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doc
《灌南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南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doc(7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灌南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实 施 方 案 连云港市水利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一○年九月 目 录 1 项目提要 - 1 -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 1 - 1.2 重点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 2 - 1.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6 - 1.4 项目建设标准及总体布局 - 9 - 1.5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 12 - 1.6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 13 - 1.7 主要效益和经济评价 - 13 - 1.8 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 13 - 2 重点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 14 - 2.1 自然状况 - 14 - 2.2 经济社会状况 - 20 - 2.3 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状况 - 21 - 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必要性 - 24 - 3.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 24 - 3.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25 - 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26 - 4 项目建设标准及总体布局 - 28 - 4.1 建设标准 - 28 - 4.2 项目总体布局 - 28 - 5 主要建设内容及典型设计 - 36 - 5.1 工程建设内容及典型设计 - 36 - 5.2 主要工程量 - 51 - 5.3 主要材料、设备的数量 - 51 - 6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 52 - 6.1 投资概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 52 - 6.2 投资概算 - 53 - 6.3 年度实施计划 - 53 - 6.4 资金筹措方案 - 55 - 6.5 建设资金管理 - 56 - 7 主要效益评价 - 56 - 7.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 - 56 - 7.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 60 - 7.3 生态环境效益方面 - 60 - 7.4 社会效益方面 - 61 - 8 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 - 61 - 8.1 项目建设管理 - 61 - 8.2 项目施工组织 - 62 - 9 项目建后运行管护 - 67 - 9.1 项目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 67 - 9.2 项目运行管理制度 - 68 - 9.3 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 68 - 10 附表 - 70 - 11 附图 - 70 - 1 项目提要 1.1 项目背景及依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县市区,实行重点扶持政策,通过集中资金投入,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灌南县为农业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全县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针对该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础差、建筑物工程配套率低,加之现有工程经多年运行,普遍存在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2009年通过全省竞争立项,灌南县被确定为全省19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之一。2009年重点县项目目前已通过竣工审计,准备申请竣工验收,在项目实施工程中省、市领导多次来检查、指导工作,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扬。 为了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灌南县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根据苏财农[2010]194号关于下达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控制指标的通知,灌南县组织编制了《灌南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受灌南县水利局委托,本公司组织编制了《灌南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 编制依据: 《江苏省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连云港市灌南县十二五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灌南县盐西圩区治理规划》、《灌南县农村小型泵站更新改造规划》、《灌南县农业节水灌溉规划》、《灌南县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灌南县统计年鉴》(2008)。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泵站技术改造规范》(SL254—2000)、《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计算规范》(SL278—2002)、《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2 重点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1.2.1 自然条件 1.2.1.1 概况 灌南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全境地跨北纬33°57′~34°27′,东经119°07′~119°48′。东临黄海,西接沭阳,南与涟水、响水县毗连,北隔新沂河与灌云相望。全县地貌似一把金钥匙,钥匙头在东,钥匙把在西。境域东西狭长,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最宽处约30公里。全县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67万亩,水域占25.6%,陆地约占74.4%。 1.2.1.2 气候、气象 全县地处暧温带南缘,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东滨黄海,属暖湿季风气候。一年中四季分明,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升温缓慢,冷空气活动频繁,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常受低温和台风影响,降温比较快,冬季少雨有雪。多年平均气温13.8℃,一年中0℃以上的积温5070.30℃,无霜期227天。年均日照2435小时,属高光照区。全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957.9mm,年最大降雨量1377mm(2000年),60%以上集中在6~9月份,冬春少雨。最大月均降雨量为7月份240mm,最小月均降雨量为12月份15.1mm。历年日最大降雨量为492.4mm(2000年8月31日)。 全县多年平均蒸发量1587mm,干旱指数为1.6。 灌南县是冰雹多发地区,1959~2008年共出现冰雹48次,平均每年1次,最多的是1969年达7次。 1.2.1.3 地形、土壤 全县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向东倾斜,地面高程最高约5.9m,最低约1.6m,属平原缓坡地带,平均地面坡降为1/15000~1/20000。 全县境内土壤有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5个土属,16个土种,20个变种。黄潮土占耕地的61.1%,分布在盐西地区、义泽河地区和盐东地区北部。土壤质地粘重,保水、保肥性能好,潜在肥力较高。盐碱性潮土占耕地的14.1%,分布在盐东地区南部和盐西地区新安镇南部。土壤含盐量0.1%~0.2%,粘粒含量低,结构性差,板结,通透性不良,保肥、保水性弱,肥力水平低。脱盐土占耕地的24.8%,分布在灌北地区。土壤质地多为粘性,含盐量低于0.1%,但未彻底摆脱盐分的潜在威胁,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养分含量为全县最高。 1.2.2 社会经济状况 2008年底全县总人口75.28万人,辖14个乡镇237个村民委员会。灌南县是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属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作物以三麦、水稻、玉米为主。地区生产总值79.25亿元,粮食总产量59.49万吨,三麦播种面积65.12万亩,单产388公斤;水稻面积46万亩,单产590公斤;玉米面积6.24万亩,单产420公斤;棉花面积0.36万亩,单产83公斤。财政收入19.5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804元。 灌南县农业历史上为单一的旱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山芋、大豆为主,实行两年三熟制。建县后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善,灌排水条件得以改善。六十年代种植水稻成功,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两年三熟制逐步向一年两熟制过渡。七十年代全面实行旱田改水田,春播改夏播,单作改套作、间作、混作,晚播改早播,除新沂河滩地和棉花地外,大多数实行一年两熟制。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山芋和油菜等。一年两熟制主要布局是: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大田蔬菜、瓜果、浅水藕、淮山药、食用菌、林木等经济植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1.2.3 灌区基本现状 全县共有涟中、灌北、淮涟、柴沂、柴塘、沂南6个重点中型灌区和涟西1个小型提水灌区,这些灌区大多为上游大型自流灌区的尾部,后因上游自流水断绝,由自流灌区逐渐改造而成的提水灌区,当时受人力、财力限制,灌区改造很不彻底,灌区遗留问题很多。除涟中灌区于2007~2008两年度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与更新改造,工程整体运行良好外,其余6个灌区骨干水利工程标准低、损坏严重,绝大多数急需更新改造,这些骨干工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加之投入不足,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不及时,骨干工程老化严重,泵站设备老化,装置效率低下,灌溉水利用率降低等现象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各行各业对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状灌排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与节水改造、水资源优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骨干工程原设计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区骨干建筑物工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设计标准偏低。结构尺寸小,经多年运行,又缺乏必要维护经费,工程老化,带病运行。涵闸工程:砼构件碳化严重,砼剥落、露筋、开裂,护坡坍塌,翼墙倾斜,启闭机老化,启闭失灵,有些涵闸护坡太短,交通桥等级低、岸乙墙断面小,构件强度不足,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泵站工程,电灌站机电设备陈旧,机泵效率低下,有些泵型已经淘汰,无设备更换,站房简陋、破旧,形象极差。落后的水利基础设施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成为灌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建筑物工程不配套。田间工程配套率较低,乱开口门、以坝代桥现象较多,引排水不畅,工程整体效益低。 渠道断面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灌区由自流灌溉逐步演变为提水灌溉,原自流灌溉的土渠道断面大,虽经多次改造,但由于渠系配套建筑物资金所限,未能改造到位,一般支渠口宽都达15m左右,干渠口宽达15~20m,深度3.0~3.5m。加之线路长、渠道渗漏、跑水严重,灌溉速度慢,持续时间长,灌溉水利用系数低,仅达0.53,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利工程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县工农业生产、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但由于该县经济基础较差,水利的投入相对不足,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整体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仍不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1.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与作用 灌南县位于淮、沂、沭、泗下游,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加之受潮汐、台风、客水等影响,极易发生洪、涝、旱、风等自然灾害。解放前,水系紊乱,洪水肆虐,大水漫溢,自然灾害频繁。 “夏季一片水汪汪,冬春一片白茫茫(冒盐碱)”的灌南民谣就是洪、涝灾害的真实写照。大旱年份,田地龟裂,河塘干枯,人畜饮水困难,灌北地区曾发生用一个鸡蛋换一瓢淡水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广大干群长期坚持不懈地大搞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挖沟修渠,修筑圩堤、建闸建站,调引江淮水,排除涝水,抵挡客水,水利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建成了防洪、挡潮、排涝、降渍、灌溉水利工程体系,有效地抵御了水旱灾害的侵袭。依靠水利工程体系,战胜了1974年型大涝、1978年型大旱、1981年型大潮、1983年和2000年大涝。解放前那种洪水漫流,海潮溢境,排水无出路,灌溉无水源,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 灌南县是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全县农业和工业持续稳步增长,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群众告别了贫困,在解决温饱之后,正快步奔向小康。 1.3.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该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农田水利工程标准低。全县农田灌溉保证率基本达到70%,但排涝标准低,一般3年一遇,而盐西地区不足3年一遇;二是工程老化失修。小型配套建筑物工程老化严重,效益衰减;三是水利死角多。全县尚有30多万亩中低产田有待改造,还有部分乡镇的边缘地区,多年没有水利投入,灌排设施不健全,灌不上,排不出,农作物望天收;四是田间工程配套率低。中沟以上级实有配套率仅达设计配套率的55%左右,小沟级及其以下田间配套率仅达25%左右;五是工程管理水平低。工程管理责任制虽然初步落实,但人员素质有待改进,缺少现代化的管理设施,管理水平较低。有些单位和个人水法规意识谈薄,人为破坏水利设施现象时有发生。工程管理经费落实不到位,管理人员待遇很低,管理责任意识不强。 1.3.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上级投资以建设水利骨干工程为主,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是采取行政推动,农民投入为主的方式。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贫困,小型农田水利投入相对较少,处于吃老本的状况,存在的问题较多。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将大大减少,现有的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引排能力低、田间工程不配套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没有配套齐全的小型田间水利工程,骨干工程就不能完全发挥工程效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对面广量大的小型水利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小型水利工程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制约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疏浚排水河道,新建、加固排水涵闸,消除工程隐患,提高引排能力;新建、改造灌、排泵站,满足农业生产灌溉与排涝要求,提高农业生产能力;进行渠系改造,兴建渠系配套建筑物,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灌溉保证率,节约水资源。 综上所述,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实现水利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保障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安全的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十分迫切,非常必要。 1.4 项目建设标准及总体布局 1.4.1 建设标准 (1)防洪除涝降渍能力:防洪工程设计标准达到历史最高水位不出险,超标准洪水有对策;日降雨200mm雨后1d排出。 (2)降渍标准:控制农田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0.8~1.0m。 (3)灌溉保证能力。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 (4)排灌工程配套率。中沟以上灌排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达到100%,田间灌排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在90%以上。 1.4.2 项目总体布局 本次规划项目区涉及李集乡、孟兴庄镇、汤沟镇、三口镇、新安镇五个乡镇31个村,总耕地面积9.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0万亩。其中重点县项目涉及五个乡镇21个村。 李集乡项目区:总耕地面积1.7万亩,总人口13054人,年人均收入5900元,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三麦、玉米为主,大豆、油菜、山芋为辅。其中万圩村2940人,水稻面积2000亩;和兴村4650人,水稻面积4200亩;新民村2864人,水稻面积3600亩;八间房村2600人,水稻面积1500亩。 孟兴庄镇项目区:总耕地面积2.3万亩,总人口13161人,年人均收入5942元,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三麦、玉米为主,大豆、油菜、山芋为辅。其中六湖村2166人,水稻面积4200亩;李埠村2776人,水稻面积4300亩;板沟村3262人,水稻面积5500亩;韩李村2166人,水稻面积3000亩。 汤沟镇项目区:总耕地面积1.6万亩,总人口14297人,年人均收入6782元。葛集村水田530亩、玉米、大豆1450亩、经济作物1000亩,人口3019人;大同村水田3130亩、玉米、大豆670亩, 3572人;沟东村水田435亩、玉米、大豆1205亩、经济作物360亩,人口2511人;汤沟村水田1920亩、玉米、大豆975亩、经济作物160亩,人口5195人。 三口镇项目区:总耕地面积1.6万亩,总人口9160人,年人均收入5236元。其中何庄村1900人,水稻面积2400亩;潘老庄村2300人, 水稻面积4000亩;三合村2950人,水稻面积4200亩;小北村2100人,水稻面积3400亩。 新安镇项目区:总耕地面积2.6万亩,总人口13981人,年人均收入6928元。其中刘元村2869人,水稻面积3320亩;大胜村4868人, 水稻面积6326亩;苏口村2726人,水稻面积2750亩;宋集村1762人,水稻面积3000亩;新东村1756人,水稻面积2800亩。 从项目区多年运行情况看,现有的灌排体系布局基本合理,因此,本次规划仍在原有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和提高。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坚持洪、涝、旱、渍综合治理的原则,对灌区内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疏浚中小沟并配套灌排设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项目区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支撑。 灌溉系统设计。经几十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各灌区灌排系统已经形成,灌溉水系主要为干、支、斗、农或支、斗、农、毛四级进田,即大沟引外河(区域性河道)水入内,通过电灌站抽取入支、斗渠→农渠→毛渠→进田。支渠平行大沟布置,间距一般为1000~1500m,斗渠垂直支渠布置,间距500m左右,农渠垂直斗渠布置,间距200m左右,毛渠垂直农渠布置,间距100m,对部分斗农渠进行混凝土防渗衬砌,在斗渠、农渠、毛渠首分别建斗门、农门、毛门。 排水系统设计。该县属平原缓坡地带,排水系统分为大、中、小、毛沟四级。即田间积水→毛沟→小沟→中沟→大沟→排入外河。在小沟与中沟、中沟与大沟、大沟与外河交汇处建排水闸,汛期开闸排水,灌溉期间大沟闸开闸引水,中沟闸、小沟闸关闸蓄水,以减少田间水的渗漏。对项目区内中小沟进行疏浚,疏浚标准:中沟深3m,底宽3m,边坡1:2;小沟深2m,底宽2m,边坡1:1。 交通工程。根据沟、渠、路和沟、路、渠的不同布局,在交通道路上配置大孔板桥和渠桥,以适应农业生产需要。 1.5 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1.5.1 主要建设内容 2010年度重点实施李集乡、孟兴庄镇、汤沟镇、三口镇、新安镇5个乡镇21个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连片治理项目。计拆建、改造灌溉泵站34座35台套1501千瓦;改造渠系建筑物1511座;改造引排水闸6座,砼衬砌渠道70.9公里;疏浚土渠、中小沟65公里,土方41.44万方。工程总投资2857.19万元,可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0万亩,改善排涝面积9.4万亩。整合农开项目及中央财政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资金项目,集中连片治理孟兴庄镇的四兴、头庄、大丰、二庄、兴庄、陆二庄,汤沟镇的金星、支沟、李集乡的合兴、大杨等10个村。整合项目总投资1375万元,计共改造泵站6座,兴建配套建筑物1415座,新建砼防渗渠道54.51公里,可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 1.5.2 主要工程量 本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总工程量:土方开挖52.41万m3,土石方回填24.43万m3,砌石7439.2m3,现浇砼16588.1m3,预制砼797.26m3,垫层310.79m3。 主要大宗材料用量:水泥9415t、钢筋148.76t、黄砂19287吨,碎石25859吨,块石13377吨,水泵装机1501kW。 1.6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工程概算投资2857.19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416.33万元,设备费89.45万元,独立费用216.29万元,预备费135.12万元。 资金筹措计划为:申请中央财政补助850万元,省财政补助1150万元,县财政配套650万元,乡村以劳折资207.19万元。整合农开项目及中央财政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资金项目,集中连片治理孟兴庄镇的四兴、头庄、大丰、二庄、兴庄、陆二庄,汤沟镇的金星、支沟、李集乡的合兴、大杨等10个村。整合项目总投资1375万元。 1.7 主要效益和经济评价 1.7.1 主要效益 本期工程实施后,灌区灌溉保证率达80%,排涝标准达10年一遇,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目前的0.53提高到0.6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0万亩,改善排涝面积9.4万亩,年节水量950万方。 1.7.2 经济评价 经分析,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3.2%>12%,(行业基准收益率),经济净现值1448.6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56>1.2。各项指标均超过行业基准值,工程效益显著。 1.8 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期工程的各项建设任务,灌南县成立灌南县2010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灌南县水利局、财政局成立项目建设处,作为本期工程的项目法人机构,为工程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同时,建立合理的财务管理和建设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方面,项目建设处设立专门的财务科,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并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建设管理方面,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严格质量监督,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本期工程建成后,在项目区乡镇组建用水协会,进行管理机构改革,实行用水协会+农户的模式,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2 重点县经济社会简况及灌区基本现状 2.1 自然状况 2.1.1 自然条件 2.1.1.1 概况 灌南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全境地跨北纬33°57′~34°27′,东经119°07′~119°48′。东临黄海,西接沭阳,南与涟水、响水县毗连,北隔新沂河与灌云相望。全县地貌似一把金钥匙,钥匙头在东,钥匙把在西。境域东西狭长,东西长约71公里,南北最宽处约30公里。全县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水域占25.6%,陆地约占74.4%。 2.1.1.2 气候、气象 全县地处暧温带南缘,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东滨黄海,属暖湿季风气候。一年中四季分明,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升温缓慢,冷空气活动频繁,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常受低温和台风影响,降温比较快,冬季少雨有雪。多年平均气温13.8℃,一年中0℃以上的积温5070.30℃,无霜期227天。年均日照2435小时,属高光照区。全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957.9mm,年最大降雨量1377mm(2000年),60%以上集中在6~9月份,冬春少雨。最大月均降雨量为7月份240mm,最小月均降雨量为12月份15.1mm。历年日最大降雨量为492.4mm(2000年8月31日)。 全县多年平均蒸发量1587mm,干旱指数为1.6。 灌南县是冰雹多发地区,1959~2008年共出现冰雹48次,平均每年1次,最多的是1969年达7次。 2.1.1.3 地形、土壤 全县境内地势平坦,由西向东倾斜,地面高程最高约5.9m,最低1.6m,属平原缓坡地带,平均地面坡降为1/15000~1/20000。 全县境内土壤有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5个土属,16个土种,20个变种。黄潮土占耕地的61.1%,分布在盐西地区、义泽河地区和盐东地区北部。土壤质地粘重,保水、保肥性能好,潜在肥力较高。盐碱性潮土占耕地的14.1%,分布在盐东地区南部和盐西地区新安镇南部。土壤含盐量0.1~0.2%,粘粒含量低,结构性差,板结,通透性不良,保肥、保水性弱,肥力水平低。脱盐土占耕地的24.8%,分布在灌北地区。土壤质地多为粘性,含盐量低于0.1%,但未彻底摆脱盐分的潜在威胁,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好,养分含量为全县最高。 2.1.1.4 自然灾害情况 灌南县东临黄海,上游地区四市八县涝水经该区入海,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受暴雨、潮汐、台风侵袭和客水影响,春季少雨,夏秋季常有台风、龙卷风、雷雨大风出现,极易发生洪、涝、潮、旱、风等自然灾害。据统计,1959~2008年发生灾害36次,平均三年二遇。常出现春旱秋涝,台风带来风暴潮和暴雨。1978年大旱,全年降雨只有661.3mm,为多年平均的69%,受灾人口8万人,水稻面积缩减11万亩;1962年9月9日14号台风影响,突降暴雨26个小时,风力在10级左右。1981年9月1日14号台风影响,出现风暴潮,响水口最高潮位达4.03m,燕尾港最高潮位3.84m。2000年旱、洪、潮、风、涝灾害并发,8月30日3时~31日7时,全县平均降雨600mm,最大点雨量812mm,全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 2.1.1.5 水资源状况 灌南县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过境水量较大,可拦蓄水量较多,又属暧湿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洪泽湖供水,不计地下水资源,平水年份水资源总量在65亿m3左右,是水资源相对富裕地区。在水资源构成及其利用上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资源总量优势。 地表径流量相对较少,时空变化大。灌南县多年平均降水量948mm,由降水而形成的地表径流量年平均为2.7亿m3。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年内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且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枯水年的降水量只有丰水年的60~70%。地表水年径流变化规律与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从而影响地表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过境水量较大,但难以利用。据统计,在65亿m3水资源总量中,过境水占95%以上,其中又以上游地区下泄水为主,占95%以上。过境水量虽然较大,由于过境水通过县域的时间相对集中,沟河拦蓄库容有限,多数白白流注入海,在利用上还存在着困难。而且丰水年过境水量多,枯水年过境水量少,因此过境水可用不可靠。 全县土地总面积156.1万亩,耕地面积88.7万亩(水利统计耕地面积77.06万亩),坑塘4.49万亩,河流6.22万亩,沟渠16.17万亩,苇地1.38万亩,河堤占地4万亩,其他占地35.14万亩。未实施土地治理和土壤改良前,灌南县可耕地面积约78万亩,随着中小型灌区水灌、泵站工程的建设,发展灌溉,种植水稻,洗盐淋碱,加之土地治理,废沟废塘平整等措施,消灭了盐碱荒地,可耕地面积扩大到88.67万亩。“十一五”期间,经土地治理的投入,可开垦部份废弃荒地和废沟废塘,但“十一五”期间,全县的工业经济将迅猛发展,现有的灌南经济开发区、堆沟港化工园区、太仓化工园区将要再扩大规模,加之小城镇的建设,需占有少部份耕地(港镇、李集乡有3个行政村已全部征用,本期规划不予考虑)。2008年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仅59.2万亩,仅占实有耕地的67%,还有30多万亩耕地需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来发展灌溉。 工业用水:根据灌南县近几年来工业生产增长率和灌南县经济发展规划,全县工业生产平均增长率为12%左右,据2008年灌南县统计年鉴查得工业总产值199.73亿元,拟定工业用水定额,现状年为80m3/万元,2012为60m3/万元,据此推算出2012年全县工业用水量为199.73×(1+12%)3×60=16836万方。 农业用水:以不同保证率的降水量分别对水稻、夏旱作物(棉花、玉米、大豆)、冬旱作物(小麦、油菜)进行计算,得到各种保证率下的净灌溉定额见下表。 表2-1 设计年降水量 单位:mm 灌区名称 地形分区 统计参数 设计年降水量 均值 Cv 50% 75% 95% 灌北灌区 945.13 0.28 916.8 746.7 557.6 表2-2 节水灌溉方式下水稻净灌溉定额 单位:m3/亩 灌区名称 地形分区 水稻净灌溉定额 50% 75% 95% 灌北灌区 422 461 507 表2-3 主要旱作物不同保证率的净灌溉定额 单位:m3/亩 旱作物 灌溉保证率 50% 75% 95% 三麦 12.4 46 79.9 玉米 23.4 70.8 121.5 棉花 35.4 107 183.8 油菜及其它 11.7 42 72.8 2008年,全县水稻面积46万亩,三麦面积65.12万亩,其他旱作物面积27.54万亩,蔬菜面积3.52万亩。预测2012年,水稻面积42万亩,三麦面积50万亩,其他旱作物面积25.06万亩,蔬菜面积10万亩。75%灌溉保证率净灌水定额:水稻461方/亩,三麦46方/亩,其他旱作物42方/亩,蔬菜120方/亩。本期重点县3年规划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6。 2012年,全县农业用水量为: 灌溉水资源分析:灌南县水资源总量见下表,75%灌溉保证率水资源总量为326678万方。75%保证率水资源利用率分别为:本地径流44.9%,洪泽湖直供水35.7%,上游区下泄水4.41%,回归水39.3%,计算得全县75%保证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52914万方。 表2-4 灌南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表 单位:万方 水资源保证率 20% 50% 75% 95% 本地径流 总 量 33957 27378 18530 12284 利用率 25% 35% 44.9% 55% 利用量 8489 9582 8320 6756 过境水 洪泽湖 直供水 总 量 113485 49316 51379 14126 利用率 18.5% 29.4% 35.7% 62.6% 利用量 20995 14499 18342 8843 上游区 下泄水 总 量 782083 576610 256769 86644 利用率 1.58% 2.30% 4.41% 39.29% 利用量 12357 13262 11324 34042 回归水 利用率 39.3% 39.3% 39.3% 39.3% 利用量 16444 14676 14928 19509 合计 总 量 929525 653304 326678 113054 利用量 58285 52019 52914 69150 供需水平衡分析:灌南县75%水资源保证率可供水资源总量为(不计地下水资源)52914万方,75%灌溉保证率农业灌溉用水及工业用水共需水量为:16836+39858=56694万方,尚缺水3780万方。缺水量为总用水量的6.7%,缺水量与总用量之比小于10%为供需水平衡,因此,在今后考虑通过重点县建设对部分土渠进行衬砌防渗后,灌溉保证率为80%的情况下,灌南县供需水基本平衡。 2.2 经济社会状况 灌南县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67万亩。2008年底全县总人口75.28万人,辖14个乡镇237个村民委员会。灌南县是农业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属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农作物以三麦、水稻、玉米为主。地区生产总值79.25亿元,粮食总产量59.49万吨,三麦播种面积65.12万亩,单产388公斤;水稻面积46万亩,单产590公斤;玉米面积6.24万亩,单产420公斤;棉花面积0.36万亩,单产83公斤。财政收入19.57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804元。 灌南县农业历史上为单一的旱谷,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山芋、大豆为主,实行两年三熟制。建县后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善,灌排水条件得以改善。六十年代种植水稻成功,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两年三熟制逐步向一年两熟制过渡。七十年代全面实行旱田改水田,春播改夏播,单作改套作、间作、混作,晚播改早播,除新沂河滩地和棉花地外,大多数实行一年两熟制。主要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和大豆、山芋、油菜等。一年两熟制主要布局是:小麦—水稻、油菜—水稻、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等。随着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大田蔬菜、瓜果、浅水藕、淮山药、林木等经济植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2.3 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状况 2.3.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类型、分布、完好程度 经多年的水利建设,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初具规模,共修筑圩堤513.2公里,开挖县级以上河道20条,乡村河道6908条4113.63公里,修筑渠道4485条3248.2公里。建成中型涵闸5座,小型挡潮闸、封闭闸、排水闸1244座,兴建各类配套建筑物13132座,中沟以上级7161座,建成提水泵站679座30423千瓦,建成砼防渗渠道606公里,农田水利累计投资27291万元。有效灌溉面积59.2万亩,除涝面积59.6万亩,建成旱涝保收田41.02万亩。灌溉工程大多由建于引河(内部引排结合大沟)侧泵站提水,经支、斗、农、毛四级或支、斗、农、三级明渠输水入田灌溉,在渠系上兴建必要的渠首、节制、交通桥等配套建筑物,在大沟两头建引水闸、节制闸、引排水结合闸(三口镇南侧为引水闸、北侧为挡潮、排水闸;新安镇盐河以东部分(原大圈乡,南北侧为挡潮、排水闸,中心大沟两侧建节制闸、引水闸;新安镇盐河以西部分、李集乡、孟兴庄镇、汤沟镇的盐西地区为引排结合闸;排涝工程由小沟汇集田间积水入中沟、再入引排结合大沟经引排结合闸排入干河,最后经灌河排入大海,在外三沟上兴建必要的节制、渡槽、交通桥等配套建筑物。水利工程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县工农业生产、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但我县中小型灌区数量较多,没有1个大型灌区,除涟中灌区进行了节水配套与更新改造外,其余6个灌区一直无专项灌区改造资金投入,灌区未级渠系(中沟以下级)除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实现整村推进改造了涟中灌区境内的百禄镇、新集乡、花园乡、北陈集镇、张店镇等五个乡镇20个村的小型农田水利连片治理项目。其余存在问题很多,渠系混乱,还存在沟渠不分现象,中沟以下级渠系建筑物配套率低,以坝代桥、渠道乱开口门现象普遍,水资源浪费严重,急需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及配套工程建设。目前全县中沟以上级建筑物配套率58%,完好率 48%;小沟以下级建筑物配套率35%,完好率60%;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较差,水利投入相对不足,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整体上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仍不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2.3.2 灌区骨干工程改造、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 全县共有涟中、灌北、淮涟、柴沂、柴塘、沂南6个重点中型灌区和涟西1个小型提水灌区,这些灌区大多为上游大型自流灌区的尾部,后因上游自流水断绝,由自流灌区逐渐改造而成的提水灌区,当时受人力、财力限制,灌区改造很不彻底,灌区遗留问题很多。 本次规划项目区分布在涟中灌区、淮涟灌区、柴沂灌区、柴塘灌区、涟西灌区5个灌区境内。除涟中灌区于2007~2008两年度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与更新改造后,骨干工程运行完好外,其余4个灌区骨干水利工程标准低、损坏严重,绝大多数急需更新改造,这些骨干工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加之投入不足,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不及时,骨干工程老化严重,泵站设备老化,装置效率低下,灌溉水利用率降低等现象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各行各业对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状灌排能力与设计灌排标准、水资源利用率低与节水改造、水资源优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骨干工程原设计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区骨干建筑物工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设计标准偏低。结构尺寸小,经多年运行,又缺乏必要维护经费,工程老化,带病运行。涵闸工程,砼构件碳化严重,砼剥落、露筋、开裂,护坡坍塌,翼墙倾斜,启闭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南县 2010 小型 农田水利 重点 实施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