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簡《心是謂中》中的心説、知論與身命觀.pdf
《清華簡《心是謂中》中的心説、知論與身命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華簡《心是謂中》中的心説、知論與身命觀.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賈連翔内容提要?清華簡心是謂中明確提出“心”對“四相”“百體”具有統率作用,并將這種心與身的關係聯繫到君臣關係。“心”由統率“四相”而獲得察知能力,這又涉及中國古代“知論”問題。人由“心”獲得“知”之後,再由“心”去指導“身”的行動,進而形成了所謂“身命”,這是“天命”觀在向世俗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對立概念,因此不可避免地帶有現實政治關懷的特點。同時心是謂中與子産同編爲一卷,子産中所論的政治主張,似可理解爲對心是謂中所表現出的政治關懷特徵的進一步闡釋。簡文不少内容可與孟子五行管子和荀子等相參看,可據之推測其思想
2、形成早於荀子時代,更接近於孟子時代,成篇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初至中葉。關鍵詞?心説?知論?身命?心是謂中?子産清華簡心是謂中是一篇闡發思想的先秦佚書,原無篇題,此題係整理者摘簡文所擬。該篇簡長約?釐米,共有?支簡,内容基本完整,僅第?簡尾殘缺一字,可據文義補全。竹簡原無順序編號,但簡背有刻劃痕迹,且文義邏輯關係清楚,故在簡序編排上也無問題。、文中明確指出了“心”的重要作用,涉及了“知論”的問題,并提出了與“天命”并列的“身命”的概念,爲先秦時期哲學思想研究提供十分珍貴的材料。整理者的釋文注釋已作了很好的基礎,簡文發表後又有不少學者對其進行了深入討論,本文試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就篇中幾個?、本文爲北京
3、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清華簡古文字資料庫建設與相關問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上海:中西書局,?,下册?頁。本文所引心是謂中釋文和整理者意見皆出於此,不再贅注。與原整理報告不同的意見,我們隨文説明。哲學思想内容及本篇成書時間等進行探討,不當之處懇請大家批評指正。一?心是謂中中的“心説”簡文開篇申明要旨,其文曰:?心,中凥(處)身之中以君之,目、耳、口、(從)四者爲(相),、心是胃(謂)中。心所爲(美)亞(惡),(復)何若倞(影),心所出少(小)大,因名若(響)。?【一】心欲見之,目古(故)(視)之;心欲(聞)之,耳古(故)
4、聖(聽)之;心欲道之,口古(故)言之;心欲用之,(從)古(故)與之。心情母(無)又(有)所至,百體【二】四(相)莫不(逸)(沉)。前九字整理者原句讀作“心,中。凥(處)身之中以君之”,?被很多學者所采信。我們?爲句中的“中處某之中”應連讀,這其實是一個强調性句式,類似的句子還見於清華簡晉文公入于晉簡?“以吾晉邦之間處仇讎之間”,?“間處某之間”與“中處某之中”是相似的結構。故而開篇出現的第一個“中”字是不能作引申理解的,它和第二個“中”字同屬位置詞,第三個“中”字纔可作引申理解,其含義可參看史記樂書“情動於中,故形於聲”,正義:“中猶心也。”。首句尤其强調了“心”的中央地位。簡文此段不僅説明了
5、“心”對“四相”“百體”具有統治作用,在其後的“心欲見之,目故視之;心欲聞之,耳故聽之;心欲道之,口故言之;心欲用之,從故與之”這段中,也明確顯現出了“心”是人體的“思維器官”。先秦思想作品中有關“心”的論述并不很多,?比較早的内容可舉儒家的曾子在大學中所言:“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而對“心”進行專論的内容,則可追溯至孟子,如孟子告子云:“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子?爲心與耳、目等都屬器官,衹是職任不同,耳、?二二二秋冬卷、?。?”;,原讀爲“肢”,今改讀爲“從”,義指肢體。目、耳、口在清華簡叄不韋中又被稱
6、爲“三末”。倞,原讀爲“諒”,今從陳偉先生的意見改讀,參看其著心是謂中“心君”章初步研讀,簡帛網,?年?月?日。參見沈建華初讀清華簡心是謂中,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出土文獻第?輯,上海:中西書局,?,?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上海:中西書局,?,下册?頁。史記卷二四樂書,北京:中華書局,?,?頁。張岱年先生曾對“心之諸説”作過總結,參見其著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頁。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卷六大學,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頁。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卷一一告子上,清阮元校刻十三經
7、注疏,北京:中華書局,?,?頁。目等器官不能思,心則是能思之官,這是天所給與的。而感官、肢體的行爲,在孟子看來屬於天性,并未將其與“心”的作用關聯起來,如盡心篇稱:“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在告子中,孟子又曾引孔子語以論述心的特點,稱:“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這如同説,心思則存,不思則亡。總的看來,孟子中的“心説”尚未道破心的統率作用。明確提出“心”是感官統率的内容見於郭店簡和馬王堆帛書的五行篇,如郭店簡五行曰:“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所役也。心曰唯,莫敢不唯;心曰諾,莫敢不
8、諾;心曰進,莫敢不進;心曰退,莫敢不退;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淺,莫敢不淺。”?馬王堆帛書五行還有針對這段内容的説解。學者普遍?爲五行屬思孟學派的作品,甚至被?爲是“子思唱之,孟軻和之”,?可見孟子是可以接觸到這種思想的,衹是并没有被吸納入孟子中。相比而言,與心是謂中最爲近似的“心説”見於管子。管子心術上云:“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清華簡管仲亦有類似的論述,心所統率的範圍既包括感官,也包括肢體,與心是謂中是極爲接近的。其文曰:“從人之道,趾則心之本,手則心之枝,目、耳則心之末,口則心之竅。趾不正則心卓,心不靜則手躁。心無
9、圖則目、耳逸,心圖無守則言不道。”這裏反映出的“心説”,既有心對感官、肢體的主導作用,又有感官、肢體對心的反作用。荀子在很大程度上承襲了管子這種對“心”的?識。如荀子天論稱:“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謂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解蔽篇言:“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自禁也,自使也,自奪也,自取也,自行也,自止也。”,這是對“心”的主宰作用做了進一步的闡發。荀子?爲“心”還可以控制情欲,如正名篇曰:“欲不待可得,而求者從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從所可,受?清華簡心是謂中中的心説、知論與身命觀、?。?”;,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卷一
10、四盡心下,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頁。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卷一一告子上,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頁。荆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中華書局,?,?頁。參看陳來竹簡五行篇與子思思想研究,杜維明主編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大學出版社,?,?頁。簡文發表後許多學者對此都有共識,參見曹峰清華簡心是謂中的心論與命論,中國哲學史?年第?期;陳民鎮清華簡心是謂中首章心論的内涵與性質,中國哲學史?年第?期;朱君傑從清華簡心是謂中看戰國儒家心性觀的演變,廣西社會科學?年第?期;郭倩清華簡心是謂中與諸子文獻之比較研究,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年第?期。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卷一三心術上,
11、北京:中華書局,?,?頁。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上海:中西書局,?,下册?頁。釋文按我們的理解略作調整。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卷一一天論,北京:中華書局,?,?頁。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卷一五解蔽,?頁。乎心也。”、又勸學篇:“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這是“心説”的又一發展。心的這種統率性徵,很自然地讓人聯想到君與臣民的關係。簡文以“心”比擬“君”,以“四相”“百體”比擬“臣民”,二者不僅是單
12、純的統治與輔佐的關係,而且暗含了雙方之間的同氣連枝。孟子離婁下已有“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語,?管子内業亦稱:“何謂解之?在於心安。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都是以君、臣比諭心、身的關係。二?心是謂中中所反映的“知論”張岱年先生曾提出,中國哲學中所謂謂知、知覺及知識等有關“知”的理論可直名爲“知論”,知論的最基本問題是知的性質與來源問題。心是謂中稱:?人之又(有)爲而不智(知)亓(其)(卒),不唯(謀)而不厇(度)(乎)?女(如)(謀)而不厇(度),則亡(無)以【三】智(知)耑?長?(短長,短長)弗智(知),忘(妄)(作)(横)(豎),而又(有)成攻(功),名之曰幸?(幸。
13、幸),天;智(知)事之(卒),心。“心”由統率“四相”而獲得了察而知之的能力,簡文中雖未對此作具體的論述,但指出:“知事之卒,心”,實際上已經解答了知的來源問題。這段話中“謀而不度”“短長弗知”“妄作横觸”的含義,單從簡文出發不容易深刻理解,我們謂爲可以與孟子相參看。孟子離婁上稱:“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爲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云:不愆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聖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矩準繩,以爲方員平直,不可勝用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是謂中 清華簡 中的 知論與身命觀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