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册)教案.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册)教案.doc(6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二册数学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垢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安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监察部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0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16周,总复习5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单元教材分析: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方面的特点。 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 2、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儿童认识方位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是“左、右”。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知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1、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1—2上、下,前、后,做一做。 教学理念: 1、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内容选择体现儿童已有生活经历,如:交叉路口红绿灯、家中物的位置关系、拍手游戏等,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数学学习活动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进行,在游戏中思考,在生活中运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 3、体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教学中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鼓劲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方式去实践,去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的上下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确定“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初步感受“上、下,前、后”方位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教学上、下。 谈话引入 从夸奖小朋友个个都聪明开始。引入提问:眼睛的下面是什么?嘴巴的上面是什么?(注意答案的多样性) 举出生活中有上下的例子。 探究新知 观察(课本第1页的主题图)画面,体会上、下含义。说一说,填一填。教师注意学生语言的准确性。 简单应用 出示红绿灯(上红、中黄、下绿)让学生说位置,说意义。 做一做第1题 二、教学前、后。 (三),亲身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1、排队游戏:请3名同学按顺序排好队。让学生来说说前与后;向后转后再说说前与后。思考:这是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说一说)。 3、猜一猜。4个小朋友排成一排,1号的前面是2号,后面是4号,2号在3号的后面。 观察讨论 理解“前、后”的概念 创设情境:、看图回 答(课本第2页主题图):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渗透遵守交通秩序教育)观察思考:你看到了什么? 同桌互说:用不同的话来说明情境图。 表达交流:(注意学生表达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解决问题 亲身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1、排队游戏:请3名同学按顺序排好队。让学生来说说前与后;向后转后再说说前与后。思考:这是为什么? 2、做一做:第2题(说一说)。 3、猜一猜。4个小朋友排成一排,1号的前面是2号,后面是4号,2号在3号的后面。 趣味应用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观察周围情况,用上、下,前、后说明问题趣味测试:(1)小明的前面是小英,小英的前面是小明,两人怎么站?(2)小明的后面是小英,小英的后面也是小明,两人又怎么站 ? 三、综合运用 小结,激励 1说说教室里物品的上下关系 2说说家里物品放着时的上下关系。 3猜一猜。红、黄、蓝、白4块积木,它们放的位置是:红的在蓝的上面,黄的在蓝的下面,白的在蓝和黄的中间。四块积木怎么放?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上下前后的教学注重将自己的身体为参照弄清这四种方位的具体意义和相对意义;另外对于前后上下有什么和上下前后是什么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左、右,做一做,P6生活中的数。 一、教学理念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学形式的设计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使数学学习活动始终在一个愉快、和谐、探究和成功的氛围之中。 2、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究和自主操作活动。自主性的操作活动有别于机械性的操作活动。前者努力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关注活动亲历性,体现思维的广阔性。 3、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教学中努力体现要学习中应用,在应用中学习,让数学教学的“应用味”和“数学味”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左右手,感知自身左与右 1、举手游戏:感知左手与右手 2、寻找左右:体验自身的左与右。让每个小朋友在愉悦的情境中寻找自身的左与右 3、协同活动:感知人体中的左右部位,训练反应的灵活性。如听口令做动作: 1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举左手,讲讲左手的用处;要求学生举右手,讲讲右手的用处。 2如:左手、左耳朵、左腿、右手、右腿……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3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住左耳,右手摸住右耳;左手抓住右耳,右手抓住左耳。 认真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2、数一数。 3、说一说。将摆好的五件学具,先说给同桌听,再上台实物投影演示,说给大家听:最左边的是什么?最右边的是什么?谁放在最中间? 1将“铅笔、橡皮、小刀、三角尺、文具盒”五件学具按你喜欢的顺序摆成一排,同桌比较一下,说说有什么不同? 2从左往右数,小刀是第几?橡皮呢?从右往左数,小刀是第几?橡皮呢?同一个东西,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和结果可能会有不同。 体验相对性,增强应用意识 1、找一找,画一画。 2、想一想,说一说。面对黑板,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背对黑板说说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3、做一做,比一比。 1出示一条街的10个门牌号:1,3,5,7,9,11,13,15,17,19。小英家的门牌号在左往右数时的第六个,那么小英家的门牌号是几号?从右往左数又是第几?小明家的门牌号与小英家的相隔两个,小明家的门牌号可能是几号? 2学生自由完成。3全体同学起立,按要求向左转或向右转,比一比谁的动作正确;按要求踏步:左—右—左,左—右—左……步调一致力量大。 简单应用 生活中的数(第6页) 做一做第1题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左右的教学注重从感知自身左右活动中初步体会左右的意义; 从认真玩学具的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增强应用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左右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确定左、右位置关系的实践活动过程,初步感受“左、右”方位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操作、演习等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P5—6位置,做一做,P8第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位置的简单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操作,初步感知位置 1、摆动物图片:小狗放在桌子的中间→小狗的左边放小猫→小猴在小狗的上面→小狗的右边是小兔→小猪的上面是小狗。 2按要求说出动物的图片 3、排动物图片:相互说说谁的前面有谁?谁的后面有谁? 1(让学生相互评价) 2、说动物图片:谁的左边有谁?谁的右边有谁?谁的上面有谁?谁的下面有谁?谁在谁和谁的中间?谁的左边和右边各有谁?(先同桌,再集体分析) 3同桌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5个动物图片排成一个直队。 思考操作,再次感知位置 1、联系主题图,学习新知。 2、联系本班实际,学习新知。 3做一做(第6页)指定一个动物说出它所在的行列;根据行列猜出是哪个动物。 1先引导学生看图,再说有几组,每组有几人,共有多少人。最后请学生猜这里的一个小朋友坐在第二组第三个座位上,通过发散思维在主题图中找到。教师适时地加以点拨、组织、合作……(可能有四个不同的答案) 2先让学生在班级中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应预先说明排名和顺序方向),再同桌相互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些什么同学,最后让部分同学上台表演“猜猜我的好朋友是谁”(要求表演者说出第几排第几个)。 反馈应用,体验位置作用 1、蚂蚁找食。出示水果方格(课本第8页),先让学生各自找,再交流各种不同的路径。 2、介绍住处。 1如:小蚂蚁要吃梨,可以先向上爬3格,再向左爬2格;也可以先向左爬2格,再向上爬3格;还可以向上爬1格向左1格,再向上1格向左1格,最后再向上1格等等。 2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对自己的家进行具体的介绍,教师适当及时地给予评价,同时也可以配上简笔画进行演示分析。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上下前后的教学注重将自己的身体为参照弄清这四种方位的具体意义和相对意义;另外对于前后上下有什么和上下前后是什么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P7练习一,数学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动手实践等活动,巩固“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知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根据方位寻找物体的能力,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教学上、下。 训练过程 游戏活动。 1、排排坐。 2、拍拍手。 1第1题:分组活动,让参加活动的学生坐成一排,每组选一名同学发令,其他同学按口令活动。 2第2题:每两个同学一组,同时按同一口令拍手。 动手实践 (第3题) 1、摆一摆。 2、说一说摆放的理由,只要合理都可以。 找一找 1、找座位。(第4题) 2、找衣服。(第6题) 3、说位置。(第7题) 出示红绿灯(上红、中黄、下绿)让学生说位置,说意义。 数学游戏 听反话,做动作。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上下前后的教学注重将自己的身体为参照弄清这四种方位的具体意义和相对意义;另外对于前后上下有什么和上下前后是什么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分。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十几减9 教学理念: 1、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诱发数学意识,产生数学问题,迸发出解决问题的激情和欲望,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营造氛围。 2、在合作中迸发出新知慧,建立十几减9的多种算法,通过小组学习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案和计算策略,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3、结合生活实际,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借助游戏的形式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素材,克服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差、兴趣的维持程度弱等缺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悟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一二种不同的算法。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分析和解答相关的实际事例。 2、方法与过程:通过看看、想想、摆摆、画画、圈圈、算算等学习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视图能力、初步的抽象能力,培养学生用摆实物或图片的方法解释算理和算法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进行实际应用等活动,体验20以内退位减法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生活美。通过对不同算法的理解、比较,感悟数学计算的多样性和异曲同工之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感知十几减9的生活 1、根据课本演示图中的情节展开活动,在活动中感悟十几减9的算理和算法。 2、分组活动,交流思路。根据上面的要求分组活动,组内讨论该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和解题策略。通过想像探索算法、体验算理。一是点数结果;二是想加算减。 3、相互交流,感知算法多样性。 1可根据学校的条件设计成实践活动和课件开式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情境进行编排,演示其中的数学应用。 2、鼓励算法多样性。可能在讨论中还会出现用10减,即算15-9想10-9+5=6;连减15-9想15-5-4;减10加补,即15-9=15-10+1=6。这些都是允许的,重点是鼓励学生说清思路。 3从算法多样性中体会数学的奥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建立表象,逐步概括 1、摆一摆,算一算。 2、小组交流,讲解算法。 教材倾向于“想加算减”,因为已经有了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同时“想加算减”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 1可以采用故事导入,让学生在故事中寻找数学问题,完成生活语言到数学语言的抽象。然后摆12个纸风车,拿走3个。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不同摆法,为交流活动作准备。 初步运用,逐步内化 1、摆摆算算,直观回放。 2、圈圈算算,剖析算法与算理 3、抽象运算,内化知识。 1“做一做”的第1题可以用多种学具摆,可以多出几道题摆摆。也可以同桌互相命题摆摆算算。讲清算法,尽可能地演练多种算法。 2“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进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完成从实物图抽象出十几减9的第一次抽象。 3“做一做”的第3题,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直接算出得数。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练习。练习二第1、2题。 教学反思:上下前后的教学注重将自己的身体为参照弄清这四种方位的具体意义和相对意义;另外对于前后上下有什么和上下前后是什么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二3——8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十几减九,并具有初步的用数学的能力。 2、 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体会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 计算练习 1、课本第3题,小小信差,卡片制多一点,最好加一点加法的。 2、第4题,抢答游戏, 3、 课本第5题:转盘游戏, 4、 第7题,独立完成。 1要求:(1)本题是小鸟送信,把这信制成卡片,然后在桌上放7个信箱,让7个学生上台分别当信差,看谁能把信送得又快又对。 2游戏规则:一生报题,两生抢答。谁答对的多,下一轮就由谁报题,另两位学生继续抢答。如:报的学生高举-9,口报:10,另生答:1, 3把本题制成转盘,抽生轮流上来转一下,对准几,就答哪一题。 应用游戏, 1、p14第6题,两个小朋友在分本子,共16本,分给其中一个9本,另一个说:你剩下的太少了,问:这个小朋友还剩几本? 2、第8题 1①、 先演示,说题意。 ②、 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③、 独立完成。 2① 先说说图意,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哪些问题? ②、 独立完成。 总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进步?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上下前后的教学注重将自己的身体为参照弄清这四种方位的具体意义和相对意义;另外对于前后上下有什么和上下前后是什么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 教学理念 1、注重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对话的方式体现“十几减几”的生活原型。通过两只小猫从不同角度观察的情况抽象了数学问题,使学生感知“十几减几”的生活原型。 2、独立探索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让学生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同一现象,可能得到不同的问题和解决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3、运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感性认识中探索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4、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在学习中渗透集合的思想和函数思想。感受集合与函数的一般特征,启蒙集合意识和函数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相关的计算题,并具有初步的用数学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话、操作(摆实物或学具)、分析和推理等学习过程,探索出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体会交流的重要性,乐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有跟同伴探究疑难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话激趣,展示新课 通过投影演示小猫观鱼图,金鱼的游动变化增强现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配有小猫的交流话声,创设一个模拟环境,增强亲切感和趣味性,吸引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探究新知,感受受探索的乐趣 1有观看小猫观鱼图和听了两只小猫的带声交流后,独立思考两只小猫提出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采用什么解决。 1小组讨论,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根据各自不同的意见进行评价,最后汇报交流 1、从两只小猫的对话中知道了黑金鱼有5条,花金鱼有8条。 2、一条一条地仔细地数,花金鱼有8条,黑金鱼有5条。 3、要求黑金鱼的条数,13-8=5。 求花金鱼的条数,13-5=8。 …… 组织全班同学讨论13-8=5和13-5=8两个算式的算法。 归纳与梳理 1教师要导向性地小结:从小朋友代产刚才的发言中,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喜欢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看来这种方法比较好,当然其他的方法也是正确的也可以用。 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上做一做的第1、2题 学生独立做题。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上下前后的教学注重将自己的身体为参照弄清这四种方位的具体意义和相对意义;另外对于前后上下有什么和上下前后是什么这两个概念有所区分。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并具有初步的用教学的能力。 教学用具: 卡片、投影 计算练习: 1、 出示口算卡片、视算(开火车、个别算)练习4 2、 练习三(1) ①、投影出示 ②、说说图意 ③、独立完成 3、 练习三(2) 4、 练习三 ①、出示制作成图的卡片 ②、让学生说得数 ③、写出算式 ①、投影出示 ○○ ○○○○ △△△ △△△△ ○○ ○○○○ △△△ △△△△ 12-□=□ 13-□=□ 12-□=□ 13-□=□ ②、独立完成 ③、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5——8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式题。 教学用具: 卡片、投影 卡片练习 1、出示口算卡片,先视算,后听算。 2、练习三(7) ① 说运算顺序。 ②再独立计算。 游戏卡片 1、练习三(5) 2、练习三(8) 1 5位小朋友各拿一张卡片,去教室里找位置,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2 制成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小朋友帮忙,帮这些小动物找到自己最爱吃的食物。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三9——13题 教学目标: 1、 对于十几减几能熟练、准确地计算。 2、 加强应用意识,注意同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学用具: 卡片、投影 口算练习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请学生说出变化规律,渗透函数思想。 2此题是练习算式与数比大小,让学生独立完成,找出填得准,填得快的方法。 1、①、口算卡片先视算,后笔算,练习三(12) ②、练习三(9) 2练 习三(10) 二、情景题练习 1引导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先让学生说明图意,结合图意理解图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填算式进行计算。 2让学生自己搭配条件和问题,自由选择加法、减法问题。 3全班交流。 1练习三(11)、以老鹰捉小鸡游戏图中提供的条件和问题。 2练习13、开放题,让学生自由选择做法,算法。 3鼓励算法多样性。 作业 见教材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用数学(p19) 教学理念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从活动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模拟情境。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运用数学适应解决问题。 3、想像是智慧的翅膀,展开积极合理的想像,促使数学知识的生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投影情境图,逐幅出现。 1、出示“捉迷藏”游戏。 2、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 3、出示“踢球”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和倾听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1 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2 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3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尝试运用,培养能力 观察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 1指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区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独立运用,内化知识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练习四中的习题,独立解答。发展用数学的能力。 1. 独立训练。 2. 全班交流。 3. 总结方法。 作业 完成练习四中的习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爱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四1——7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及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能从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计算练习 灵活性。 1. 口算 练习四(3) 2.加减混合练习,第5题。 3.比大小的训练。 ① 先按时计算 ② 说说计算方法,怎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准。 2制成口算卡片,以“开火车”形式练一练。 3、 比大小 第6题 减法算式与一个数比大小,主要是变换形式,增加难度,提高思考问题的综合性和 情景练习 1. 第1题 2.第2题 3.第4题。 以上3题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广泛交流自己的想法。通过评议,让学生学会自我订正。教师通过巡视摸清情况,在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4.第7题 只给画面,要求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题中给出15只兔的条件和画面,引导学生从左右两组和黑白两种兔子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同时增加计算的练习面。2.由两位同学各要写15个大字,通过对话引出需要的条件和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计算。3。第4题是一道借助学生的对话提供信息,要求学生解答的“知道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完备的应用问题。 4。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可能提出加法,减法多种问题。教学前可先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画面后,直接在小组内讲想法,提问题,算得数。在讨论深入后,展示成果,评议各组表现。 课堂总结 学了这节课后,你进步了多少?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 作业:试着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 教学反思:这部分解决问题都是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求另外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教学和训练中关于总数和部分数的认识和理解需要反反复复对学生进行强化,真正的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推理等活动提高思维能力,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第九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理念 1、整体认知,多角度分析问题,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2、小组交流,积极创新。根据自己的发展重排减法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调节学习氛围,保持小朋友学习的亢奋状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多角度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发现其中的规律。熟练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推理等学习活动发现20以内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通过对话、视图、模拟现实事例等学习形式发展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念数学运算的规律性,感受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的多样性,愿意积极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愿意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体验数学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发展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整体呈现,独立思考 投影20以内退位减法表,请学生观察这张减法表: 1、竖着看,第一列的得数有什么规律? 2、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 1.仔细观察思考,探索规律,把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互相评议自己的发现的规律性和作用。 2.交流学习成果 。 重排减法表,创新知识 通过重排,巩固自己发现的规律,同时进行了一遍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得了成功的成就感。 以同桌两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用课前准备好的减法卡片,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列减法表。如以得数的大小排列。 练习巩固,提升知识 独立进行练习五中习题训练年。 独立完成练习五中相关的习题。及时反馈学习的最新成果,根据学习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进程。教学要掌握教学动态,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教学反思: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还给孩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乐于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 1、 对20以内的加减法有进一步的熟练 2、 能对20以内加减算式进行有规律的认识 教学用具:卡片、投影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计算练习 1、 第1题 2、 第2题 利用看图计算的形式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为“想加算减”巩固思路。 3、 第3题练习时,让学生集中精力,独立完成。 1 借助找差是6的一组算式,熟悉退位减法表,完成后,请几个学生说一说从减法表中能看出什么规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20以退位减法表”。 2 由学生们独立完成,完成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感受。练习时,让学生集中精力,独立完成。 情景题 第4题 通过水盆里放纸船和两个小朋友看着水盆里的纸船对话,让同学了解情景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1学生自己看图中的情景,收集数学信息。 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3 独立解决数学问题。 课堂小结: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有那些知识值得提醒同学们注意?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练习五第5—11题) 教学目标: 1、20以内的加减法有进一步的熟练。 2、对20以内加减算式进行有规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式题计算 1、第5、题是由一道加法题两道减法题,集中巩固“想加算减”的计算思路。 2、第8题是混合练习题,强调做一步对一步,专心细致。 1 还可以让学生出题,增加练习量。 2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问题的解决 1、第4题通过水盆里放纸船和两个小朋友的对话。 2、第6、9、11题都是有情境解决问题的练习题。 1让小朋友了解情境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2 方法同第4题,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进行交流。 数学游戏 1、拔红旗。 2、思考题。 1 第10题,比一比,谁先算完就表示拔到红旗。(1)先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提出数学问题。 (2)让学生猜一猜,12个男生间可以插进多少个女生? (2)玩一玩。让几个男同学和几个女同学上台排一排,学生就明白。 教学反思:3月17号进行本单元测试:主要问题是(1)给出情景,提问题并写算式;(2)计算的变式练习在空白处填上加减号8 5=12 9;(3)不会审题将式子按从达到小的顺序排列,有学生排得是得数,有学生顺序错了。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有目的的制定计划和方案,及时的得到解决和巩固。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组 教学理念: 1、在活动中满足学生自由发挥的需要,并以此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在活动中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动笔。 2、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缔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现代数学的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思想在学生头脑里产生”。因此,数学学习应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二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