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 练习题.doc
《压强 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 练习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九章 压强 第一节压强 教师寄语: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学习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2、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3、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4、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5、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中心任务:通过探究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有关,了解压强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压力。 (1)根据课本相关图片情景,你认为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方向怎么描述?压力作用在什么位置?压力与重力有何关系? (2)压力有什么样的作用效果? 2.简单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通过阅读课本观察9.1—3图例,并结合生活体验,你认为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2)如何做9.1—3所示的实验,注意事项是什么? 3.认识压强。阅读课本“压强”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压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写出各个量表示的含义及单位(注意压强的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的变形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 3、1粒西瓜子对桌面的压强为20Pa,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根据要求,先对以下问题独立探究,然后组内交流,找出正确答案。 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课本实验步骤,做甲乙丙三次实验,讨论后回答下面问题并在全班展示: (1)对比甲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有关; (2)对比乙丙两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3)综合以上结论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2.例题:桌面上平放一本教科书,书的重量约为2.5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047c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反思:在本题中,压力是怎么得到的,压力跟重力有什么关系? 3.总结出增大压强的办法和减小压强的办法。 看课本介绍,联系实际讨论,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 三、梯度训练 A组 1.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 2.生产上用螺丝固定工件时,常在螺丝帽下面垫一个较大的垫圈如图所示,使用该垫圈的好处是( ) A.使螺帽旋得更紧 B.减少螺帽对工件的压力 C.减少螺帽对工件的压强 D.装饰作用,使工件美观 3.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滑雪时,在脚上穿上滑雪板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 C、铁轨铺在枕木上 D、推土机安装的两条履带 4. 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 ) A、50N,103Pa B、50N,104Pa C、500N,106Pa D、500N,104Pa 5.冬天小华在“白鹭公园”结冰的湖面上玩耍时,不小心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公园的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营救他,旁边一块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木板,为了救人,应建议工作人员采取以下措施是( ) A、立即跑向冰窟窿 B、将木板铺在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人 C、从冰面上爬过去救人 D、从冰面上直接翻滚过去 6.平放在水平地面的一块砖,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 ) A、密度减小一半 B、压力不变 C、对地面压强减小 D、对地面压强不变 7.图钉帽的面积为图顶尖的面积的2000倍,若用力F把图钉压入木块,则钉帽与钉尖的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关系是( ) A、F尖=F帽,p尖=p帽 B、F尖>F帽,p尖>p帽 C、F尖<F帽,p尖=p帽 D、F尖=F帽,p尖>p帽 8.质量为50t的坦克对水平路面产生的压强是105Pa,则每条履带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是_____(g=10N/kg) 9.有一个重100N的物体,其底面积为100cm2,把它放在水平木板上,木板的上表面面积为1000cm2,问:用60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物体对木板的压强为多少? 10. 如图所示,边长20cm、重10N的正方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边长10cm、重8N的正方体A叠放在B上,求:A对B的压强和B对地面的压强各是多少? 11. 按照交通部规定,我国载货车辆严禁超载,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检查人员在丁堰高速路口对一辆汽车进行抽查,测得其实际总质量为12t.若汽车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12m2,(取g=10N/kg).求: (1)被查汽车的总重力多大? (2)该车对地面的压强多大?是否超过规定? (3)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写出两条超载的危害. 12. 某动物保护组织在我国西南边陲云南寻找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野牛时,采集到了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留下的脚印石蜡模型。经测量该石蜡模型的平均厚度为2cm,质量为450g;对该沙地进行抗压实验,发现使沙地达到相同深度的压强为2×105Pa。已知石蜡的密度ρ蜡=0.9×103kg/m3,试求: ⑴ 这头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⑵ 这头野牛在水平沙地上站立时对沙地的压力。 ⑶ 这头野牛的质量。 B组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啄木鸟的嘴比较尖,这对它的觅食很有好处:当啄木鸟用嘴敲击树木时,听到有空洞的声音,说明害虫住在里面。它的嘴尖,相当于减小了与树木之间的________,增大了对树木的______,这样有利于将树木啄破,取出里面的害虫。 3.下列几种现象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坦克装有履带 B.自行车轮胎上刻有粗花纹 C.用细线切松花蛋 D.用宽带背书包 4.某人的质量为50kg,每只脚接触地的面积为150cm2,计算她走路时脚对地面的压强。(g=10N/kg) 5. 如图所示,一个方桌重75N,桌上放有一台质量为20kg的电视机,桌子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2,求桌子对地面的压强. 第二节 液体压强 教师寄语:勇于超越自己,从学好每一堂课开始 学习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4、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5、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中心任务: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大小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和课本9.2—1插图,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1)容器底部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器侧壁的橡皮膜突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体对容器侧面产生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 (1)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方向液体的压强? (2)如何利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 (3)如何探究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压强的大小? (4)根据图例与生活经验,你对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初步总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步学习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哪些公式变形?______________ (2)水下20cm深处液体的压强有多大,试通过计算说明。 4.认识连通器 看课本相关部分,组内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什么是连通器?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连通器液面相平的条件是什么? (3)认识连通器的应用,解释船闸的工作过程。 二、合作探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微小压强计探头的薄膜受到_____的作用时,U型玻璃管内出现高度差,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薄膜所受________的大小。 实验次数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水 盐水 液面高度差/cm 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2 朝下 3 朝左 4 朝右 5 10 朝上 6 朝下 7 朝左 8 朝右 (2) (3)规律总结: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_________,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液体内部的压强还跟液体的_______有关。 2.推导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推导完后交流,看哪些同学推导的既对又快。 讨论:液体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跟所取的面积有关系吗? 3.计算课本例题。组内同学针对例题的问题认真思考、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答案最正确! 4.甲乙两个烧杯里面装有煤油,煤油的深度都是0.2m,乙的底面积是甲的3倍,哪杯煤油对底面的压强大些?哪杯对底面的压力大些?(g=10N/kg) 三、梯度训练 A组 1. 计算压强公式有:p=F/s和p=ρgh,对于这两个公式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只适用于固体,后者只适用于液体 B、前者对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后者一般只适用于液体 C、两者对固体、液体、气体都适用 D、后者只可用来计算气体的压强 2.有四种不同年代的潜水装置,它们潜入海水的最大深度如图所示,其中能承受海水压强最大的是( ) 3.往装有水的烧杯中放入一木块,水不外溢,放入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压力与放入前相比较( ) A、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B、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C、压强不变,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不变 4. 将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一块橡皮膜,倒入一定量的酒精后,橡皮膜向外凸出。然后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玻璃管下端距水面高为h1,此时酒精柱高度为h2,橡皮膜下号变平。若水和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力分别为F1、F2,则( ) A、F1= F2,h1< h2 B、F1= F2,h1= h2 C、F1< F2,h1< h2 D、F1> F2,h1< h2 5.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它们本身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并装入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1)三个容器中液体的重力( ) A.相等 B.GA>GC>GB C. GA>GB>GC (2)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 A. 相等 B. FA>FC>FB C. FA<FB<FC (3)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A. 相等 B. PA>PC>PB C. PA<PB<PC (4)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 ) A. 相等 B. PA>PB>PC C. PA<PB<PC (5)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力( ) A、相等 B、FA<FB<FC C、FA>FC>FB 6.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地面的作用情况是( ) 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7.如图所示,瓶中水从小孔A、B处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的______有压强,从B孔流出的水喷得更急些,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着_____增加而增大。 8. 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9.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薄膜向左突起,由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_________有关.(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与左侧的液面等高,薄膜发生形变,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有关. 10.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甲、乙两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当阀门K打开后,管中的水将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1. 如图,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 (1)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你认为下列解题过程中有无错误,如有,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指出并加以改正。 解:(1)∵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G水=m水g=0.6×10=6N; (2)茶壶的重力G壶=m壶g=0.4×10=4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水+G壶=6+4=10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F2S =10/1 =10Pa, 12. 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 (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 (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g取10N/kg) B组 1.如图容器中盛有某液体,pA,pB,pC分别表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则(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2.如图是几种不同渠堤的截面图,其中最安全可靠的设计是( ) 3.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压强越大。他们的研究情况如图(a),(b),(c),(d)所示,[图(a),(b),(d)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且ρ盐水>ρ水] (1)根据图___________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 (2)根据(b),(c)可验证:_____________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3)根据图(b),(d)可验证:当深度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图_________中的容器内轻轻放入一木块,压强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会增大。[选填“(a)”、“(b)”、“(c)”、“(d)”] 4.一钢精水壶的质量为1kg,平面壶底的面积是0.04m2,壶的深度为均为20cm,容积为4×10-3m3,壶中装满水置于水平桌面上。求: (1)水对壶底的压强是多少? (2)壶底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5.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处发现有一个半径为2cm的圆形漏油孔,求: (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 (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煤油的密度ρ煤油=0.8×103kg/m3,取g=10N/kg) 第三节 大气压强 教师寄语:科学研究就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而我喜欢钻厚的。——爱因斯坦 学习目标: 1、了解由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4、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5、通过大气压强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中心任务: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观察图9.3—1中图甲、乙、丙小实验,并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最快!。 (1)图中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气压强,简称__________或________。 2.初识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观察课本托里拆利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课本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因此是_____支持管内水银柱不落下,当下降到760mm高时,不再下降,说明___________与______产生的压强相等。 (2)若实验当中大气压强支持的水银柱有760mm高,则大气压强是多? (3)首先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的数值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大气压是_________Pa。 (4)若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有760mm高,若换用粗管高度将如何变化?若向上提一提(管口未露出液面),则高度将如何变化?_________。若再向槽内增加水银,则高度将如何变化?_________。若将管子倾斜,则管内的液柱高度将如何变化?_________。 3.认识气压计 (1)利用自制气压计,完成课本“想想做做”中的实验,观察现象:从一楼到五楼,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气压计,用的比较多的是________气压计,例如氧气瓶上的气压计。 (3)大气压的大小随高度的变化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_______。 (3)讨论课本42页“科学世界”,认识大气压的应用,说出抽水机的工作过程。 二、合作探究 1.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________作用。 2.已知人的皮肤的表面积约为1.5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为多少N?人体并没有被压扁是因为什么?(P0=1.0×105Pa) 三、梯度训练 A组 1.第一位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 A、托里拆利 B、牛顿 C、伽利略 D、焦耳 2.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玻璃管中留有少量残余空气,则( ) A、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 B、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大气压强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不可以直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是( ) A、带挂钩的塑料吸盘吸附在光滑的玻璃上 B、钢笔从墨水瓶中吸取墨水 C、用塑料管吸取饮料瓶中的饮料 D、河堤的下段比上段要造得宽 4.下列过程中没有利用大气压的是( ) 5.下列现象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 A、把吸盘式挂衣钩紧贴到墙上后可挂衣服 B、用胶头滴管吸取药液 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 D、用力下压打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 6.天空中的氢气球,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爆裂,以下正确的是( ) A、这一高度的大气压值,把气球压裂 B、高空中的温度很低,气球被冻裂 C、高空中的大气压值小,气球向外膨胀,把气球胀裂 D、高空中的紫外线很强,将气球照裂 7.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使玻璃管倾斜,那么管内的水银柱( ) A、长度减小 B、高度不变 C、高度增大 D、高度减小 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个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 A、往上喷出 B、稍微降下一些 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 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9.宋朝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山上“煮米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上的气压_____,导致水的________的缘故。 10.如图所示,将玻璃杯中盛满水,然后将硬纸片紧密盖住杯口,再倒转过来,并缓慢的向各个方向转动,结果回复发现纸片将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掉下来,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 11. 如图所示表示出了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一架“波音747”客机正常飞行在9千米高度,此时飞机外的大气压值约为_______.由图还可以分析出大气压与高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离海平面1km的高度烧水,则水沸腾时的温度 _______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12. 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会随着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所示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像。已知某同学家的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像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g取10N/kg,大气压值取1.0×105Pa) 13.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容积为20cm3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一个估测大气压强的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一个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在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墙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匀速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立即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18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长度L为10cm. 请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B组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堵住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用塑料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人潜水时感觉胸口很闷 D、两块玻璃板的表面用水浸湿,将两块合在一起,很难分开 2.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 A、玻璃管的粗细 B、玻璃管倾斜 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 D、外界大气压变化 3. 如图所示,把塑料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光滑的墙上,就能用它挂衣服或书包,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分用以下四句话.①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上;②把挂衣钩的吸盘紧贴在墙上,塑料吸盘与墙壁之间空气被挤出;③吸盘与墙之间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④所以挂衣钩可以挂住衣服或书包.按照下列哪个顺序排列这四句话,可以把这个现象解释得最清楚(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4.把装满水的杯子浸入水中,口朝下。然后抓住杯底向上提,在杯口离开水面前,杯子露出水面的部分(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空气 C、没有水 D、有水,但不满,水面上方是真空 5.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应用了大气压的知识,例如:抽水机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请你仿照示例列举出有关大气压应用的实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师寄语: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左拉 学习目标: 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4、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秘,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中心任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 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流体。 2、自主完成课本“想想做做”实验,猜想硬币为什么向上跳起? 3、针对下面问题,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 根据课本实验内容,对照图9.4—2,完成实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1)这两张纸怎样运动? (2)通过此实验,我们可可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课本“飞机的升力”部分,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想一想: “机翼”为什么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上翘起? (2)飞机前进时,气流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机翼上方空气流动速度_____,机翼下方空气流动速度_____,因此上方所受压强______下方所受压强,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产生了向上的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入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____________,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________(请写出它的名称)。 2.在科学晚会上,小亮用一根胶管表演了一个有趣的节目。如图所示,他用一只手握住管的中部,保持下半部分不动,另一只手抓住上半部,使其在空气中快速转动,这时下管口附近的碎纸屑被吸入管中,并“天女散花”般地从上管口飞了出来。产生这一现象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梯度训练 A组 1. 如图所示将一个普通的乒乓球轻轻放入漏斗中,用电吹风从管口向上吹,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B.球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C.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大; D.球不会被向上吹起,因为其下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 2. 卷风的实质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主要原因是( ) A.龙卷风内部的气压远小于外部的大气压 B.龙卷风增大了空气对物体的浮力 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了 D.龙卷风产生了强大的静电,将物体吸上天空 3. 让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装置,当水流稳定后( ) A、P点流速等于Q点流速 B、P点流速小于Q点流速 C、P点压强大于Q点压强 D、P点压强小于Q点压强 4.如图所示,两船距离很近并排行驶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______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_____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 选填“大”、“小”或“等”) 5.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在A、B、C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________处,压强较小的是______处(选填“A”、“B”或“C”) 6.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______,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______,液体就沿着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7.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两只乒乓球,两球之间间隔1cm,用一根细管向两管之间吹气,发现两球会_________,这是由于吹气时两球之间的气流速度较______,压强较_____的缘故。 B组 1. 如图所示,将一张明信片沿着其边长弯成弧形放在玻璃台面上,形成一座“拱桥”,当你对着“拱桥”使劲吹气时,你会发现( ) A.“纸桥”被吹开较长的距离 B.“纸桥”被吹开较短的距离 C.“纸桥”被吹得上下跳动几下 D.“纸桥”紧贴桌面不动 2. 如图是水陆两用飞机在水面起飞时的情景.则该飞机( ) A.起飞时,空气对它的浮力大于重力 B.起飞时,空气对它的升力大于重力 C.在水中静止时,空气对它的升力等于重力 D.在水中加速滑行时,水对它的浮力大于重力 3.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风筝在空气中飞行利用了下列什么原理:( ) A.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小; B.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大; C.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小; D.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 4. 化学实验室里常用的水流抽气机的结构如图所示.使用时让自来水流入具有内置喷口的T型玻璃管内.由于水流的作用,喷口A处气流的速度将 _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A处气体的压强将 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从而使喷口A处的气体和抽气容器内的气体之间产生压力差,以达到抽气的目的 5.用作业纸做两个实验: (1)用手抖动作业纸,纸张会发出声音。这一实验可以说明物体靠_______发声。 (2)大量的实验和事例都证实:“气体流动速度增大的位置,气体压强减小”。请依据这一结论,分析以下实验并做出判断:对着自然下垂的两张作业的中间向下吹气(如图所示),将会看到两张纸_________________。-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强 练习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