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doc
《农业经济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经济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农业经济学 第一章、农业的概念、特性、地位与作用 1. 农业的概念: 答: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 农业的特性: 答:农业生产是一种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农业生产也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相互交织的过程。 3.农业的地位: 答: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2.农业在不同国民经济发展阶段中的地位。的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队农业实施保护阶段 1、 农业的作用: 答:农业对经济发展的基本贡献:1.产品贡献2要素贡献3市场贡献4外汇贡献 农业的多功能性:1环境功能2社会功能3粮食安全功能4经济功能5文化功能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 农产品供给 答: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手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 农产品供给规律 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3. 农产品的需求 答: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4. 农产品需求规律: 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即农产品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5. 农产品供求平衡: 答:在某种价格调节下,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恰好相等。这时该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成为均衡价格,该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实际上就是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其标准是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下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表现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 6. 农产品的均衡变动: 答:1.当需求不变而供给变动时,均衡价格的均衡数量的变动呈现反方向的关系;当供给不变而需求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呈现同向关系。2.如果需求和供给都增加,市场均衡数量必然增加,但均衡价格须归供求双方各自对价格大小的影响而定。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答: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某种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长期来看,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系数都为正值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答:又称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需求弹性系数为负值。 三、农产品供求均衡理论应用 1、 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答:1。需求富有弹性的农产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升,总收益下降;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需求富有弹性的农产品为高档农产品。 2.需求缺乏弹性的农产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需求缺乏弹性的农产品一般为必需品。 2、蛛网理论 答:指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围绕均衡点呈蛛网状波动的理论。这是1934年由英国科学家N.卡尔多命名的。 1. 收敛型蛛网: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则小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 2. 发散型蛛网:农产品德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 3. 封闭型蛛网: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当价格下降是,需求增加的幅度与供给减少的幅度相等;当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的幅度与供给增加的幅度也相等。 3、 价格政策的应用; 答:价格管制,包括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 1. 最高限价政策的结果是商品短缺,可能导致配给排队,抢购甚至是黑市现象。 2. 最低限价的结果是产品过剩,政府收购市场过剩产品是应对策略之一。 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 流通的概念构成和职能: 答:流通是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包括社会性转移和经济性转移。社会性转移是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和产品的空间移动,经济转移是通过产品可以增加产品本身的附加价值和提高产品的效用。 2. 构成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是向导,商流是前提,物流是基础。 3. 职能:1.通过商流实现商品的供求对接,做到保障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对生产者起到市场导向作用。2.通过物流运输、储藏、包装和加工能实现商品实体的转移过哦成,使商品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答:商品集散功能;价格形成功能;供求调节功能;信息中功能;综合服务功能 3、 影响零售业态供给与需求的因素: 答:最关键的三个是:人均收入水平;社会技术水平和产业链 4、 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原因与条件: 答:原因:1行业集中化的要求。2零售企业经营合理化与快速成长的要求 降低经营风险的要求。条件:1.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日趋丰富,买方市场形成2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零售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而要求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扩张提供了方便4.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的进步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撑。 5、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对接: 答:1.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经营是以市场为向导,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讲农业再生产的诸多淮街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2.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3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1.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 答: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或者是指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关系的总和。 2.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 答:1发现价格(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功能)2回避风险3风险投资4资源配置5节省交易费用6培植市场秩序7信息功能8减缓价格波动幅度 3. 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作用: 答:宏观作用1减缓价格波动。2。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3.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微观作用:1.锁定生产经营成本或利润2.引导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3.拓展农产品的销售与采购渠道4.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第五章、农业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答: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基础。 2、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 答:贸易商品集中;贸易地区集中或者市场集中;价格波动幅度大引起出口收入波动;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时间性很强;农产品国际贸易更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 1、 国际农产品贸易公约-------《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 答:目标和任务:消除国际贸易农产品中的扭曲现象,实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保障农产品贸易在公正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运行。涉及四个领域:市场准入;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和动植物卫生免疫。 2、 中国加入WTO对农业和农民所产生的影响 答:1.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开放程度。2.农产品进口剧增,压低了国内市场价格,使农民的利益受损(1)对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市场的挤占,抑制了中国传统种植业的发展(2)对资本或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枪战,挤压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3)对中国某些农产品加工业的控制,减小了民族工业的获利空间3.中国农产品出口仍然面临较高的市场准入堡垒4.农业进一步开放的压力在加大。 第六章、土地与水资源 1、中国土地利用率存在的问题:答: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山林乱垦,草原乱垦与荒山的大量闲置现象同时并存。 2、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答:因地制宜;节约用地;保护资源;有偿利用。 3、土地集约经营:答: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土地集约类型:劳动集约型、技术集约型和资金集约型。 4、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对我国的意义(实行土地集约经营的原因) 答:(1)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2)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受益(3)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 ☆ 5、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答: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广泛应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6、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 答:1.现伟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1)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转包、转让和入股(2)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3)政府的支持与帮助2.不断扩大经营项目的规模(1)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的集中(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整体规模效益(3)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4)将开放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3.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7、 产权的特征与功能:答:特征:明确性、排他性、有限性、可分解性、可交易性和行为性。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增进资源配置功能。 8、 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原则:答:1.平等自愿有偿原则2.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4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5.优先原则 9、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答:(1)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2)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3)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4)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 第七章、农业劳动力 1、中国农业劳动力的供求特点:答: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农业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农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农业劳动力转移: 答: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一是部门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的流动。二是空间转移。即农业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会逐步向非农产业或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步下降(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的快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农业相对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3)转移呈现两个阶段的趋势:1.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的增加,相对比重的下降2.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与相对比重同时下降。 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 答:1.以往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农业人口及其劳动力数量增长过快,规模过大2.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耕地的减少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劳动力少5.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及其二、三产业的转移。 4、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答:1.从转移地域看:跨地区转移日趋活跃,但以就低转移为主;2.从转移产业看:以第二产业为主3.从转移方式看:以兼业型为主;4.从不同地域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答: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大;需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素质低;乡镇吸纳能力减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失业矛盾突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6、中国未来农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答:(1)尽快形成一整套农业生产技术体系:1.要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培育和推广农业优良品种2.形成以有机能投入为主,天机能投入为辅,有机能与无机能相结合的农业能源投入结构3.研究和推广先进适用的作物栽培技术和畜禽饲养技术(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农田水利技术,有效改造中低产田(3)因地制宜的推广农业机械技术(4)进一步提高化学化水平。 第九章、农业资金 1、农业财政资金:答:指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即包括中央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也包括地方财政预算的农业资金。包括:1.支援农林生产支出2.农林水气等部门的事业费3.农业综合开发的支出4.农业基本建设的支出5.农业科技三项费用6.农村救济费7.其他农业财政支出。 2、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 答:1.农业公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2,农业的生产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3.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入来支持和保护。 3、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原则: 答:效率原则;公平原则;稳定原则;持续原则;遵循WTO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则和国际惯例。 第十章、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答: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的农业现代化过程。 2、农业信息化的作用:答:一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有效措施二是实现资源高效配置的重要手段三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3、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答: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与农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慢时效性强不相适应2.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短缺与提高农业信息服务质量不相适应3.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滞后,与农民信息需求多样性实用性不相适应4.农民及基层工作人员的信息意识差与有效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不相适应。 4、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完善: 答:1.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建设2.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1)服务主体社会化(2)服务内容多元化(3)服务载体多样化3.完善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1)发挥政府的主导职能(2)发挥政府的协调职能(3)发挥政府的人员培训职能(4)发挥政府创造良好环境的只能。 第十一章、农业家庭经营 1、 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的障碍:答:产权障碍;规模障碍;产业与市场障碍;管理障碍 2、 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答:1.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证券处理农地产权关系,在有条件的地区促进农业规模的形成2.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的提升3.提高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第十二章、农村合作社 1、 农民专业合作社:答: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资源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2、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原则:答:1.成员以农民为主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4.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 3、 农民合作社的作用:答:1.有助于促进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2.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3.有助于减少农产品和农业专业资产的损失4.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寻求规模经济5.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 第十三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答:以市场为先导,以农产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关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答: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3、 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答:1.适应消费者对食品消费需求变化的需要2.缓解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消费常年性矛盾的需要3.降低经营风险的需要4.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需要5.解决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需要。 第十四章、农业保护政策 1、 农业保护政策:答: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2、 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性:答:农业的外部性;农业的公共产品性;农业的弱质性;农业的不稳定性;农业的基础地位。 3、 传统农业保护政策造成的问题:答:1.农业保护政策的相互抵消和贸易摩擦加剧2.农业保护政策的效率损失严重3.农产品贸易流向的扭曲,国际市场价格的疲软与波动4.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第十五章、食品质量安全 1、 食品质量安全:答:指防范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食品内在品质和外观满足储运、加工、出口、消费等方面的能力。 2、 食品安全的基本特点:答:危害的直接性;危害的隐蔽性;危害的累积性;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和管理复杂性。 3、 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答:1.政府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目标2建立协调的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体系3.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体质4.加深对消费者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5.促进质量安全信息有效传递。 第十六章、农业产业结构 1、 农业产业结构:答: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2、 基本特征:整体性、多层次性、动态性 3、 作用:答: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对农业内部物质能力相互转化的影响;对满足社会农产品需求的影响 4、 形成和发展的前提:答:生产力水平是主要条件;需求是前提条件;环境是基础条件;劳动力是内在条件;资金是基本条件;科学技术是动力条件。 5、 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答:1.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加大2.在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大3.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4.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相结合5.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6.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家保护支持力度最大。 6、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答: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7、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答:制度激励;政策优化;市场诱导与需求拉动;科技支撑。 8、 中国农业产业机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坚持发挥区域化较优势的原则;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坚持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则;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 第十七章、农业现代化 1、 农业现代化:答: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同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减负和保护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2、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答: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 3、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答:生产条件现代化;生产技术现代化;经营管理现代化;集约化、可持续化;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 4、 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答: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5、 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实施:答:1.工业化战略2.城市化战略3.市场化战略4.农业保护战略5.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十八章、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答: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变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皮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答:1经济持续性2社会持续性3生态持续性 3、 持续农业发展趋势:答: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节约资源,调高资源的可利用率;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经济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