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态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认知特征与阐释.pdf
《情态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认知特征与阐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态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认知特征与阐释.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106情态隐愉式和一致式的认知特征与阐释胡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摘要:本文综合认知语言学的识解和心理空间理论,对情态隐喻式与一致式进行概念化认知分析,阐述两者之间的根本语义区别和联系。研究发现:将情境视点空间置于台上区域的识解认知操作是情态隐喻的发生机制。当情境视点空间一直处于台下区域,仅为述谓的情境锚定时,体现为小句中的情态附加语,即情态一致式。当情境视点空间映射到内容空间作为视点空间置于台上区域时,视点空间体现为后接焦点事态的投射小句,即情态隐喻式。关键词:情态隐喻;一致式;心理空间;视点空间中图分类号:HO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5-48 91(2 0 2 3)
2、0 2-0 10 6-0 9Cognitive Feature and Account of Metaphorical and Congruent Expressions of ModalityAbstract:This paper illuminates the underlying semantic connec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interpersonal metaphor of modality and congruent expression of modality,i.e.,modal verbs,froman integrated cognit
3、ive perspective of Grounding and Mental Space,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construalconfigur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modal metaphor involves putting GroundViewpoint Space on stage.If Ground Viewpoint Space remains offstage as grounding predicate,itis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mod
4、al verbs;if it is mapped onto Content Space as Viewpoint Space putonstage,this Viewpoint Space is formalized as projecting clause taking focus proposition,namely,metaphoric expression of modality.Key Words:metaphors of modality;congruent expressions of modality;mental space;viewpointspace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
5、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情态隐喻构式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6 YYB012)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胡坚,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引用本文:胡坚2 0 2 3.情态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认知特征与阐释 J语言教育,(2):10 6-114.1071.引信在语法隐喻理论中,情态隐喻范畴首创性地对超越小句表达情态的各种变体的语言事实做出了统一的理论阐述,因此对系统功能语言学(SFL)学科内外都有重要意义。在SFL情态系统中,修饰命题的情态附加语被认作情态的一致式,包括情态动词和情态副词。情态意义也可以由小句来表达,SFL称之为情态隐喻式。典型的情态隐喻式示例如下。(1)
6、I think Mary knows.(2)It is likely that Mary knows.(3)我认为张三知道。(4)张三知道,这是可能的。关于情态隐喻的隐喻性理据,系统功能语法是这样表述的:显性主观和客观情态形式(如I think,i t i s l i k e l y)都是隐喻性的,因为它们都是“以独立存在的命题形式来体现情态的”(Halliday&Matthiessen,2 0 14:6 98)。所谓命题形式,指的是小句(常晨光,2 0 0 1)。情态所体现的是说话人对于断言的有效性或者提议的正误的视角,“一致的形式应是命题的附加语,而不是命题本身”(胡壮麟等,2 0 0 8
7、:152)。但是,对于“Ithink”这类由第一人称单数和认识动词(如think,g u e s s,也就是心理过程动词)组合而成的表达式,Corum(197 5:133)称之为“附加插入成分”(parentheticadjuncts);还有学者认为“I think”已从充当主句的结构式语法化为表述认知情态的附加语(参见ThompsonM u l a c,1991)。国内学者丛迎旭(2 0 14)也认为“Ithink”更像一种插入成分,其句法地位与情态副词相仿。这说明情态隐喻的理据性仍是一个需要夯实的问题。同时,语法隐喻式和一致式的“同义性”与区别性特征一直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张德禄、董
8、娟(2 0 14)指出,语法隐喻涉及同一意义的不同表达,但隐喻式和一致式又不完全同义。笔者认为,这个“同义性”用“语义交叉”(semanticjunction)来表述更为准确(参见Matthiessen等,2 0 16)),即隐喻式所涉及的“语义范畴a被当作是语义范畴b”(黄国文,2 0 18:2)的前提条件是语义范畴a和b存在交又。从区别性特征来看,情态隐喻式和一致式在SFL情态取向中分别对应“explicit”(显性)取向和“implicit”(隐性)取向。然而,情态隐喻相关文献并没有对这两个术语予以说明,其中文的译法也不同,既有“显性-隐性”,也有“明确一非明确”。一一那么,就情态隐喻式
9、和一致式而言,到底何为语义交又?两者的语义区别又是什么?这两个相关的问题函待澄清。丛迎旭、王红阳(2 0 17)提出语法隐喻一致式应具有原型性和象似性两条认知特征,但该研究论证无一实例涉及情态语法隐喻,且实例缺乏典型性,因此其结论难免有失全面。总的来看,语法隐喻研究大多将重心放在概念语法隐喻,国内仅有少量人际隐喻研究(何伟,2 0 0 8)。108AAAARNAAAAAAARRRMAAAAANAAAAAAANAAARMRNMNNISNANNNNAAPAAAAAAAAAAPAAAAAAAAN近十余年来,语法隐喻研究呈现出的一个动向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加以分析,并取得可观成果(如Taverniers
10、,2008;陈新仁,2 0 14;丛迎旭王红阳,2 0 17)。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语言流派,但在基本语言观上有相通之处。正如语言学家Nuyts(2001)所言,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目标和观点广泛兼容,都关注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两者都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有理据性,前者从功能语义角度,后者从认知语义角度,在研究维度上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具有互补性(曲英梅彭爽,2 0 2 0)。本文拟从跨学科视角解决以下问题:情态隐喻式和一致式之间的语义交又和区别究竟是什么?从认知机制入手能否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融合认知语言学的识解和心理空间等理论,构建心理空间识解认知模型,分析情态
11、隐喻式与一致式的语义差别和语义动态建构,并对其认知机制作出阐释。2.情态的心理空间识解模式建构2.1理论基础与模型建构认知语法认为,表达式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其概念内容,还取决于“识解”该内容的特定方式。“识解”即人以可变的方式构念与描绘相同场景内容的能力(Langacker,2015)。任何表达式都蕴含概念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识解关系。Langacker(1987,2006)提出,概念化主体是神经活动发生的中心,由此与客体结合起来。客观性对应于概念化客体,而主观性则对应于概念化主体或概念者。认知语法用观察排列来具体描述人在被观察场景中的位置以及人与场景的关系,包括讲话者和听话者、观察点、方向、
12、最大辖域、台下区域(offstageregion)、台上区域(onstage region)和焦点等要素。最大辖域(简称MS)是表达式意义中出现的所有内容,即使只是外围的。其中,直接辖域(简称IS)是正在被注意的部分,也就是台上区域。说话人和听话人、他们参与的言语事件以及他们最接近的环境构成了认识概念内容的平台,即“情境”(ground,简称G)。观察一个情景时所采取的位置即视点(viewpoint)。图(la)为表达式意义的基本图式。典型的是,概念化主体位于台(a)(b)MSMSISISSHHGG图1表达式意义的基本图式及其变体(Langacker,2008:261)下区域,不会被提及;而概
13、念化的特定客体作为客观情景中的焦点得到凸显。由于认知语法的“识解”概念与SFL的“识解”术语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后者有经验构建之义,参见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术语。109说话人和听话人是概念化的主体,因此每个表达式的意义中至少会最低程度地涉及情境;包围G的虚线椭圆形表示这种最低存在。对话者除了注意彼此外,也把他们的注意力投向台上处于焦点的实体,也就是表达式的侧面。通常,情境会超出这种最低的存在度。在实际语言使用中,表达式可唤起情境的某个构面,从而在情境和台上区域建立某种进一步的联系,正如图(1b)的实线所示。Ferrari和Sweetser(2012)继承了Langacker的观点,即任何话语只有在
14、情境植入(grounding)的情况下才有所指。她们通过心理空间(mental space)呈现情境、概念内容和视点等概念。心理空间理论(MST)是一个具有强大解释力的意义建构认知理论。心理空间被定义为“人们思维和交谈时为局部理解和行为之目的而构建的小型概念包”,是“包含元素的子集”(FauconnierT u r n e r,2 0 0 2:10 2)。言语交互场景中涉及的最基本结构可用心理空间术语详细说明,包括相对于情境网络的内容空间的识解;心理空间、情境植入和视点等概念有助于解释诸如will与“Aknows P”等多个语言结构的语义结构和认知机制(Ferrari&Sweetser,2 0
15、 12)。根据MST,心理空间可以映射到其它空间或与它们合成,构建复杂的概念结构。由于一个心理空间总是附属于某感知或认知的思维主体,所以“心理空间必可赋予视点系统的组织结构”(Sweetser&Fauconnier,1996:12)。任何心理空间配置主要包括一个基础(base)空间、视点(viewpoint)空间和焦点空间(focus)。一个心理空间网阵植根于基础空间,基础空间提供最初的视点并构建话语。视点空间是指正在观察某话语、网阵中其他空间由此构建和进入的空间。焦点空间是指从当前视点空间进入、添加新内容的空间。基础、视点和焦点空间无须不同;通常会发现相同的空间同时用作视点和焦点,或基础和视
16、点,或者甚至三位一体。空间或由空间构建结构说话人用以诱导听话人构建新心理空间的显性结构显性引入,或在语用基础上隐性引入。不同空间中的元素通过在对应元素之间建立映射的连接符号相连。在人际互动中,讲话者和听话者会协调和共同注意他们心理表征的各个方面,心理空间也是共同注意的潜在对象(Tobin,2 0 12)。也就是说,概念化主体可以在心理空间配置中转移注意力,将它们的视点从一个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笔者对Langacker(2008)识解理论中的基本观察方案从心理空间配置角度进一步分析。情境可细化为情境视点空间和情境基础空间。在言语交际中,为了表达某内容,说话人和听话人从一个位置观察和描述他们周围
17、实际发生的事件。情境基础空间即在时空背景中真实的讲话人S和听话人H,这点与Ferrari和Sweetser(2012)一致。情境视点空间则是情境中概念化主体识解概念化客体的视点域。由此笔者提出一个基本观察方案心理空间模型,如图2 所示。CONTENTISViewpointSHSHBaseGROUND图2表达式意义的心理空间识解模型110参照Langacker(2008)的基本观察方案图示(参见图1),情境(GROUND),即台下区域在下方,而所观察的直接范围(IS)内容,或称台上区域一置于上方。视点空间中的说话人和听话人对应于场景基础空间的说话人和听话人,因此两个空间相互连接,属于概念化的主体
18、维度。由于说话人和听话人是概念化的主体,因此每个表达式的意义中至少会最低程度地涉及情境。包围GROUND的虚线椭圆形就是用以表示这个最低存在度。根据Verhagen(2005)的观点,说话人(S)和听话人(H)作为概念化的主体,针对内容空间中的概念化对象通过言语进行认知协调。图2 的概念结构是语言使用事件中固有的。识解可解释不同语言现象的认知动因。图2 呈现的是心理空间识解的基本模型。心理空间网阵中的心理空间及其包含的元素可以映射到其他空间,或与它们合成,构建更复杂的概念结构。2.2小心理空间识解观照下的情态情态示意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Givon,1994)。SFL将情态描绘为“说话人,或说话
19、人提请听话人,对所说内容的判断”(Halliday&Matthiessen,2 0 14:17 2)。在表达式意义的心理空间识解模型中(图2 所示),情态在说话人和听话人及他们最接近的环境构成的情境与他们对概念化客体内容的观察之间认知运作。心理空间网阵是动态而非静止的,因话语使用的需要,心理空间可以配置、映射和转移,某个心理空间及其包含的元素可以映射和转移到其他心理空间,也就是说,台下区域的心理空间有可能映射或转移到台上。因此,在情境中隐性识解的情态有可能转化为显性识解并编码的情态,生成显性取向的情态表达式,即情态隐喻式。可见,情态隐喻表现形式的显性取向是表象,识解中心理空间从台下区域向台上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情态 隐喻 一致 认知 特征 阐释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