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doc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doc(4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 广电新闻专业 绪论 n 人类信息传播发展史上的五次革命 n 广播电视 n 广播电视新闻 一、人类信息发展史上的五次革命 (一)语言的产生 (二)文字的发明 (三)印刷的发明 (四)电子媒介的产生 (五)计算机的发明 二、广播电视 n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电子传播媒介,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播送音响、图像节目,通称广播。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播送声音与图像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 n 广义的广播包括声音广播和图像广播;狭义的广播指声音广播。 n 按技术传输方式,广播分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电视分无线电视和有线电视。 三、广播电视新闻 n 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n 广播电视新闻学是以广播电视新闻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重点是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特殊规律与工作原则,以及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它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 第一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与工作原则 n 新闻规律 n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 n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新闻规律 一、新闻规律的涵义 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新闻规律也有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之分。 新闻报道必须完全真实,迅速反映最新事态与事实变动,这是新闻报道的普遍规律。 新闻报道既要讲新闻价值,又要讲宣传价值,这种“双重价值”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新闻报道的特殊规律。 二、“双重价值”律 1 、新闻价值 (1)时新性 (2)重要性 (3)接近性 (4)显著性 (5)趣味性 2 、宣传价值 宣传价值是事实本身所含有的有利于新闻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的思想主张的素质。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 n 广播电视新闻通过电子技术手段报道并作用于客观实际,这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规律。 n 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这三种是广播电视新闻共有的特殊规律。 1.直线律 2.顺序律 3.完整律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n 党性原则 n 真实性原则 n 思想性原则 n 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n 为受众服务原则 一、党性原则 n 我国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决定了我们必须用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来指导、规范广播电视新闻工作。 n 我国新闻事业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主要表现在: 政治上 思想上 组织上 二、真实性原则 n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它的要求: (1)报道的事实必须完全真实无误,不允许有任何差错、虚构或夸大、缩小; (2)对事实的说明解释,要符合事物本来面目,不能有任何歪曲或掩饰。 n 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应具有的涵义 个别真实和整体真实 n 广播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存在的问题 蒙太奇 n 蒙太奇“Montage”一词源于法语,原意为装配、安装,后被借用到电影中。早期苏联电影艺术家把它作为一种电影的美学观念加以确立,一直沿用下来。 n 一般来说,影视制作的后期,将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要求,重新排列、组织、编辑在一起,这个基本意义的镜头组接,被人称之为蒙太奇。 n 蒙太奇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是镜头组接的技巧手段,这是最易理解,也是最易引人注意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它是视听语言的思维方式,存在于创作者创作观念之中,它贯穿于影视作品从构思选材直至制作完成的全过程中。它是影视艺术构成形式和方法的总和,也是创作者从高层次把握创作风格和运用创作技巧的出发点。 长镜头 n 长镜头是指在一个镜头里不间断地表现一个事件的过程甚至一个段落。它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 n 从摄影的角度看,长镜头在一个镜头中有景别和角度的变化,并能完整、明了地表现一段内容,所以又叫做段落镜头; n 从编辑的角度看,长镜头通过变化拍摄角度、调整景别和拍摄距离,用一个镜头完成一组镜头所担负的任务,镜头内部的运动起到了和蒙太奇相同的作用,所以又叫做镜头内部蒙太奇,或称机内剪辑。 三、思想性原则 n 新闻报道总要表达一种思想倾向,传播出去总会产生一定的甚至广泛的社会影响,这就是思想性。 n 怎样增强广播电视新闻的思想性: 1. 要切中时弊,有的放矢 2. 要事例典型,以小见大 3. 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同时褒贬扬抑对照鲜明 4. 讲究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 四、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n 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社会效益主要指对受众实际上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n 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五、为受众服务原则 n 为受众服务原则是由我国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建设根本目的所决定的。 n 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是“两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n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第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共性与社会功能 n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n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n 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一、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二、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一、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 、 传播的快捷性 广播新闻传播的快捷性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来源于广播的实况直播,缩短了信源与信宿之间的距离,产生了快捷;其次,电波以每秒钟30万公里的速度进行传播,时间差几乎为零;再次,来源于制作程序的简单。 虽然电视也有直播的性能,但是广播仍有自己的两大优势:一是设备简单使得操作简单,二是广播播出手续简单, 从而产生了速度的提升。 2 、内容的简洁性 为了有利于听众对新闻内容的掌握,加强对信息的记忆,广播的新闻内容以短小精悍为主。 由于广播稍纵即逝的特点,概括性强、信息集中、要点突出、导语明确的新闻永远是听众追逐的目标。 3 、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n 广播是电波传送,声音是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唯一传播符号。广播新闻的一切内容都是通过声音语言这唯一的符号承载的。 4 、传播过程的排它性 n 传播过程的排它性是广播新闻特有的性质。广播的单声道使得它只能在同一时间内播出一条信息,任何突发性新闻的插播,都必须将原有的正常播出的节目停掉,在插播完后再接上,这是由广播的特性所决定的。 5 、传播范围的渗透性 n 这里的渗透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是指电波本身的渗透性; 二是指信息对社会产生的渗透性。 选择概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二、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 、现场的证实价值 所谓现场证实价值,是指电视新闻运用现场采集到的语言非语言符号来证明新闻内容确实无误,使观众对此深信不疑。 电视画面的直观性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直观性。二是指声音元素的直接表现。三是保持被摄物的现在时态。 2 、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n 电视新闻画面情节的片段性,是指画面在一篇新闻作品中呈不连贯状态。 n 要弥补画面情节的不完整性,需要做到: 首先,关注画面细节,力求通过有表现力的细节的摄入,使观众产生联想和共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在编辑画面的时候,不必公式化,要力求以“最大的表现力”为原则,最大限度体现画面所反应的新闻内容。再次,要发挥声音、文字、图表等视觉符号的组合优势,使画面信息量最大化地得到表现。 3 、现场的制约性 n 电视新闻的现场制约性是指通过对和新闻内容有关的时间、地点、原因、思想、行动、人物等真实拍摄,在达到对诸多要素“保真”的同时,也对诸多要素产生制约。 (1)时间制约 (2)对人、事制约 (3)对环境制约 4 、传播的及时性 n 时效是电视新闻的第二生命,在现代媒体之间的新闻竞争中,时效是取胜的最有效的砝码。媒体积极地调动一切有利因素缩短“信源”与“信宿”之间的时间差,力求以最快捷的速度将第一手资料传播出去,以满足受众“先睹为快”的时效心理。 5 、节目播出的同步性 n 电视直播使得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成为同步,丰富了节目的内涵。广播直播仅仅是声音的直播,而电视直播不仅是声音的直播,更是图像的直播,同时,现代电脑的发达使文字直播、电脑图表和特技穿插直播成为可能。 6 、内容的易受性 n 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播符号的运用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效果,电视新闻的内容易受性正是由于电视新闻传播时运用的多种传播符号,可以将观众接受信息时的费力程度减到最小,这种费力程度就是传播学家施拉姆强调的公众接受信息时所付出的代价,如时间支出、精力消耗等。 第二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二、传播顺序的制约性 这种传播顺序是指顺时的传播,即广播、电视所传 播的内容是以时间的推移顺序进行传播,构成“时间式版面”,在传播过程中制约着受众的选择自由,他们只能以观看伴随等待的态度去接受随后而来的信息。 三、传播信息的多元性 四、传播过程的参与性 第三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n 一、传播新闻,播报政令 影响我国居民认识状况的主要消息来源及位次 二、沟通监督,引导舆论 n 沟通监督是广播电视媒介的一个主要功能,疏导得好,可以化险为夷,反之则激化矛盾。 n 源自媒介组织的言论,一方面利用舆论监督政府,另一方面又传递着社会政治组织的意识形态,并根据这种意识形态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 三、交流信息,服务社会 n 沟通交流多方信息,使之服务于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是广播电视自诞生以来一直担当的重任。 n 广播电视此项功能一是体现在满足社会及其个人对各类信息的需求;二是通过交流之过程即交流活动本身,达到个人与社会、区域与区域、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作用 四、传授知识,丰富生活 n 寓各种知识于新闻报道之中,是人们在轻松中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是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窗口,其内容的直觉性使得它在传播知识上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第三章 世界广播电视概况 n 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n 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 n 世界电视技术的发展 n 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 第一节 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 一、贝尔电话的启发 贝尔1876年开始对外展示他的电话时,许多人就以各种方式想象广播电视的可能性,并且工程师们开始投入实验室试验。 二、空中传音试验 n 雷金纳德·奥布里·费森登和李·德福雷斯特两位独立实验者首先成功地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受人类自己的声音。 三、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 首先提出让无线电广播进入家庭的人是美国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收发报员戴维·萨尔诺夫。收音机的发明与推广促进了广播的普及。 四、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 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公司电气专家弗兰克康拉德主持建立的广播电台在匹兹堡正式播音,呼号KDKA,发射功率100瓦。这是美国第一个领有营业执照的商业广播电台,也是被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广播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1920年9月29日,约瑟夫霍恩百货公司在匹兹堡的《太阳报》刊登了一条推销本店一种价值10元的产品的广告。广告采用了新闻样式 无线电接收站的听众“接受到”从无线电话传出来的维克多拉音乐。接收站是近期为无线电爱好者建立的。星期四晚上10点左右音乐会开始,持续20分钟。两首管弦乐曲,一首钢琴独奏曲和一段青少年“谈话”组成该节目。 音乐是从位于威尔金斯堡区培和培布勒斯大街弗兰克·康拉德家里的发射机传出来的。康拉德先生是一位无线电爱好者。他定期“播送”无线电音乐会以娱乐这一地区拥有无线电接收工具的人们。 生产商制造的业余用无线电接收机正在本店销售,起价10元。 五、广播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n 正式广播电台在美国的诞生加快了其他国家广播事业建设的步伐 n 1922年初,前苏联在莫斯科建立了中央无线电台; n 1922年10月18日,英国马可尼公司等六家无线电器材公司经政府批准合资成立了一家广播公司,成为后来的英国广播公司。 n 1923年10月29日,德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在柏林开始定时广播。 n 1923年1月,中国境内出现第一个由外国人创办的广播电台 第二节 世界广播事业的发展 一、广播传播技术的发展 (一)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 最初的无线电广播是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两种方式,1923年美国科学家阿姆斯特朗开始研究调频广播,并于1933年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 (二)收音机:从电子管到晶体管 初期接收广播的是矿石收音机和电子管(也叫真空管)收音机。1948年6月30日,贝尔实验室正式宣布晶体管研制成功。这是无线电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晶体管代替电子管,收音机发展到半导体阶段才真正得到空前普及,使它成为大众传媒,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的大众传媒。 (三)数字音频广播 90年代出现的数字音频广播(DAB, 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堪称广播技术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二、国际广播的诞生和发展 n 国际广播是利用无线电波跨国界的优势、以国外听众为传播对象、使用国际通用语和受众国语言进行国际性传播的广播,所以也称作对外广播。 三、广播新闻:从报纸的有声版到自己走路 广播报道迅速、覆盖面大的特点使其在诞生之初就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就广播在大众传媒中的地位变迁及社会影响力的变化而言,广播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报纸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广播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和电视占主导地位的时期。在不同时期,广播新闻的形态及在广播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 (一)报纸时代的广播新闻 (二)广播的黄金时代 (三)电视时代的广播新闻 第三节 世界电视技术的发展 一、电视的发明:几个重要阶段 (一)硒的发现:电视传播的理论基础 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符号Se,导电能力随光的照射强度的增减而改变,可用来制半导体管和光电管等,又供玻璃等着色用。 1873年,约瑟夫·梅正式发表了硒元素光电效应的学术报告。把光的变化变成电信号传送出去成为可能,从而在理论上揭示出:任何表现物体的影像都可以通过电子信号予以传播。 (二) 尼普科:发明机械扫描盘 n 1884年,德国人保罗·尼普科发明一种可以旋转的圆盘,盘上有螺旋式排列的无数小孔。当圆盘旋转时,一束束光线就穿过这些小孔投射到另一个盘上,形成一个个光点,像人的眼睛在印刷品上来回移动。这就是最早的机械扫描,叫“尼普科盘”。尼普科盘马上被公认为可以通过电线传送图像的仪器,成为此后几十年中各种图像传送实验的基础。 (三)贝尔德:发明机械电视系统 n 1924英国科学家约翰·贝尔德利用尼普科的发明制造了电视机并发射和接收了一个“十”字图形。1925年第一次在电视机上清晰地显现了一个人的脸。1926年在英国皇家学会演示了电视播送运动地人体画面,引起轰动。 n 1928年,贝尔德利用无线电短波把图像从伦敦传到纽约,这些成功的试验证明电视画面可以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长途传递。 n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电视发射台,于11月2日开始了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英国成为第一个播出黑白电视的国家。 (四)法恩斯沃斯:奠定电子电视的基础 n 1929年9月,法恩斯沃斯成功传送了一幅黑色三角形图案,12月传送了一张一美元钞票的图像。之后,他不断推出新发明,对电子电视系统做出了较大贡献。 n 1928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兹华伊金发明了电视摄像机的寻像器和电视显像管,他的发明同法恩斯沃斯等科学家的发明奠定了电子电视系统研究的基础。 n 1946年,美国第一次播出全电子扫描电视,从此,电视由机械扫描时代进入电子扫描时代。 (五)杜蒙:让电视进入家庭 n 美国工程师艾伦·杜蒙对电视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研制成第一只商用阴极射线管,提供了现代电视接收机的主要部件;二是制造生产商用电视接收机,并成功投放市场,使电视机进入美国人的家庭。 二、电视技术的发展 (一)彩色电视的发明 n 美国无线电公司在戴维·萨尔诺夫的领导下,1940年首先试制了彩色电视,战后经改进,1946年宣布“点描法彩色电视技术标准”。“点描法”最大优点是可以和黑白电视兼容,彩色信号可以在黑白电视上显像,只不过画面为黑白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于1953年11月17日批准“点描法”为美国彩色电视的制式标准,通称为NTSC制。 n 法国现代电子公司总经理亨利·戴弗朗斯在美国“点描法”的基础上作了技术改进,1956年发明了“塞康”(SECAM)制。 n 1963年,联邦德国汉诺威工科大学教授德律风根公司研究部主任瓦尔特·布鲁赫吸收美国制式和法国制式的优点研制成“帕尔”(PAL)制。 (二)采录设备的改进 n 电视问世之初,一直用电影胶片采录电视声像。 n 1953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展示了适用于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的录像磁带录制系统。 n 60年代后期,电子新闻采录系统(ENG, 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在美国投入使用。 n 随着数码录音机摄像机的发明和运用以及计算机数字音频视频工作站的建立,广播电视采录系统在90年代开始了取消磁带的革命,目前,非线性编辑系统已被广泛用于广播电视新闻制作。 (三)有线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n 有线电视(CATV)是通过电缆或光缆组成的传输分配线路,将电视节目直接传送给用户接收机的一种区域性电视广播方式。因缆线形成闭路传输系统,有线电视又称为闭路电视。初期的传输线路都采用电缆,所以也称为电缆电视。 n 现代有线电视的特点有:(1)节目容量大。(2)不容易受干扰,信号稳定,质量高。(3)有线加密可实现收视付费。(4)可以进行双向传输。(5)可与计算机网络相连接,提供多功能服务。 第四节 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 一、电视广播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一)电视广播的初创 20世纪20年代是电视事业的萌芽时期,30年代是电视事业的成型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阻碍了世界电视事业的发展。 (二)电视广播的全面兴起 n 技术的进步、电视台的数量、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人口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电视业发达程度的基本标志。 n 50年代中期,世界主要国家电视业基本成型。从50年代后期开始到90年代,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陆续开办电视广播。已开办电视的国家绝大部分都已经过渡到彩色电视。 二、世界电视新闻的发展 n 电视新闻的发展经历了从模仿广播新闻和新闻纪录电影到发挥自身优势、从口播报道到图像报道、从简明新闻到深度报道、从向地方报道到向全球报道、从影响小到影响大的过程。 (一)电视报道:初显身手 (二)CBS《60分钟》:开创电视新闻杂志 1968年9月24日晚上10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一档具有全新理念的新闻节目《60分钟》(60 minutes)。开创了一种与传统的一本正经的问题探讨和一板一眼的新闻播报不同的电视节目形式,用“讲故事(stories)”取代“探讨问题”。 (三)电视新闻:关注重大事件 (四)CNN:开创全球24小时新闻频道 1980年6月1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 CNN)开播,这是全世界第一个24小时全新闻频道。此后,创办24小时全新闻频道成为一种带有世界性的发展趋势。CNN开创了电视新闻的新时代,被称为“世界新闻领袖”。 第四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 n 旧中国的广播电台 n 革命根据地的广播电台 n 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n 港澳台地区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第一节 旧中国的广播电台 n 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由外国人创办的,1923年1月,奥斯邦以中国无线电公司与《大陆报》合办的名义,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 n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是创办于1926年10月的哈尔滨广播电台。 n 1932年11月,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发射功率加强,由500瓦增至75千瓦,呼号改为XGOA成为远东第一世界第三大功率的电台,是旧中国广播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n 国民党政府为加强国际宣传,建立了国际广播电台(简称VOC),1939年2月开始播音,呼号XGOY。 n 在日伪统治区,设在上海的“苏联呼声”广播电台是唯一的反法西斯广播电台。 n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从重庆迁回南京,国民党官办广播事业有了较大发展。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迁往台湾。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广播电台 n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日。 n 1947年9月,陕北电台开始举办《对蒋军广播》节目和英语新闻节目,这一英语新闻节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国外广播的开端。 n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人民广播事业又有大发展。1949年3月25日,陕北电台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又改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为全国广播的中心。 1923年至1949年间中国广播事业发展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鲜明的阶级性、党派性 广播一传到中国,就由传播商业信息的工具变 成党派斗争的工具,被各种政治势力用来为自己大造舆论。 二、三种政权,五类广播电台 三、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建立,在中国广播 事业史上的特殊历史意义 四、人民广播事业的特征 第三节 新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66年 第二阶段:1966年至1976年 第三阶段:1976年至今 二、新中国的电视新闻事业 (一)初创期 1956年我国首次在高校开设电视专业课程;1958年我国研制成功1000瓦图像发射机一部,500瓦伴音发射机一部,播送室低周控制设备一套,摄像机7架,这些都为我国电视新闻事业打下了基础。 1958年5月1日,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诞生,到1960年底全国有电视台、试播台和转播台29座。 (二)发展期 n 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办了《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简称《新闻联播》,《新闻联播》的诞生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新闻广播网的形成。 n 80年代电视新闻传播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主要特点有: 1. 全国电视网的建立及“要闻总汇”的形成。 1982年6月1日,新疆电视台维吾尔语台正式开播,是我国首次开办的独立的少数民族语频道。 80年代末,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电视台新闻播出频率条数的增加改变了人们的接受心态,电视新闻显示出信息密集传播快速的优势,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要闻总汇”的形象,电视新闻逐步朝着“多层次、全方位、大容量、高时效”的目标前进。 2.栏目多样化,时效性强 n 1980年7月12日,《观察与思考》栏目在中央电视台诞生,这是个具有时新性、政治性的栏目,它的诞生改变了中国电视台没有自己的言论和旗帜的局面,首开中国记者出镜的先例。 n 1981年4月28日,新闻部创办《专题报道》;1981年7月1日《新闻联播》改版;1984年元旦推出《午间新闻》;1985年3月《晚间新闻》问世。 n 同时地方台也对新闻栏目进行了调整。如:1981年元旦广东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增加了《港澳动态》,随后推出的《国际纵横》突破了“地方台不得办国际节目”的规定,是中国第一个杂志型国际时事专栏。随后又推出《口播新闻》《一周新闻集锦》《市场漫步》《电视评论》等一系列栏目。 n 80年代的电视新闻除了栏目加强多样性、内容加强深度性外,还加强了时效性,这种对时效的追求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电视新闻的收视态度,80年代末,各级电视台中的“今日”新闻的比重不断上升。 (三)完善期 n 90年代,电视新闻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巩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有: 1.栏目形式更加多样 2.栏目包装更加精美 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新闻栏目进行了包装:设计电子动画的片头;屏幕文字的广泛使用;新闻提要的画面提示等。 3.新闻传播更具时效性 各电视台都强化了时效意识,纷纷采取了提高时效的方法。1996年元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实行直播,就有效地提升了时效性。 第四节 港澳台地区的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一、香港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一)香港广播新闻事业 1928年6月30日,香港广播电台正式开始播音,这标志着香港广播事业的诞生。目前,香港广播事业已具有一定规模,除普通的公营和商营电台,还有宗教电台和大专院校的校园电台。 1.香港广播电台 n 香港广播电台简称香港电台,是香港最早的电台,也是香港唯一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它有7套风格各异的节目,发展宗旨是:成为新媒体环境中举足轻重的公营广播机构。 2. 商业广播电台 n 商业广播电台于1959年8月26日正式开播,由香港商业广播有限公司开办,现与香港电台并列为全港收听率最高的电台。它拥有三个分台:商业一台、商业二台和商业英文台。三个台都采用了硬性新闻与软性娱乐并重的传播策略与报道方针,都是每隔半小时报道一次新闻,力求让听众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最新的信息。 3. 新城电台 n 新城电台开播于1991年,是由香港新城广播有限公司开办的,下设三个台:采讯台、劲歌台和金曲台。 n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1995年5月1日起在新城广播公司采讯台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3小时的特别节目《你好,香港》。 n 从1996年5月21日起,采讯台开始播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香港听众制作的普通话节目《今夜星辰》,每天播出2小时。 n 目前,新城电台分为财经台和娱乐台两个分支机构,财经台以财经类新闻为主,《中环》 、 《股坛龙虎榜》 、 《财经一周》等是其招牌节目。 4. 英军电台 n 英军电台是由驻港英军管理的专为驻港英军服务的电台,隶属英国军部影音公司的广播组,开设两个台,一个是尼泊尔语,一个是英语。香港回归后该电台关闭。 (二)香港电视新闻事业 n 香港的电视新闻事业在竞争中走出了一条既满足香港人口味又符合国际潮流的道路,硬性新闻和软性娱乐节目交叉传播是大部分电视媒体的传播策略,新闻节目的报道和述评口气讲究“平民化”,形式也较活跃,针对性强。这些特点更多体现在时事类新闻报道和信息类新闻报道中。 1. 亚洲电视有线公司 n 简称亚洲电视台或亚视(ATV),是香港最早的电视台,现设有两个频道:本港台(中文台)和国际台(英文台),两台都有一定比重的新闻节目,分布在一天不同时段。亚视的新闻以快著称。 2.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n 简称无线电视台或无线电视(TVB),于1967年11月19日正是开播。1971年开办彩色电视,设有明珠台(英文台)和翡翠台(中文台)。 3.卫星电视台 n 于1991年5月开播,通过卫星覆盖亚洲近50个国家,全球有4200万用户收看该电视台节目。卫星电视台共有6套节目:中文台、合家欢台、体育台、音乐台、新闻台和电影台,均为24小时播出。 4. 有线电视台 n 有线电视正式开播于1993年10月31日,目前共有6个新闻台5个中文台3个体育台和6个电影台。 5. 传讯电视网 n 1994年11月25日,传讯电视网开始试播。主要服务对象是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该台节目有两个频道:中天频道和大地频道。 n 传讯电视在海外播放时,将中天频道和大地频道合二为一,成为新闻与娱乐并重的综合频道,即CTN频道。其海外收视用户最多在北美洲,是北美最大的华语电视台,是中南美洲唯一的华语卫星电视台,在台湾普及率达96.4%。 6. 凤凰卫视电视台 n 1996年3月31日,凤凰卫视电视台(凤凰卫视)正式开播,集新闻、信息、服务等多种综合性的节目为一体,用普通话24小时播出,现已开播了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卫视电影台、凤凰卫视欧洲台、凤凰卫视资讯台和凤凰卫视美洲台。 n 凤凰卫视新闻类节目特色:新闻栏目形式多样;新闻栏目时效性强,它的大部分栏目都采用现场直播的形式,许多重大事件不间断的直播满足了观众的需求;新闻涉及面广,满足了两岸三地及海外华人对信息的需求;运用“软化”的播讲形式报道新闻;经济类新闻占比重较大。 7. 华侨娱乐电视台 n 1994年12月1日,华侨娱乐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成立,简称华侨娱乐电视(CETV),由蔡和平夫妇主办。该台每天24小时播送娱乐节目,不播新闻类节目,它力求以不含暴力、不含色情、不含新闻的轻松性节目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观念。 8. 阳光卫视 n 阳光文化网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3月,其宗旨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建立以历史文化和人物传记片为主要产品的宽频互联网资讯库。阳光卫视是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第一个以历史及人物传记为主题的华语频道,其主要栏目有《人物志》 、 《科技与文明》 、 《岁月痕迹》以及《谈古论今》等。 二、澳门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n (一)澳门的广播新闻事业 澳门的无线电广播有60多年的历史,目前,澳门有数家商业电台、业余电台和宗教电台。 澳门广播电台是澳门最早的广播电台,于1933年8月26日开播,下设中文台和葡文台两个台。 (二)澳门电视新闻事业 n 1. 澳门电视台 1984年5月13日正式开播 n 2.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 简称“澳广视”(TOM),成立于1988年5月1日。十几年时间它由一个公共性企业转型为一个有限公司,下有两个电视台和两个广播电台,为澳门地区居民提供广播电视服务。 三、台湾地区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n (一)台湾地区广播新闻事业 “中央广播电台”是台湾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电台,也是台湾对祖国大陆广播的专业电台。1928年成立于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后,曾先后以“中央广播电台自由中国之声”等名对大陆进行广播。使用语言除普通话外还有一些方言。 (二)台湾地区的电视新闻事业 n 1.开播初期 台湾的电视事业起步于60年代,1962年10月10日,台湾电视公司(简称“台视”)正式开播。 1969年10月31日,台湾第二家电视公司——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视”)开播。使市场上形成了竞争的局面。 1971年10月31日,中华电视公司(简称“华视”)开播。台湾电视业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2.发展期 n 进入80年代,除了以上三家电视机构外,公共电视节目1984年5月进入三台的频道,随着卫星电视、有线电视等的出现,台湾电视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期。 3.多元竞争期 n 90年代,“第四台”开始走入千家万户,最有影响的是TVBS频道。 n “第四台”是指利用录放设备播放录像带节目,由电线将信号输入邻近订户家庭,以供订户收看并收取费用的组织。尽管其设立不合法、没有台号或频道名称、甚至没有公开的或固定的台址,但其信号可以在电视机未使用的空白频道上显现。所以,民间习惯称之为台视中视华视三台之外的“第四台”。 第五章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n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 n 广播新闻的传播符号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符号系统 n 传播符号是指能被感知并揭示意义的现象形式,即能还原成“意思”的传播要素。 n 传播学认为,人类使用的信息传播符号分两大类:一类是语言符号,即运用概念,作出判断、推理的抽象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即直接为人的感觉器官接受的表象符号。 第二节 广播新闻的符号系统 n 广播的声音结构包括语言、音乐、音响三大要素。 一、广播的语言 主要是指有声的口头语言,在广播中,语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手段。 语言在广播中的作用表现在 n 1.播报信息 n 2.营造节目内容的过渡 n 3.提供艺术情景 n 4.营造作品情节 二 、广播的音响 n 音响是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等。 音响效果在广播中的具体作用有 n 1.原汁原味的音响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感 n 2.特定音响能表现时间和空间 n 3.音响能够渲染、烘托环境气氛 n 4.音响能表现新闻人物、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从而刻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n 5.音响有时具有蒙太奇式的功能 三、广播的音乐 n 广播的音乐具有以下功能: 1. 以独立的音乐节目形式存在,充实广播的 文艺版块 2. 作为一种有效的编辑手段,使广播节目系统连贯有序 3. 音乐的美感效应能够渲染环境,使节目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四、广播语言系统的诸种构成模式 n (一)纯有声语言的构成模式 是指组成部分中仅有有声语言,而没有其他构成元素的参与。这类语言系统模式最常见于口播新闻、广播讲话、清谈节目(又称脱口秀talk show) 、知识性节目、教育服务节目等等。 采用纯有声语言模式的节目,有以下特点 n 1.节目内容一般较为平实、朴素、准确,无需特别加以渲染 n 2.节目内容一般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n 3.这些节目往往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 (二)语言+音响类的构成模式 n 这种构成模式就是节目语言系统中只有语言和音响类两大部分。主要见于实况广播和录音报道。 (三)有声语言+音乐的语言系统结构 n 出现这种结构的节目一般都是娱乐性、综艺性的音乐节目、综艺节目以及一些广播文学性节目。 (四)有声语言+音乐+音响的构成模式 n 这种模式最常见于广播剧中,有些专题性新闻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广播电视 新闻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