勤于王事。康王特别提到盂的先祖南公,希望盂能发扬南公传下来的祖德,为王室效力。在所赐物品中
23、,康王对盂“赐乃祖南公旗,用狩”,这里同样体现了康王对盂之祖德的重视,并希望通过赐盂先祖南公用过的旗帜来激励和鞭策盂。这篇铭文直接揭示了祖德在周代政治和法律生活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周王不断强调自己之德是来自文王的祖德,拥有治理天下、任命官员的权力;另一方面,周王又反复强调贵族的祖德,要求所封贵族效法其先祖,为王室服务。铭文中盂继承了先祖南公的高位,康王要求盂效法先祖南公,而南公的高位则来自前代周王的赏赐。西周晚期的大克鼎铭文同样清楚地揭示了祖德的来源。大克鼎铭文如下:“克曰:穆穆朕文祖师华父,从襄厥心,宇敬于猷,淑哲厥德。肆克恭保厥辟恭王,谏辞王家,惠于万民,柔远能迩,肆克智于皇天,顼于上下,得
24、纯亡愍,赐赉无疆,永念于厥孙辟天子。天子明哲,景孝于神,经念厥圣保祖师华父,克王服,出入王命,多易宝休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入朕77西周“明德慎罚”新证2 52 62 7同前注2 1,罗新慧文,第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 第5册,中华书局1 9 8 4年版,第2 4 1页。同上注,第2 4 12 4 2页。命,今余唯申就乃命克用作朕文祖师华父宝彝”2 8铭文的第一段作器者克颂扬其文祖师华父辅佐恭王,安定王家,使万民受惠,获得周王很多的赏赐。师华父虽已去世,但还在思念其孙子克和当今天子。当今天子圣明,常思念他的圣明导师师华父。由于师华父所遗留下来的荫庇,克被提拔做官,同样
25、获得诸多赏赐。这一段充分显示了克担任要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文祖师华父的荫庇。2 9铭文第二段则记载了对克的册命过程。最后克称赞了天子的美意,并且为文祖师华父做青铜器。大克鼎铭文揭示了克的祖德的来源,就是其文祖师华父辅佐周恭王,建功立业,而克受其祖荫庇,获得周王提拔和赏赐。因此,祖德的来源是周王。周王要求所封贵族效法先祖、遵循祖德在金文中屡见不鲜,如四十二年逨鼎铭文中周宣王要求所封贵族逨“汝唯克型乃先祖考”,3 0师虎簋铭文里周懿王对被封的贵族虎发布诰命时说“令汝更乃祖考”3 1等。因此,祖德的来源是贵族的第一代祖先从周王那里所得的赏赐,这种赏赐的基础是贵族的第一代祖先所具有的勤于王事的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周 明德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