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pdf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pdf(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9 月,第5 3 卷第5 期,Sep.,2 0 2 3,V o l.5 3,N o.5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JNWU【纪念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出版7 0 周年】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张学广(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 1 0 1 2 7)摘要:在众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尤其是拉姆齐和斯拉法的激烈批评之下,维特根斯坦逐渐走出逻辑哲学论的抽象语言实践观,在以哲学研究为代表作的后期哲学中展现了人类语言实践的广阔背景,并以此为依据揭
2、示传统哲学由于误解语言用法而产生的种种问题。虽然维特根斯坦以“语言游戏”“家族相似”“生活形式”等独创性概念以及举例分析和对话辩驳的独特方法所开展的是一种“语法性研究”,但正是“人类学”转向才使他看清人类语言实践的本来面目,看清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而为这种研究、为批判传统哲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哲学研究依据人类语言实践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历程,循序渐进地揭示了以“名称对象”模型为主要误解图像而产生的种种哲学问题,不仅提供了反省哲学本性的经典案例,而且为哲学的实践转向注入新的活力。关键词: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语言实践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D0I:10.16152/ki.x
3、dxbsk.2023-05-001作为凝聚了维特根斯坦中后期十六年以上思考成果的代表作,哲学研究以相当不同于前期代表作逻辑哲学论的方式看待人类语言。人们通常分别以“语言图像论”“语言游戏论”这两种不同的理论名称来概括维特根斯坦前后期语言立场的这种区别,但是其实如果放在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并参照他转型的背景去看,他前后期看待语言的最主要区别正在于是否将语言看作一种具有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虽然逻辑哲学论某种意义上也标示着“实践转向”,但正是以哲学研究为标志的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才将语言看作服务于人类实际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他通过这一富于历史性特征的社会实践场域,以循序渐进的例证展开和对话模式
4、,驳斥了以往哲学对于语言本性的错误看法,并将哲学问题归于以往哲学家对语言的非实践性误用。一、从抽象语言实践到具体语言实践虽说可以将逻辑哲学论确定可说之物的界限而为显示之物留下空间的做法看作维特根斯坦在揭示西方哲学“实践转向”的重要表现,但从维特根斯坦中期转型过程中可以发现,他的语言实践视野随着“人类学”转向而发生了重要变化。维特根斯坦在前期哲学中剥离了语言的社会性,将语言与实在收稿日期:2 0 2 3-0 6-1 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研究”(2 2 AZX015);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维特根斯坦哲学原典翻译与研究”(2 2 XN
5、ZD006)。作者简介:张学广,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英美分析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6以理想的方式对峙起来,这样做固然抬升了语言与世界所共享的逻辑的地位,却将语言悬浮在人类实际使用的社会历史实践之上,某种意义上落于与传统形而上学同样的窠白。即便我们一定程度上采信非正统解释者对逻辑哲学论的辩护,将它看作维特根斯坦让读者体验形而上学的无意义句子而最终走出形而上学幻象的内爆实验,但该书本身并没有提供将语言看作鲜活的人类生活语言的实际表述,“实践转向”在这里只能说是一种理论可能性。他在这里所看到的语言实践是一种抽象的甚至神秘的实践。的确,当逻辑哲学论对哲学与科学进行截然区分,认定“哲学不是
6、一门自然科学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的逻辑澄清。哲学不是一种学说,而是一种活动”1 3 2 时,维特根斯坦对哲学性质形成全新的理解,也给哲学赋予全新的使命。他让哲学既从否定意义上区别于科学提出假设、建构理论的活动,也从积极意义上承担澄清科学命题意义的阐释活动。但是,澄清命题意义的阐释活动并不是形成新的命题,而是通过阐释活动排除低层次的无意义话语,并为显示高层次的神秘之物留下空间。也就是说,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将哲学理解为通过非命题性话语显示某些重要东西的语言实践 2 1 1 3,,将伦理、宗教、审美这些比可以言说的命题更为重要的东西排除到理论之外,放置到人们的行动领域。然而,逻辑哲学论所看到
7、的语言还不是人类生活实际使用的语言,因为它只看到其中的逻辑性,而没有看到其中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如果只就语言和世界这对简化的二元关系而言,那么逻辑的同构性似乎也足以说明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语言活动所实际存在的至少是人类、语言、世界之间的三重关系,语言是因人类而生成、由人类所使用、用于实现人类目的的中介系统,所以仅仅思考语言和世界之间的逻辑同构就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过于理想化的简化思考,既无法看到语言的社会历史生成和高度复杂性,也无法看清哲学受语言蛊惑而产生形而上学的真实面目。因此只能说,逻辑哲学论所看到的还只是理想化的、抽象的、神秘的语言实践,一旦与实际的语言实践相遇就会被撞得粉碎。维特根斯
8、坦完成向后期具体的语言实践的转变是诸多因素逐渐汇集和联合发生作用的缓慢过程。我们不应只从他与维也纳学派成员接触和听布劳威尔(L.E.J.Brouwer)报告这些纯学术活动开始,而是应该将他6 年小学教学以及其他社会生活也当作一些重要因素。从1 9 1 8 年完成逻辑哲学论稿本到1 9 2 9 年重返剑桥的1 1 年,他只是中断了专门哲学研究,但并没有中断与学术界的联系,也没有中断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尤其重要的是,小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使他对语言的本性和以往哲学对语言的误用产生了切实的体会。所以,导致维特根斯坦逐渐走出逻辑哲学论的是一系列实际的和理论的事件,尽管我们往往重视有文献记录的理论事件,而忽视
9、实际生活对一个哲学家的重大影响。如果说逻辑哲学论是维特根斯坦的逻辑思考和战争经历(包括唤醒的童年焦虑)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哲学研究则是他反省哲学问题过程和包括小学教学(及其他生活)在内的实际生活的联合产物。正如哲学研究序言所坚定鸣谢的,正是拉姆齐(F.P.Ramsey)和斯拉法(P.Sraffa)的批评起到了将理论的和实际的因素联合起来,推动维特根斯坦走出其前期哲学框架的重要作用。尽管拉姆齐和斯拉法两人批评维特根斯坦的理论依据有所不同,但这些依据其实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强调实际生活的重要性。两人对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进行批评的很多细节都已隐没在各自与维特根斯坦的频繁讨论中。除了维特根斯坦的鸣
10、谢和彼此立场的相似性之外,我们现在很难对细节和论题进行完整的复原。既然我们无法进行细节的追寻和论题的复原,那么将维特根斯坦的鸣谢归之于他总体立场的转变却不失为一种可以理解的路径。这一总体立场的转变被人们称之为维特根斯坦中期的“人类学”转向,也就是他切实地看到人类生活的本来面目和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并从这一地基出发去探寻哲学问题产生的根源。语言实践在转变之后的维特根斯坦眼中不再是抽象的、非时间的、神秘的活动,而成为具体的、历史的、实际的人类活动。拉姆齐在短短八年的学术生涯中做出的最重要贡献之一便是借助实用主义对维特根斯坦提出“中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3 年第5 期张学
11、广: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肯有力的批评”,促使后者从早期哲学的纯粹、精确的逻辑转向中后期哲学对丰富多样的语言实践的关注。这一批评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首先,拉姆齐反对逻辑哲学论用精确的逻辑语言取代模糊的日常语言的做法。将语言看作世界的逻辑图像,力图在语言和实在之间建立精确的逻辑关系,并据此划定思想的界限,这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主要意图。拉姆齐认为,这一研究路径不过是“把模糊的东西当作精确的东西,并试图把它纳入一个精确的逻辑范畴”而已 3 2 6 9。其次,面对维特根斯坦的唯我论立场,拉姆齐强调自我始终在世界之中,我们无法抽离主体来认识世界。维特根斯坦通过作为形而上学主体的自我为世界进行划界,
12、认为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在自我和世界之间设立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经过对逻辑哲学论的唯我论进行反思之后拉姆齐则认为,“我们不能作为真正抽离的自我来描绘世界;我们所知的自我是世界之中的自我”4 1 5 7。总之,与逻辑哲学论强调一种脱离人类生活的理想语言和纯粹逻辑立场相比,拉姆齐倾向于一种告诉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带来实际用途的“人本逻辑”他的批评为维特根斯坦引人了“人的维度”,促使后期维特根斯坦展现一种实用主义精神,将语言视作日常生活中的人类实践。促使维特根斯坦走出前期逻辑图像论立场甚至可以说在逻辑哲学论的最后拆解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致命论题之一是颜色排斥问题,而它也是拉姆齐最早促使维特根斯坦
13、发现并加以回应的问题。逻辑哲学论力图揭示语言和世界之间的同构关系,并认定一切命题都由相互独立的基本命题构成,颜色命题之间的不相容便是维特根斯坦说明基本命题相互独立的主要例子。他说:“在视野中有两种颜色同时处于一个地点,这是不可能的而且是逻辑上不可能的,因为颜色的逻辑结构排除了这种可能性。”9 维特根斯坦竭力将“a 是红色的”和“a 是蓝色的”说成两个逻辑上不相兼容的基本命题,并用一个粒子在同一时刻不能有两种速度或处于两个位置来加以佐证。但是,拉姆齐认为,两个颜色命题不仅彼此并不独立,因而不是基本命题,而且它们也并不具有彼此排斥的逻辑必然性,而只是相互排斥的经验事实。无论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
14、的说法还是后来的进一步辩护,在拉姆齐看来,都无法避免颜色排斥问题的经验命题性质,而维特根斯坦想用逻辑来概括世界的想法是注定要落空的。斯拉法的出现差不多紧随拉姆齐之后,并且给予维特根斯坦更猛烈也更持久的批评。如果说拉姆齐从实用主义角度短期的剧烈批评使维特根斯坦不得不将自已从逻辑哲学论的纯逻辑视角转向人的实际生活的人文视角,那么斯拉法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更长时间的猛烈批评则使维特根斯坦不得不更加关注人类生活的宏大视野。他在同一时期对弗雷泽金枝的评判、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关注和对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的鉴赏是否因为受到斯拉法的影响尚可存疑,但是经过斯拉法接受了马克思的影响却是无须怀疑的事实。尽管维特根斯坦与
15、斯拉法之间往来书信3 9 封早已公布,但我们仍然很大程度上无法复原他们之间多年所进行的密集讨论以及这种讨论对维特根斯坦在论题上带来的影响。然而,通过斯拉法的直接影响以及他们很可能一起阅读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经历,维特根斯坦接受了马克思看待语言的人类学立场却完全可以肯定。其实,某些论题的细节讨论未必多么重要,毕竟斯拉法和维特根斯坦都是智力超群、卓有成就的思想家,他们未必会纠缠于某一狭窄论题的是非对错,因而立场上的重要转变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确立自已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最重要文献之一,他们在这里所批判的正是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乃至于费尔巴哈哲
16、学无视德国现实、无视近代世界、无视人类历史的唯心主义神秘立场或者半截子唯物主义立场,要求我们立足于有生命的个人及其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现实存在和历史演变,用人们的物质生活去说明人们的精神状况。哪怕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也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而“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78要才产生的”5 1 5 2 4.3 3。这样一种立足于现实生活和物质关系看待人类世界的立场迥然不同于逻辑哲学论对语言和世界之间关系的逻辑设定。对于语言来说,它的本性和作用不在于从它与世界之间的静态对立,
17、而在于它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历史的使用。斯拉法批判维特根斯坦语言观最集中的地方正在于后者在逻辑哲学论中忽视甚至蔑视语言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例如,逻辑哲学论可以将“aRb”看作对关系命题的一般表达,表明a和b处于关系R,但是如果将类似于科学方法的这一表达式运用到人类生活的实际社会关系时,人们则无法从几乎无限复杂多样的人际情境中将一种社会关系概括为R1611-118。当斯拉法对类似的命题进行马克思式的反诘时,维特根斯坦依照逻辑哲学论的立场则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因为实际生活的复杂多样是不可能完全概括进逻辑的狭窄通道的。从维特根斯坦自己的思想转变看,从逻辑哲学论将语言理想化的逻辑性质和神秘化的实践性质加以割
18、裂的状态转向哲学研究从现时的层面同时兼顾语言的逻辑性质和经验性质,他经历了比较艰难痛苦的深入思考过程。如上所述,维特根斯坦在拉姆齐的不断批评下(或许也包括在罗素“逻辑原子主义”的影响下),不得不面对语言中经验内容(甚至感觉与料)的问题。所以,他重返剑桥之后的第一步变化(斯拉法尚未参与到这一步变化),便是他通过“现象学语言”和“物理语言”的二元区分以及它们与实在(“现象”)之间的不同投射关系,带着明显的认识论任务和经验论倾向去说明基本命题的质料问题。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之后唯一发表的文章略论逻辑形式、同一时期与维也纳小组成员的对话以及写作的手稿(维也纳版本卷一)是这一步的主要文本。但是,如何更好说
19、明“现象学语言”和“物理语言”的不同投射关系,显然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工具。维特根斯坦便走向第二步变化,即对“证实”和“假设”做出相应的区分,认为现象学语言与实在之间显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产生紧密的证实关系,而物理语言与实在之间则只能建立相对松散的假设关系。他的这一短暂的证实主义阶段被人们认为深刻影响了维也纳小组,尽管他的现象学证实主义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而与维也纳小组的整体主张相去甚远。这一步的主要文本反映在他与维也纳小组成员的对话和维也纳版本卷二。然而,通过“证实”对现象学语言所做的辩护其实也包含了放弃“现象学语言”概念的某些征兆,因为证实的当下性、简单性是相当脆弱的,它无法摆脱对物理语言的假
20、设系统的深深依赖。于是,将逻辑与经验更紧密结合起来去再现现象的“逻辑复多性”的需要使维特根斯坦走向第三步变化,即使用“语法”概念相对区分语言中本质的成分和非本质的成分。本质的成分就是语言中被称为“语法”的部分,相当于物理语言的先验前提。这种相对区分实际上克服了“现象学语言”和“物理语言”两个概念的尖锐对立,为完整地看待我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做好了准备。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之后的第一个综合文本哲学评论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这一主张 7 6 7-%6。一旦学术界内外的一系列因素促使维特根斯坦经过转型期的艰难挣扎,走出逻辑哲学论的抽象语言实践,那么宽广的具体语言实践就展现在他的面前。代替前期哲学将“语言的逻辑
21、”只限于狭窄的纯逻辑思维,用言说和显示这一坚硬的二元对立来划界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是后期哲学就人类语言的使用所开拓的“广阔的思想领地”,其中语言游戏的社会性成长和历史性演变并没有明确坚硬的划界。这一宽广的实践场景不仅是逻辑哲学论的纯逻辑立场无法容纳的,而且将维特根斯坦的当下思想与实践哲学的历史背景关联起来,使他对语言实践的哲学思考成为实践哲学史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独创性而言,“语言游戏”毫无疑问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所以人们将他后期哲学简要地概括为“语言游戏论”也并不为过。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首次引人“语言游戏”概念是在$7。他在这里先将三种具体的游戏称为“语言游戏”,一
22、是学生使用类似$2 中建筑师和助手使用话语的方式学习母语的游戏,二是某种原始语言,三是说出一个名称而别人跟着念的游戏。然后维特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3 年第5 期二、语言游戏的社会实践基础张学广: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实践观根斯坦以概括的方式“将语言和活动J一一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戏”8 7。然而,在引人“语言游戏”概念的这一节,我们需要注意两点:第一,维特根斯坦在第二段将一些游戏称为“语言游戏”之前,在第一段强调的是语言实践和语言活动。他把$2 建筑师喊出语词而助手依照语词行动看作使用语言的实践,而把老师指着石头让学生说出“石头”一词的语言教学,乃至学生跟着老师重复语词
23、的教学练习看作类似于语言活动。事实上,他在前六节所讲的都是人类实际的或可设想的和语言打交道、用语言交流、学说话、接受训练的简单行动。可以由此说,“语言游戏”概念是对人类使用语言的实践活动的一种比喻称呼,该概念所立足的是人类广阔的语言实践场景。第二,“语言游戏”概念强调语言和活动之间的密切交织并构成一个整体,显然很好地借用了游戏的活动性、变动性、多样性特征。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一个好的比喻使理智焕然一新”9 3。“游戏”概念与“语言”概念结合起来形成“语言游戏”概念,的确比“语言”这一被人们倾向于静态地理解的概念更能体现语言的鲜活使用特征。“语言游戏”概念更多旨在将语言归属于生活、实践,更多强
24、调语言如何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作用。所以,在“语言游戏”概念出台之前,维特根斯坦在前六节反复使用“语言的用法”“和语词打交道”“词怎样使用”“语言怎么起作用”“语词的目的”之类表达式,已经将讨论的视角从奥古斯丁(St.Augustine)专注于名称和对象对应的狭窄理论图像转向语言实际起作用方式的广阔语言实践。哲学研究初看起来就像一部人类语言和心智的演进历史,词类有一个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层层跃进过程,其中会留下很多让从事哲学的文明人迷惑的沼泽、秘境。维特根斯坦使用比喻、类比、对话、辩驳等多种方式一方面从正面揭示人类语言如何实际发生作用、如何被人们正常使用的,另一方面指出从事哲学思考的人们如何在语言演
25、进的各层面、各节点产生哲学问题。对一些主要哲学问题的揭示和批驳留待下节展开,此处我们先看他如何揭开一部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的人类语言实践史,其中任何一个片断都可以被看作一个或一类相对完整的语言游戏,而所有语言游戏都在时间长河中既杂乱无章又并然有序地关联起来。这部语言实践史远不是静态的“语言”概念或编纂学中的词典所能囊括的。当然,维特根斯坦是为了澄清哲学问题而进行语法思考或概念研究的,所以他所举的例子不是引自历史事实和科学事实,但从哲学角度看却是精心挑选或着意设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将自已所思考的语法称为“深层语法”,相对于语言学家所研究的“浅层语法”,因为前者是语言在历史或当下语言实践中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维特根斯坦 语言 实践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