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复习.doc
《高中地理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复习.doc(6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目标: 1、了解我国进行跨区域资源调配的主要原因,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的主要原因。 2、理解我国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在东西部的差异。 3、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重点:我国天然气开发的主要原因和开发的地区差异。 难点: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受限制的主要原因。 过程: 1、阅读绪论: (1)资源分布状况 (2)资源分布与经济地理格局的配合状况 2、我国的四大工程: (1)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至华北; (2)西电东送:将山西能源基地、三峡、红水河等中西部的能源送至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西气东输:将塔里木等西部的天然气输往上海等东部地区; (4)青藏铁路:从青海的格尔木延伸至西藏的拉萨。 前三大工程,都涉及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的调配呢? 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均占有量很少,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天然气,也是一种矿物能源,也是五种常规能源之一。 一、潜力巨大的天然气资源利用 比较分析天然气资源与煤炭资源相比的优点。(见下表) 资源 储量 开采成本 使用 燃烧效率 污染 其他用途 煤炭 大 低 较方便 低 大 可作化工原料 天然气 大 更低 方便 高 小 可作化工原料 析我国能源消费构成表。回答: 1.为什么我国能源构成一直会以煤为主的呢?(我国煤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且煤炭具有开发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 2.为什么世界和我国煤的比重都在不断下降呢?(因为煤的使用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放出的硫氧、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导致酸雨的产生;煤烟、粉尘导致的大气污染;废渣占用农田,带来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等。) 我国天然气储量及分布 1.储量:约有33万亿立方米。目前已探明资源储量4万亿立方米,约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开发潜力看好。 2.产量:2000年底为277亿立方米,计划在2005年天然气产销量达到300亿立方米,2010年将近600亿立方米~700亿立方米。 3.主要分布地区:在陆地拥有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四川盆地川东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海柴达木盆地四大气源区;在近海拥有渤海、东海和南海三大气源区。,其中陆上四大气田的地质储量约占全国的60%左右。 二、我国天然气储量及分布 储量大,产量多,主要分布在陕甘宁、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开发的潜力巨大。建国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一直在东部的东北、华北等地,由于开采时间较长,已到了开采的中后期,产量的增加难度很大。因此,油气资源的开发向西部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工业部门就提出并实施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战略部署。西部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这些地区的开发还受到了很多的限制。 三、开发利用格局 1.开发战略部署: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1)开发的资金短缺问题。 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而天然气工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勘探、要开发、要铺设管道,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更增加了资金的困难。 (2)对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人口较少,对天然气的需求就小,而市场需求小,就没有利润,又加剧了资金的困难。因此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这里发展天然气产业的"瓶颈"。 过渡:可能有的同学会这么想,本地用不了那么多,可以运到外面啊,而这又要遇到交通运输问题。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还不能满足大批油气产品的生产和外运。 2.西部发展天然气的不利因素 (1)开发的资金短缺。 (2)天然气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小。 (3)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限制,难以外运。 (再看看东部沿海地区的情况,同样可从经济水平分析。) 3.东部沿海能源问题 (1)能源需求量大:经济发达,人口城市稠密 (2)传统能源煤和石油的恶果: 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固体颗粒物、光化学烟雾、酸雨等 占用大量的土地、淡水等资源,环境人口容量问题加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城市稠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东部沿海又是我国常规能源最缺乏的地区,能源紧缺一直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更为突出。因此需要有大量的能源输入。而以前主要是什么能源? (煤和石油) 这些能源的使用又会带来哪些问题?(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 所以可以说这里需要输入能源,但更需要输入的是清洁能源,而作为清洁、热值高的天然气就成了今后的需求。大家还可想想,煤的运输主要采用什么方式?(主要用铁路、公路和水运) 铁路、公路的运输要修建道路,水运要修建港口,既需要大量的资金,又要占用什么呢?(占用大量的土地) 东部地区本身人口密集,地域狭小,环境容量有限,而建设这些设施占用的土地使这里雪上加霜。再加上用煤来发电,也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淡水,更加剧了这里的用地用水紧张。而天然气的运输主要采用什么方式呢?这种方式有什么有利之处?(主要是管道运输。 所以,天然气的使用还可以缓解东部地区用地紧张的矛盾。正因如此,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今后这些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会大幅度增长。) 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的1/4以上。 2、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 作物分类 具体作物 分布区 粮食作物 细粮作物 水稻 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小麦 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尤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粗粮作物 玉米 普遍分布,以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成为我国的"玉米带"。 高粱 辽河平原为主产区 谷子 普遍分布,以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较大 经济作物 甜菜 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 大豆 以平原地区最多,北部多于南部。 亚麻 以黑龙江省最多,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附近 (分析东北区商品粮基地的分布,了解各种粮食作物的分布。) 3、中国"商品谷物农业区"-机械化程度较高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以私营农场为主,而我国东北则以国营农场为主。(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两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由从前的"北大荒"变为今天的"北大仓",是我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根据课本图8.8,分析黑龙江垦区土地利用状况: A、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以耕地为主; B、荒地面积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但不宜过。 分析:黑龙江垦区的粮食总产量与商品率变化(课本图8.9和图8.10) 结论:产量不断增长:1978年20亿千克,2005年100亿千克,翻了5番。 商品率不断提高:1978年40%,2005年超过90%。 4、我国最大的农业现代化垦区-机械化作业程度高 大中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农用飞机25架等。 5、农业的综合开发,经营多样化: 综合开发的原则是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的生产能力;同时,发展养殖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业,实行产业的升级与换代,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饲料工业、大豆榨油(豆油)、制糖等食品加工业。乳粉、精制米、制糖、油脂、白糖(粮肉乳等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目的: 1、了解东北区土地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理解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搞好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础。 2、了解东北区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生产和作物分布等基本情况,理解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是东北区农业基地的发展方向。 3、理解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建设是东北区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进行国土开发与整治核心问题。重点、难点 方法:综合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过程: 一、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黑土和沼泽土是东北地区有机质含量较高、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做好黑土和沼泽土的整治工作,关系到东北地区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一)黑土的利用 黑土是生长着茂盛的草甸植被下的土壤,它是世界最肥沃的土壤,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大块:东北平原,乌克兰大平原和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它们在开发过程中也曾经受到过风蚀、水土流失影响;我国的黑土目前绝大部分已被垦为耕地,由于过度开垦,施肥较少,耕作管理不善,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 1、黑土冲刷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黑土的合理利用主要在于水土保持和培肥土壤。 水土保持措施:A、坡面治理:坡度在1.5°~4°之间的耕地水土流失较轻,可实行改垄;坡度大于4°的耕地有中度、强度水土流失,可修梯田;B、沟壑治理。黑土区南部由于开垦较早,侵蚀较重,应修筑沟头埂、塘坝;C、植树造林。在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保留天然林或营造人工林。 培肥措施:增施有机物料,其中包括施有机肥、草肥、秸秆还田。 3、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二)沼泽的保护 1、东北沼泽的分布情况: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分布区(湿地)。 2、湿地的功能: ①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②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重要作用; (丹顶鹤、天鹅等的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 详细介绍:本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由于三江平原地面以下沉为主、地势低平、土质黏重、夏秋多雨、排水不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在我国沼泽中独具特点,并有多方面作用:在动植物保护方面,这里是我国特有珍禽物种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分布着众多珍贵的沼泽植物;在水文作用方面,河漫滩的沼泽能削减洪峰、均化洪水过程。沼泽率较高的流域,其调节作用与森林相当;在调节气候方面,沼泽能使其广大的毗邻地区空气相对湿度增高;沼泽还影响大气圈的气体组成,地球上的沼泽植被每年向大气圈释放大量氧气;沼泽还有净化环境的作用,沼泽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可防止侵蚀作用的发展。由此看来,沼泽在生态平衡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3、保护三江平原的湿地资源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目标: 1、知道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理解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3、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培养学生用已有知识来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 1、重点:(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2)三大自然区的特点 2、难点:中国的地势走向与三大自然区的差别与联系。 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结合,人文地理各要素的结合,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地理和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 第一单元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国土辽阔,各地的景观各有特点,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也是各有千秋。这就是我们该单元所讲的区域差异。那么就让我们从自然方面开始吧。 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提问]初中时我们讲了我国的地形,那个同学能谈一下呢? [归纳]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在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是一系列宽广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三阶梯:我国东部主要是丘陵和平原分布区;他们的划分主要是从海拔的高低来考虑的,以山脉为界限。 [承转]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同时同学们考虑它的划分与三大阶梯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一、三大自然区的划分 [讲解] 我们生活的环境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单一的。同样,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他的也要变化,如气候的变化,会使土壤,动植物等都发生变化。 [讲解] 看到雪松,黑土地想到东北;看到骆驼刺,沙漠想到西北;看到椰林,红土想到南方。不同的植被土壤反映不同的自然环境,正如课本上所说"土壤和植被则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那么什么要素起决定作用呢?在我国,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它们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 [总结]划分标准不同[叙述]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区的特点,咱们来看一组图片(东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景观) [叙述总结]通过本节学习让我们学到了怎样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和各大自然区的特点。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我们学到了一些地理学的方法。深刻体会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布置作业] 思考题:通过本节的学习来考虑一些现实问题(如你对西部大开发在自然方面的看法,对南水北调在自然方面的看法等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5%,人口的95%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貌单元,面积占全国的30%人口的4% 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面积占全国的25%,人口的1%. 地形 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的大部分在500米以下,并有众多平原。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着。3000米以上山脉,250-500米的内陆盆地 海拔4000米以上,有7000-8000米的山峰。 气候 夏季海洋季风影响,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风向降水有季节变化,年降水量>400mm. 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东部400mm左右,西部100mm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 气温低,冻土广泛。风力大,水汽少 水文 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 内流区,河流短小,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湖泊多,多咸水湖。 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使许多江河的发源地;多冰川,湖泊。 植被 森林为主; 部分森林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谷内有森林。 土壤 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 人类活动 人类影响广泛而深刻。 人类影响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刻。但该区较脆弱,易受破坏 人类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得比较完整。 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养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 1、重点:(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步骤: 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 1.3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 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 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东部(12个省市区);中部(9个省区);西部(10个省市区) 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1、划分依据不同。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3、范围不同,(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 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通常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三区比较: 东部 中部 西部 最发达 较发达 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东部 中部 西部 最快 较东部慢 西部较慢 看图1.10 三个地带GDP的增长 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同在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会有差别呢?而且差别可能还很大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三、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我们讲了三大自然区的的各区特点,由于气候和地貌的不同,使得对农业、工业和其他产业受到较大的影响。如青藏铁路的修建要比其他地区就要困难,农业更是显而易见了,东部农业发达,中西部农业发展水平就不很高了。区位上,东部临海,具有开放和便利的海运。中西部距海较远,长期处于闭塞状态。 1、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 (2)地理区位:是否临海、交通区位等 我们看了自然因素对地带性差异的影响,下面我们看一看社会和经济原因。 2、社会和经济原因 [总结] (1)历史原因:使社会经济基础不同; (2)人的思想观念:东部较开放; (3)产业结构:东部较优; (4)政治原因:我国改革开放是从沿海开始的。 问题:如何理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共富"重要理论?(提示:请从地理学角度加以思考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一、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主要沙漠和沙地的主要分布与成因分类. 2.理解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3.通过多幅图片的阅读,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在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的发展过程及人类活动在这过程中的作用;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在西北地区的分布状况和特点。 三、方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归纳法、案例分析法等并用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中国沙漠化土地分布图,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状况,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我国则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表现在荒漠化类型多样、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 [读图]"中国沙漠化土地分布图"(图略),读图说明我国荒漠化土地的大致分布状况: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和绿洲 我国荒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南方湿润地区、 青藏高原 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的l/4 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严重的地区--西北地区 目前,我国荒漠化总体扩张的趋势还在延续,要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治荒漠化的任务任重道远。本单元我们以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西北地区为例,了解该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发展和主要防治措施,并通过了解局部地区取得的一些治理经验,供其他地区借鉴。 第四单元 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 [读图]"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图,读图观察西北地区在全国的位置、范围(大致边界、省级行政单位和邻国)。 [指图讲述,]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东起大兴安岭,南到昆仑山脉一阿尔金山一祁连山和长城一线,北面和西面分别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相邻,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东部和中部是辽阔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等高大山脉,其间夹有塔里木、准噶尔等内陆盆地(三山夹两盆)。 与我们习惯上所讲的西北地区所不同的是,这里所讲的西北地区是指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包括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两个自然地区,其范围不包括新、甘、宁、内蒙古任何-个省区的全部。 §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特征:干旱为主 [承接过渡]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简要说说本区干旱的主要原因。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很少受海洋水汽影响,再加上周边高大山地特别是隆起的青藏高原,进-步阻隔了水汽的进入,干旱就成为了这一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并且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1.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干旱特征对西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带来了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从西北地区的气候、地貌、河流水文特征、自然植被、农牧业生产、国土整治和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作简要分析。 "西北地区东西方向水热状况"图观察并思考: ①根据经纬度判断:化德一满都拉庙一吐鲁番的方位变化; ②沿上述方向,三地年降水量呈现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③上述三地分属何类干湿地区? 并判断三地所属气候类型。 ④根据年降水量状况,判断出本区域的主要自然植被类型。 思考:受水分条件影响,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呈现怎样的演变?草原土地生产力相应有什么变化? [小结]本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的演变是:草原一荒漠草原一荒漠。草原土地生产力也相应逐渐降低,载畜量随之减少(读出具体载畜量)。 2.景观特征:草原、荒漠为主,且自东向西演替 过渡在干旱和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西北地区荒漠广布。 。 [读图] "西北地区主要沙漠和沙地的分布",一一读出各沙漠和沙地名称。由"西北地区荒漠按成因分类情况表",归纳: 类 型 成 因 治理难度 举 例 原生性荒漠(沙质、砾质) 在地质时期自然过程中形成 水资源贫乏或很难利用,治理难度大 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次生性荒漠(活化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土地退化 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治理较容易 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库布齐沙地 [读图] "世界荒漠分布图",思考讨论:我国荒漠的纬度分布与世界其他地区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世界上的荒漠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5°~35°之间,而我国荒漠主要位于35°N一50°N之间的温带和暖温带地区,比世界荒漠分布区偏北l5°一2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位置和地形所造成的。这里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四周高山环绕及青藏高原的阻挡,使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夏季降水稀少。冬季因北方地形开阔无阻挡,强大的干冷气流对这里首当其冲,导致气候异常干冷。从而形成了世界最巨大的、具有典型大陆性气候的干旱和半干旱区,风力侵蚀强烈,疏松裸露的沙质地表受到强烈风蚀,沙土不断移动、堆积和发展扩大,便形成了今日广袤千里的荒漠。 [过渡]干旱环境形成了原生性荒漠,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原先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本区沙漠和沙地广布,且呈扩大化趋势。 二、荒漠化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自然条件下,人类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活动,对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1.历史发展情况 [读图] “塔里木盆地南缘古绿洲的分布”,思考回答: ①从总趋势看,该地区河流多呈什么流向? ②为什么该地区河流多呈平行状分布且流程短小? ③该地区在西汉时期成为一片富庶的人口密集之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④唐宋以后该地区古绿洲为什么会退化而被废弃?根据你已有的史地知识是否还能举出一些古绿洲被废弃、沙进人退的实例? [小结]在古代,由于盲目垦耕、战争、瘟疫等多种原因,导致水源枯竭,绿洲面积减小,使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类似楼兰的一些古绿洲相继消失,人们被迫放弃。 [读图]“万里长城和农牧过渡地带”,解释,长期以来,长城是我国古代到明朝时期农业和牧业的分水岭,在其两侧,是农业和牧业的过渡地带。清代开始,这一过渡带逐渐向西北移动达几十到几百千米。 [提问]①为什么会出现农牧业过渡带的西北方向移动? ②这样的移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因为西北地区大规模移民开垦而引导,它在促进民族融合的同时,直接使内蒙古南部原农牧过渡地带发生荒漠化,如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在图中确定上述两沙地位置)。 [读图]内蒙古商都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分析讨论: 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再到80年代,商都县的人口、耕地和荒漠化土地的变化状况及其原因。 [小结]特别是建国以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自然考虑不上将来的生态问题,在牧区将大片草原开垦成耕地,发展粮食生产。随着草地植被遭破坏,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迅速荒漠化。总体来说是因人口压力过大,管理失误而造成,并使本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 时 期 人为因素 发生荒漠化的区域 古代(唐宋后) 盲目垦耕,战争、瘟疫 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 近代(清代后) 大规模移民开垦 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 现代(建国后) 人口压力,管理失误 草原牧区:和早农地区 据表可知,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发展,主要从唐宋以后,特别是随着清代以后,人类不合理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活动所造成。 2.荒漠化的防治 鉴于日趋严重的沙漠化问题,我国于1977年--开始荒漠化的研究和防治工作; 1994年一一荒漠化防治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 通过20多年来的治理,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效果如何? 读图“西北地区不同发展程度荒漠化土地的分布”:西北个别地区荒漠化有所逆转,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旱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包括原有良好水源灌溉的土地,荒漠化正在发展或强烈发展,甚至严重荒漠化,也有相当部分土地存在潜在荒漠 发展现状:个别地区有所逆转(如河谷平原灌溉农田地区),总体仍在蔓延(特别是旱农地区和草原牧区) 目前西北地区各地荒漠化土地在分布上各具特色。 [读图]“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状况表”,完成此表内容: 典型地区 荒漠化原因 分布特点 实 例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 沙质草原过度开垦,固定沙丘被开垦后活化 斑点状、片状 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区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 斑点状的荒漠化圈 呼伦贝尔草原、锡林格勒草原 干旱的绿洲边缘 过度樵柴破坏固定的沙丘植被,造成沙丘活化 塔里木盆地边缘,河西走廊等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 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植被生长衰退,樵柴破坏固定沙丘 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 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附近 基本建设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弃土弃渣等 点状、线状 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 内容:(活动题2)西北地区面积大,资源多,但人口少,如何正确认识西北地区地大物博和人口稀疏这-矛盾。能否采取措施向本地区转移人口,以缓解我国东部人口对耕地和资源的学生压力,为什么? [归纳]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但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力不很高,且按可利用土地计的人口密度并不小,如向本区转移人口,则会进一步加大人口压力,加重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经济发展与交通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它是流通领域中的主要物质生产部门,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运输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必需条件,是保证国民经济建设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运输业就不能进行生产活动。其次,交通运输网的展开,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运输条件,有助于新资源的开发,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扩大原料供应范围和销售市场,最终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另外,对运输业的作用,不能只从每年完成的运输任务或运输收入的多少来衡量,必须从社会的综合经济效益来全盘考虑。 我国幅员辽阔,加强交通运输的建设,对于沟通各地的联系、保障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我国的交通运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广大的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的基础比较薄弱。 前言部分,分析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薄弱,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大西南地区,腹地广阔,资源富集,发展最具潜力,而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交通不畅是诸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因素之一。 以西南地区为例,剖析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学习我国交通运输建设提供范例。 交通运输的建设,深受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本单元第一节,从这些角度分析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让我们认识大西南交通长期滞后的原因以及发展交通运输的迫切性。 设计:对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进行一个大调查。按学生的意愿,将学生分成四个研究小组,分别研究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中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建议:大西南的位置、范围、主要地形区、河流、矿产资源分布,这些地理基本知识,一定要落实在地图上。一些描述性、较直观的内容,如大西南的地形条件、水陆运输条件等以图片、影像的形式直接表示出来, 分析讨论如大西南交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得出结论。 明确大西南的位置、范围;理解大西南交通运输建设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重点);认识大西南发展交通运输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发展交通运输的迫切性(重点、难点)。 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图、地理资料去研究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思想情感目标:认识到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迫切性。作为大西南地区的一名中学生,树立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落后状况的理想和抱负,激发对家乡的建设热情。通过小组研究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多媒体播放画面1]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画外音:我的家乡在大西南,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丽,民风淳朴。改革开放以来,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画面2]东部上海发达的交通网,四川落后的交通状况。画外音:但与广大的东部地区相比,我们还有较大的差距。大西南腹地广阔,资源富集,到底是什么束缚住了我们发展的手脚?"要想富,先修路",多年来,落后的交通运输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画面3]展示课题: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 回答:什么是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承转]大西南腹地广阔、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而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究其原因,交通不畅是诸多因素中最突出的问题。 [画面4]10.1 西南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 一、区位条件 过程 (1)大西南的位置、范围和政治区位 [画面6]出示中国政区图,定格到大西南地区。学显示大西南范围,为闪烁的淡黄色,然后定格为淡黄色,在空白图中,填出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广西两个自治区的名称,标出邻国名称:北部湾用红色标出,指明广西南部为我国对外开放区。 (2)经济、战略区位和发展性 (3)讨论:大西南的区位条件,对交通运输建设有怎样的影响?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大西南交通带来怎样的契机? [承转]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对本区交通网的建设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二、自然条件 过程 (1)地形地势、气候条件 [画面9]依次播放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形风光,配以解说。讨论:复杂多样的地形,对本区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定格成昆铁路画面,介绍其工程之艰巨。定格青藏高原地形图,红色铁路线图例,标出青藏铁路位置,讨论:面对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条件,修建青藏铁路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2)地质条件 [画面10]出示我国地震、泥石流和滑坡分布图,定格到本区,读图分析发现,本区是地震、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讨论分析原因。 (3)水陆运输条件 [画面11]我国水系图,定格到本区,分析水运条件。 (4)讨论:自然条件对本区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承转]大西南的自然条件,给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而西南区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 三、资源条件 过程 (1)西南地区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分析 读教材表10.1,西南区(不包括西藏)自然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23.3%,人均超过全国19.2%,潜在价值高。其中,农林和矿产资源约各占一半,利于工农业协调发展。 (2)矿产、能源资源 [画面13]川、滇、黔、桂主要矿产分布图。读图,找出本区主要的矿产及分布地区,看本区已建有哪些工业基地。假如本区有发达的交通,还可以建设哪些工业基地。 (3)农林资源 [画面14]西南地区农林资源分布图,读图讲解,本区丰富的农林资源。 (4)小结 本区丰富的资源,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假如本区有发达的交通,必将促进大西南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大西南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 [承转]交通运输建设是支撑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决定着交通建设的需求和投入。社会经济条件对交通运输建设有重要影响。 四、社会经济条件 1.知识结构: 社会经济条件:地处西部内陆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变化很大,具备一定的区域经济规模和基础,但区域经济发展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 2.讲解 五、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及对策 交通运输是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交通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是西南地区迫切需要解决-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复习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xrp****6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xrp****6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